從酋長到球長第八十二章 兩個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兩個縣

第八十二章 兩個縣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26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陳健不是湖霖。

湖霖會因為看到時代的巨變、看到政治斗爭的殘酷、看到死人而選擇告別政治,回到離開了二十年的家潔身自好。

陳健不行。政治本來就是臟的,都怕臟,都跑了,都不沾身,那社會怎么辦?

哪怕是一直有點偉光正色彩的、從做慈善和靠技術壟斷弄錢的墨黨,在經歷了閩城的手工業者和無政府起義之后,身上的那層光環都已經退去。

陳健對閩郡的新議事會也不是太有興趣。

就像他發表在《自然和科學》上的那篇文章一樣,看似在諷刺質疑引力體系的人,實則也在諷刺黨內一些對新郡屬議事會極端上心的人。

自然資源所有權、以人為本還是以利潤為本等等這些問題,就像是三角和算術一樣的基礎,如果連基礎都沒有取得共同認同,那政策的爭論不可能有太大的結果,到最后還是淪落到這些基礎的辯論上。

基礎都不一樣,在議事會里完全就是雞同鴨講,能得出一致的結論那就鬼了。以他們定下的基礎,他們總是對的,修修補補根本解決不了閩郡此時面臨的很多問題。

然而情勢逼人,就算不太有興趣也不得不有興趣,必須要用任何可以采用的手段一點點地往前走。

黨內的這場會議室閩郡新議事會作為權力機構和立法機關的開胃菜。墨黨有黨產,而且論及總體資產和隱性實力是遠勝于南洋公司的。和那種窮的分文沒有的底層黨派建黨時完全不同,國內幾個大型的技術壟斷企業都是墨黨的黨產,槍械和炸藥作坊不但可以滿足糾察隊之需要,還可以大量出口荷蘭瑞典日本。

與其說這是一個在野黨派,不如說這是一個大型資本集團,只不過這個大型資本集團不是以盈利為第一目的,而是自發地承擔起了社會責任和使命感。加之這個大型資本集團剛剛建立不久,內部還沒有形成內部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

尤其是這個大型資本集團擁有廣闊的未經開墾的、兩個大洲的土地。名義上歸所有人所有,但是如今的自由資本看不上那些土地,利潤低不說有時候還是負收益率。

再者,閩郡有影響力的幾個黨派都是從進步同盟分出去的,是墨黨選擇了分裂清黨的方式,而不是反過來。

因而閩郡的新議事會想要做任何事暫時都繞不開墨黨,除非撕破臉來個你死我活把墨黨殺干凈。

不過現在那些人還沒這個膽子,又沒有外部的帝國主義勢力出錢出槍支持外部世界還沒有一個有資格稱之為帝國主義的勢力舊勢力在閩郡的力量不強,新生勢力正在成長,所以只能選擇與墨黨合作。

現在不殺,以后就沒機會了。

一旦合作,一旦郡屬議事會認為自己進步并且嘗試變革,那么墨黨憑借組織、金錢和人員優勢,憑借大荒城移民名額和高等中學推薦信名額作為駐村黨支部的權力,數年之內就能在“合法合理”的條件下深入閩郡的農村,讓農村徹底基層組織化。

到時候就不是想不想殺干凈墨黨的問題,而是要考慮預防反殺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墨黨不再是一個公司樣式的政黨雛形,而是逐漸成為了一個正式的政黨,尤其在陳健捐出黨產之后,黨內的討論會越來越激烈、分歧也會越來越多。

未來是好的也是黨內認同的基礎,但怎么跨越現實與未來之間的鴻溝,不可避免地要出現爭吵。

陳健還活著,所以這場會議在召開之初,就可以說這將是一場“團結的大會”,他還能鎮得住、講得通道理、靠威望保持團結、靠團結多數人保持不分裂。

然而事實上,裂痕已經產生。

現實改良派、分段革命派、城市工會派、自然資源和土地公有激進派、強制計劃移民派……這些經過上次進步同盟解體而壓下的矛盾,在黨內又重新出現。

這次會議開得很不容易,也是陳健等人從環球航行歸來之后的第一場擴大會議,也是確定陳健的私產變為黨產的正式會議。

各地的代表從通知到起航,需要很長的時間,加上時不時有船只失事、被風吹離了航道等事情,從大荒城代表的船抵達閩城港口開始,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遍布各地的代表們才算是在閩城齊聚。

等待的這些時間,讓季節從夏初變成了秋末,讓閩郡的那條連接鐵礦產區的運河都已經正式開挖,也讓南洋公學的籌備委員會邀請到了各方人物正式舉行了奠基禮。

秋末時候,四百一十二名代表齊聚墨黨中央黨部,這四百一十二名代表中除了共和國的國人之外,還有來自大荒城的明帝國移民七人,包括一名女性;兩名大荒城本地奴隸制城邦中的原奴隸、如今的大荒城采摘煙葉的勞動英雄。

除了四百一十二名代表外,借著這次的機會,還有各地隨船同來的一些觀察者。

包括兩名前儒家理學異端的心學泰州學派的田園情懷宗法派年輕文人;一名來自荷蘭船廠的、還沒有分清楚墨黨未來和教會天國區別、但是思想正在靠近的雇工;以及一部分被邀請前往閩郡參觀的形形色色人物。

很多人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加了這場擴大會議,但很快那些熱情就變為了困惑很多人只是道德的好人、僧侶式的踐行者,卻并不是能夠了解各種思潮根源的人。

正式大會的前幾天,爭吵就已經產生。

這是一場政黨雛形到正式政黨的蛻變會議,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章程》、《宣言》、《黨綱》、《當前工作決議》等需要通過的內容,但這些內容也只能放在最后制定和表決。

這次代表大會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閩郡,對于閩郡成立了郡屬議事會充滿熱情,并認為這是一次真正在“原本社會已經存在”的地方實現政治抱負的好時機,因而最開始的發言也就圍繞著閩郡今后的種種政策進行。

既然想做閩郡的議事會,而非閩城的議事會,那么農村問題就是繞不過去的問題。

歸根結底,閩城有這樣的基礎:陳健扶植起來的新興資本家、航海貿易起家的商業資本集團、棉糧商品化的經營性資本主義農場主、大量的純粹手工業者和雇工,讓閩城有了在閩郡以一個城市對抗整個閩郡農村舊階層的力量。

但是,從城市將控制權深入農村怎么伸?用哪種方式伸?是激進變革還是調控改良?是單獨干還是環繞在聯合妥協的新郡屬議事會之下?

為了對抗資產階級提出的“郡屬收容工廠的資金由閩郡富裕自耕農出錢反對工商業累進稅”的挑動農民震壓城市失業者的政策,墨黨在之前平息手工業者和失業者起義中為了得到農民的支持,與進步同盟其余派別聯合給出的承諾是“不向自耕農加稅、在租佃體系中地主減租減息”。

這個承諾讓當初鎮壓水力紡織廠河谷起義的時候,資產階級沒有拉動農民而只能依靠資本招納城市流氓無產者的力量反撲、墨黨選擇在鎮壓的時候中立和語言譴責、富裕自耕農選擇冷眼旁觀、日薪農業雇工在墨黨的說服下沒有參與水力紡織廠河谷起義、城市流浪者后備力量的佃農心懷希望沒有選擇參加起義。

現在郡屬議事會雖然還在籌備但是這個承諾必須要兌現,如果承諾不兌現,那墨黨只能選擇和郡屬議事會決裂,否則將會失去農村支持的基礎。

在閩郡,工商業資本和地主已經有了掰腕子的實力。

農村對他們而言越早進行資本主義改造越好,一方面是更為廉價的雇工和原材料、一方面是南洋公司選擇和都城一些大家族合流導致了原本想投南洋公司的民間過剩資本想要深入農村土地、各種新作物出現導致的土地利潤提升,以及資本利潤和地租的固有矛盾讓他們可以認同在農村進行減租減息的運動,也是墨黨參與郡議事會規則體系的底線。

問題就出在這個計劃中要實行的閩郡減租減息的農村政策,這還屬于改良的范疇。

可就是這個問題一經討論,就引起了劇烈的爭吵,各方之間各執一詞。

兩個閩郡不同的縣的黨內同志作了關于減租減息農村調查的報告,兩個不同的縣的佃農竟然出現了完全相悖的、一縣支持、另一縣反對的回饋。

原因不難理解。

這兩個縣,一個距離閩河和閩城很近,資本滲透容易,且很容易參與到商品化之中;另一個距離閩河和閩城都很遠,窮鄉僻壤,資本看不上、佃農走不出。

距離閩城很近的縣,資本化的土地兼并正在進行,這時候搞減租減息,那就是逼著地主進行土地兼并我自己經營也好、租給資本家也好,距離閩城這么近,肯定好過租給你們這些窮棒子啊。你們不是搞減租減息嗎?那我就不租給你們,你們滾去城市吃屎去吧。

我自己經營、雇傭工人、參與商品化售賣獲得利潤,豈不美哉?

況且如今閩城大量的白銀流入,原本的貨幣地租已經不合算了。

然而佃戶需要生存,之前的城市失業者起義給他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支持減租減息,但是同時還得給我們制定一個優先租佃權或者強制租佃權啊。

你們減租減息了,地主不把土地租給我們了,我們怎么辦?大塊土地經營用不了那么多的雇工,我們涌入城市吃什么穿什么?活不下去起義再被震壓?

佃戶們問去進行調查的墨黨成員,你們能給我們地主三代之內減租減息同時三代永佃的承諾嗎?

暫時不能。

不能,那我們就連減租減息都不支持。

不減租減息,我們還能跟農奴似的被高利貸束縛在土地上,最起碼能活。減租減息又不給永佃承諾,那我們自由是自由了,可能選擇的就只能是自由的餓死或是流浪了。

距離閩城和閩河交通線很遠的縣,情況則完全相反。

那里資本根本懶得涉足,參與到商品交易之中成本太高,地主自己經營有風險,保守性讓他們更喜歡收地租。

雖然土地早已私有化和自由買賣,可是以農村高利貸為基礎的非體制農奴制仍舊存在,名義上沒有農奴,實則處處都是農奴。

在這種地方搞減租減息,佃農肯定大為支持反正這土地你除了租給我們佃農外,你自己經營并不合算,而且閩城的資本不會愿意涉足,你們地主想收回經營和往外租都不合算。我們佃農當然支持減租減息了。

這里資本主義發展薄弱,農業日薪工也不多,新播種機、軋花機都機械也沒有普及,租佃制讓佃農苦不堪言的同時又不像是離閩城很近的縣那樣看到了資本主義下的黑暗。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