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六十九章 外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外交

第六十九章 外交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17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這些人當即拆箱,除了火槍之外的各色禮物也都一一準備好。

太監自然是不可能沒有命令直接來找這群人的,而即便有了命令賄賂的錢也必不可少。

御馬監的太監們見這些人出售闊綽,給的極為大方,還有很多稀罕之物,也沒有露出什么鄙夷之色,極為欣喜。

在來京城之前,陳健就告訴這些人,一定要學會賄賂,并且拿出了足夠的賄賂的經費。

太監愛錢,除了錢之外他們估計也沒什么能愛的東西,只不過未必非要是金銀,一些稀罕的器物比如借用佩之宜陽事的鹿蜀為名的斑馬皮,更是了不得的禮物。

陳健很確定萬歷皇帝也會喜歡斑馬皮的,這是個好寓意。

因為大臣們總是給皇帝講子孫越多越長壽的故事,皇帝對此而相當迷信極為相信,佩之宜子孫的鹿蜀皮又不是什么補藥容易出事,取得又是《山海經》中的故事。

早在幾年前沈一貫當閣老的時候,就整天忽悠萬歷,說是“多子多孫,方稱全福”。

除了太祖和成祖外,剩下的皇帝大多短命。而沈一貫又說你看太祖有二十五個兒子一百二十一個孫子,成祖有四個兒子二十一個孫子,他們都活了六十多。

對于長壽這種事萬歷還是很在乎的,也可能是萬歷這時候生娃已經有些困難,所以沈一貫又打了補丁,說是不一定非要是兒子,孫子多也可以長壽,并且鼓勵太子福王可勁生。

雖說都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比起的性命,終究還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如果此時能夠進獻幾張宜子孫的鹿蜀皮,皇帝必然欣喜,指不定還要規定兒子們晚上辦事的時候一定要在斑馬皮上面。

陳健搞得這些東西,可以說都特么是幸臣、太監們擅長的,然而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條捷徑。

葡萄牙人文化水平不高,雖然在莫桑比克有殖民地,但估計沒看過山海經,也完全搞不懂皇帝喜歡什么,更不可能琢磨著抓長頸鹿、斑馬之類的東西做禮物。

荷蘭人文化水平更次,拿歐洲那些處理外交的方式與大明交往,動不動就弄幾條破船做武力威脅的樣子,實則根本沒這實力還惹人厭惡。

這一點上陳健還是占據極大優勢的,幾年前利瑪竇覲見的時候也無非拿出些自鳴鐘之類的玩意,陳健手中的好東西可比自鳴鐘之類的多得多。

這件事也算是一個態度,群臣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從福建而來的兩篇奏章又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封是福建道御史方大美的請求蠲免救助。

“……這兩年福建年年出災禍。先是地震不平,又是狂風肆虐。”

“因此臣請求蠲免四樣。福建的漕糧、條鞭、疊稅、存留這四樣都請求免除。”

“臣又請求兩條救助,首先要救助那些無可依靠的人,其次要救助那些明年還要干活的人……”

到此為止,這是極為正常的一封奏章。但在這之后的內容,就和以往大為不同。

“這一次福建受災,以泉州最為嚴重。但是較之數年前的大災,泉州的死亡人數反而下降了。”

“一方面是因為那個自稱極西之國的人運來了稻米,幫助平穩了米價,讓一些奸商不能因大災而得益。”

“另一方面,這些人教授了番薯種植的辦法,而且運來了大量的番薯作為種子。”

“這兩件事,都是卓有成效的。所以,臣有兩條意見。”

“如今外出貿易的商船極多,而安南、暹羅等地俱產稻米。福建地稀而人廣,災禍又多,所以可以適當見面外運貿易的稻米的稅銀,并且將每石一分銀的稅費固定下來,不要要稅監高寀等人濫收。如果可以強迫那些出去貿易的船都攜帶一些稻米,就可以保證福建等地的糧價。福建本身也不是魚米之鄉,并沒有米賤傷農的危險。”

“而番薯之事,如今已有成效,畝產眾多,可以充饑,味道甘美。泉州許多饑民以此為生而不死,這是十分適合推廣的備災糧。”

“那些極西之國的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番薯的推廣本來有兩大難處,但這些人所作的《番薯備荒法》卻可以解決。”

“第一難處是插秧之法,難以長大,以致秧苗橫生。這《番薯備荒法》中說,可以讓人手持竹竿,每隔幾天就將番薯的秧苗翻弄一遍。這樣不能近土,也就不會扎根。”

“第二難處是在北方的貯藏,《番薯備荒法》中說,可以挖掘地窖以貯藏番薯,尤其是河南、山東、陜西等地,天旱無雨,貯藏窖中不會腐爛。”

“大災之后,種植米麥都來不及收成,唯有番薯卻不用擔心,三個月就可以收獲,而且秧苗也可以充饑。”

“如今江南有馮夷肆虐、北方有旱魃為亂,若是能夠在災區推廣,這正是彰顯陛下仁心。”

“我已經命人在福建種植番薯作為種苗,請求同意在北方一些災區推廣,可以用海船運送過去……”

這篇奏章一到京城,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正所謂來得好不如來得巧,不久前葉向高剛剛陳述了此時全國南澇北旱的災情,這時候這篇奏章自然是有了不同的效果。

另一封,也是從福建送來的。

先是說了一番倭寇的事,又說到倭寇這幾年又在到處鬧騰,海波未平實在是一件禍患。

“如今福建不止是倭寇,還有紅夷、和蘭、呂宋、倭寇這些人,而且又多出了個自稱夏國的新夷,這些人到底應該怎么對待?是區別對待還是一視同仁?這是需要陛下定奪的。”

“以往的時候,水師有大船和快船。對付倭寇的時候,靠大船驅逐、靠快船追擊,這本來是我們的長處。”

“但是現在倭寇卻學我們的手段,他們的船也變大變快了。”

“有人說,這一定是因為國朝的奸民私通他們,才把這些技術傳播過去的,所以請求嚴厲禁海。甚至希望將倭寇、和蘭、呂宋、夏等國一并視之,因為倭寇也一定從他們那里學到了。我認為這樣是不對的。”

“臣以為通倭的奸民之所以絡繹不絕,禁絕不能,是有原因的。”

“如果想要徹底禁絕,只能是片帆不得入海,一定要漁者賈者及市糴者一切禁絕才行。”

“只是福建山地多而耕地少,很多人都是依賴出海貿易或是捕魚為生的,這是他們的生命所系,所以沒有辦法斷絕。”

“如果讓鄉里嚴厲地實行連坐法,只要發現出海的就連坐,的確是可以制止的,但是禍亂也是出現。”

“那些生在內地卻漂流出海的人,本來已經犯了大忌,但是他們心系故土仰慕陛下的圣恩。一旦連坐禁海,這些漂流在大海上的人恐怕再也不會回來,這樣一來他們反而會去幫助倭寇,甚至加入倭寇。”

“福建靠大海為生的,在泉州和漳州有數萬人。一旦禁絕大海實行連坐,這就是數萬的倭寇,所以萬萬不能禁絕。”

“的確,有奸人私通倭寇,并且與倭寇進行貿易。但是除了倭寇之外,這些商人也前往呂宋等其余的地方。呂宋就是三寶太監當年下大洋的時候去過的地方,這都是有記載的。”

“每年從漳州前往呂宋的船有四十多艘,帶回的軍費銀兩有四萬多,養活的人更多,這是有利的好事。”

“雖然呂宋之前有屠戮我子民的事發生,但是一方面是那些人咎由自取,另一方面呂宋酋長也送還了錢物并且知道天威的可怕。所以,對呂宋人和倭寇不能同等而視。”

“除了呂宋之外,如今又多出了一個極西之地的夏國。他們在泉州大災的時候表現了仁義之心,實在是仰慕中華的文化,而且請求派遣一些精通圣人之言的生員前往夏國,以教化他們,這又是與呂宋、倭寇更不相同的。”

“如今他們請求朝貢,又請求在淡水停靠,遵守大明的法度,不敢靠近大明的海岸,所以我便允許他們暫時在那里停留,他們也表示不會做一些作奸犯科的事。”

“他們每年愿意提供三千兩的白銀作為租用停靠的費用,并且希望陛下能夠派出官員去淡水,建立孔廟、教化生番。”

“如果能夠與他們貿易,一方面他們會幫助我朝打擊福建一帶的倭寇,畢竟他們也不希望倭寇劫掠他們的船只。”

“另一方面,他們的國家距離這里三萬里之遙,所運來的人也不過數百,不會有什么危險,這是與倭寇大大不同的。”

“再一個,他們的大炮和火器犀利,這也是我們可以購買用來防備和威懾四夷的。”

“在這些之外,還有一件事是臣必須告訴陛下的。”

“這夏國在日本國之西,距離日本國更近,而他們那里盛產硝石、鋼鐵、槍械、藥物等倭寇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我們所禁止出售給倭寇的。”

“如果拒絕和他們貿易,并不會影響到他們跨越大海直接和倭寇貿易,這是我最害怕的地方。這樣一來,恐怕當年的關白之事又要重演,朝鮮之亂再現。”

“我們拒絕和他們貿易,恐怕他們怨心四起,以致資助倭寇。就算他們不在我們的沿海,卻可以將倭寇需要的貨物從他們本國運過去,這是極為不妙的。”

“如果禮部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教化諭之,讓他們不和日本國進行貿易,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功勞。”

……第一篇奏章只是關于救災的,影響并不是太大,但也算是幫了陳健一把。

而第二篇關于是否禁海、與夏國貿易的事,則是一件大事——是禮部官員從未接觸過的、真正的外交事務,而不是朝貢事務。

他們要第一次面對外交的問題,而且是很嚴峻的外交問題,甚至不得不涉足到太平洋地區的國際體系交往之中……如果他們想要達成目的的話,或者說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不得不進行外交和貿易協定之類的努力。

實則沒什么卵用,國內的資本更喜歡日本的金銀,而大明發達的手工業和自給自足的經濟,實在是資本不感興趣的地方。是的,越發達也不感興趣。

而認為教化之類就能阻止資本逐利的特性,似乎并不可能,否則倒是可以改寫世界史了。

但如果這邊能邁出這一步,不管成不成都可算是巨大的、可以載入史冊的一步。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