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四十一章 最鋒銳的劍(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最鋒銳的劍(下)

第四十一章 最鋒銳的劍(下)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3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作者:茅屋秋雨分類:

這笑聲并無嘲弄,而是真正的贊賞。

那幾人連忙問道:“陳先生放棄了移民點的想法了?”

陳健搖頭道:“可我不只是商人,也不只是貿易公司的董事,我還是個黨派的成員,外加議事會和王上授予的國家利益的考慮。你們做的沒錯,真的,這個移民點的確不該用貿易公司的錢。”

“陳先生是決意在這里建移民點了?”

“是的。”

“可您是站在那個身份上做出的決定呢?”

“個人。”

“那我們也沒有建議的權利了。但是公司的雇員和工匠,會對陳先生所做的一切予以最大的支持,這是可以保證的。甚至可以暫時租借雇員,我們也不會做任何的反對。”

“那就好。”

陳健想了半天,也只能以個人的名義來做出這個決定。其余的,無論是那一方,都不會支持他。

人們往往是陷入一種奇怪的思維,當自己貧弱的時候渴盼著正義,而當自己強大后又往往贊美帝國主義。

黨派縱然進步,還沒到以為全人類謀福祉的境界。一如蘭琪所言,國內的事還沒解決完,沒必要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放在別人身上除非有任何一種國際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否則道理上說不通,思想會混亂。

隨著廣袤世界的消息傳回國內,隨著這一次環球航行的完成,國內的意識形態可就真的是左中右三教并立了。

進步同盟的很大一部分派別會急速右轉,就算墨黨內部也會再次分裂,而陳健想做的很多事,是屬于賣國行徑的——假使一切不變,共和國的一些黨派肯定更喜歡一個鴉片戰爭的韃清而不是一個浴火重生的中華,所以陳健這一世在后世的某些人評價中只能是一個“賣國者”。

當有一個搞侵略、屠殺、奴役的戰爭提高國家實力的機會,恐怕墨黨內部也會有一部分投贊成票。當然,也會有一部分被后世視為“有病”、“賣國”、“可恥”、“應該上絞刑架”之類評價的人,帶著共和、民主、自由、和平、人民的利益等等他們信仰的東西,如同拜倫一樣投身到和他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希臘獨立運動之中、如同饒勒斯一樣在開戰之前被祭旗。

對共和國而言,此時大荒城一帶的無數土地,足以容納國內的人口,這片土地暫時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的精力放在大荒城海岸可以做出更多的事。就算是有爭霸世界的心態,也會先把心思放在大荒城沿岸和西屬美洲殖民地。

對南洋公司而言,更是很直白的利益。比起這里,他們更愿意花錢去探索一條從閩郡向東的太平洋航線,而不是把精力個股本放在這邊。

但既然是他的個人行為,艦隊中的各方代表也沒有反對,而是盡可能給予了支持,作為私人之間的關系或是一種尊重。

沉船的木板在海岸邊分解掉,上好的木板在木匠的手中可以很快地完成房屋的建設。

這里也有一些低矮的樹木,加上四周的巖石、泥土,千余人興建一個七八十人暫時居住的帶有防御功能的堡壘不成問題。

從歐洲和羅安達購買的牛羊和馬匹,以及早就攜帶的一些作物種子和耕種的器具也都卸下了船。

選擇留下的那些人,只是以雇員的身份在這里暫時停留。陳健許諾給予他們三倍的工資,并且會在三年之后接他們回去。

這三年之內,所有開墾的土地、繁衍的牛羊,以及過往船只從他們手中購買的蔬菜、豬羊肉等的錢幣,也歸他們個人所有。

三年后如果選擇留在這里,可以繼續留下。如果想要回去,會將這里的土地牛羊按照閩郡的市場價格兌換為銀幣,送他們回去。

他們的作用只是在這里打個前哨,負責勘察附近的土地河流,以及和附近的原住民搞好關系,教會當地的原住民一些族群的語言。

附近的那些仿佛口吃一樣發音的棕色原住民對艦隊在這里建造房屋表示了極度的好奇,不過并沒有表示出敵意。

陳健送給了附近這個家庭聚落一個可以引火的凸透鏡,一塊火折子,以及一把此時極為神奇的白磷火柴。

這種友好的交流也換回了足夠的回報,這里勞動力奇缺,而這些原住民的生活也以采集狩獵為主,只要支付足夠的食物,他們愿意和這群“坐著長著翅膀的大船”而來的外來者交流,甚至搬運石頭換取食物。

很快,艦隊中的幾個人就深入到了原住民的聚落當中,他們各有不同的關注點。

蘭琪關注的,是這些人奇怪的婚俗制度。

這里的婚俗制度有著明顯的母系初期父系前期的習慣,男人不會娶自己的姐妹,會和其余聚落的女人結親,但是會留在女人的聚落幫著干一段時間的活。

加之在其余地方接觸到的那些聚落奇怪的婚俗或是一些男女地位的問題,以及閩郡出現的一波商社女雇工的離婚潮等問題,蘭琪在思索這些問題到底是因為什么導致的。

以及這里奇怪的對“所有權”這個概念的認識,既有私有也有公有甚至所有人共同所有的概念;連同上這些人對貨幣、交換、媒介這些東西的不理解,讓蘭琪陷入了好奇的思索,考慮著其中的異同和內在的聯系。

而林曦在從顛簸中休息過來后,用另一種眼光審視著這個族群,并在陳健創造的這種友好的氛圍內用她所學的一切考察著這些原住民的種種行為,將所見到的、所思索的一切在夜里寫在隨身筆記中。

“這里的男人,將有著豐滿臀部的女性視為美,并且將這種美是以臀越大越美的。從解剖的角度來看,臀大的女人可以更為容易繁衍后代,這是毋庸置疑的。”

“美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管是自發的、還是人為驅動的,至少這個族群對女人美的定義,驗證了《人類與動物的繁衍》這本書中的推斷——人的動物性之表現就是會選擇更適合繁衍的配偶。不管是雌雄,都以后代能夠生存為第一要素。”

“對缺乏產婆、藥物和產鉗的這個族群而言,臀,意味著繁衍。但由于人脫離了一部分動物性,所以用美來代替暴力的爭奪,美是人性的表現。很顯然,如果我在這個族群,肯定會被認為是個不健康的、丑陋的女子。幸好,陳健并不是這個族群的。”

“一種古怪的鳥,十分大,像是小驢一樣,跑的飛快,但是不會飛。當地人喜歡吃它們的蛋,而這些鳥看到當地人出現后會飛速地離開。”

“這種鳥無疑也有保護自己后代的本能,但是它們或許長久地和這些人接觸,已經知道如果不跑就會被弓箭射殺。蛋被偷走的時候逃離,顯然不是它們的本能,但那些不跑的想必都被射殺了。”

“這種逃走的行為,是如同孩子學習不能觸碰火焰一樣是學習來的?還是已經融合到了他們的身體中,傳遞給下一代?”

“一個本地女人帶著我去采集,我分明看到了一朵蘿卜。”

“是的,絕對不會看錯,從葉子來看明顯就是蘿卜。但是拔出來后,讓人大失所望,這個蘿卜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拇指。”

“我從未想過世界上會有這樣的蘿卜,但這的確是蘿卜。那個女人很好客,遞給我了一根‘蘿卜’,洗干凈后我嘗了嘗。的確,這是蘿卜,千真萬確的蘿卜。”

“看來,我猜測的是正確的。蘿卜不是天然就是我們所想的那樣,那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經過無數次人的有形的手選擇出來的。”

“對蘿卜而言,它應該優先開花、結種,而不是膨大自己的根莖。對蘿卜而言,巨大的根莖是一種累贅,正如農夫菜園里最討厭的地蛆和螻蛄很喜歡我們的蘿卜。”

“蘿卜為了自己的繁衍,不會無私的為螻蛄和地蛆準備食物。那么只有一種可能,是人們選擇了根大的蘿卜,而蘿卜本身并不喜歡。”

“另一個附近的聚落,這里的女人臀部都很大。看來,就像是膨大的蘿卜一樣,這里的環境和人,都需要臀大的女人,于是臀大的女人更有繁衍的權利,由此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很抱歉我把人和蘿卜放在一起比較,但是想必這里的女人不會在意,她們會認為這是夸獎。”

“山羊!真正的野生的山羊!”

“黑色的頭,雖然長得古怪,但是犄角很長,很膽小,跑的飛快。人們不會喜歡這種家伙的,相反羊群中的那些笨拙的、不膽小的、跑的不快的才是人們喜歡的。”

“然而自然是殘酷的,人們喜歡的,也是那些捕食者喜歡的,唯獨不是山羊喜歡的。”

“我越發相信,人們飼養的家畜,是經過選擇的,而且這種選擇往往是違背沒有人的狀態下的自然的選擇。”

“沒有人,自然對人也就沒有意義。沒有人的自然,即便存在,又與不存在有什么區別呢?”

“是世界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世界?世界到底是在意識中才有存在的意義?還是世界不需要意識就存在?這兩個世界是相同概念的世界嗎?”

“不不不……我不該思考這些問題,我會瘋掉的。這些東西,是蘭琪這些人喜歡干的,讓她們這些人去想吧。”

“說不準有一天她會瘋掉,也許不會,所以我要問問她。”

“哈!果不其然,她這兩天都一直悶悶的,走路的時候一直低著頭,嘴里念念有詞。”

“切記、切記。林曦啊林曦,只需要考慮內在的不可更改的、沒有人性的思索的道就好。”

“這些問題,讓她去想吧,反正她喜歡,至于瘋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呢……要多問她這種問題,但是我可不能去想。”

一個多月的停留,除開一些古怪的難以理解而又不難理解的心思,林曦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許多之前沒有想過的東西,那種稍微有些茫然不清的想法逐漸變得清晰。

這片沒有被定居人口的土地,和那些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讓林曦越發確信自己的猜想。

只是這個過程,是被人為催化的——受別人的影響在先,預先形成了觀點,然后再尋找證據,而這種影響更多的出于親近與信任之后產生的某種心理上無意識的、自己不曾察覺的盲信。

她解釋不了萬物的起源,但卻試圖去解釋萬物的變化與差異。至于起源,那需要地質學的發展,這個落后了一步,而且是很大的一步。

登船之前,撕掉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那部分內容,悄悄按照這里部族的習慣,埋在了一塊石頭的下面,撒上了一把鹽。

回去后興高采烈地叫了蘭琪一聲姐姐,便去照顧幾只捕獲的鴕鳥的鳥雛。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