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六十八章 質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質疑

第六十八章 質疑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1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作者:茅屋秋雨分類:

李蕓從都城來閩城之前,將都城圈子里各種反對陳健的推測都整理了出來,很大一部分也是他自己想要知道的。

不過也就僅限于化學博物這一科,李蕓不喜歡參與那些關于人、權利、自然、契約之類的爭論,他覺得人生有限術業專攻,只是自己的同窗們卻多參與里面的爭吵。

在他來閩城之前,那篇關于人與國家的小冊子引發的爭論出現了兩個趨勢。

一個是認同這種世界觀,因為本來就和原本的世界觀相差不多。由此展開的討論是人的那些權利是歸于自己的,哪些是在與國家的虛擬人格簽訂契約的時候交了出去。

此外就是在這種世界觀之下的很多逗逼或是幼稚但可能會成熟的提議。

比如應該推選一個閹割后的人做王,這樣會減輕很多的**;比如應該全民一人一票選出一個王,這個王擁有無上的權利但在就位之前需要承諾自己在任上能夠達成什么。

由此又開始撕扯哪些人算是國民,按照財產加成投票是否是對的?那些財產不夠的是否有投票權?財產不夠是不是意味著這個人道德低下骯臟必然比那些富貴者更容易做出謀求私利的事……

另一種則是反對這種世界觀,反對的理由很多,最占主流的是認可物質、靈魂二元。

由靈魂超越物質并獨立于物質,開始考慮是否有一種可以超越富貴貧賤、職業、性別的普遍可以適用的、人人都可以接受的道德,并將此道德整理出來,成為人的守則甚至成為一種隱性的法律。

又或者寫出一種各個職業、階層的行為規范,達到約束各個階層行為的目的。比如種田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想那些事就是罪惡;女人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應該遵守怎樣的道德;做兒子的應該怎么對待父母、做雇工的應該如何對待主人……

種種這些,在一種封閉的、孤獨的、對未來恐慌和擔憂的人群中傳播著。

既有倒退也有前進,既有糟粕也有可取,就像是任何一個剛剛步入青春期的族群一樣,仍有活力,但卻馬上就要成熟。若是就這樣封閉的發展下去,距離帝制世襲的復辟也相差不遠了——沒有技術突破和對外戰爭掠奪的泄壓閥和生產力的巨大進步以及政黨政治,很可能會出現一個民選皇帝作為調節巨富大族豪強和底層之間矛盾的緩沖。

傳播中,有心人開始挑選對自己有利的說法,并試圖搶占這一次沒有槍炮的戰爭的制高點,一時間都城的中高層和街頭政治開始了大辯論,并在辯論中將歸納、演繹、邏輯之類的問題整理出來發展壯大。

這種傳播也讓都城的很多人知道了陳健的名字,但卻不知道這是個什么樣的人,總覺得或許這應該是一個不問世事一心鉆研的人。

包括那些和李蕓一起來到閩城的幾個人,在沒有踏足到閩城之前也是這么想的,只是剛剛踏足這種對人的幻想就被擊破了。

顯然那不是一個不問世事一心鉆研的人,相反不但問世事而且問的很深,以至于閩城的人不論是因為慈善商社、小額近乎免息的借款、亦或是因為玻璃行會的事件,都免不了要提起來。

提的多了,這些人便開始有了好奇,繼而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在都城有些名氣的年輕人。

尤其是聽說了一些市井傳言:那些玻璃行會的人想要控制灰堿,阻隔人家陳健的玻璃作坊,萬沒想到人家是學宮老先生的弟子,那是能把鹽變成堿的……

這個消息在不久前玻璃行會吞掉陳健售出的堿后不久就傳開了,也是田文亮確定自己控制失敗的因素,他不怎么相信這么神奇的事,可卻擋不住中底層的人當成一件趣談。

到這里李蕓都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是真的很好奇這種事,尤其是對他所喜愛的學科而言——他能把堿變成鹽,但是卻想不到辦法可以把鹽變成堿。

對他來說,這種事就像是一只貓嗅到了一條咸魚,心動澎湃,著實忍不住。

既是來過一次,李蕓也算是輕車熟路,直接帶人去了陳斯文的家中。

問清楚了陳健的作坊在哪,又找了個商社的人引著,去了南安。

到了南安,免不了也對陳健的玻璃作坊目眩神馳,看著那些高聳的煙囪和往來運輸的馬車和滾滾的黑煙,總有些神秘的虛幻之感。

陳健正在屋中埋頭苦讀,身邊除了那張破磚樓房的圖紙,還堆著一大堆的算術之類的書本,正在那用許久沒用過的漢字在那翻譯,從一開始的幾何邏輯推理開始。

這邊的文字和真正的漢字還是有區別的,似是而非的方塊字,他會的繁體字又不多,只好先全都寫成簡體。

穿越后越發發現想做的事情太多,會的太少,如今方恨讀書少,卻又不得不盡力而為。

少不得還要回憶回憶將來若是走出了迷霧,是否能記起幾個此時尚且年輕的精通四書五經國學淵博的歷史名人,半搶半抓甚至不惜綁架強迫他出去開眼看世界。

商社和玻璃作坊的事看起來已經逐漸步入了正規,有些事也要抓緊時間提前謀劃,總要定出個大致的方向,幫誰殺誰救誰才能讓世界線徹底亂的自己都不認得,實在有些頭大。

等到李蕓等人到來,陳健揉了揉腦袋,心里琢磨著正好讓李蕓幫個忙,看看能不能在都城學宮找到一個精通幾何測繪的繪圖師,至少幫著打聽打聽以便自己去都城的時候拜會。

收拾起了所有的不能示人的書本,出門去迎李蕓。

見禮之后,李蕓又一一引見了一同前來的幾個人,據說都是學宮中的人物,陳健不敢怠慢,急忙叫趙四去鎮上準備餐飯。

進了屋子,不免看到了陳健屋中堆的大量的這個族群的書本,發現都是些算數幾何之類,幾個人不由有些好奇,卻也沒有多問。

“師兄,先生可好?”

“一切安好,而且正高興著呢,如今每天都在忙著寫東西或是悶在屋子里做些實驗。”

“那就好。”

李蕓笑道:“倒是你啊,師弟,這一次先生讓我來,主要是讓你去一趟都城。你寫的那些東西,引起了很多的質疑,先生是支持你的,我們師兄弟也是支持你的,但是有些東西真的很難解釋。所以先生希望你盡快去一趟,一則是先生想要和你聊聊,二則就是希望你自己反擊那些質疑。”

陳健嗯了一聲,也知道自己那些就是推測,若是沒有質疑反而奇怪。

“師兄,都質疑了些什么?”

“先是對你說的氣體也有重量表示了懷疑,很多人很難想象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會是有重量的。有人給出了一個難以反駁的問題,先生也是為難的頭疼。”

“什么問題?”

“有個人家是在海邊的,前幾年有艘運金礦的船在海中沉了,便組織了一些彩珠人去打撈。因為水有些深,所以幾個人的耳朵被水壓壞了,據說深入到水深幾十步的深處就會壓的難受。所以那人就質疑,若是空氣有質無形,按說天之蒼蒼不可知多厚,那么這些空氣應該把人壓死才對,然而誰都沒感覺出來。”

陳健點點頭,又問道:“還有呢?”

“還有就是最主要的一點,就物質不滅守恒這一條,這是你所有推測的基礎嘛。先生幫你頂過去了這一波,用了個天平稱量膽礬和鐵屑,再把鐵屑扔進膽礬汁中鐵化為銅后,重量不變。”

“那就多謝先生了,這個辦法不是很好嗎?”

“按你說的歸納法,那總不能就用這一種辦法吧?比如說變成氣體之后,是不是變輕了?這個現在哪里能說清楚,也沒有那么大的天平。現在你也知道,稱重的天平還是很難稱出氣體的。”

“對。師兄,你晚來了幾天,我剛剛叫人帶了一筆錢去都城拜會先生,讓先生幫忙找都城的工匠制秤做獎勵呢。一千個銀幣先做個稍微能用的,過一陣我再多拿些。”

“師弟還是有錢啊,出手就是一千個銀幣。你這玻璃作坊看來是賺了不少啊。”

“哈哈哈,師兄說的是,干什么不用錢啊?我琢磨了,其實就現在天平不準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未必做不成,比如說純堿和酸反應聲稱碳酸氣。量少的話,肯定測不準,那就拿出一百斤堿和幾百斤酸去做嘛,這個肯定能稱出來……既是證明碳酸氣跑了,還可以用個幾十斤火堿吸收掉,看看重量是不是增加了。”

旁邊幾個人抽了抽嘴,暗暗咂舌,心說倒是有錢,動輒數百斤。

李蕓也苦笑道:“師弟的想法極好……一說就通,只不過我們一直做些小實驗,實在是想不出一下子拿出幾百斤酸堿來就為了驗證一件事。如你所說,還得有錢啊。”

陳健打了個響指道:“所以說師兄你來的正好,酸堿的問題,我來解決。來,給你們看樣好東西。”

幾個人也都好奇起來,跟著陳健到了倉庫,里面堆放著一堆奇怪的咸菜壇子樣式的東西。

李蕓也不知道這里面裝的是什么東西,便開玩笑道:“師弟什么時候干起了醬菜行當?”

“這醬菜,怕是沒人敢吃啊。這些是綠礬油。”

“綠礬油?!”

眾人異口同聲地驚叫了一聲,看著幾十個咸菜壇子,不敢相信陳健一個小小的作坊會有這么多。

鉛室法或是缸塔法,再原始再落后,那始終產量是以噸計的,完全顛覆了跟隨這些人的想象。

明知這不是醬菜,李蕓還是咽了口唾沫,喉嚨上下活動了一下,心里咚咚地跳著。

對他來說,看到這么多錢,未必會這樣激動。但看到這么多的綠礬油,那實在是不能不激動,這東西的量產是個難題,很多地方要用可是產量太低,回憶了一下就算從小到大加在一起,也沒見過這么多壇子啊。

“這……這是多少啊?”

“很多,反正幾百斤是有。我這既生產玻璃,也生產這些東西。之前我不是和你說,我留在閩城暫時不能去拜會先生,是因為要做些事嗎?如今這些事算是有了個開頭,這東西對咱們學科很有用啊。這一次回去,師兄倒是可以帶回去幾缸,還有些玻璃器之類的東西,全都可以多帶一些回去嘛……”

李蕓連忙點頭,說道:“好!好!先生一定會高興的,這東西要是有個幾百斤,那可真是可以干很多事了。”

說完這些,李蕓忽然反應過來,問道:“師弟,你是說讓我回去?你先不去都城嗎?”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