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一百二十八章 那些人,那些年(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那些人,那些年(完)

第一百二十八章 那些人,那些年(完)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07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就是那場關于“喂”和“筷”這個簡單區別的對話,讓原本應該眼中裝著萬人安危的嗟和筷再次相見。

筷長高了,但嗟還是原來的模樣,于是筷一眼就認出了這是當初給了自己羊毛氈靴子的叔叔,開心極了。

“叔叔,等我學完后能去當兵嗎?我想跟著你去打仗。”

孩子看著嗟,然而嗟還是搖搖頭,說道:“能不能跟著我去打仗,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嗟給不出任何承諾,即便他身為郎將,可身邊的親衛只能是上面安排,嚴禁蓄養私兵更嚴禁自己任命親衛。

“為什么?”孩子頗為不解。

“這是規矩。”嗟用了最簡單的理由,孩子由是不再多問,覺得這個理由的確難以反駁。

兩個人又閑聊了許久,便也就散了,各自有各自要做的事,而新華城又是整個夏國將來攻打下其余城邑后的一個樣板,因而很多新的東西都要在這里嘗試。

那次見面后,筷去了學堂,開始學習簡單的開蒙文字,兩個人的下一次見面是在第二年、也就是三十九年的夏天。

建造司的人從榆城來到了新華城,趁著夏天在城外修建了兩個夯土的堡壘,沿著山坡修建了完整的土墻,準備完善新華城的防御體系。

這種勞作是可以換到銅錢的,銅錢可以買到鐵器而不是租用,還可以買到很多別的東西,糧食的收購價又壓的很低,因此大部分地少的人選擇來這里勞作。

按說孩子是不用來的,來的也領不到錢,可是嗟卻看到了筷和一群孩子的身影,顯然筷已經成為學堂中的孩子頭。

遠遠地聽到筷在那和孩子們說道:“咱們雖然人小,可是多少還是能搬動幾塊石頭的。這城墻建起來,那些想把咱們抓回去當奴隸的人可就打不進來了……”

嗟聽著好笑,走過去呵斥了一聲,問道:“你們怎么不去學堂?大家交的賦稅可不是讓你們瞎胡鬧的,去去去,還沒有個鎬頭高,在這里亂什么?”

筷嘻嘻笑道:“今日旬休,我們的先生都休沐去了。”

“那你們可以自己練寫字,算數,難道都會了?再說你們除了要學認字,難道不是還要練習隊列持矛嗎?”

“我認得字已經不少了,新的課本還沒發下來。”

“你認的多,每個人都認得多?如今這事用不到你,你若是真想為夏國出一份力,不妨去教教你的小伙伴們多認些字。你才認識幾個啊?”

又呵斥了幾句,將這群孩子轟走,旁邊的大人都笑。

雖然呵斥,雖然笑了,可嗟卻覺得,這個孩子做的一切很和自己的口味,因為他的名字就是嗟,而這個孩子卻曾為了被人喂了一聲而生氣,這是個從做奴隸的絕望中活過來的人。

這種人有著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有著有些人看起來可笑的愛與憎。

不久之后,嗟嗟又一次聽到了筷的名字。

七月份摘棉桃,這是試種的棉花,只有公產地中種植了一些,一旦下雨可能就毀了,所以需要盡快采摘下來一部分。

筷下了學之后筷便幫著去摘棉桃,每天傍晚從不間斷,小孩子趕上旬休,一天也摘不了多少,可是做的有模有樣,理由大抵也是因為曾經是奴隸而如今成為了人,他在內心里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夏國這個讓他從奴隸變成人的東西。

摘棉桃的同時還沒有落下學習,考核中也算是同一批孩子中學的最好的,正趕上榆城有人來這邊視察,小小年紀的筷便得了一枚很多人都沒有的銅制勞動獎章,一時間傳為美談。

很多人相信這個孩子的命運將出現轉折,因此嗟問了筷一句將來想干什么。筷說去打仗,等打完仗后如果能夠考上教育班,就在新華城里教書,讓更多的孩子認字。

這個答案讓嗟感慨良久,因而又過了一年,榆城發下了命令,要求新華城準備一批素質優秀、能夠簡單認字、數數、認同夏國、表現優異同時又會說一些簡單東夷話、最好原本是奴隸的孩子前往榆城學習的時候,嗟立刻推薦了筷。

筷因此在華歷四十年的時候前往榆城,經歷了特殊學習,主要是宣傳鼓動、煽動仇恨之類的事。

筷在榆城學習的時候,嗟則帶著人沿著和附近東夷貿易的小路修了許多的小屋,里面存放著糧食,目的是引誘附近城邑的東夷人逃亡到新華城。

在這之前,以新華城為中心,四周的東夷城邑中都有了與新華城貿易的貨棧,除了武器之外的各種貨物都有銷售。

這種貨棧的目的不可能純正,大多是扶植一些對首領不滿、有取而代之之心的一部分人,同時讓他們將孩子送到新華城接受新的教育,順帶著提供武器、農具、小作坊等技術,讓這批人擴充實力。

順帶著這些貨棧里的人還暗中鼓動奴隸逃亡,編造逃到新華城就自由了之類的話在奴隸中傳播。

因而在華歷四十年之前,已經有大量的奴隸逃亡到新華城,但是路途艱難不成規模。

因此嗟等人在得到上面的允許后,動用了新華城的力量,專門修建了各種供奴隸逃亡用的小屋,同時有騎手巡邏。

等到這些小屋和小路修好之后,奴隸的逃亡立刻成了規模。

這種以顛覆原本政權為目的的貨棧暗中在附近的五六個城邑發展,終于引發了一些首領的不滿,這種不滿的苗頭開始出現的時候,已經是華歷四十一年秋了。

而這種不滿新華城這邊早有準備,四十一年的年初就有七百多人的正規軍隊進入了新華城。

這時候夏國內部已經安穩,錢財、糧食、士兵也已經積攢的足夠,第一批正規訓練的年輕士兵也完成了訓練。

足夠的小吏、官員、積攢的農具、種子……種種這一切,都足夠支撐起來更多的人口轉化為財富。

什么都有了,唯獨缺了一個借口,于是貨棧不再像是夏國最虛弱的時候那樣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而是從四十一年春天得到消息后就變得肆無忌憚。

到秋天的時候,一些城邑的首領開始驅逐夏國的貨棧,也算是禮送出境,畢竟不遠處就有一個咄咄逼人的新華城,誰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本以為驅趕走了夏國的貨棧,關上門廝殺就沒事了,但是對于新華城里的那批士兵來說他們已經迫不及待。

于是四十一年秋,九月份的時候,四十多個奴隸逃亡,逃到了第一間小屋的時候,被后面的人追上了。

按照雙方之前的約定,小屋向南是新華城的土地,向北和新華城無關,互相之間貿易往來不會產生什么糾葛。

然而四十多個奴隸逃過去的時候,被后面的追兵用箭射倒了幾個,那些追兵迫于壓力不敢越過那間小屋。

可是人沒過去,箭卻射過來了,于是一直在找機會的騎手們迅速沖散了那群追兵,打死了十幾個,剩下的全都抓了。

或許對夏郡、榆城的人來說,華歷四十一年還算是個安穩的日子,他們印象中真正的戰爭還要在之后。

但對在新華城的嗟等人來說,華歷四十一年之后,便不再是安穩的日子——因為他們這些新華城的高層官員都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在穹夕摻和進來之前,把附近的城邑解決掉。

要么把人都遷走、要么燒毀,死守新華城,確保穹夕的軍隊無法從附近取得補給。在大河諸部內部解決完之前,不和穹夕野戰,只是死守,卡住穹夕不準他摻和進來。

拉攏那些附近的城邑毫無意義,一旦穹夕大軍前來,未必靠得住投靠了穹夕提供糧食也未可知。就算靠得住,到時候被圍,不去救援失了信譽、去救援野戰損失太大,所以主動挑起事端解決掉附近的城邑。

無他,夏國長大了,可以打仗了。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