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九十一章 名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名正

第九十一章 名正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4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正文

正文

“受命于地,如松柏,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如風雨,應時而至。八一≥≈≤=受命于祖先,如領,統御萬人,墾地筑城。”

“然柏可伐于斧、松可斷于鋸、風可避于墻、雨可遮于屋。斧鋸墻屋,皆出自人手,故人為萬物之。”

“領者,上通蒼天下通后土,天土之間,萬眾歸心化一而隱,故稱王。”

“王者,受命于祖先,辟地開天。”

從領到王,不僅僅是稱呼的改變,雖然這個稱呼有些可笑是自封的野路子,一般來說這種自封的野路子下場都不會好,而且很顯然這番解釋如果正常展的話很快就會被改掉,最終還是會變為受命于天。

這是陳健將要在國人議事大會上宣布的自己稱呼的改變,作為原始城邑制度的殘留,執政的合理性不是得源天授,而是萬眾歸心開天辟地走出蠻荒。

辟地開天,不是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膨脹到比天地還高,只是說明的王的作用,是帶領人們于惡劣的天地奮斗,靠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

與之對應的還有一系列的世界觀解釋、靈魂的歸宿、祖先的居所、天堂還是天庭、水旱蝗凍來臨的時候是拜求天地還是與之奮斗……這一切看似無用的東西都需要在這一次確立,不是一句簡簡單單說是建國就可以的。

這東西既有用也無用,真正操控的從不相信,但卻不得不偽裝出最為相信的姿態,以證明自己執政的合法性。

這東西不需要在建國的時候完善,但卻不能和國人大會上的那些話背道而馳,要以此為基礎展開,不能自相矛盾。

這是一個體系,一個意識形態體系,完善可能需要數代人的展,但根源確定在不可磨滅的紙張上后,很難跳出這個圈。

石碑可以被砸毀,但書本可以印刷,總有燒不毀留下的。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一切都是可以經過魔改以適應時代的,只需要生產力的步子走的快一點大一點,魔改的進程也會快一些,在受命于天的思想成型之前擁有受命于人的物質基礎,就不會被湮滅。

而現在,對夏城人來說,受命于天并非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打碎某種枷鎖,只需要實話實說就行,這張白紙還沒有被君權神授涂抹滿印記,而最盼著君權神授的這個人親手砸碎了這種可能,再一次習慣性地自我毀滅。

這些話此時還只是寫在布帛上,距離宣讀還有一個漫長的國人議事會的距離。

二月十四,是漫長的國人議事會的開端,也是夏城建國之前的最后一次國人議事大會。

從此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國人的議政權利雖然隨著習慣而保留,但只剩下一種唯一有效的最后否決權——暴力反對,你死我活。

從幾天前開始,娥衛兩城的領紛紛前來,國人們也在城邑外清理好了一片足夠大的場地,選出了幾十個口齒清晰的人作為傳話筒,用來宣讀陳健的要求或是提議。

很多剛剛擁有國人身份的人期待著第一次的權利,同時又下定決心絕不會反對姬夏的任何提議——這似乎看起來很矛盾,但也很正常,在教育體系沒有完全展現力量之前這種矛盾會一直存在,并在擁有物質基礎和知識基礎之前會一直矛盾下去。

當太陽從東山升起的時候,陳健邁步走上了砂石簡易堆積起來的高臺,迎接他的不僅僅是溫暖的朝陽,還有數千人的歡呼。

黑衣衛們守衛在四周,不再是氏族時代那種與眾人在一起席地而坐其樂融融的景象,而是將銅劍面對著自己的國人,因為不再是完全的血緣氏族而將要變為一個利益妥協的新事物,自然會有反對。

萬余人圍在高臺四周,作為傳話者的人背對著眾人,離陳健很近。

這不是夏國的議事大會,只是夏城的議事大會,所以陳健走上高臺的第一件事,是朝著四周的夏城國人行禮。

“我提議,允許我成為夏城的領,直至死亡。”

傳話的人將這些話大聲地宣讀出來,喊道:“姬夏提議,希望眾人允許姬夏成為夏城的領,直至死亡!”

數千人亂七八糟地呼喊道:“同意!”

“我們信不過別人啦!我們被騙了一次,不想再被怕第二次了!”

“除了姬夏,誰也當不起這個領!”

這些人高舉著右手,揮舞著一張黃白色的麻布,并沒有伸出左手揮舞著代表著反對的黑布。

人們興奮地呼喊了一陣,直到銅鑼再次敲響將眾人的聲音壓下去。

陳健又道:“我提議,領擁有獨斷之權。除非領的提議,三個人中有兩個反對這么多,否則沒有不執行的理由。”

“支持!”

“亂七八糟地叫嚷我們都受夠啦,叫來叫去也沒有什么用。”

“早就該姬夏獨斷,否則夏城哪里會在去年受到那樣的災禍?”

這一次依舊如前,幾乎沒有反對的。

高臺上的陳健這才松了口氣,這兩件事是之后種種的基礎。

因為在這之前,夏城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國人議事大會,而城邑議事會則代表了國人的意見,他是議事會領而非整個議事會。

雖然很多事實質上他就是議事會,但本質上他只是議事會的傳聲筒。

之前五月份的暴亂中,他實際上已經交出了議事會領的權利,并且被剝奪了領的名義。

這一次是回來利用國人議事大會來奪回權利,同時又宣告了從此之后夏城的最高權力就是自己,自己即代表了城邑。

這個過場是一定要走的,不走這個過場很多事就做不到。

想要將夏城在名義上整合成一個國家,并成為這個國家的王,他需要是夏城的獨斷領、榆城的獨斷領,再加上葦城的假領、大河諸部的會盟者以此代管新華城的領,以及風城眾人的幕后掌控者。

如今所有準備工作的最后一步已經完成,但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在宣布夏國成立之前做完,那就是對那些叛亂者的處置。

叛亂者叛亂的時候夏國并不存在,所以不能用即將頒布的夏國律法規矩來對付他們,還需要借助最后一次國人憤怒的力量和多數人的暴政,來終結那些叛亂者。

這是夏城的事,不是夏國的事。

他手中捏著的是自己關于那些人處置的提議、罪名以及國人公審的流程。

二百九十多個人的名字后面,寫著處死兩個字;一百多人的后面寫著:年小無知,收回國人身份,為奴二十年。

好書、、、、、、、、、、、、、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