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不少人都是神色露出錯愕,面面相覷。
無情對?
什么無情對?
有些人不太了解,均是一頭霧水。
陶老爺子掏出筆紙,揮毫潑墨下,不一會便寫出一副上聯。
眾人趕忙看去。
但見上聯是——樹已千尋休縱斧!
上聯一出,不少人就開始試圖對出下聯,葉瑾年也沉思起來。
陶老爺子看向蘇啟:“這便是上聯了,小友可能對出讓我滿意的下聯來?”
這副對聯,是陶老爺子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一副無情對。也算是他與人斗聯時的殺手锏了。
蘇啟眼睛一咪,腦中開始回憶起《中華楹聯大全》,記憶中所有的知識,都在這一刻醞釀迸發。
附近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嘗試了。
“這副上聯好像很簡單啊。”
“我想出來了,花開九月任摘采,怎么樣?”
“倒是有點意思,不過既然是陶老爺子壓箱底的幾副對子之一,應該不會這么簡單吧?”
“肯定還有其他的含義!”
“到底是什么呢?”
“找一找,一定別有玄機。”
葉瑾年看向蘇啟,搖搖紙扇,似乎想等他先開口。
蘇啟僅僅是思考了兩三秒,便繼續自己的節奏說道:“陶老爺子,我這下聯是——果然一點不相干!”
果然一點不相干?
這是什么對子?
旁邊有人皺皺眉。
“這是什么玩意?”
“驢唇不對馬嘴啊!”
“蘇啟不是挺厲害的嗎?怎么犯了這種低級錯誤?”
“他是不是說錯了?”
“哼,終于也失手一次了吧!”
“我還真以為他是對聯高手呢,沒想到也有糊涂的時候。”
但是,陶老爺子卻目光一亮,道:“好,好一個果然一點不相干!”
“什么?”
“陶先生竟然叫好了?”
“這,這哪里好了啊?”
“完全看不懂嘛!”
陶老爺子臉上布滿笑意,先是贊許了蘇啟一番,這才解釋道:“各位有所不知,這無情對,講的便是驢唇不對馬嘴,和普通的楹聯有很大的差異。”
接下來,陶老爺子給眾人上了一課,詳細的講解了一下什么叫無情對。
眾所周知,對聯一般要求上下聯內容要相關,配合要緊密才行。
可有一種對聯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于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干,使人產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妙趣,這就是所謂的“無情對”。
而無情對,又名羊角對,追至起源,是從晚清士大夫之中興起的一種文字游戲,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還規定即興屬對,不能拖時間。
正因為不能拖時間,所以無情對,大多為信手拈來之作,偶然得之,但絕非“拉郎配”、“亂點鴛鴦”所能成功,對句也必須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聽過陶老爺子的解釋,眾人方才明白,原來是蘇啟對的正是無情對。
可是又有人問了,“陶老師,蘇啟的下聯妙在哪里呢?”
陶老爺子推推眼鏡,道:“這下聯的果然一點不相干,自然有他的妙處,首先我們看上下聯,第一“樹”和“果”對上了,都是草木類。”
“第二個字“已”和“然”皆為虛字,“半”、“一”皆是數字,“尋”、“點”皆是轉義為動詞,“休”、“不”和“縱”、“相”同樣都是虛字,“斧”、“干”則為古代兵器。”
“所以不難看出,蘇啟的對句,是以土語對詩句,不拘一格。”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蘇啟的下聯就勝在這里。
“原來是以土句對詩句!”
“怪不得呢,蘇啟這個可是真厲害了!”
“真牛逼啊,這么冷門的無情對也會!”
“哈哈,這可真是個猛人!”
“蘇啟的楹聯造詣,竟然這么高?真是讓人驚訝!”
“連陶老爺子的無情對都能接上,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聽著眾人的恭維,蘇啟表情不驕不躁,風輕云淡,這種聲音,一路走來,他聽過太多太多。
一旁的葉瑾年有些吃驚,被這一幕震撼到了,原來這個叫蘇啟的年輕人,這么的有才華。
蘇嫣然臉上洋溢著微笑,她自然知道蘇啟這個怪物肚子里的墨水多著呢,想要難住他,還真的不輕松。
蘇啟拱拱手道:“不知道陶先生原本所作的下聯是?”
陶老爺子揮揮手:“哈哈,我的下聯和你的一比,反倒是不如你。”
“陶老師謙虛了。”
“樹已千尋休縱斧,蕭何三策定安劉。”陶老爺道:“這就是我所作出的完整版,但是和你的“果然一點不相干”相比,倒是落了下風。”
蘇啟謙讓道:“老先生謬贊了,您這副下聯以姓名入無情對,在用典、化典方面開了無情對之先河,是雅出雅對之作,明顯的對稱與明顯的不對稱和諧統一于一件作品,這是無情對的本質屬性,是真正的“無情味”,如何創作與欣賞無情對,您此作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啊。”
兩人的一番談論,聽的四周圍觀群眾不時議論。
“這斗聯可真精彩啊!”
“他倆在這方面的造詣都太深了!”
“而且之間的對話好深奧哦。”
“有點聽不懂,不明覺厲啊!”
“蘇教授逼格太高了!”
“看他倆斗聯實在是太過癮了!”
“好看,真的好看。”
外面的直播間里,網友們也大呼精彩。
“太好看了!”
“原來對聯里還有這么多門道。”
“無情對,連這種冷門的東西蘇教授也會啊?”
“蘇教授真是全才!”
禮物和彈幕,鋪天蓋地。
現場。
陶老爺子笑道:“今天斗聯斗的很開心,我也不食言,這副拙作,就送給蘇小友了。”
說著,從旁邊拿出一副墨寶,給蘇啟遞了過去。
蘇啟接過說了聲謝謝,心里也挺高興,打算回家裝裱起來,這玩意可挺有收藏價值的,價格也不菲。
陶老爺子又道:“我出的上聯你全都對出來了,要不你也出一個,我也試試對下聯。”
蘇啟出?
眾人紛紛看去,出聯和對聯完全是兩碼事,出聯要更難一些,因為出什么聯,可以直觀的反應出這個人的楹聯造詣。
畢竟真正的高手,可以在一副上聯中隱藏著回文聯和隱字聯等多種技巧的結合。
蘇啟一聽,笑著指了指自己,“我出?”
“對,我覺得對蘇小友的聯應該要費些時間。”
蘇啟點頭道:“好吧,那我就出一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