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30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黃禍,我們自由的防御屏障,正在受到威脅,法裔加拿大人:參軍!重建薩勒伯里步槍團!”

在魁北克城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海報,這些海報是在國“入侵”加拿大之后,于魁北克張貼的,其目的是為了動員法裔白人投入到阻止國人的戰爭之。

薩勒伯里步槍團的呼吁可以追溯到1812年的英美戰爭,當時來自魁北克名門望族的成員CharlesdeSalaberry少校被授予了一個新兵團的指揮權,該兵團的兵員是法裔加拿大人,重新組建的目的是防御美國可能發起的入侵。

但是現在,英國人要組建這支部隊用于防御國人的進攻。但局勢與50多年前截然不同,即便是在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下加拿大也沒有站在英國人的一邊,當時不論是加拿大還是下加拿大,層人士對美國那是恨之入骨,擔心加拿大有一天會變成美國,一定要嚴防死守。而在法裔占多數的下加拿大,法裔們擔心的卻不是美國化而是英國化,所以絕大多數人對此并沒有太多的反應,而且隨著愛爾蘭和英國移民的大量涌入,法裔加拿大人真的擔心他們會被慢慢同化,失去他們獨特的化、信仰和語言。甚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三十年前下加拿大地區的叛亂,也正是那場叛亂,使得法裔加拿大人失去了幾乎所有的一切。

過去法裔占據了加拿大,尤其是下加拿大人口的多數,因此在總督之下那個選舉出來的議會主要是由法裔人士組成,而面那個被總督任命的機構里充斥的往往是英國商人,所以在那個時候,他們還可以通過議會去維持自身的利益,令英國人對他們有所忌憚。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隨著那場反抗“暴政”起義而結束了,在英國人口的“叛亂”結束之后,英國人很快便將下加拿大與加拿大合并為一個加拿大省,從而令英裔移民在這個加拿大省占了多數,進而奪回了議會的控制權,而法裔加拿大人也由此失去了他們的政治權力。

這是典型的陰謀!

每一個人法裔加拿大人都很清楚,所謂的加拿大省,根本是英國人的陰謀,但是他們卻無法阻擋這一切,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我們不會忘記!

直到現在,對于居住在加拿大的法裔居民來說,他們不會忘記英國人是如何殺死他們的鄰居,如何焚燒他們的房屋,他們的許多人甚至也曾在英國人的監獄服過苦役。

這些法裔加拿大人不會忘記,他們也沒有理由忘記,也正因如此,英國人提出的“重建薩勒伯里步槍團”,不過僅僅只是一個口號,從來都沒有成為現實的,也不可能實現的口號。

而對于這里的居民來說,他們絕不愿意為英國人流血,為英國人保衛他們的加拿大。所以,他們選擇了立,而英國人為了避免刺激這些法裔加拿大人,甚至不敢征召他們,生怕再激起一場叛亂,只有極少數的法裔加拿大人因為軍餉或者其它原因加入英軍。

盡管對于法裔加拿大人來說,他們可以保持立,但并不是意味著他們沒有關注前方的戰事,前方的戰爭進展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英國人一敗再敗,最后甚至當他們從睡夢醒來的時候,加拿大已經陷落了——英國人投降了!

包括魁北克在內的城市都接到了命令——等待向國官員的到達,市政官員和軍官們作好投降的準備!

對于法裔加拿大人,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們感覺有些詫異,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英國人敗的居然會這么快,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并沒有什么讓人不高興的,甚至,他們甚至還因為英國人的失敗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建立共和國的機會!

“……1834年的時候我們曾提出了一個“92條解決方案”。在這個方案,我們要求選舉出來的議會對稅收有決策權,我們要求政府對選民負責,我們要求層委員會的成員也要從選舉出來的代表挑選……”

在魁北克城市政廳,莫爾森這個魁北克有名的莊園主、啤酒商,看著臺的路易斯約瑟夫帕皮諾,正是他提出了這個“92條解決方案”,也正是個煽動了1837年的叛亂,但是當英軍派出軍隊之后,這個家伙干了什么?

當英美戰爭的老兵沃爾弗雷德納爾遜的抵抗失敗之后,他的弟弟羅伯特納爾遜向南找到帕皮諾,請求帕皮諾領導他們繼續斗爭,但是帕皮諾拒絕加入。“帕皮諾拋棄了我們!”羅伯特更是憤怒地說:“他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最后,數以百名法裔加拿大人死亡、數千人被逮捕,十幾個人更是被絞死,還有數十人被流放到澳大利亞,但是帕皮諾又怎么了?英國人逮捕了他,但是第二天把他送回了家,帕皮諾依然是帕皮諾,叛亂似乎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而現在,帕皮諾又在那里巧舌如簧的煽動著人們,難道這些高盧佬,這么快忘記了當初是怎么被帕皮諾這個家伙給狠狠的玩了一頓的嗎?

“這個帕皮諾,他難道又想要讓大家一起去抵抗國人嗎?”

麥吉爾對莫爾森說道,他們兩個人是本地最大的地主,當然也是流社會最為知名的英裔加拿大人,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這里,是因為……他們同樣是市議會的成員,同樣接到了邀請……是的,議會的邀請,而今天魁北克城市議會討論的議題是……魁北克獨立!

對于議會的幾位英裔議員來說,他們感覺像是在目睹一場鬧劇。徹頭徹尾的鬧劇。

沒錯!

根本是一場鬧劇,這場鬧劇看起來是如此的正式,甚至連他們,他們這些英裔議員也接到了邀請,顯然,這些法裔議員之所以這么干是為了向世界證明,他們的投票是合法的。

合法?

這有意義嗎?

可以阻擋國人人占領這里嗎?

作為商人莫爾森非常清楚,僅僅只是憑著所謂的“合法”根本不可能阻擋國,像在南方,美國的南方各州宣布獨立,他們是多么的合法,不僅僅只是議會里的議員們投票,所有有投票權的民眾都參加了投票,可結果怎么樣?不還是沒能阻擋北方。

所謂的合法必須要有武力作為后盾,現在,多倫多既然已經投降了,他們還想獨立?真是一群瘋子!

“他們還以為國人不會向他們開槍!”

莫爾森笑著回答道,對于他來說,無論是英國或是國,都沒有任何問題,他是個商人,他更在意的是財產的安全,在總督大人的電報已經清楚的告訴所有人,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私人財產是不可侵犯的,國承諾保護所有加拿大民眾的私人合法財產的神圣性。對于莫爾森而言,有了這個保證也足夠了,他不需要擔心他所持有的十數萬英畝的土地被國人沒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愿意做個“順民”,為了他的財產安全!

對于商人來說,沒有什么個人的利益更為重要的了,莫爾森當然知道,在國人的治下,他也許會面對很多困難,畢竟他是一個英裔移民,但是他同樣很清楚,抵抗會遭遇什么,作為商人,他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愿意選擇與國人合作,只要能夠保護他的財富。

“不!”

搖搖頭,麥吉爾認真的說道。

“我覺得他以為,當國人來到的時候,他只需用他巧舌一說,可以讓國人乖乖的離開這里……”

說完這句話之后,麥吉爾看著莫爾森說道/

“你還愿意看下去嗎?”

“當然,如果這是一場鬧劇的話,那么我們更不應該錯過,要知道……”

莫爾森壓低聲音說道。

“以后,誰知道國人會不會對這場鬧劇產生興趣?”

國人,當帕皮諾侃侃而談的時候,莫爾森卻在考慮著國人什么時候到來,在他們到來之后,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與他們打交道,當然,如果可以的話,他并不介意向國人宣傳一下帕皮諾是如何試圖煽動“叛變”。

“可最后英國人是怎么回答我們的呢?英國人給出了對“92條”的答復:NO!下加拿大議會等待三年的答案是這樣令人失望,權力的大門對我們砰地一聲關了,大不列顛拒絕了法裔加拿大人提出的每一項主要提議。“英國當局將我們打入另冊打算奴役我們”,是英國人的回答……”

也正是因為英國人的拒絕,才導致了1837年的“叛亂”,此時帕皮諾提及這件舊事的時候,他甚至都沒有去想當初他是怎么保持的“立”和“理智”,作為政客,他并不介意重提舊事。

“現在,現在英國人的失敗,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從來不是英國人的順民,我們渴望著自由,渴望著呼吸自由的空氣,現在英國人的失敗,是我們獲得自由的機會,我希望大家能夠投出理智的一票,讓我們用行動告訴國人,我們,法裔加拿大人是自由的,我們既不接受英國人的奴役,同樣也不接受國人的統治!”

看似激昂的言語從帕皮諾的口道出時,在演講的最后他的神情顯得激動,他揮著手,試圖他激昂的演講去點燃所有人的熱血和激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他的演講結束之后,整個議會居然沒有任何人響應,沒有掌聲,沒有歡呼聲,只有一種古怪的沉靜。

“帕皮諾先生,獨立,獨立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國人派遣他的軍隊過來怎么辦?難道您還準備在他們的司令部與他們談判法律問題嗎?或者說,你準備和他們一起喝著下午茶,談論一下加拿大的未來?”

一個議員在那里冷嘲熱諷道,他們并不是那些無知的農夫,會被帕皮諾所哄騙,他們很清楚當年帕皮諾做了什么,也明白他現在為什么要這么干。

對于帕皮諾來說,無論是獨立或者暴動,死去的永遠都是其它人,至于他,無論是英國人、國人,他們都需要在本地享有聲譽的本地政治人物的幫助,而對于獨立帕皮諾……不過只是倡導罷了,至于后來的發生的叛亂……這完全不在他的意料之。

最后,他甚至會拿出英國的法律來保護自己,然后與英國人喝著下午茶談論著法律問題。這是帕皮諾,一個典型的投機政客。

議員們的冷嘲熱諷讓議會內頓時響起了一片笑聲,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看帕皮諾的笑話,而面對眾人的嘲笑,帕皮諾并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惱怒,他依然保持著一如既往的風度,平靜的看著眾人說道。

“……確實,對于許多人來說,似乎獨立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不會忘記當年我們流過的血,但是不要忘記,現在國是法國的盟友,而我們,法裔加拿大人,理所當然的將會得到法蘭西的支持,先生們,在這種情況下,國人還會再派遣他們軍隊來到這里,逮捕我們的鄰居、焚燒我們的房屋嗎?不,皇帝陛下是絕不會接受國人這么干的,我相信,如果國人真的這么干了,那么,到時候,法蘭西在墨西哥的軍隊,會出現在這里……”

帕皮諾的話讓所有人無不是紛紛一愣,他們所有人都忽視了,忽視了現在的局勢不同于過去,國是法國的盟友,他們需要法國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需要顧忌法國的感受!

如果能夠獨立的話……在眾人因為帕皮諾言語而心動的時候,突然,市議會二樓的聽眾席有一個人站起身來說道。

“帕皮諾,1837年的時候,你也曾說過,法國一定會干預,可是當英國人在屠殺我們的時候,法國在那里?”

最近一直在考慮新書,現在基本確定會是明末,但這是一個選擇題……手頭有三個明末的草稿,居然不知道做何選擇了,悲劇……希望到時候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拜謝!

本書來自/html/book/35/35696/index.html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