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10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誰都不會在乎法國人!

在國與國之間,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沒有人會在乎法國人的利益,當然,這么做的唯一的前提就是——法國人已經踏上了賊船,上船容易下船難,現在即然他們已經身在船上,那就更沒有人會在乎他們的想法了。

實際上,在中英戰爭爆發之后,法國人一直就在為踏上這條賊船而努力著,當英國人為了穩住法國,使其不至于加入中俄同盟,而在許多問題上做出讓步,并以墨西哥為誘餌的時候,英國人并沒有想到,法國會把目光投向了印度洋的另一個地方——馬達加斯加。

1861年歲末,出于試探英國的目的,法國借口僑民遺產繼承問題,要求對該島西北部薩卡拉瓦人實行保護,這種無理要求被馬達加斯加王國王國拉達馬二世所拒絕,法軍隨后立即炮轟馬任加港,并在塔馬塔夫港登陸。盡管馬達加斯加曾奮起抗戰,但短短兩個月后,迫于軍事壓力,拉達馬二世同法國簽訂所謂友好通商條約,法國承認馬達加斯加的獨立和主權,但外交事務由法國統監領導,法國人有權在馬達加斯加長期租借土地。事實上,馬達加斯加變成了法國的保護國。

而這法國的試探是成功的,他們確信英國根本沒有力量干涉他們的行動——英國甚至都沒有表示抗議,而“保護”馬達加斯加不過只是他們的第一步,隨后,法國便借口清剿馬達加斯加的抵抗力量,不斷的增加在馬達斯加的駐軍。

幾乎全世界都被法國人的行為蒙騙了,全世界之所以會被欺騙,是因為在法國出兵之前,誰都沒有想到,法國人沒有通過先向法屬印度派遣大量軍隊,以法屬印度作為據點,向印度腹地進攻。

法屬印度是過去法國于印度占領地的總稱,包括位于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本地治里、卡來卡、雅南;于馬拉巴海岸的馬希及于孟加拉灣附近的金德訥格爾。法屬印度面積不僅僅只有526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本地治里,可雖是如此,在任何一個軍事專家看來,法國如果想要出兵印度,最好的選擇就從法屬印度殖民地發起進攻。

甚至英國人之所會判斷失誤,正是因為法國沒有遵從這一原則,而是舍近求遠的從數千里外的大洋盡頭調集軍隊。正當馬達加斯加的局勢趨于平靜,法國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墨西哥的時候,數萬法軍卻搭乘上百船法國商船突然出現在特里凡得瑯,經過一陣短暫甚至談不激烈的戰斗之后,這座城市便為法軍所占領,重新升起了法國的三色旗——在幾個世紀之前曾經為漢堡自由市所占據,后來在法國的抗議下為法國所控制,最終又被英國所占領。

而現在,在失去這座城市近百年之后,法國重新出現在這里,并不斷的向印度腹地派遣軍隊,與英國人一樣,在占領特里凡得瑯之后,有著豐富殖民經驗的法國人立即在當地招募雇傭軍。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法國人是如何處心積慮的準備著這一切——早在一年前,法國人就借口亞洲局勢的變化,在其法屬印度殖民地招募了一支總兵力超過一萬人的殖民地軍,而在幾個月前,更是借口墨西哥戰場的需要,從法屬印度調走了五千人,甚至正是因為法國人的這個舉動,英屬印度當局,才會根本沒有想到法國人會突然向印度發起進攻。

可誰都沒有想到,這支由五千名印度士兵組成的殖民地軍,并沒有前往墨西哥,而是在馬達加斯加等待數月后,隨著入侵的法**團一同出現在特里凡得瑯,并成為新招募的殖民地軍的核心力量。正因為有了這些熟悉法語的殖民地軍,才使得法國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招募大量的殖民地軍以充實自己的力量。

這座位于南亞次大陸最南端的港口城市,此時已經成為了法國入侵印度的大本營,這里聚集著他們從馬達加斯加調派來近五萬軍隊,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從法國本土增援至特里凡得瑯。

也正因如此,在特里凡得瑯完全變成了一座軍營,港口中到處都是來自法國的運兵船,城市周圍隨處可以看到一座座軍營,數萬名剛剛被招募來的當地雇傭軍正在軍營中接受訓練。

而與此同時,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從緬甸來的中國商人卻早于法國人接踵而來,他們出現這座剛剛被法國人占領的城市之中,開始在這里銷售著他們的商品。而對于這些來自“盟國”的商人,他們被批準使用位于距離港口不無的路口一帶曾經屬于英國人的鋪面,允許他們在這里開設商號,當然來到這里的不僅僅只普通的商人,還有一些中國小商販,他們甚至在這里開設飯館賣中國飯菜。

對于剛剛來到印度的法國士兵們來說,他們根本無法適應印度人餐館里提供的飯菜——因為印度人大便時用手清潔,這總會讓人感到惡心,但是在這里卻找不到一個法國人或者英國人開的餐廳,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成群結隊地來光顧這些小飯館,為了一碗粥不借步行一兩公里。

而對于這些法國士兵們除了營房的伙食以外,要想吃點東西,只有到這里的中國飯館來,而中國餐館里提供的飯菜在法國士兵的眼中,無疑是從未曾品償過的美食,既然只是一碗很簡單的牛肉面,在他們的眼中也是難得的美食,而那些來自中國的商人們看準了這點,更是推出一些法國人從未品嘗過的東方食物,中國美食,迅速的征服了這些法國人,在很多法**官的眼中,中國的美食甚至遠遠超過法國大餐。

當然,開飯館的不過只是一些小商販,就在緬甸、海峽殖民地一樣,涌入這些地區的更多的是來自東南亞的華僑商販。在法國人占領了特里凡得瑯之后,城市中的英國人商人大都逃往內陸地區,以躲避法國人,港口的倉庫也大都毀于炮擊,也正因如此,在城市中的印度人的生活必需品極端短缺,隨著城市的安定,買東西的人漸漸增多,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大都是使用印度盧比銀幣來購買物資,但是很快,就出現一些印度人拿出紙幣要求買東西。但是面對這些盧比紙幣,中國商人們自然拒絕賣給這些印度人東西,畢竟大家都知道,隨著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的沒落,這些紙幣很有可能變成廢紙。

當這些商人們擺擺著手在那里說著“出去!出去!”,然后便把把那些印度本地人趕出去的時候,而在街道上很多中國商店的附近,都可以看到成群買不到東西的本地人,他們困惑地在在街道上徘徊。他們身穿印度式的服裝,呆呆地望著那些在街道上的法國士兵。

在這里,顯然沒有任何人會同情或憐憫他們,這就是身為被殖民者的悲慘境遇,也正是看到他們的的時候,那些經商的華僑才會感嘆著國家的強大于個人之間的好處。

而國家的強大為華僑帶來的回報是豐厚的,就像一些華僑在這里開設罐頭廠一樣,他們從中國運來設備,然后在這里建立工廠生產供應軍隊的罐頭,至于制作肉罐頭的原料,正是街頭上的那些被印度人視為神物的牛。

盡管印度人不吃牛,但是中國人卻沒有這樣的忌諱,這些廉價的印度牛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罐頭原料,無論是俄羅斯軍隊亦或是法**隊,都需要大量的牛肉罐頭,需要中國商人為他們提供原料。

而對此,那些印度人卻只能逆來順受的忍受著這一切,畢竟,身為弱者的他們,根本不會有任何人在意他們的利益,不過很快,印度人就發現了一個屬于他們的市場。

對于那些法國士兵們來說,他們則對一些本地的頗有特色的東西很感興趣,除了那些精美的印度手工藝品總會吸引法國士兵的注意之外,還有一些法國士兵會對那些印刷的頗為精美的盧比紙幣產生興趣,它既可留作紀念又可當作禮物送人——更重要的這些東西是廉價的,而且可以隨著普通的信件一同寄給身在法國的家人。

如果有那個士兵產生興趣了,然后向某一個印度人誰提出來“用一法郎去五盧比紙幣可以嗎?”,立即會有人連忙點頭說好,然后立即就把盧比紙幣遞過去,也許在這個時候,他們最后悔的就是當初為什么非要這些盧布紙幣。

隨后那些印度人會用這一法郎去買些搪瓷盤子。一個法郎能夠買十個盤子。當然,他并不是為自己用,而是拿著這些盤子回到印度人居住的區域。在那里他們又以會以50派薩“印度輔幣”一個盤子的價錢出售,然后拿著鎳幣派薩向中國的臨時錢莊去換取法郎或者盧比銀幣,不過當然不是100派薩換一盧比,而且需要超過平時兩倍以上的價格,這樣的話能賺到不少錢。

而在有錢也買不到什么東西印度人生活的區域里,一切東西都可以用來做買賣。而且價錢很貴,在那里,有的手里甚至僅僅只拿著一個玻璃杯,甚至都可以用來交易,甚至可以被瘋搶,原因非常簡單,法國人對城市的炮擊,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他們的家,失去了很多生活用品,而市場物資的不足,尤其是流通硬幣的不足,更是進一步推高了物價。

不過對于一些開商店的華僑商人們來說,他們真正的目的并不在商店,他們的眼睛盯著的是孟加拉銀行發行的盧比紙幣,對于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適應了紙幣交易的印度人來說,他們的口袋里從不缺少那些紙幣,在英印軍隊處于全面崩潰的時候,普通的中國商人和法**人大都認為那些盧比紙幣如同廢紙一般,于是便出了一些華僑商人們便壓價收購。把十盧比的印度紙幣壓到二盧比銀幣或三盧比銀幣然收集一定數量之后,他們會再把那些紙幣運往加爾各達。在加爾各達,也就是英印當局的首府,一盧比紙幣仍可兌換一盧比的銀幣,而那些重量為三錢二分的銀幣每225個,就可以換取一元國幣。這是一種**裸的貨幣投機。

盡管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正在陷入崩潰之中,但是因為印度在經濟上并未崩潰,所以其紙幣的幣值仍然得到維持,甚至法國人最后為了確保殖民地的經濟不至于崩潰,也會出臺兌換政策,以保護幣值不至于縮水。就這樣,那些經歷了緬甸以及俄羅斯占領區貨幣收兌的華僑商人們,在一夜之間便成了暴發戶,或者說即將成為暴發戶。也正是因為這些中國商人的存在,使得法國人的軍事侵略很快地轉變為中國人在經濟上的侵略了,而等到法國人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這里到處都是中國商人,法國的軍隊和中國的商人在這里達成一種微弱的平衡,法**隊根本就離不開這些中國商人的幫助。

不過很快,意識到中國商人在從事金融投機的法軍便嚴厲地禁止這種貨幣投機了,然后以軍事司令部的名義開設兌換處,以保證普通印度民眾的生活可以繼續下去,當然更是為了避免戰后法國因為中國人的金融投機遭受損失。

但是當一切步入正軌的時候,無論法國人是否愿意,他們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局面——在他們剛剛占領的殖民地上,一個截然不同于法國商人的群體出現在這片土地上,并借助戰爭的機會,迅速搶占著這里的市場。

或許,這正是這場戰爭與往日戰爭最大的不同,盡管法國人通過戰爭從英屬印度獲得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中國的商人卻借助國家的力量進入了這些屬于法國人的殖民地。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厚愛,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群:15o536833,歡迎各位書友的加入,一起討論劇情!謝謝大家的支持!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