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6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上有房廬,下有兒女,和睦溫馨,謂之安寧;外有榮裝,中有愛心,內有自由,謂之喜慶。入則恬淡而安,出則平和相慶。”

作為南直隸的府城,安慶被中華旅行社如此解讀著他的地名“安慶”。如此這般的解讀,使得這里總會吸引一些游客的注意。

一座城池,800年的歷史,無數故事演繹于其中。

雖然正是夏時,但清晨時分在江風的作用下,多少總還帶著些清涼。天空于東方露出了一抹魚肚白。城墻上的鐘樓里的鐘敲響了,低沉渾厚的鐘聲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蕩著,這鐘聲同樣也是提醒著家中無鐘表的人們起床。即便是到現在鐘樓仍然發揮著它的作用,畢竟不是每個人家都舍得買上一塊鐘表。

城墻內的建筑是青灰色的,幾乎一層不變的建筑,甚至從幾百年前就聳立于城中,而在城墻之外,那片在數年前的戰爭中被夷為平地的地方,現在同樣也是房屋鱗次櫛比,一個緊接著一個,一片緊接著一片,其房屋的外形不但極為相似,而且都是一樣的顏色,從遠處望去青灰色一片。

城市的變化不在城內,而在城外,這一排排半新半舊的屋子,居住著來自各地的人們,自從開宏元年,安慶建起了的第一座工廠之后,一家家工廠相繼在城外土拔地而起,高大的煙囪整日朝外吐瀉著濃濃黑煙,這些工廠吸納著來自己各地的人們,人們在這些工廠中務工,居住在城外那些統一建成的屋子中,這是戰后重建的房子,每戶兩至三間正房,兩間廂房,兩至三間前廂。這些房子雖然看起來不怎么起眼,但卻是安慶第一批建有衛生間、下水道的房屋,也是最早引入電燈、自來水地方。

不過,隨著大量新移民的涌入,這些規劃整齊的房屋中,已經住進了許多的租客,來自各地的租客分割著這些庭院。隨著天空漸漸通亮,城樓上的鐘聲敲過之后,整個城市蘇醒過來。淡青色的裊裊炊煙從各家廚房溜了出來,在街區的上空匯集成一片淡淡的青灰色霧團,潮濕的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混雜著柴火與早飯的清香。曾幾何時,那些廚房都是位于前廂,而現在,前廂的廚房卻被主人家巧妙的隔成了房間,以租給租客,至于廚房則大都是用木板與院內搭出的木棚,這些市民總是會千方百計的增加自己的收入。

鐘聲、人們的話語聲隔著木板傳入房間的時候,阿越睜開了眼睛,借著窗戶透進來的光亮,他看了一眼這個狹窄的房間,墻上刷著一層白灰,這是一間用木板隔開房間,過去這里曾是廚房,甚至就在地上的墻角里,還有一根外露的自來水管,不過現在曾經的廚房卻被隔成兩間用于對外出租的房間,而這房間非常狹窄。僅僅不過只能放下一張桌,還有一張單人桌。房間只有只有不到兩公尺寬,2.5公尺長,可即便是這樣的一個房間,一個月的房租,也需要一塊錢!

晨曦透過窗戶投入房內,照亮半邊房間,黑暗籠罩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而在這個狹窄的彌漫著一股霉味的房間里,躺在床上的阿越看了一眼書桌,桌上擺滿了書,那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當然還有一些是學校里發的課本。

安慶的工學堂與家鄉的初小不同,這里發有課本,每天的課業都很繁重,上午學的高小的文化課,下午學習機器理論,每周六還要到工廠中學習機器操作,總之,在這里時間被擠的滿滿的,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才會有一天休息的時間。

但對于阿越來說,他不敢休息,他還要去圖書館里看書,作為東家資助他上工學堂的條件——每學期他都必須取得優異的成績,只有如此,才能繼續得到東家的資助,三年畢業之后,他就會進入東家的工廠中,五年的合同到期后,如果他愿愿意,還可以繼續考進武昌工科學校繼續深造。

而他之所以會在校外租房住,是因為作為“委培生”,在學校中他并沒有宿舍,甚至在三年的學習之后,他也沒有畢業證,只有一紙“結業證”,雖是如此,但是仍然可以享有與普通畢業生一樣待遇。

當然,阿越并不在乎這些,他知道,從進入這所學校的那天起,正像多年來所期待的那樣,他的命運已經改變了。

“電動機……”

正在阿越回憶著電動機的原理時,在院子里的堂屋中,一家人正圍在小桌前吃著飯。

“媽,老師說讓我們每個人帶著一塊銅元,說是軍訓的火藥費……”

杜鵬程埋頭大口吃著面條,嘴里含糊地嘟囔著。一抬頭,他的眼睛盯上了坐在上位一邊面條的父親。

“爸,老師讓今天就要交!”

“錢錢錢,什么都要錢,打仗便打仗就是了偏偏還讓學校里的學生去弄什么訓練,還要打槍……”

杜大牛頭也沒抬,悶聲悶氣的抱怨著,作為普通的百姓他很難理解軍訓,過去學生的軍訓,雖然聽說過,可眾所周知,那是大中專學生專享的,普通的尋常學校里根本就沒有什么軍訓,即便是有,也不過是走走路,至于打槍,那更是想都別想。

可現在打仗了倒好,不但很多人都要去當兵,就連高小生,也要進行軍訓,甚至還要學射擊,與大中專學生軍訓用的子彈錢由公家負擔不同,高小生的火藥費卻是由學生自己負擔,不過因為他們訓練用的是前裝線膛槍,所以火藥費非常少,不過只是一塊銅元。

一塊銅元,雖說不說,可卻也夠買兩個饅頭,對于節儉慣了,一門心思想供著兒子上大學,將來好有出息的杜大牛來說,自然有些心疼這多花出去的一塊銅元!

總是如此!

越花越覺得的錢不經花。

在心底長嘆口氣,杜大牛甚至忍不住抱怨著。

“火藥錢,校服錢,真不知道這學校里還能弄出什么名堂來,也不瞧瞧,現在錢這么難掙……”

不過他這么說倒是有些不符合實際,在造船廠工作的他,打從戰爭打響之后,每天都會加班幾個小時,別的不說,現在每個月掙的加班費都相當于他過去一個月的工資,而且就在月初,船廠為了留住他們,避免熟練工人被其它廠子搶走,特意給他們加了兩成多的工資,現在他一個月掙的工資相當于過去的兩個月。

這種每天加班、加工資的情況不僅局限在船廠,就連城外的紗廠現在也是每天加班,那是因為現在戰爭導致進口紗斷絕了供應,國內外對于紗線、棉布的需求一天多過一天。

盡管現在辦廠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空前膨脹的市場仍然沒有得到滿足,而且工廠對工人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廠主因為害怕自己的工人被別的廠子挖走,所以紛紛給工人加工資,尤其是熟練工的工資,更是普遍漲了一倍。

可以說,戰爭使得工人的收入都得到了增加,但在另一方面,戰爭同樣也刺激了物價,像布匹、糧食以至于肉食等商品的價格,都因為戰爭的關系而漲價,正因如此,才會導致市民階層感覺沒有掙到錢,同樣也感覺什么東西都貴。

“日子越來越難了……”

雖然嘴里這么說著,但是杜大牛卻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畢竟現在他一個月能掙將近二十塊錢,擱過去,就是知縣老爺一年的俸祿也不見得頂得上他一年的工錢。雖是如此,但是他從來沒有可該省的總歸還是要省下來。

錢是要省的,可更要掙,過去杜大牛每天都是在早上8點的時候,才會到單位,而現在卻會提前半個小時,等到晚上7點半才會下班,正好十二個小時,相比過去多了兩個小時,要是需要趕班的話,也許會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這都是為了多掙錢。

進入船廠后,轟鳴氣錘聲便不斷的傳入耳中,整個船廠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船臺上數艘千噸左右的鋼殼船正在緊張的建造中,船塢里,一艘五千噸的商船剛剛開始鋪設龍骨,這是船廠建造的噸位最大的商船,若是擱在去年,杜大牛甚至都不敢想像船廠會造這么大的船,但是現在,戰爭改變了一切。

“去年,對于船東來說,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船廠的造船能力,這個能力不是指你的設備,而是你能造多大的船,去年我們造的最大的船多少噸?850噸,而今年,接到的定單,最小的也是1350噸的標準沿海客貨輪……”

在身為工程師的林**看著徐川,看著船廠廠主緩聲說著自己的建議。

“最大的,也就是現在船廠造船能力的極限,五千噸,現在船東需要船越來越大,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今年噸位就會增加,比如標準沿海客貨輪!”

他口中的標準沿海客貨輪是是以交通部制定的標準圖紙為標準制造的一種客貨輪,它之所以成為標準,是因為其成本相對較低,工期短,且基本滿足海軍南方作戰的需要。

“現在,陸海軍需要的標準輪是可以滿足本土與南洋、最遠到印度的運輸要求,但是澳大利亞呢?還有非洲殖民地,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在南洋處于優勢,我們需要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其它地方,所以就需要更多的運輸船,而且是遠洋運輸船……”

在他提著海軍的需要時,徐川這個年齡不過四十歲的船廠廠東則只是默默的吸著煙,偶爾喝著茶,這座船廠是他傾家蕩產所辦,當其它人選擇紗廠之類的工廠時,他選擇了船廠,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造內鐵肋木殼船,雖說設備技術都談不上一流,可憑著長江航運的日益繁榮,船廠倒也贏利頗豐,到去年通過幾次添加設備便開始造鐵殼船,戰爭一打響后,這船廠的定單便接不完了,單就是現在船廠手里握著的定單,都夠開工到三年后,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從銀行貸款三百萬用于擴建船廠,但是在船廠的建設上,卻與眼前的這位他聘請的總工程師產生的分歧。

“所以,我們必須要著眼于未來,要把船塢建大一些,要可以建萬噸輪……”

“萬噸!”

不等林**把話說完,徐川的眉頭便是一跳,看著他說道。

“萬噸輪,現在最大的運輸船才多大,六千多噸,還長興船塢造的,咱們造萬噸,就是炮艦也沒有那么大的!”

徐川不懂造船,可并不意味著他不了解船舶,中國根本沒有那么大的船,嗯,除了一個從英國人手里俘虜的“大東方號”,“大東方號”號結束漫長的航程抵達長興船塢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誰都沒有想到世界上會有這么大的船,像一座小山似的,徐川當然也從報紙上看到了那船船。

“我們沒有,可英國人有!“大東方號”足足有幾萬噸!”

看著船東,林**深吸口氣,而后認真的說道。

“我們要著眼于將來,現在我們或許不可能造那么大的船,但是船塢可以建大點,設備也可以弄大點,這樣將來,我們就可以建立更大的船……”

盯著廠東,林**的語氣帶著不容質疑的味道,在中國的工廠之中,有一個極為特殊的現象,就是作為投資者的廠東在大多數時候,都要讓步于工程師,因為工廠的生產離不開工程師,他知道自己一但堅持這個決定,最終廠東還是會選擇讓步。

正像他猜測的一樣,感受到林**的堅持,心知工廠想要生產就離不開他的徐川在猶豫片刻后,有些無奈的說道。

“要是這樣的話,恐怕咱們還要多銀行多貸一百多萬啊!”

“東家,一百多萬不多,船塢大了,咱們可以同時造兩艘船,造三艘、四艘船,只要有了大船塢,以后咱們就能告訴那些船東,咱們能造大船,船越大,越能掙錢,畢竟,咱們要著眼于將來,考慮到以后,而不是眼前,如果有可能的話,我甚至想在船上試試新機器……”

一直在努力碼字,腎結石的折磨暫時結束了……爭取在未來的幾天內恢復每天兩更!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支持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群:15o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