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599章 命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9章 命運

第599章 命運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4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千百年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大都知道這么兩句話,即便是在滿清奴役的“盛世”之下那些食不果腹,“吃糠喝稀”的百姓,也曾把命運的改變寄托于讀書。

讀書,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即便是有著“窮文富武”的說法,可是一般尋常人家卻是讀不起書。對于絕大多數百姓來說,讀書從來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送我去熟堂里吧”

從小到大阿越就對父親提出過那么一次。而他的父親看了他一眼,然后只是輕聲的回答道:

“家……家里沒錢啊!”

是的,家里沒錢,不僅沒錢買紙筆,更沒有錢送到熟堂里當“束脩”。

“等將來家里日子好了,再讀書吧……”

對于家里只有幾為薄田的他們家來說,讀書,根本就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夢。

不讀書,并不意味著會放棄對讀書的向往,雖說家里窮,可因為靠近鎮子的關系,所以年少的阿越總會擠進書攤上聽人說書,也記住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話“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還有“你道窮民到老是窮民,卻不道將相出寒門。”

窮則通,通則變。盡管家貧,但是阿越越總會在心底暗自勸說自己。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去讀書來改變啊……”

這句話,他從七歲說到了十四歲,整整說了七年,但是家里依然窮的揭不開鍋,父親依然掏不出“束脩”,而他自己也為貼補家用,到了客棧里當伙計,一個月掙上幾吊錢——這是因為他家里同宗,看他聰明給他找的活,之所以看他聰明,是因為在莊里同齡的少年中,就他自己識字,雖然只識三四百個字,且大都是能認不能寫。

可即便如此,在鋪子里,他慢慢的根著掌柜的認了一些字,到他十二歲的時候,

這天下大變,天下已被中華朝所取,然而中華朝定都南京之后,其立即表示“取舍文明各國之規則,漸次振興全國之學校,實乃當今政府一大急務。”,更宣布要在十年內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而與此同時,過去的士子所學卻在一夜之間落伍了,而今后的修身立業則要用西洋知識。

這一切一開的時候,對于阿越似乎沒有影響,他在客棧里當著伙計的時候,燒水、喂馬之余,也能看到一些外地人看著的報紙,也能看到報紙上提到的學堂,看到那不要錢的學堂。

“要是有一天,這里也有不要錢的學堂就好了……”

阿越一直這樣期盼著,他期待著不要錢的學堂能夠開到鎮子上,然后他就能夠進入學堂之中,然后在學堂里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他并沒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這里,他一直在存著錢,用了幾年的時間,已經存下了三四塊大洋了,可距離讀書仍然很遙遠。

也就是在希望眼看著快要破滅的時候,阿越聽到了些傳聞——鎮上也要建不收學費的學校了。

開宏元年,帝國新政府開展的一系列工作當中,教育被放在了首位。開宏元年三月,與其它地方一樣穎州府首先設立了府立初等小學校,這是義務教育的示范學校。

“府內子弟不限士農工商,皆可入學”,非但免除了學費,甚至就連書籍和筆墨紙硯也由公家支出。四個月后,又開了一所,九月又新開設了一校。地點設在了城內以及城外,這樣穎州府一共有了三所小學校。

然而府內人口數百萬,適齡兒童有將數十萬人,光靠著幾所學校是遠遠不夠的。當時任知府是武昌新官,剛一上任,他就推出了新建二百六十五所學校的龐大計劃,在將先前的三所學校的基礎上次年開設了三十七所學校。

然而,教師人數不夠。

教師人數不夠,那就招聘,就培訓!或許穎州府內數百年間,文教不盛,幾百年間沒出過幾個舉人,秀才亦不多,可總歸還是有那么一些讀書人,于是便把他們中的年青人拉到師范進行培訓,一如其它地區一般,而相比于其它省份,南直隸自然擁有相對充足的教育經費——畢竟南直隸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專款,畢竟南直隸是天子腳下之地。

也就是在開宏二年九月,在那位知府大人調任之前,他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在的穎州府設立了二百六十五所學校,而阿越所處的胡集也順理成章的建起了一所小學堂。

學堂不需要交納學費,甚至就連書籍和筆墨紙硯也都像報紙上說的那樣由公家,也就是官府支出,這可是千百來的未有的事情,可即便是如此,人們仍然是觀望著,就在人們觀望著的時候,已經十四歲的阿越選擇了報名,他恰好卡在義務教育年齡限制的邊界——14歲,按照教育令7至14歲的少年必須接受教育,而他的年齡恰好符合標準。

中華帝國的義務教育只有三年!

盡管皇帝本人更愿意推行六年制的義務教育,但是受限財力,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推行六年制義務教育,甚至就連三年制義務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為了支持教育皇室每年都支出多達兩千萬元的專款用于教育。

“一年年的來吧!”

相對有限的財力,使得三年制義務教育成為無奈之舉。

可即便如此,短短三年的義務教育,卻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每一個學生的視線,盡管為了節約費用,學生們沒有教科書,老師拿著教學掛圖教授他們,可是他們從教學掛圖上學到了國文,地理,自然,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英國的大笨鐘……

三年的初小教育,改變了很多人,讓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受用終身,甚至在農技課上,他們知道了如何選種,如何留種,如何耕種,如何鋤草不傷作物,學會了那些善于種田的富農“不傳之秘”。

教育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對此,阿越從未曾懷疑過,至少,如果不是因為他在學校讀書,恐怕他家就會因為只有4畝多地,就會被作為貧民遷往他地,因為他是學生,所以不在遷移之列——因為殖民地還沒有普及義務教育。

至少在這一點上,教育改變了阿越的命運,但是現在,在從初等小學畢業之后,面對未來,阿越又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曾有過的迷茫。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去讀書來改變啊……”

曾幾何時的期盼再一次于心中浮現出來的時候,看著手中的初小畢業證,已經十七歲的阿越有些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選擇,不知道未來自己的路在什么地方。

因為讀完書之后,他才發現,自己的命運根本就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自己的生活依然沒有改變,家里依然只是勉強能吃上飯。如果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不僅要讀初小,還要讀高小、讀完高小之后,還要讀中學,然后讀大學……這樣他的命運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初小,只不過是一個門檻,對于貧家子弟來說,想要越過這個門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報考五年制的師范學校,畢業后到初小當教員,一個月拿11元的薪水。要么就是報考少年軍校。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還有一些技術學堂也是免費的,不過,那些技術學堂大都是就近招生、本地招生。在穎州府沒有一家技術學堂。至于少年軍校更是連想都不用去想,如果阿越能名列全府前十,還可以得到知府大人的推薦信,而他的成績根本不可能獲得知府大人的推薦,更不要說,報考少年軍校的無一不是學業最出色的。

至于師范學校,阿越也報考過,穎州府就設有省府師范分校,前三年在穎州府上,后兩年在省府,但是阿越卻以一分之差落了榜,這意味著師范學校也與他無緣,那11元的小學教員薪水自然也是無緣的。

現在,畢業證已經拿到了手里,這意味著他將要和學校說再見了。但是他的命運并沒有因為受到教育而改變,如果說教育改變了什么,就是改變了他的視線,讓他對外面的世界更加渴望了。

“也許,我應該出去,到外面看一下……”

阿越的心里如此尋思著,他不愿意再守著那么幾畝地,他知道再守下去,等待他的是什么,他會和村里的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一樣,被遷移到海外殖民地,或許殖民地有很多土地,但他并不想離開中國。

“可去什么地方呢?”

盡管學過地理,但是現在,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阿越越仍然顯得有些迷惑,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去什么地方,他同樣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就像讀書一樣。

讀書錯了嗎?

讀書當然沒錯,如果說錯的話,恐怕就是自己還不夠優秀,要不然,也許現在他已經考上了的師范學校,就像有的同學一樣,五年后,那兩個考上師范的同學,命運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就會成為整個鎮子所有同齡人都羨慕的人,如果他們努力工作,且有一定成就的話,十幾年后,甚至可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封爵成為“公士”。

公士,這是中華帝國爵位中最低等的爵位,不能世襲,僅僅只是爵命。可這卻是士與民的區別,獲得“公士”爵位之后的他們,將會是鄉間最有權威的人。除了那些社會杰出人士之外,為公眾服務超過15年的人員也有可能獲得“公士”爵位,而教員正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

一年一百多元的薪水再加上未來很有可能得到的榮譽……不過,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其它人的,與阿越沒有任何關系,現在他必須要考慮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怎么辦?”

就在他思索著自己的命運的時候,那邊傳來了同學的話,王大山,也是阿越最好的朋友,他看到阿越那副模樣,就知道自己的朋友,又在那里胡思亂想,其實,誰又甘愿就這么平淡的過完一生呢?。

“阿越,其實昨天我就想對你說,俺爹說了,其實初小也就夠了,這不府城的林東家不是剛辦了一個紗廠嘛,人家可是指了名要招五十個初小畢業的,還要送到省城的技術學校里學習半年,其進工廠里也不錯,收入也不錯,要是當上了工頭,一個月至少能拿十塊錢……”

王大山在說話的時候,有些羨慕的看著朋友,相比于他,阿越無疑更有優勢。

“你可是拿過知府頒發的獎狀,數學還那么好,算賬更是全校第一,我敢說,只要你往那一樣,那林東家的工廠還不是搶著要,要是運氣好了,沒準到時候學個會計什么的,慢慢還能讓林東家看中了,當個賬房先生……”

現在全中國最掙錢的買賣就是辦廠,辦廠不僅需要錢,需要錢去建廠房、買機器,同樣也需要人,需要人去操作機器,需要人去管理,而相比于那些舊式讀書人,對于工廠根本就不了解的那些財主們,無不是把希望放在了省城的技術學堂,但是技術學堂里的學生通過都在入校時就已經和工廠簽了合同,但這并不是說他們沒有機會,他們還可通過自己出錢,派人進技術學校,以“委托培訓”的方式,對派出人員進行短期培訓。

有了技術學堂的短期培訓,再加上機器廠商派來的技術人員的指導,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些人就可以成為工廠的技術中堅,但這種活顯然不適合舊讀書人,相比于只讀圣賢書的舊讀書人,那些懂數學、知科學的新式學堂畢業的學生,那怕只是初小生,也比舊書生更合適。至少他們不排斥機器。

“去工廠……”

念叨著這幾個字,阿越整個人頓時變得迷茫起來,難道,自己真的要去工廠嗎?

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支持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群: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童顏巨_Ru香汗淋漓大_尺_度雙球都快溢_出來的大_膽視頻在線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einvmei222(長按三秒復制)!!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