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

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0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世界大戰是指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因此它是進入大國爭霸時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閱讀在大國之間爭霸初期,已經發生過三次世界大戰,分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戰。它們都是由各大國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注國力,以武裝斗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斗,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參戰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開宏五年,即中英戰爭爆發的次年,隨著俄羅斯的參戰,在英國的策動下,土耳其、法國、墨西哥、普魯士等多達十數個國家先后卷入戰爭,即便是身處內戰的美國也未能從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從而導致了這場戰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范圍內的大戰。大戰的結果改變整個世界,同樣也改變了世界的未來……”

《世界近現代史》商務書局嘉裕四十二年

土耳其對中國、對俄羅斯宣戰!

在開宏五年春,這個新聞并沒有在中國引起什么轟動,對于國人來,土耳其他們大都沒有聽過,即便是沒有聽過,那么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足為懼。

但是土耳其的宣戰,卻使得這場戰爭從三國之戰,變成了四國之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多年來一直作為官方報紙的《中華時報》,在描述土耳其參戰這一新聞時,用上了“世界大戰”這個名詞。

“世界大戰?”

放下手中的報紙,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有些古怪,他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有人用“世界大戰”來形容這場戰爭,不過只是一場四國之戰,即便是法國加入其中,也不過是五國之戰,這可以稱得上世界大戰嗎?

“陛下,臣倒是覺得“世界大戰”一詞極為準確,雖現今所卷入國家不過只有四個國家,但是現在戰爭已經涉及到幾乎整個世界,這場戰爭起源于美洲,后又于亞洲燃燒,又擴散至非洲以及澳洲,甚至在歐洲外海亦曾爆發海戰,可以,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受到戰爭的影響,用世界大戰一詞,倒是再恰當不過!”

李鴻章這么一解釋,朱宜鋒不由自主的點了下頭。確實就戰火燃燒的范圍來,這場戰爭雖涉及的國家少,但是戰爭范圍卻極為廣闊,甚至超過了另一個時空中的一戰以及二戰,畢竟在另一個時空中,澳大利亞從沒有淪陷,美洲更沒有受到戰爭的威脅,但是現在,戰火卻在這些地區燃起了。

“李卿所言極是,朕著相了……”

是的,自己太容易受到另一個世界的認識所影響,雖在細節上還沒有影響到判斷,但是在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卻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就像在美國的問題,如果自己冷靜思考的話,不應該過早的卷入美國內戰才是上策,不能把北方推向英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但是現在,華盛頓已經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

而自己之所以會做出這個判斷,正是基于對另一個時空歷史的了解,或許現在英國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美國才是最具潛力的國家,也是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分裂美國,阻斷美國的發展之路,一直都是自己的基本策略。即便是在對英國的戰爭之中,自己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多樹敵,也不愿意放過打擊美國的機會。畢竟,在五十年后,真正能威脅到中國的只有美國。

至于英國,失去了殖民地,他們什么都不是!

沒有了殖民地的英國,甚至連紙老虎都算不上,也正因如此,在參謀部的計劃之中,才會以占領英國殖民地作為前期的基本戰役目標,印度會有俄國人還有法國人去解決,至于澳大利亞,它的徹底淪陷只是時間問題,新西蘭同樣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失去了殖民帝國的英國,將會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甚至三流國家,但美國不同,美國的力量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間不斷的顯現出來,當其它人意識到美國的力量時,那時,就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美國的崛起,也正因如此,朱宜鋒才會選擇南北戰爭——這是阻止美國崛起的最后機會!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可,雖如此,自己似乎太妄自尊大了!

現在,在這種妄自尊大中,中國的軟肋正在顯露出來——相對薄弱的國力無法支撐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作戰,在太平洋,現在中國不過僅僅只有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十幾艘木殼軍艦。

為了支持海外的作戰,國內已經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力量,為了運輸部隊,不僅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商船,還從國外購買了超過三百艘商船,如果不是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俘獲了超過四百艘商船,估計運輸壓力會更大。雖軍隊的儲備使得兵工廠的生產壓力并不大,但隨著戰爭的長期化,未來的生產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現在的中國似乎正在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但是對于外界來,他們根本沒有意識現在的問題,整個國家上下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軍隊每取得一次新的勝利,市民們就排著長隊,揮動著旗子,踏著冬雪,來到皇宮的城門前舉行慶祝大會。軍隊在澳大利亞、南非以及東南亞的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勝利,似乎顯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戰勝。有如狂風暴雨式的武力征服,為中國贏得了一個廣袤萬里的帝國——這個帝國有著豐富的糧食、原料和潛在的市場。

但在另一方面,只有極少數人意識到了問題——這個國家的軍事、工業和行政管理能力遠遠達不到這些目標。而現在,這個問題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但等到它顯露出來之后,會是什么結果?

“李卿!”

看著從朝鮮總理大臣任上調回國內的李鴻章,在片刻的思索之后,朱宜鋒語氣凝重的道。

“現在國內正面臨著兩個根本問題:第一,如何牢牢守住我們的極為分散的帝國,同時迅速地與結束與英國之間的戰爭。第二,如何安撫和管理我們業已征服的領土,以便利用現成的人力和原料,加強我們的軍事力量……”

結束戰爭?

“陛下,難道準備與英國和談?”

微微鞠身的李鴻章詫異的問道。在回國的當天,與駱、張兩位閣老會面時,他就曾聽其道這個問題,但他沒有想到,現在會從陛下的口中聽到這句話。

“戰爭爆發之后,最大的課題不是如何贏得戰爭,而是如何結束戰爭!”

對于自身力量有著清醒認識的朱宜鋒,并不認為中國有能力發起一場遠征,通過“占領戰爭策源地”的方式,結束與英國之間的戰爭,所以,他才會思索這個問題。

“根據參謀部的計算,如果要發動對英國的遠征,我們至少需要向英國本土派遣50萬軍隊,法國、俄國也需要投入的一支同等力量的軍隊,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擊敗英國,但是,這并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話聲稍稍一頓,朱宜鋒繼續道。

“在這場戰爭順利的結束之后,英國將會從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上衰落下來,他們將會失去幾乎全部的殖民地,法國、俄羅斯都將崛起,而這意味著,世界將會從一極變成多極,中、法、俄三國鼎立的局面將不可避免……”

作為這個國家的皇帝,朱宜鋒必須要考慮到未來,而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

“在三國之中,我們的力量并不占絕對優勢,這也是我們需要法國以及俄羅斯的原因,他們的加入,使得我們有能力擊敗英國,但兩國崛起之后,勢必會對我國造成威脅,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是長期的,戰爭在未來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被過份削弱的英國,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陛下,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國,不可能對法國產生太多的牽制作用!”

瞬間,李鴻章便明白了陛下的想法。

“沒了殖民地的供養,英國的衰敗將是不可避免的!”

點頭表示贊同的同時,朱宜鋒又特意強調道。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即便是失去殖民地,在十至二十年內,英國都會對法國處于一種工業上以及經濟上的優勢,而這就會給未來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英國的存在將有助于歐洲力量的平衡,而這種力量平衡,必將有助于我們消化所占領的殖民地!”

如何保衛一個新的分散的帝國,同時著手開發這個帝國,以便消化經濟“勝利果實”,已經成為朱宜鋒現在關心的主要戰略和行政問題。但是,中國缺乏被它攆走的歐洲列強的殖民經驗和行政管理能力,不過朱宜鋒卻很清楚,強制推行嚴厲的軍事統治,是一種錯誤的選擇,現在中國必須要學習歐洲列強的殖民經驗和行政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吸收那些殖民地。

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陛下,臣以為,英國是不會和談的,至少現在,他們絕對不會和談,”

思索片刻之后,李鴻章認真的回答道。

“畢竟,每一個英國人都很清楚,殖民地是英國的根本,失去了殖民地,英國將不復存在!”

盡管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于總理朝鮮,在朝鮮推行“中華化”,但并不意味著李鴻章不了解各國,不了解這個世界,對于中華朝任何一個有政治野心的官員來,了解世界形勢是他們的必修課,甚至就在兩年前,李鴻章曾經以駐朝鮮總理大臣的身份訪問過英國、法國,對于那些西洋國家自然有一定的了解。同樣也深知其脾性。

“而根據我們同俄國、法國達成的協議,三國已經徹底瓜分了英國的殖民地,陛下,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是把英國完全置于戰敗國的位置上,即便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對于戰敗的俄羅斯,英法兩國也未曾如此打壓過,臣以為,除非三國能夠在殖民地上,做出根本性的讓步,否則,根本沒有和談的可能!”

“眼下確實沒有和談的可能!”

對于李鴻章的這個判斷,朱宜鋒贊同道。

“但是,我們要想辦法為和談創造條件,畢竟,對于我們來,戰爭無限期拖延下去,是百害而無一益的,所以,現在國家的下一步計劃,就是為了與英國的和談創造契機……”

看著李鴻章,朱宜鋒笑著把話峰一轉。

“不過,這次召卿回國,并不是為了這個問題,之前和卿這些,是為了讓卿對現在的形勢有所了解,剛才朕過,現在國家正面臨著兩大問題,如何結束戰爭避免戰爭的無限長期化,只是其一,至于二嘛,就是如何安撫和管理我們業已征服的領土,以便利用現成的人力和原料,加強我們的經濟以及軍事力量!這必將關系到國家的未來五十年命運!”

盯視著李鴻章,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極為嚴肅,之所以選擇他,原因非常簡單,他曾在朝鮮任總理大臣長達四年之久,對于殖民地的統治,有一套頗具有東方特點,但卻又不失歐洲殖民統治精髓的手腕。

“內閣已經決定開設殖民地部,負責處理海外領土事務,于殖民地推行統治,朕決定委任你為首任殖民地大臣,去消化掉這場世界大戰中,我們所獲得的部分勝利果實,卿以為如何?”

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的李鴻章,在聽到陛下的旨意后,從疆吏搖身一變成為中樞閣員的他沒有作絲毫猶豫,立即選擇了遵旨,當然不需要誠惶誠恐的“謝主隆恩”,而隨后,他又試探著問道。

“陛下,那現在澳大利亞以及南非,是有部隊推行軍事管制,還是由殖民地部負責?”

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支持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群: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