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369章 湖廣行(第二更,明天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湖廣行(第二更,明天加更!)

第369章 湖廣行(第二更,明天加更!)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7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第二更,明天加更!)

將出正月,在通往湖南的山間小道上便再一次熱鬧了起來,馱隊的馬蹄聲總會在官道上回響著,兩省的土貨正是憑著這山間狹窄的山路往來著,戰爭并沒有給商人帶來太多的影響,甚至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機遇。風云小說閱讀網

湖北的鹽、湖南的布,江西的絲蠶諸如此類種種商品正是通過這一條條狹窄的山路,或是從江西運往湖南、湖北,或是由兩湖運往江西。

馬蹄聲得得地敲著山石,一只馬隊在山道上慢慢的前著著,馬車的車輪在山道上壓過時,發出的響聲,更是在山林間回響著,而在這只馬隊中,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分外引人注意,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為他那高出其它人大半頭甚至一頭去的身個。o

“老爺,咱們快到湖南地界了!”

翻過了一座山,帶隊的車把式孫在田,用近乎于討好的語氣沖這位身材高大的老爺說道。

車把式也是靠著像這樣的老爺吃飯,這年頭討生活不容易,尤其是現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若是能接交一位老爺,那以后至少不用愁活了。

“哦,這么快?”

“老爺你瞧,最多二里地外的那個橋,橋這邊兒就是咱江西,橋那邊兒就是湖南。”

李鴻章看了看遠方,果然,在山路的盡頭果然有一座橋,橋后面是一個市鎮。

走近了,李鴻章看到在石橋處站著幾個帶著洋槍的“賊兵”。

“那是……”

“老爺那是城里派來的憲兵。”

孫在田連忙說道。

“咱們江西那邊衙門里都是衙役,可這里都是憲兵……”

對于憲兵李鴻章并不陌生,實際上在來到江西之后,他便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漢賊”,自然對于憲兵有一定的了解。憲兵是“漢賊”獨有的軍隊,在“漢賊”奪占武昌之后,為維持城內外的秩序,其任命了一名隊長,可以領導一支由幾名騎兵組成的隊伍,專門負責處理違反軍紀的兵卒,后來憲兵便成為“漢賊”的標志,其用憲兵維系軍紀,約束兵卒的行為舉止,防衛重要軍事處所及官府,押送軍事物資,審訊俘虜,除此之外,憲兵還是“漢賊”用于維持在各地統治的基礎——每一個府縣皆設有憲兵隊,憲兵隊取代了衙役,于府縣維持治安,懲治游手好閑的地痞流氓。

在逃至南昌的湘籍士紳中,即便是對“漢賊”全無一絲好感的人,提及憲兵時,也會稱其為“善政”。他們無不認為舊時的衙役不和時局之需批評其為“防盜不足,擾民有余”,而湖南各地“自舉辦憲兵,搶劫日少,綹竊日稀”。百姓對于憲兵也是基本認可。社會治安有所好轉和普通民眾的基本認可來自于大量憲兵和其所采用的巡邏治安方法,因為這些使“民眾酣睡醒來時,聽到憲兵軍靴碰擊的嘩嘩聲,會自然的有一種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憲兵隊對軍隊有約束作用,在軍興之時,以憲兵維持地方治安,可以避免地方衙門不敢招惹行伍的不足。也正因如此,在南昌還會有人提議應仿效“漢賊”設以憲兵,一來維持治安、安撫民心,二來維持軍紀、約束兵卒。

不過那終歸是“漢賊”的招術,雖然有人提,但曾國藩是絕對不會使用的。

但是李鴻章這會卻對這為人稱贊的憲兵極為好奇,隨著商隊一同抵達橋上時,橋上的憲兵并沒有太多的盤查,甚至都沒有收厘金,對于李鴻章也不過只看了他一眼。

“他們為什么不加以盤查?這未免也太過松懈了?”

原本李鴻章已經準備了各種說辭,但結果就這么輕松越過“關卡”,反倒讓他感覺有些不太適應。

“難道他們就不怕官軍從這里打進湖南嗎?”

盡管心里這么尋思著,但是李鴻章卻也非常清楚,即便是湘軍在江西設的關卡,大都也只是擺設,雖然人多了一點,可那些擺設不過只是為了征收厘金罷了。但在這里,他們卻不收厘金。

“到底是什么讓他們不愁軍餉?”

因為心知漢軍的軍餉高于湘軍,所以李鴻章反倒是更好奇為何其可以不征厘金,不開新捐卻能維持近二十萬大軍,而且這些軍隊都是使用一色的洋槍。相比之下,盡管湘軍不過只有四萬,為籌措軍餉,恩師都已經愁白了頭。

可在漢賊這邊,非但能負擔得起每年數千萬的軍餉,而且還有銀錢去辦其它的事情,難不成,這“漢賊”當真有點石成金之術?

對于李鴻章來說,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在途經湖南的省城、府縣之后,他已經慢慢的意識到,并不是“漢賊”有點石成金之術。而是其工商業的興隆,使得其可以獲得外界難以想象的銀利。

“……僅長沙一地,一年工商稅即已超過百萬元,舊時數年亦不能夠與之相比!”

想到與長沙拜訪的那位故友所說,李鴻章的眉頭皺的越來越緊了,

“工商稅……”

于唇邊念叨著這三個字,李鴻章又一次想到了江西與湖南的不同,在江西,隨處可見征收厘金的關卡,而在湖南卻不見任何同樣的關卡,非但不加征厘金,甚至還會對一些商品減稅,可盡管如此,湖南的工商稅卻數倍于江西。甚至現在幾乎與全省的田賦相等,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別說長沙一地一年商稅超過百萬,即便是京師,一年也不見得能收這么多商稅。

“輪船局每月盈利數十萬,煤礦每月數十萬,每年僅憑這些廠礦,武昌即可得銀不下千萬元,如此一來,其又焉有用度不足之憂?”

置身于輪船上,望著那洞庭湖,這八百里洞庭上,輪船局的一艘艘輪船開辟了數十條航線,這些輪船既方便了百姓,方便了商家,更為官府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輪船便利交通、交通的便利帶動了商業繁榮,商業繁榮帶來了稅收的增加……”

想著于湖南學院中的那位故友那里聽說的話話,李鴻章發現自己真的看不懂了,看不懂這里的一切,但是這里的很多事情,卻又吸引著他,吸引著他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他現在甚至覺得這一個月更多的是走馬觀花,沒有能夠真正了解這一切,心知現在中國正片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李鴻章,在心中已經隱約的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不變不行的地步。

但是怎么變?

盡管“漢賊”是敵人,但是對于李鴻章來說,他并不介意像敵人去討教一番。但即便是可以向敵人討論一二,朝廷將來又豈會學著“漢賊”。

顯然不可能!

而更為重要的是——朝廷還有可能擊敗“漢賊”嗎?

在沒有來湖南之前,李鴻章從未曾懷疑過朝廷必定可以剿滅天下反賊,畢竟朝廷是大義在手。

但是現在,他的這種念頭卻動搖了,甚至可以說從根本上動搖了。

他甚至看不到一絲希望,看不到絲毫朝廷可能擊敗“漢賊”的希望,或許朝廷能夠剿滅發匪,但是“漢賊”又豈是發匪所能相比。

絕不是其所能相比!

漢賊正可謂是兵強馬壯,別的不說就是20萬洋槍隊,就遠非朝廷所能敵。即便是現在朝廷練了幾萬洋槍隊,可“漢賊”卻有二十萬,甚至其洋槍充足到可以把洋槍配給駐于地方的憲兵使用,由此可見其洋槍數量之充足。而相比之下湘軍只有少數幾營兵能全用洋槍,大多數湘軍仍然用著大刀長矛。

“難道這愛新覺羅的氣數當真盡了。”

這個念頭在李紅章的心底浮現時,只讓他的心頭不禁一顫,他當然不愿意相信這些。但是當一個念頭浮現的時候,它就會像是幼苗一般慢慢的于人們的心底生根發芽。

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在輪船上,隨著這一路上接觸到的人越來越多,那根看似不起眼的幼苗慢慢的成長著,甚至就連李鴻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他的心中已經開始至于愛新覺羅的氣數了,質疑起了“大清國”的氣數。

“武昌,武昌到底是什么模樣?”

在輪船快要駛抵武昌的時候,李鴻章默默的于心中這般尋思著,現在同樣對武昌之行充滿了期待,只不過他不再期待著與武昌購買洋槍洋槍,而更多的是期待著能夠了解那座城市,了解那里的一切!

“南昌遠不如武昌!”

離開碼頭之后,坐在人力車上,看著甚至比京師的街道還要寬敞的街道上,那些神情祥和且滿足的路人,李鴻章暗自于心中這般想到,兩地最大的區別并不是城市,而是百姓,這里的百姓神情祥和安逸,與南昌的百姓截然不同,別的不說,單就是這種安逸的神情,甚至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正置身于盛世之中的錯覺。

而這種感覺不僅僅只是在武昌才有,在湖南的一個月中,最讓他詫異的就是百姓的這種身處太平之世時才會有的安逸心態。

“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現在天下是兵荒馬亂嗎?”

就像是回答李鴻章的疑問似的,路邊的報童恰在這時,一手拿報,一手大聲喊著。

“看報!看報!快看今天的報紙,十萬太平軍兵逼潼關,意欲奪取關中……”(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