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

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3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第344章難題(第一更,第求支持)

文/無語的命運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府中多了位夫人!

對于外界來說是新聞,而對于府中來說,卻不是件什么事。甚至很多人還長松了口氣,在他們看來,這似乎是后府“正常”的表現。

男人嘛,三妻四妾實屬平常!

若是沒有三妻四妾反倒不正常了。至少過去府中只有一位夫人就有些不太正常,至于那個染病身故的侍妾,那只是不值一提的侍妾罷了。

不過這種終歸是內府之事,對于外界來說,頂多也就是好奇一下罷了。好奇著二夫人的出身,好奇著其它種種。

但是當這個消息傳到廣州的時候,對于廣東人來說,卻是一件喜事——二夫人是廣東人!

二夫人是廣東人!

現在的夫人,沒準將來就是娘娘!對于廣東人來說大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畢竟這廣東可是幾百年都沒沾著皇氣了。

什么,漢督還不是皇帝?

那不可緊,當年朱洪武也是先當的吳國公,而后才登基為洪武帝。

尋常百姓們在那里念叨著這“沾染皇氣”的時候,對于廣州城內離“皇氣”最近的人,李子淵這會卻是壓根樂不起來,原因無他,一個難題擺在了他的面前。

“這博白縣到底懷的是什么心思?”

看著于念鵬,李子淵的眉頭緊鎖著。他口的博白縣指的是其知縣丁少力莫明其妙的遞了一份降書過來,請求歸順漢督。

這兩年他見過不少歸降的,有在戰場上逼降的,有被俘虜的,也有獻城的,可那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兵臨城下,所以他們才會不得不降。但丁少力這樣,壓根就沒派兵就主動“舉義旗”的地方官,他丁少力可是第一個!

“回大人,博白縣丁少力是湖北襄陽人,咸豐元年的進士,因與上官不穆,而屢于州縣轉任,以在下之見,丁少力定是想以此謀o個出身!”

于念鵬嘴上這般說著,心底苦笑連連,這人可真會“找事”。

“本官當然知道他是為什么!他攜城而降,為的不就是個出身嗎?為得不就是為漢督所用嗎?可本官怕的就是這個!我怕開了這個頭,回頭不好收場啊!”

為什么會怕?

怕的原因再簡單不過,現在對于督府而言,最要緊的就是徹底消化三省,而不是再奪他省,若是再奪一個省,沒準督府非得給撐死不可。現在府中要的是穩扎穩打,而不是動搖根基似的隨意擴張。

“可這也沒有辦法,這報紙上不是寫了嘛主公在海外拓地萬里,這海外能拓,地方上豈不能展?就是地方上也有聲音說,府中應該平西南、定四川,進中原、克京師,逐滿清于……”

“他們懂個屁!”

不待于念鵬說完,李子淵便罵道。

“咱們在蝦夷一共只派一個營加上一個軍政官,在堪察加才只有兩個連,在婆羅洲也才只有一個營和,總共加在一起,派出五個官、不到兩千部隊,那是那里根本就沒有老百姓需要咱們管,就是一些土人,直接拿槍管就成,不是咱們自己人,殺了便殺了又如何?現在若是吞了廣西,別的不說13府、4州、44縣、34土州、6土縣、10土司和3長官司,單就是憲兵就要派出不下五千,兵好派,可官從那里來?吏從那里來?現在府中可不歸當初了,這兩年湖南、湖北地方上留用的舊官舊吏還有多少?”

當初因為人手不足,所以府中對于舊官是雙手歡迎,一應留用,可對于那些人卻是并不怎么信任,而且他們也不怎么讓人信任。畢竟那些官員中有不少人的家室尚在滿清治下,且愿意留用的也不多。

這兩年,府中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些可用之人,基本上都塞到地方上了,甚至就連府中也顯得有些人手不足,雖說如此,他們仍然缺理政經驗,以至于不得不依靠舊吏,甚至師爺。現在府中對于地方上的要求非常簡單——用憲兵維持其秩序,避免其投敵。派下的知縣主要的工作就是督辦糧稅,只要糧稅役課能按舊例收上來便成。

可漢督本人對此一直都不滿意,就是參軍府也不愿接受現在的這種“名義統治”,糧稅役課固然重要,但糧稅役課的上繳,并不意味著地方上承認了督府的統治。府中之所以打不起敗仗,就是因為地方不穩。

“當年李自成出襄陽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打下了京城,可是結果如何?山海關一敗,他派到山西、山東、河南以至陜西的知府、知縣若是被當地士紳所殺,或是被逐,幾乎一夜間,幾個月前還據著半壁江山的大順國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他李自成是邊逃邊打,一邊要和清軍打,一邊還要攻之前已降之城,若非如此,山海關之后,他李自成又豈會敗的那么快?”

這會李子淵反倒是恨著那些人不讀書,壓根就不知道對于府中來說什么最重要。

“若是當年他李自成,把陜西、襄陽經營成鐵桶江山,滿清又豈能奪以中原?”

“可外面不這樣以為……”

作為大人的幕僚,于念鵬無奈的說道。

“別說是地方上那些年青氣盛之人,就是博白縣知縣丁少力這樣的人,也覺得正是投身之時,他的這份降書遞了過來,咱們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可不就是這個道理,點點頭,李子淵說道。

“接怎么接?接了他丁少力的降書,沒準過幾天玉林府就會遞降書來,指不定,就是他勞崇光也會遞降書,畢竟府中的左右參軍,那可都是巡撫出身!你說,若是勞崇光把降書遞過來,主公那邊真的會笑嗎?”

那是真的笑不出來啊!

且不說別人,就是他李子淵也笑不出來——因為廣西是個窮省,軍費入不敷出,每年需要由四川協餉二十萬,廣東協餉五十萬,湖南協餉二十萬,湖北協餉十萬。廣西對于府中來說,眼下根本就是個負擔。若是納入府中,一年至少需要協餉兩百萬元——府中現在的官制花錢比過去更多,而且現在各縣還要辦學,估計一年沒有二百五十萬都撐不住。

“主公笑不笑,現在真的不重要,可若是不接這降書的話,到時可真會寒了世人之心……”

寒世人之心。

這個道理李子淵又豈會不知?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覺得的難辦。對于其它人來說這是個功勞,可李子淵卻明白,這哪里是什么功勞,分明是燙手山芋哦!

萬一要是當真如自己所想一般,指不定到最后所有的怪罪都會落在自己身上。到那時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可就前功盡棄。

“所以咱們不能不接啊!”

李子淵有些頭痛的搖搖頭,這會兒他反倒是羨慕過去的那些巡撫了,至少那些巡撫身邊有那么十幾個幕僚,那像他身邊就那么幾個幕僚,還都有事務牽絆。

雖然如此,他并不敢再聘幕僚,畢竟府中現在已經有了用人之制,即便是身為巡撫之尊,他亦只能自主聘請不超過五名幕僚,而且費用還是從巡撫的事務費中支出。

現在這降書接不行,不接更不行!

左右為難的李子淵,一想到接或者不接的為難,他的頭更痛了。

“接!”

用力的說了聲,于念鵬沉聲說道。

“為什么不接?”

“接了,可是會有麻煩的!”

提醒之余李子淵盯著于念鵬說道。

“麻煩!”

雙眼微微一瞇,于念鵬迎著大人的目光解釋道。

“要是不接,麻煩更大,關鍵是看怎么接!”

怎么接?

詫異的看著于念鵬,李子淵示意他說下去。

“大人,這官場之中都是聰明人,只要讓他們明白咱們的意思便行!”

“意思?”

“沒錯,這降書咱們接是肯定要接,若不然府中怪罪下來,到時候,可直擔待不起,可冒然接了,那也是麻煩,所以,咱們接是必須要接,關鍵要悄無聲息的接!”

“悄無聲息的接?”

“是的大人,悄無聲息的接下他的降書,不大張旗鼓的宣揚,如此一來,那些聰明人又豈不知道府里的意思?”

若是說先前還不明白的話,那么現在李子淵已經明白了于念鵬的意思,他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悄無聲息的接下博白縣,用這樣的舉動告訴其它人——府里暫時無意用兵廣西,準確的來說是無意廣西。

“可你要知道,若是這樣一辦,那勞崇光可就摸著咱們的底牌了!”

現在無論是貴州也好、廣西也罷,甚至就是四川,他們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義軍隨時會對其用兵,三省的巡撫、總督可謂是早都到了“食不安寢夜不能寐”的地步,現在若是這么一辦,那可就是等于把底牌亮給了那些人。

“大人,反正這牌早晚都要亮出去!算算府中有多長時間沒對外用兵了嗎?精明如他們,又豈會猜不出府里的意思?我可是聽說勞崇光現在都裁了五千勇練!”

“這……”

心知其說話有他道理的李子淵思索片刻后,看著于念鵬說道。

“行,這事,你親自去辦吧……”(未完待續。)(..4848589)

(/63/63945/)

上書網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