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

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8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終于,

在遭受了十幾個小時的磨難之后,徐靈蕓完成了一個最艱巨的任務——為丈夫生下了他的孩子,孩子呱呱落地,居然還是個男孩!

盡管痛得死去的活來的,但是徐靈蕓的心下無比安慰。她知道自己做到了,為相公生下了一個兒子,相公的將來后繼有人了!

“靈蕓,你辛苦了……”

得知孩子生下來的朱宜鋒更是喜歡的很,一下朝就跑來看孩子,抱到懷里不肯撒手。看著懷中尚未睜開眼睛的孩子,他的心情卻是異常的激動。

這是我的兒子!

我有兒子了!

看著被相公抱在懷里的孩子,徐靈蕓的心里蕩漾著初為人母的幸福。這孩子才剛剛出生,眼睛還沒睜開,看不清楚是什么模樣,不過臉蛋到是粉嫩的可愛!

“老爺,你說,咱們的孩子該叫什么名字。”

就在這時,徐靈蕓的聲音又從耳邊傳來,那聲音中帶著一點點初為人母的喜悅。而這一聲“老爺”也名副其實了——今天朱家的大少爺出世了!既然有了小少爺,那他朱宜鋒自然也就成“老爺”了。

名字……在提及名字的時候,朱宜鋒立即想到府中流傳了兩年的“傳聞”——自己是建文之后,準確的來說是“建庶人”之后,甚至就連同那位二叔,也在香港多次這么宣稱,那么這名字還真的按建文世系的輩份那么取?

難道,就這樣“認祖歸宗”嗎?

很快,沉浸于初為人父的喜悅中的朱宜鋒便被人“哄”了出來,盡管如此,他的臉上依然帶著興奮之色,剛出一出府,駱秉章、張亮基等人便圍了上過來。

“恭喜漢督喜得貴子……”

“恭喜漢督后繼有人……”

在那一片恭喜聲中,朱宜鋒的神情中依然帶著喜色,他整個人依然沉浸于那初為人父的歡快之中,而更多卻是發自內心的喜愉。

常久以來,朱宜鋒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會不會后繼無人,但是徐靈蕓的懷孕卻改變了一切,而現在,兒子出世了!

又怎么能不高興,可另一方面,朱宜鋒卻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問題——是否“認祖歸宗”,在那一陣道喜聲中,張亮基先何其它的同僚們一樣為少主賀。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提醒朱宜鋒,要以此為契機,建章立制。

“何謂建章立制?”

朱宜鋒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

而張亮基的這番話,更是讓駱秉章立即大感危機感,同時意識到自己同張亮基的差距來,這張石卿也太會趁縫插針了吧!不過盡管如此,駱秉章同樣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督府自立之機。

實際上府中雖說沒有“建章立制”,可是卻早已“建法立制”,那督府的設置,官職的職責諸如此此類的改良,可以說皆不外“建章立制”,現在張亮基之所以會提及此事,所指的卻不是讓漢督立下規矩,事實上,督府的規矩早已頒布,而且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所謂的完善,就是借鑒西洋加以完善。

但對于督府來說,最迫切的問題,卻不是立下規矩,以建立萬世基業,而是與另一群人徹底劃清界線,這正是張亮基所想。

此時此刻,心知這個機會不容錯過的張亮基,先仔細整理了一下衣冠,那是一身明式的正一品的官袍,這實際上也是督府的規矩現在的督府,準確的來說,是漢督,雖無皇帝之名,至少這督府的結構上卻早就有了皇帝之實了。

他后退開數步,再度向朱宜鋒拱手。

“所謂建章立制,乃是定立一國之祖規。最宜建于創業之初,百法未成。漢高祖初入關中,感秦法之苛,與百姓約法三章。方盡收天下之民心,立前后兩漢四百年之基。”

看了漢督一眼,張亮基朗聲啟奏道。

“而主公雄踞湖廣已久,三省更是百廢俱興,王霸之相漸露。他日受封于發匪,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我漢軍先敗洋夷于廣東,十萬精銳,試問天下何人能敵,今時主公又喜得子嗣,龍興之氣日顯。天下萬民,無不仰望主公,滿夷奴使、發匪虜虐之百姓更是翹首以盼王師。若主公仍一意向發匪者稱臣,豈不令天下士民心冷?如今公子出世,正是主公立制之時……”

真是高!

即便是駱秉章,這會也不得不佩服起張亮基的見細縫插針,他那里是在說什么“建章立制”,分明是在告訴漢督,現在是時候三分天下了。

現在他最基本的意思卻表達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過去之所以“裝孫子”,是因為實力不濟,現在可與過去不同了,漢軍實力之強,遠超世人想象,就連那洋夷也不是漢軍的對手。

過去的稱臣是“韜光養晦”,但是現在不行了,你朱宜鋒也是有兒子的人了。你將來必然會建立一個新朝代,你的兒子必定是將來的皇帝,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只存著眼前的利益了,當然,一句話,現在不能再稱臣!

那怕就是那聽封不聽調的臣,也不能再稱了。即便是他漢督想稱臣,這天下士民也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即然如此,那便順應天時,稱王稱帝吧!

“左參軍,眼下還未至正月。”

沒等朱宜鋒想起來該如何回答張亮基的話,一旁的胡林翼便笑著提醒道。而他的心里卻是泛起一陣五味來,這話怎么能讓他張亮基搶了先!

“是啊,張相。如此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三兩句話就定下來!”

盡管平素與張亮基可謂是亦步亦趨的,現在也了笑呵呵地說道。

至于駱秉章更是于一旁說道。

“確實,如此重要之事,斷不可貿然從事,以臣之見,此事雖是迫在眉睫,可亦不能操之過急!”

有駱秉章這位重量級的人物,其余在場眾文武,也覺得他今天的提議有點兒不合時宜。紛紛開口附和。

“臣以為,此事不急在一時!”

“廣積糧,緩稱王,此乃高祖皇帝所納之國策,亦是主公所用之策。張相,實在是操之過急了些!”

眾人的反對并未讓張亮基心惱,他只是微微一笑,再次鞠躬道。

“主公,臣方才所言,句句肺腑,請主公三思!”

“石卿,你的心思,本督焉能不知……”

沉吟片刻,朱宜鋒看著眾人微微一道。

“今日為本督之事,諸位一直于此守候,各位心情焉能不知,本督代犬子逢海謝諸位叔伯看護之心!”

就在幾分鐘前,他還為兒子的姓名擔心,但是現在面對張亮基的話,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解決,這“認祖歸宗”,不單單只是“主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對人心的一種安撫。

果然,正像朱宜鋒料想的那樣,在眾人聽到公子的名字為“逢海”時,所有人的眼前無不是一亮,在他們的心底,早就把明朝皇族的輩份琢磨了個爛,一聽到這兩字,豈能不知道這正是循著明朝皇族太子家的輩份起的名字。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在那一陣陣的賀喜聲中,朱宜鋒只是保持著微笑,他的心底還略帶著些許疑慮,此時,他并不知道,自己這么做是對還是錯,但他知道,至少在說出兒子的名字時,所有的人似乎都放心了。

至少現在這么做是對的,能夠安撫民心!

但是將來呢?難道自己真的是為了“反清復明”?

為了重建明朝?不,是重建明帝國?

這一瞬間,相比于其它人面上的喜色,朱宜鋒心底卻禁不住涌出一陣疑惑,以至于他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的選擇了。

這個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在歡喜之后,當人們慢慢散去的時候,朱宜鋒便一個人置身于這督府之中,他緩步走在督府的花園之中,那電燈的燈光顯得分外的明亮,但是他的心思卻顯得有些浮燥,即有初人父的喜悅,同時還有一種無奈,似乎自己總是在妥協著。

就像現在,對于這名字的妥協一般。

但是這種妥協是有益的,對于府中的官員們來說,“朱逢海”這個看似簡單的名字,實際代表著一個希望,一個他們成為明朝開國元勛的希望,有時候,人的心思真的很難理解,僅僅只是一個名字?只是所謂的“皇明血脈”,就那么的重要嗎?

為何自己一開始沒有反對這種流言?不也是因為利益嗎?甚至在收復廣東之后,還有洪門大佬來求見自己這個“皇明之后”。

歸根到底,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心底沉思著,在這并不大的花園之中踱著步子,朱宜鋒將腦海中浮現的念頭甩出去,就在這時,賃著那路燈的光亮,可以看到空中似乎有些許米粒大雪花紛落下來,那雪花落在臉上,讓他感覺到一陣冰涼。

下雪了……

這雪紛紛揚揚的下了下來,朱宜鋒伸出來,用手掌感悟著那雪花的溫度,凝思良久之后又是一笑。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名義了嗎……”

唇角微揚著,朱宜鋒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兒。

“這只是一個名義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