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

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8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正文

熱門推薦:

海軍大勝!

對于這個消息,武昌的人們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似乎對于人們而言,義軍的勝利那是必然之事,如果說失敗了,反倒是不正常了。

畢竟從義軍成立直到現在,未曾遭遇一敗。

“成軍年余未嘗一敗……這也不是什么好事兒啊。”

一聲感嘆之后,朱宜鋒頗是是得意的看著來自廣東的戰報,戰報不過只有短短幾千字,沒有“托主子鴻福”之類的話題,有的只是對海戰的詳細報告,報告細化到各艘軍艦發射了多少發炮彈,命中多少,各艦的損失,這是典型的一份英國式海軍作戰報告。

“不過要是能這樣一直贏下去也不錯……”

當然這個念頭也只是想一想罷了。

之所以下定決心和外國艦隊打一仗,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后裝線膛炮以及苦味酸的使用,這是朱宜鋒決定打這一仗的——利用技術優勢彌補海軍在訓練上的不足,通過這種技術搶先給那些老牌海軍國家一個深刻的教訓。

從來打出一個和平!

更重要的是打出一個未來!

此戰之后,即便是強大如英國也會正視督府,正視新生的中國海軍,而不是用不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中國海軍!

這一張就是要打掉所謂的白種人的驕傲。

盡管現在這些白種人遠沒有幾十年后的趾高氣揚,可有些事情總需要防患于未然!

“技術,技術是個好東西啊。”

是的,沒有比技術更好的了,超越時代160多年的見識使得朱一峰非常清楚只要能夠擁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就必然將贏得一切,人類歷史已經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而現在零丁洋海戰的結果,同樣證明了這一切。

“鐵甲艦!”

看著海戰報告中對“漢風好”的贊美,注意風不禁想到在未來幾十年中,縱橫大洋的鐵甲艦,那些航速18節以上,擁有數百毫米裝甲亦即12英寸以上火炮的鐵甲艦,才是屬于海軍的未來。

“史司……”

看著不舒服告上提到的黃埔船塢工程師史司的報告,朱宜鋒的唇角輕揚。這個來自英國的造船工程師居然要見到真正的鐵甲艦,現在第一艘鐵甲艦法國的拿破侖號,應該還沒有開工吧。

“對于剛剛創建的中國海軍而言,仿效英國建立一支木殼風帆船隊無疑是極為不智的,中國海軍如果欲追趕歐洲海軍,那么勢必需要另辟蹊徑,而鐵甲艦正是中國海軍超超歐洲海軍強國的唯一選擇,也是中國海軍能夠在將來擊敗皇家海軍的唯一機會。”

……看著史司的報告,在這一瞬間朱宜鋒的腦海中甚至迸發出一個念頭來。

英奸!

這是**裸的英奸!

不,這是典型的國際主義戰士。

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才會具備如此“情懷”,直接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海軍必須考慮以擊敗皇家海軍為前提,建立一支海軍。

“不想當將軍得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擊敗皇家海軍的海軍不是好海軍啊?”

這聲感嘆之后,朱宜鋒盯著這份建立“鐵甲艦隊”的報告。

“建立一支鐵甲艦隊……”

這個建議是屬于未來的建議,如果中國海軍能夠搶先于各國建立一支鐵甲艦隊,緊緊抓住這個變革的機遇,那么,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在未來的數是連中中國海軍都會成為全世界都無法忽視的海上力量。

就像幾十年后德國試圖抓住“無畏艦”的機遇一般,因為“無畏艦”在一夜之間淘汰了所有的就是鐵甲艦并革新了海戰的交戰模式。而現在的在這個木殼風帆軍艦開始向蒸氣鐵甲艦過渡的過渡時期,其革命性甚至超過“無畏艦”的出現。

被淘汰的不僅僅只是木殼風帆軍艦,還有舊時代的戰術、海軍思想等等也一并被淘汰,可以說即便是龐大的皇家海軍,在這個時候定不見得比從零開始的中國海軍占據多少優勢,至少在某種意義上,兩者是齊頭并進的。

“沒錯!沒錯……”

想通了這一切之后,朱宜鋒顯得有些激動,建立一支可以擊敗皇家海軍的海軍,可以說是他心底最為強烈的愿望之一。

如果說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相信什么,那就是他相信海軍是中國的未來。

只有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中國才能夠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得以生存,并得到屬于自己的海外利益。在這個時代一個沒有海外殖民地的中國注定只是一個二等強國。

“中國需要殖民地去安置過剩的人口,同樣也需要殖民地,為中國提供本土所匱乏的資源。”

于心底念叨著這句套用自后世的話語,朱宜鋒的雙眼不禁投向了那張世界地圖,或許那份地圖并沒有百年之后的準確,但是卻清楚地向他展現著這個世界的形勢。

除了歐洲、美洲以及遠東之外,英國的國旗幾乎插遍了全世界,英國掌握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不僅僅只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等歐洲國家,同樣擁有著龐大的海外殖民。

起身走到這份世界地圖的面前,從地圖上同樣可以看到龐大的“中國”,除了本土之外……嗯,還有藩屬國。

越南現在還沒有被法國占領,至于朝鮮仍然偏安于北方,甚至就連同緬甸……緬甸南部已經被英國人占領。

可是藩屬國并不等于殖民地。

中國需要海外殖民地!

這是為了中國的長治久安。

那時候太平天國與其說是反清起義,倒不如說是兩廣地帶人口密集導致的必然,甚至就是“土客之爭”,歸根到底也是人口土地問題。在湖南在湖北以及北方,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

人均土地減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導致了“人滿之患”的現象,當人口增加超過土地能夠承載的程度,一部分人口被擠出土地成為了流民。而這些流民不能通過正常的手段謀生而轉化成游民,就會成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根源,可以說歷朝歷代,所謂的300年一個輪回,其根源就是“人滿之患”。

在社會次序系統的瓦解過程中,大規模的社會動蕩,戰亂頻發,人口大量減少。人口減少,人均土地增加,社會財富再次積累,社會開始新一輪的循環。這就是中國所謂的“300年一個輪回的”眾多原因之一。

但是朱宜鋒卻無法接受這種“輪回”!

歷史上太平天國奪去了一億國人的生命,江南繁華地帶化為一片赤地,社會數百年積聚的財富幾乎耗盡,這甚至可以說是中國近代落后于西方的眾多原因之一。

“人口才是真正的財富!”

盯視著面前的地圖,朱宜鋒默默的自言自語道。

相比與中國用戰亂、用億萬人口死亡作為“治世”的代價,歐洲國家的解決辦法就是向殖民地移民,從17世紀,數以千萬計的歐洲人遠度重洋,世界范圍內建立了一個個殖民地。就人口壓力來說,中國反倒比其它任何國家更需要殖民地,而且這種需求更為迫切更為強烈。

如果不能夠把中國過剩的人口輸出到國外,那么即使是將來推翻了滿清又能如何呢?。

“非洲!非洲!”

盯著地圖上那片廣闊的非洲大陸,除了北非以及南非沿海地區,廣闊的非洲中部,完全是一片空白那里既沒有國家,也沒有其他歐洲列強的存在。

盡管非洲雖然很早就有歐洲人的足跡,但是非洲被歐洲人殖民的過程相對緩慢。在這張地圖上,盡管澳大利亞已經完全被歐洲人占領,亞洲已經被歐洲人侵入了一多半兒,只剩下暹羅以東的國家在中國的“陰影”下勉強維持著存在,但是在幾乎沒有國家存在的非洲,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被歐洲人占領。事實上,直到二十幾年后,歐洲人才開始加快殖民非洲,整整三十年后才開始真正向非洲腹地殖民。

“非洲……”

盯著地圖上的非洲,朱宜鋒的目中流露出的是一種對于“生存空間”的渴望,沒錯,中國,需要更為廣闊“生存空間”,至于非洲……那里應該成為中國人的“應許之地”!

就像東南亞一樣!

非洲終究太過遙遠,在短期內殖民并不現實,相比于非洲東南亞無疑是更為合適的地方,盡管中國人早已深入東南亞,但是卻從未在那里建立屬于自己的殖民地,而西方人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從來都離不開中國人,總是中國人幫助,西方人鞏固了他們的殖民地。

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人的悲哀!

現在必須要改變這種情況!

而且在前往非洲的道路上,中國需要在沿途設立補給港口,所以東南亞注定將是中國展開海外殖民地第一步。

“就是這里……”

用手指輕點著地圖上的某一個位置,朱宜鋒自言自語著。

“雖說現在內部的問題還沒解決,可是現在試試也不錯,無論如何,必須要先在這里立足下來,然后再一步步的來……”(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