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

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3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無語的命運本章:

一月和二月接連過去了,這京城之中卻依然是一陣凄風慘雨,暗霧愁云,人們的心也是陰沉沉的,雖說新皇登基了,那登基的六爺,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主,可對于京中那些于太平軍破城后,好不容易拼著命保得一條性命的近四十萬百姓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諸如宅子、糧餉之類的現實問題。

粵匪的一把火非但燒掉了京城內外城,同樣也燒掉了人心,燒掉了大清國的人心,這滿城的灰燼和那凄凄慘慘的百姓,都在提醒著人們,這大清國的氣數要盡了。

莫說是漢人,便是這城中一些普通的旗人,瞧著這滿城的凄慘狀,也是如此暗自尋思著,雖是如此這般尋思,可他們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對于這些幾代人打從生下來,便有一份落地銀的旗人來說,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若是大清國沒了該怎么辦。

“再不濟,便是回了關東去得了!”

茶館里頭,拿著幾片自帶的茶葉,叫著一壺白開水的慶二在嘴里這般說著,旁邊的人也跟著附和著。

“可不是,若是關內的漢人不留咱們,咱爺們回關外得了!”

“就是,關外再怎么著,就是天寒地凍的,那總能保得住性命!”

“縱是你們到了關外,又能如何?”

瞧著這些縱是家無絲毫長處,依然擠成一堆,在這里喝著茶聊著天吹著牛的“爺們”。李子銘暗自于心底長嘆道。

“更何況,那關外也是中國的地方。”

用毛巾擦著長桌,李子銘瞧著那高談闊論著如何到關外的“爺們”,心底的輕視之意更濃了,朝廷兩百多年養的也就是這么一群豬,這滿清朝廷當真得亡。

“關外?你們以為逃到了關東,那南方的漢人便能放過咱們?你們忘了,別說是奉天,就是當年黑龍江那也都是漢人的地方,咱們旗人,當年從龍的時候,不過就是化外的野民罷了。”

臨墻的一位爺在那嘀咕著,他那本該剃凈的頭頂上長著些露出些雜亂短發,現如今京旗之中大都如此,很難再像過去那般講究,三日光額,十日剃頭的。

“呃……那這些個漢人,總不能還條活路也不給咱們吧!”

“就是,這天下的旗人何止百萬,他,他們還能把咱們旗人全都殺完了!”

“可不是,那可是百萬條性命!”

“哼哼!”

只見那人冷哼一聲,冷瞧瞧著眾人說道。

“那日京城破城后,我旗人死者豈下數十萬?當日能殺,將來又豈能不能殺?他年我旗人入關時,所殺漢人豈下萬萬,萬萬漢人尚是能殺,百萬旗人又豈不能殺?”

那人的冷言冷語只讓周圍的人無不是后背一涼,可不是嘛,那史書上動輒屠城之事,可是不絕史書,那林鳳祥被凌遲的時候,可不還是喊著“為天下漢人報仇”嘛,若是這漢人報仇雪恨,殺光他們又豈有什么大不了的?

“完了,完了……”

就在這茶館里的氣氛因為那人的一句話,而變得冷意逼人時,突然有一個人驚慌失措的闖了進來。

“巴五爺,您這是怎么了?”

瞧著那邊失魂落魄走進來的******,立即有人迎了過去。

“全都完了,全完了,咱,咱們這次非得餓死不可……”

失魂落魄的******嘴里喃喃著,剛從戶部下差的他,滿面盡是惶恐不安之色。在眾人的詫異中,只聽著繼續說道。

“漕糧、浙江的漕糧被,被漢賊劫了!那可是七十多萬石糧食啊!”

******的話聲一落,那茶館里的人頓時無不是倒吸一口涼氣,漕糧被劫!七十萬石漕糧!

漕糧是什么?

那可不是北方漢人的口糧!那是京旗的口糧!沒有了這幾十萬石漕糧,那他們該怎么辦?難不成都得餓死不成!

“這漢賊朱逆好狠的心腸啊!”

“可不是,那洪逆不過是要殺人!可這漢賊朱逆卻是想餓死咱爺們啊!”

“只怪圣祖爺沒有殺盡那些個姓朱的前朝余孽!”

一時間整個茶館中,盡是罵聲一片,他們罵的是“漢賊朱逆”,那“漢賊”指的自然是據著湖廣奪了廣東的“大漢義軍”,至于“朱逆”指的正是其大都督朱宜鋒,相比于洪逆,人家出身可是極“正”,前朝建文之后,論及正統,甚至比前朝的崇禎還要“正”。當然對于那朱逆的出身朝廷自然是不會承認的。

雖說朝廷不認什么“前朝余孽”,可這京中之人卻早已經將其視為“前明余孽”。

“這圣祖爺是沒殺盡那姓朱的,可,現如今,人家卻是要餓死咱爺們!這,這沒了糧食可怎么是個好啊!”

在那聲聲聲討斥罵之中,難得的還有幾個清醒之人,在旁人心憂著眼看要餓死的時候,卻瞧見其中幾位悄悄的起身出了茶館。

“穆爺,您老慢走,季爺……”

就在李子銘依著過去送著這幾位爺時,那邊幾個眼尖的便嚷著。/

“穆大,季三,你們這是嘛去啊!”

“回,回家,回家……”

“這天還沒黑,回個什么家去!”

旁人似還不明所以然的時候,只見又有一人猛的一拍大腿說道。

“還是這穆大的腦子靈,那孫子,那里是回什么家,他分明是去買米去,這漕糧被劫,那糧價……”

不待這人說完,那周圍原本還憂心著國局朝政的人們紛紛沖出了茶館,那里還管什么國局朝政,現在趕緊趁著糧食沒漲價的時候,多備此米才是要緊,那可是活命的口糧!

“……米價從三兩二錢七分每石漲至五兩六錢,雖是價高,亦是時常無米……”

東暖閣中戶部尚書周祖培跪于地上,頭垂著卻是不敢抬頭看皇上,聽著周祖培的上奏,奕訢這位自稱要“滿漢同治天下”的同治皇上,這會仍是一副神情凝重之色,他的眉頭緊鎖著,待到周祖培說完了京中的糧價高漲之后,又詢問道。

“現在城中糧庫還存在多少糧食?”

“回皇上,還有不下五十萬石!若是緊要些可保京旗半年無慮/”

聽著還有五十萬石,奕訢的心下便長松了口氣。

“京旗無慮既好,那錢餉可以拖,這京旗的口糧不能拖欠,萬萬不能再寒了旗人之心!”

旗人,縱是口口聲聲說道著要“滿漢同治天下”,但幾乎是種本能,對于奕訢來說,他首先看重的還是旗人,至于漢民如何,他壓根就未曾考慮過。

“那漕糧遠在江口,漢賊據以武昌,中間相隔不下千里,那漢賊又是如何能直搗崇明十滧,”

既然旗人的口糧無憂,松下口氣的奕訢又一次提出他的疑惑。

“皇上,那,那陳國泰、吳全美言稱,那漢賊得以洋人以洋船助戰,漢賊借以洋師實非他等所能敵!”

兵部尚書穆蔭于一旁叩頭,這會這些大臣們連大氣都不敢喘,誰都知道,這丟了七十萬石漕糧對于朝廷意味著什么,這失去的可不擔擔只是七十萬石漕糧。

“洋人,洋人……”

反復念叨著這兩個字,奕訢的眉頭緊蹙著,那眉宇間的愁意更是難以掩飾。

原本他還曾想如那漢賊一般,購以洋槍、洋炮,可是現在,那些洋人卻全都為漢逆所用,難不成當真是老天不保佑大清朝了嗎?現如今那洋人居然也幫助長毛漢賊,他又如何能不憂心如焚。

“皇上,那洋人素來無義,昨日助發匪于先,今日又助以漢賊,他日必定于禍我大清!奴才請以為朝廷當早做打算!”

聽著皇上的喃語,軍機大臣瑞麟連忙叩頭說道,而他的話聲一落,那邊又立即有人反對道。

“皇上,臣以為,這洋人是否助賊,還需進一步查探虛實,萬不可輕信他人,今日內有發匪漢賊之憂,若是再起外事,恐于朝廷不利!”

同為軍機大臣的杜翰反對立即引得領班軍機彭蘊章的贊同,即便是奕訢本人也是頗以為然的點著頭,他早就認定發匪和漢賊是心腹之患,至于英夷之類洋人不過只是是肢體之患,應以滅內患為先,然后對付英夷之類洋人。

瑞麟的警言聽在奕訢的耳中,他亦同樣也是深以為然,因為現在洋人助賊之事,他卻又不能忽視。

一邊是肢體之患,可暫時無視,而另一邊則是助賊之實。憂心之中,奕訢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看著跪于暖閣中諸臣,他輕聲說道。

“今時洋人助賊,劫我漕糧,斷我漕運,這河海漕運具為賊斷,他日又當如何?長久已往,又當如何?”

漕運斷絕之后,長此以往,京城必將陷入糧荒,到時候人心惶惶之下,這大清國的天下還能守得住嗎?

“皇上,臣以為,那洋人雖是無信,可其卻是重利之徒,朝廷可以利撫之,若能如此,必定能夠籠絡洋人為朝廷之用……”

在彭蘊章長篇大論的言道著洋人之時,面上看似沒有多少變化的奕訢心底卻是愁腸寸斷,大臣奴才們說的或許有他們的道理,可這洋人……這朝廷之中,又有幾個人知道那洋人?無非全都是道聽途說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