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

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2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仙俠小說


幾日前剛下過的那場持續數日的暴雨,甚至使得這濤濤江水都跟著漲起了寸許,就連同那江畔的蘆葦蕩里也被淹于江水,而對于干旱月余的湖北大地而言,這場暴雨似甘霖,此時湖北田間水稻大都已經收齊,那麥子或是紅薯剛剛種進地里,正是需要的雨水的時候,這場大雨看似下的急,于莊稼來說卻又是場急時雨。

今年個個難得的好年景!

對于經過了差不多半年兵荒馬亂的湖北百姓而言,今年確實不錯,雖是兵荒馬亂,可除了省城之外,卻沒有幾個地方真正遭受兵災,眼瞧著年景這么好,有人便將這切歸于“天命南移”,當然這“南移”移的不是江寧,而是武昌。

這當然只是村里鎮上的讀書人這般說道,他們自然不會認為那焚孔廟、毀詩書的粵匪“順應天命”,在他們看來,能夠讓湖廣總督那樣的封疆大吏歸順的“漢軍大都督”自然是“順應天命”之人,有時候,天命總是那般簡單,只不過是讀書人的言語。至于讀書人口的“天命”,則往往與其利相關。

不過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這天命在何,似乎與他們并沒有多少關系,縱是天命“帶來了好年景”,也需要百姓自己勞作才能落得好景,若不然就是豐年也能餓死懶漢。雖說天氣極熱,但人們還是走到田邊在烈日下挖渠疏水,以讓田間積著的水排出去,而許多興致的勃勃的孩子,卻在水渠處用破起魚來,或于江邊的水洼里戲著水,全是副無憂無慮之狀。

“快看,快看,過火輪船了!”

突然,正在江邊水洼里戲著水的孩子指著江的大船歡喜的嚷喊著。

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瞧見與平素所見的小貨船不同的“火輪”,確實很讓人新奇,莫說是他們覺得的新奇,就是那些自以為見過世面的人,也會覺得稀罕,畢竟這火輪船于這江上確實罕見,實際上縱是上海,火輪船亦不多見,這火輪船是武昌新成立的“汽船公司”從香港買回來的輪船。

雖說汽船公司不過只買回來了六艘蒸汽輪船,于人們眼不過只是瞧著稀罕,可知道內里的人卻非常清楚,有天這江上的舢板帆船之類的木船,早晚會被淘汰,會全數為這日行數百里的火輪船所取代,就像現如今這武昌與長沙之間,官府便是用這火輪船運糧搭客。

在孩子們喧囂著為見著火輪船而興奮時,江岸上的老農卻只是輕撇眼,然后便默默的吸著旱煙,似乎那輪船并沒有什么新奇之處,也確實,對于在江邊活了大半輩子的老農來說,雖說他們沒有見過什么火輪船,可這世間除了田里的活計,似乎再也沒有什么能夠吸引他們了。

當岸邊蔭下的老人用眼光撇江的輪船之余,在江的輪船上,有個穿著白色襯衫金碧眼的洋人,卻是好奇的打量著江邊的美景。

在只見那長江兩岸不知修于何年的堤壩上,盡是排排古老的柳樹,那些柳樹無不是都有兩三人合抱粗,那巨大樹蔭下隱約可以看到有人在納涼,還有老農負著雙手佝僂著身子,手牽截繩頭,慢吞吞地在壩上走著,繩子拖著條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脊上坐著小娃娃。而在不遠處的河畔小鎮的上空已飄起了道道午時炊煙。

此情此景,如油畫般展現在弗雷森的眼前,只讓他整個人不禁迷醉于這充滿東方色彩的長江兩岸的景致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在話聲傳來的時候,個二十幾許的青年。他生著張頗為俊秀的臉,他的笑容看起來同樣很是誠懇,但是眉宇間卻又帶著些許青年人才有的調皮,他的眼神雖然流露著愉快和坦率,但是有點過于凝重,咄咄逼人。不過與清國百姓的不同是,他留著短,身穿西洋式的服裝,看上去非常合體。

若是于上海租界的話,定會有人認出來這留著短的青年正是那個曾于英國呆過年半的習之墨,現在,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里,就像他剪掉了辮子,穿上西裝般,實際上——他之前的辮子不過也就是根假辮子,早在英國時他便剪掉了辮子。現在只不過是光明正大的留短、穿西裝罷了。

“弗雷森先生,現在,咱們所過的這個地方便是赤壁,而這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雖非為三國所做,但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

走到弗雷森身邊,習之墨的舉動顯得很是溫雅,不過這時,他口的話卻改了英語,甚至在又在弗雷森的請求下,將那楊慎的“臨江仙”譯成英,雖是不見得譯出其意,但卻也讓弗雷森感受了番這詞之意,兩人就這樣站在船頭說道,全是副興致勃勃之狀,只聽習之墨用英語對身旁的弗雷森說道:

“長江,自古以來便是我國之南北分界,所謂北馬南船,便是以這長江為界,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士于以詩詞舒懷此江水……”

他們兩人立于船盡覽這長江之景,此時這江景盡入兩人眼簾;極目望去江畔的壩上百年巨柳綿綿綠無盡頭。古老的江水平靜的流淌,絕無波瀾,絕無喧囂,宛若置身世外桃源,不禁讓人心浸泡在這靜美之,立于船向下看去,看著船下的流水,只使人產生河水流向遠方,不知何處是盡頭的感覺,水倒影宛如圖畫。

眼前的美景只使得弗雷森激動得舉起雙臂高呼,他感覺也許在這刻,自己觸碰到了這個古老國家的脈搏了。洋人的歡呼讓習之墨的面上的得意更濃了,他便笑著問道:

“弗雷森先生,還是我們的國好吧!”

習之墨的得意,卻是絲毫不落的落在弗雷森的眼,他點點頭說道。

“長江兩岸的景致雖美,但是這里卻和國樣已經沒落,若是在歐洲,這將的江河恐怕不知會有多少蒸氣船于其航行,就連江邊的碼頭也不知進行了多少次疏浚、加深,從而讓更大蒸汽船泊靠,而你看……”

弗雷森手扶著扶欄,另只手卻指向了江面上艘破舊的木船上孤零零的硬帆。

“這帆,這船,無不是這國沒落的象征!”

弗雷森的回答,先是讓習之墨愣,不過其卻依是滿面笑容的說道。

“這只是暫時的,我國之章遠勝西洋,而西洋之科學亦遠勝我國,所以,才有了我大都督今時大興洋務之舉,想來不出數年,我國必不遜于西洋……”

即便是有過西洋留學的經歷,習之墨也不覺得國化遠落于西洋,在他看來,國化有自己的出色之處,當然西洋同樣也是如此,現在國理應像明朝之前那般用海內百川的氣魄學習西洋之長處。

而他的這番話倒也不是虛言,在奪取長沙,控制湖南之后,大都督府又次進行了改制設立了“工部”,而工部則主掌湖北湖南的礦山、兵工廠、鐵廠以至鹽廠等企業。而為了進步推行洋務工廠,督府更是雇用西洋地質學者和采礦工程師去勘探湖北、湖南各地的金屬礦產資源。

現在,作為工部都事他之所以離開武昌,就是為陪同身邊的這位工部席地質學家和采礦工程師到大冶地區考察鐵礦以及其它礦產資源。大都督對于大冶可是充滿了希望,甚至大都督都已經選定那里作為未來的鐵廠所在了。

而他們此次赴大冶,就是為了完成大都督交辦的任務——堪定大冶帶的煤鐵資源,若是煤鐵資源豐富的話,那么督府就會于大冶置地設廠,大都督的信心來自何處,習之墨自然清楚——來自于古書和地方志,其實,現在工部礦科的那些西洋礦師勘探礦產資源,往往也需要礦科的部員從地方志尋找些許蛛絲馬跡。

“數年?”

弗雷森看著習之墨,眼光顯得頗是古怪,好會才說道。

“難道,你真的相信,國只需要數年便能實現這目標嗎?”

“當然……”

習之墨點點頭,笑著說道。

“這話是說給別人聽的,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漢人能夠重拾古時“海納百川之氣魄”,而不似現在這般守舊保守,又焉會趕不上西洋?”

提提守舊與保守時,習之墨的唇角微微揚,面上多少總帶著那么些無奈,原因無它,作為工部都事的他原本極有可能被任命為工部主事,可卻群剛到武昌的湖南書生卻言道他“數典望宗”——身西洋打扮,被指責的習之墨暗自里卻是為那群的腦子抓急,他們這不是指著禿子罵和尚嘛!

大都可也是身西洋式樣的軍裝!而義軍憑的也是西洋火器!可雖是如此,最終他這主事職還是擱下了,這不,甚至這次離開武昌,也是為了散散心。至于武昌的煩心事兒,嗯,還是留給大都督去煩吧!(。)

如果您喜歡這本小說,請把《》加入收藏,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