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135章 人為財死(第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人為財死(第二更)

第135章 人為財死(第二更)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9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熱門小說

應城地處鄂中丘陵與江漢平原的過度地帶,水陸交通極為方便,雖不過只是百里之邑,可卻也是山川鐘秀、物產富饒之地,自古以來素產石膏。石膏出縣西諸山洞中,光瑩細膩,官府甚至因而設立膏關,以收其稅。

不過前陣子的兵荒馬亂,卻讓這應城縣西部的石膏洞生意蕭條起來,因懼怕被強拉丁勇,膏工紛紛逃散,進至今天,這山上的十幾家膏洞大都仍處于閉洞停產之中。不過雖是如此,對于這些石膏洞主來說,他們無不是在靜待著形勢,等待著局勢安穩時復產。

也就是在這百業蕭條之中,穿著一身神父袍的劉全新在張樸這位都督府書吏的陪同下,來到潘家集時,在來到停工的石膏洞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不是滿地凌亂的工棚,散落的工具各種,而是那滿地的微微泛藍的石板。

只是剛一看到那些石板,劉全新這位來自法國的神父便立即說道。

“這里肯定有鹽礦”

盡管做為一名神父,但是在成為神父之前,劉全新卻是一名采礦工程師,盡管鹽礦并不是他所擅長的,但卻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這種藍色的板是石膏礦的一種附產品。在地下每層石膏和石膏之間有一種灰藍色的、質地較軟的板,人們叫它“藍板”,它富含有鹽質,即便是在石膏礦的下方沒有鹽,也可以通過用水浸泡它提取鹽。”

“劉神父,您的意思是,這里有鹽”

張樸詫異的看著地上挖出的藍板,這里面居然會有鹽本就是安陸人的他自然知道這石膏礦早已開采數百年,誰能想到這自古無鹽的湖北,鹽就在這石膏洞里

“肯定有鹽”

劉全新重重的點點頭。

“鑒于石膏礦一般在鹽礦的上部,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說,這里一定有鹽而且埋層并不深我們完全可以對石膏礦進行進一步的擴建,直接開采地下的鹽,如此一來”

突然,劉全新的話聲一頓,他指著遠處的堆積如山的藍板說道。

“你看,這里的人已經知道這些藍板可以制鹽,他們特意將藍板堆積于水池中浸泡,如果所料不差的話,這里一定有人在制鹽”

有人制鹽

盡管湖北自古皆不產鹽,可幾百年來潘家集一帶的洞商掘井開采石油,大量的廢碴均棄置于洞外,日積月累之下,漸漸堆積如山,經過雨水長期淋沖,進而產生鹽鹵,過去只偶爾有鄉民用鹽鹵腌菜,而現在隨著鹽路斷絕,鹽價高漲,這潘家集、雷家山、棗樹林、陡河坡等地的百姓紛紛起之效仿,甚至還有一些洞商尋思著用廢峒水浸泡,取水熬鹽,而陳義順正是其中之一。

“韓老哥、王兄、彭老弟,小弟這已經試過,若是以藍板制鹵,每擔水可熬鹽34斤,這洞是廢峒”

在陳家的堂屋中,陳義順看著被自己請來的韓誠、陳保泰、王泰、彭生等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潘家集、雷家山、棗樹林、陡河坡等地最大的洞商,不過若是論起用廢峒制鹵熬鹽,他陳家卻是湖北第一人,這一次他之所以會請這些人過來,原因無他官府要封山。

“哦,看來這官府封山,想來也是為了制鹵熬鹽了”

其實,從官府下令封山封洞的時候,韓誠等人便知道這官府的心思鹽

自從洪揚亂軍據占江寧,淮鹽斷絕之后,這鹽價日漲,已經漲至60文一斤出奇,現如今,官府封山顯然就是為了這膏洞里的鹽。

“諸位,可曾知曉,除淮鹽之外,近鄰之四川又有自貢井鹽,其井鹽采鹵于地下,與我應城相仿,若是我等以廢峒制鹽,以方今鹽路斷絕之況,獲利豈止百萬”

盯視著眾人,陳義順直接道出了他的想法。

做鹽商

對于經營多年石膏礦的陳義順來說,幾乎是在淮鹽斷絕、鹽價騰漲之時,他便敏銳的看到了機會,看到了讓陳家飛皇騰達的機會。

對于十幾年前曾經游歷過四川,見識過自貢鹽商之富的陳義順來說,他自然深知眼下就是一個機會,擺脫膏商的慘淡經營,一躍成為巨富的鹽商,又何愁陳家不興。

“哼哼,陳老弟,你想的倒是容易,現在官府可以是下令封山、封洞了”

彭生直接了解的說道。

“這官府是什么官府那膏洞可都是咱們的洞,又豈能讓他們一紙封文給奪了”

冷冷一笑,陳義順的面上盡是輕蔑之色,舉人出身的他自然瞧不上那所謂的“義軍”,與他看來,這所謂的“義軍”不過只是賊寇罷了。

“無非就是是賊寇罷了”

“賊寇老弟你還知道那些人是賊”

陳保泰不覺干笑了一聲,瞧著自己的這位本家老弟說道。

“可不是,現如今,這據著湖北的可不是官府,這是那個什么義軍,難不成你陳老弟的脖子還能硬過賊寇手中的刀”

“就是,這算什么主意保不齊,咱們還沒想保洞,這邊人家的刀把子就落了下來,在知道,這脖子可硬不過刀”

雖說商人逐利,可這間屋子里做的卻沒有一個人笨人,他們比誰都清楚,現在據著應城的是什么人,若是過去的官府,他們還能憑著銀子去打點一下,沒準官府會因為這鹽路斷絕,準確他們制鹵熬鹽,只要有了一個名頭,接下來什么事便都容易去辦,可問題是,現在據著應據、掌著武昌的是起于草莽的“義軍”。

那些人可是靠著刀把子奪的天下,萬一惹惱了他們,那一通亂刀砍下來,保不齊大家伙就會陪上身家性命。

“哼哼,我說你們的膽子啊,太小了”

搖搖頭,陳義順看著眾人冷笑道。

“有道是富貴險中求,想發財,還怕冒風險,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再說,誰說要讓咱們出頭露面,到時候讓其它人出頭露面便是了”

“老弟,你的意思是”

“這些年各地于膏洞中干活的鄉民又豈止千人,現如今這山被封了,百姓生計無著,如何是好”

“好,老弟這個辦法最高明。”

陳義順的話剛落,韓誠就迫不及待地叫起好來。

“這事咱們還真不方順出頭,若是讓那些鄉民去做,倒是再好不過了。即便死上幾個人也不要緊,到時候,那些人知道了鄉民們的阻力,咱們再使點銀子,為義軍排憂解難,豈不更好”

“可不是這膏洞為鹽洞之母,先有膏而后有鹽,今日不鑿膏,他日必無鹽先有鄉民為阻,再有我等主動捐輸,到時候,又何愁這熬鹽之權不落你我之手”

不過只是片刻功夫,眾人便從陳義順的主意里看到了機會,看到了重新掌握膏洞的機會,作為商人他們擅長同官府打交道,在他們看來,現在只是那些義軍并不懂“行”,所以才會封洞,只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群情激憤”,其自然就會做出讓步。

“可這不明擺著得罪了官府嗎”

彭生有些緊張的說道。

“可不是,莫說是武昌那邊,就是朝廷那邊,知道咱們給賊寇賣命,萬一追究下來,到時候,咱們就是十個腦袋,恐怕都不夠朝廷砍的”

彭生這般一說,眾人的臉色又是紛紛一變,可不就是這個道理,這據著武昌的是的自稱“義軍”實則逆匪的“賊寇”,萬一朝廷大軍打過來,到時候怎么辦萬一朝廷追究起來,大家伙又該怎么辦

“哦,不錯,得罪了朝廷。這個主意不好。”

陳義順的眼珠子轉了幾圈后,冷笑道。

“小弟雖說年不及諸位,可是這么多年,當官的卻也見過不少,這些個當官的,幾乎個個都是眼珠子不能見白銀子,只要到時候,咱們使足了銀子,又何愁他們不為咱們說話,再說了,咱們之所以為賊寇當差,那也是迫不得已,咱們可以一邊干,一面和朝中的大人們聯系上,有了大人們給咱們撐腰,又何愁將來朝廷追究。”

“這可能也不行,萬一要是武昌那邊發現了”

“就是,那可也是要掉腦袋的”

可不就是這個道理,對于這些洞商來說,現在最大的難題就在于此,雖說他們想搖身一變成為鹽商,可卻又不得不顧慮到朝廷,縱是想來個暗通曲款,可卻又擔心被武昌那邊砍了腦袋。

陳義順的建議又一次否決后,他的肚子里便再也沒有點子了。

但是他卻又不甘心這樣的機會就此從眼前錯過,于是便說道。

“諸位,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可不是”

韓誠嘴里念叨著,突然,他猛的一咬牙,看著眾人說道。

“這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雖說有那么點風險,可若是成了,你我自此之后,又何愁家業不興,至于將來,將來的風險有多少,小弟尚是不知,可小弟卻知道,若是錯過這個機會,那這輩子定會后悔莫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電腦訪問

m.情diba/wapbook88180/

網站地圖

Copyright2013無彈窗閱讀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