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小說
裘千仞只右掌按住青袍人的丹田不動,左手卻去拂掃青袍人衣袖上的灰塵,這幕又讓旁觀眾人看不懂了。√く★1
在場之人除了裘千仞帶來的最后六名武者之外,其他人不是當世高手,便是當世高手的徒弟或女兒,個個都是見識非凡。在這些人的認知里,裘千仞這極具威勢的掌拍之后,接下來就應該是青袍人口吐鮮血、倒地而亡,而不應該是別的什么情景。
然而此刻十數個呼吸過去了,青袍人小腹掌卻微笑不倒,不僅狀若悠然,更能開口譏諷,反倒是這個不知道真假的裘千仞卻面如土色,臉的驚駭神情,這又是怎么回事?
在這個時代的武林,兩大高手的比拼打到雙方以內力互拼、僵持不下的案例也是時有生的,比如郭靖和歐陽鋒在皇宮翠寒堂以東的瀑布,就曾以降龍十掌和蛤蟆功打成了內力相拼的僵持局面。
只是,但凡內力相拼,均需以手掌輸出內力,死拼的雙方須得以手掌相抵,才是互拼內力的形狀,哪有用丹田跟人家手掌互拼內力的?
所以大家都看不懂這情況了。
其實也難怪大家不懂。即便是在百三十年前,段譽吸了他人內力時,被吸者無不驚呼“化功**”,卻極少有人能夠判斷出段譽的功法是《北冥神功》,這說明吸人內力的功法在江湖極為罕見。
時隔多年,期間經歷了北宋與方臘的場絞殺,雙方不知死去了多少武林人物,隨后北宋于靖康而亡,多年之后又有《九陰真經》掀起武林的浩劫,若非重陽真人得到《九陰真經》,還不知會有多少武林人物因此死去,所以這種吸人內力、化人內力的武功當世幾乎已經無人知曉。更不要說青袍人所用的武功并非是《北冥神功》也不是《化功**》,而是二合的《吸星**》了。
唯有慕容復的兩脈后人知道這種吸人內力的功法,但是慕容家與卓家均不涉足江湖,更不參與尋常武林爭斗,慕容脈把全部精力放在圖謀江山社稷之上,卓家更是低調在江湖尋找慕容家的巢穴以期復仇奪書,這種吸人內力的功法本是卓家的秘傳,吸過他人內力之后要么滅口,要么軟禁被吸者且下達封口令,因此江湖之也難以得知。
眾人關注之下,只見裘千仞的面皮逐漸失去了光澤,竟似在漸漸衰老,無不心頭大駭,像黃藥師、洪七公以及歐陽鋒老頑童等人均知這是裘老頭的內力枯竭之故。紛紛猜想:難道說青袍人的丹田可以外放內力反擊裘千仞的鐵掌,竟而拼得裘千仞的內力枯竭么?
人們疑惑之,就聽青袍人繼續說道:“裘千丈,你鐵掌幫上代幫主上官劍南何等英雄,生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實為條鐵錚錚的好漢子!你和你的兄弟學了本事,你兄弟身武功卓絕,雖然不欲庇護天下蒼生,卻沒有做出戕害百姓之事,也算得上持身以正。可是你呢?你先是投靠金人,通敵賣國,后又依附蒙古,甘愿做其鷹犬,你這樣,死了有何面目去見上官幫主?你上得華山來,妄想爭那武功天下第的榮號,莫說你武功遠不如當世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就算你是當世無敵,天下英雄能服你這賣國奸徒么?”
若是裘千仞此陣不輸,而且內力尚在,青袍人這番話未免會被他當作耳旁之風,千仞千丈事也要反駁二。至少青袍人來歷不明的身份不足以令他心生慚愧。然而他此刻內力全失,莫說與四絕爭奪天下第,便是與他帶來的六名武者動手也只剩下挨揍被殺的份,又如何不萬念俱灰?
在青袍人的當頭棒喝之下,這瞬間,數十年來往事,涌向心頭,想起師父往日的教誨,在病榻上傳授幫規遺訓,諄諄告誡該當如何愛國為民,哪知自己年歲漸長,武功漸強,越來越與本幫當年忠義報國、殺敵御侮的宗旨相違。陷溺漸深,幫眾流品日濫,忠義之輩潔身淡出,奸惡之徒朋黨群集,竟把大好個鐵掌幫變成了藏垢納污、為非作歹的邪惡淵藪。
此時夜幕早臨,明月在天,舍身崖上寒風更加凜冽。裘千仞激靈靈打了個寒戰,只覺青袍人小腹處衣物抖,已然松脫他的右掌。
然而此時得以自由更有何用?抬頭愧見明月,低頭不敢去看青袍人凜然生威的對眼眸,猛然間天良現,但覺生行事,無而非傷天害理,渾不知全身冷汗如雨,嘆道:“你教訓得是。”轉過身來,便往崖邊走去。
話說,裘千仞此時的心境,與百余年前西夏皇宮枯井底,被段譽吸干內力的鳩摩智般無二。內力沒了,武功也就此廢了,自然而然便失去了爭霸天下的野心,隨后大徹大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鳩摩智被動地拋卻了對名利的追逐,遂成代高僧,而裘千仞卻要為生所做的惡事贖罪,因此他選擇去跳崖輕生。這都是合情合理的演變。
此刻的裘千仞,不過是個痛悔此生做盡惡事的孤寡老人罷了。
別人不知裘千仞的心思,青袍人卻已經判斷出他要自殺,立即漂身上前截住了裘千仞的去路。
裘千仞長嘆了口氣,低聲道:“難道你竟然不許我自己了結贖罪嗎?”
青袍人呵呵笑道:“哪有那么簡單?你這么死,豈不是很便宜?”
“難道你要將我千刀萬剮不成?”裘千仞死志已定,話語聲并無恐懼。
“那倒不是,你做了大半生的惡事,就該用余生來懺悔才對,我給你指引條明路……”說到這里,青袍人向燈大師指,續道:“你應該拜在燈大師座下,做名沙彌,用無邊佛法來化解你心頭的貪嗔癡三毒才好。”
裘千仞順著青袍人的手指向燈看去,燈卻已從地上起身,高宣佛號:“善哉,善哉,老衲今日便收下裘居士這個徒弟,法號便叫做……”
“就叫慈恩吧。佛光普照,無欲無求,何必計較時長短?是丈是仞終為浮云。”青袍人朗聲說道。
燈大師眉毛軒,驚異道:“這位居士真是好見識,好禪機,與老衲不謀而合,奇哉,阿彌陀佛。”
青袍人這招逼惡為僧,實是救了裘千仞的性命,并且延長了他的陽壽。因為功力全失,三十五年之后,他也不會作為金輪法王的對手而被打死了,竟而壽享遐齡,堪比南山不老松。
ps;感謝“百無用的書蟲”、“虢♂壡”、“**回歸者”、“風風”、“對…無語”、“小浪”、“書友16o7o4235438o49”、“困了累了”、“家興老爺”各位書友大大的月票!感謝“竹枝上的熊貓”大大的打賞!感謝各位投推薦票的書友!(。)
如果您喜歡這本小說,請把《》加入收藏,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