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市,下蘇巷,是尚未進行舊房改造的老街區。
百多年的老建筑,并無裝潢改造的情況下,并不是普通游客想象的古香古色,風格獨特。
破敗的房檐,老舊的墻壁,苔蘚深深的巷道,還有無力走出的居民。
這里可以輕易找到許多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痕跡。
老師傅的理發店,住店合一的雜貨鋪,擺在家門口的水果攤,蔬菜攤,豬肉攤……
小獲依姆的家,就在下蘇巷一棟狹窄的磚木結構的老房子里。
依姆這個詞,是清河市方言對老太太的稱呼。而小獲,是她大兒子的小名。
當年生下大兒子,街坊四鄰慢慢就開始喊她小獲依姐,等年紀大了,就變成小獲依姆。
她隔壁是一家賣海蠣餅油炸芋頭糕的攤子,對面街是三代做魚丸的店。
曾經的老房子,采光一塌糊涂。
昏暗的木頭樓梯非常狹窄,踩一腳,吱呀三聲,直到走到二層閣樓的木頭走廊,才能略看到幾分陽光。
可惜,這里的朝向不好,只有下午一點太陽,有很快晃過去。
小獲依姆過完年,已經八十有余。
子女兒孫自己在清河市買了商品套房,學業忙,工作多,已經很少回下蘇巷看她。
從兒女成家立業,老伴走了之后,她也過慣了一個人的日子。
她不缺錢。
兩個兒子,三個女兒,每個人每月三五百,足夠一位開銷不大的老太太,攢下一兩千塊錢。
小獲依姆也不喜歡走太遠。
到了這個年齡,人生都快看到頭了,離家太遠,她總怕一不留神,倒在外面,都沒人認識,可就凄慘了。
小獲依姆平時喜歡大清早,在家附近的小巷里走一走,以前撿一些廢紙,易拉罐,礦泉水瓶子,特別是靠近夜市的街道,這些東西很多。
現在更好了,回收站的人說了,連塑料袋都收,價格不比廢紙低。
別看小獲依姆穿得廉價的男式大t恤,打著補丁的大褲衩,其實她的存稿,可比許多年輕人多了多了。
有時候,她也會見到一些特殊的東西。
一個小珍珠戒指。
一個老銀鐲子。
一個還挺新的錢包。
一個玻璃吊墜的項鏈。
她會把這些東西,洗干凈了,藏在臥室的木匣子里,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把玩把玩。
小獲依姆還有一個愛好。
她從小就喜歡吃辣呼的烤串。
每攢到一千塊錢,她就跑到銀行存起來,然后跑到隔壁的商業街上,找個不貴的烤串攤子,買幾個加滿辣椒粉的烤串。
除了烤串,她現在還愛吃雜糧大煎餅,墨西哥烤肉,珍珠奶茶加椰果,轟炸大魷魚,冰飯,甜滋滋重口味的東西,最適合她這樣的老年人了。
這些夜市的小吃,常常會讓她想起年幼的時候,下蘇巷的最尾端,住著一個北疆人,每到晚上,就在家門口烤羊肉串,他的孜然烤串,在當時的清河市,可是香飄幾條街。
阿公疼她,手里有了小錢,總會牽著她的手,到北疆人的小攤上,點兩根滋滋作響的肉串子。
那可是她記憶力最美好的時候。
牙齒還沒掉光的時候,小獲
本章未完,請翻開下方下一章繼續閱讀
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