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種子王第八百四十一章 泡泡雞的養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市種子王 >>都市種子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一章 泡泡雞的養成

第八百四十一章 泡泡雞的養成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27日  作者:七星荔枝肉  分類: 都市 | 現實百態 | 七星荔枝肉 | 都市種子王 



帶著透明氣泡的小雞小鴨們,看起來很萌,覓食的時候,會跑到微型禽類氣泡的主干旁,主干底端生長的長刺,戳入氣泡中,將它們一天所需的食物,以半液體膏狀的方式,輸送入氣泡中。

這些氣泡雞鴨鵝們,就帶著自己這一天的食物,在房間里溜達來溜達去。

如果是能下蛋的母雞母鴨,它們生蛋的時候,也會回到主干旁,生完蛋后,才會離開。

一株微型禽類養殖生態氣泡,足夠飼養五十只到八十只成年雞鴨。

因為它提供的食物,更利于家禽吸收,它的生長速度也比野外放養的雞鴨更快,和工業化養殖的肉雞相當。

傳統的養雞模式,山林野地放養,雞的活動量大,食物更復雜,一只雞需要喂養半年以上,才能出欄。而普通肉雞養殖場的養殖模式,出欄速度是山林放養的三倍。

以白羽肉雞為例,這種生長迅速的肉雞,普通養殖場一般喂養四十多天出欄,從三十克的雞苗長到五斤只要四十天,出欄時,平均體重可以達到五點五斤。

養殖場能達到這種速度,除了選擇優良的雞種,依賴科學的飼料配方之外,還會通過控制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條件讓肉雞達到最佳生長環境。

而養殖氣泡,正是利用這種封閉環境,為家禽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

因此,只要喂食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品種選擇正確,五十天出欄五十只肉雞,是絕對沒有問題。

當然,普通的城市家庭,并不會將這個份額全養滿了。城市居住空間小,在住處養五十只雞鴨,滿地亂跑,肯定會影響日常生活,并不方便。

但普通的三口之家,只要每批養十多只家禽,一年至少可以出欄一百只雞,平均一周食用兩只,足夠一個家庭的肉量了。

林曾目前種植的微型禽類養殖氣泡,只有五十厘米高度,頂上只有一兩個橙黃色的養殖氣泡。

兩百棵微型禽類養殖氣泡,林曾先開始養殖一批鵪鶉,等到主干長到一米以上之后,才開始飼養食量更大的雞鴨鵝。

這種操作,是林曾從資料找到的。

先飼養鵪鶉這種食量很小的小鳥,等微型禽類養殖氣泡成長到一定的程度,能夠制作出足夠家禽食物后,再開始養殖雞鴨鵝這種大小的禽類。

這種養殖經驗,能保證一棵微型禽類養殖氣泡,能飼養更多的家禽。

林曾預定的雞鴨鵝和鵪鶉的小苗,并非一次性到位,而是每次讓育苗場送來一批。

前兩批先送到江畫農場,后面幾批,就要送到東街九十號了。

江畫幫助林曾將小不伶仃的鵪鶉苗放入養殖氣泡中,等忙完之后,她好奇地盯著氣泡球里的小鵪鶉,看著它開始撲打翅膀,低頭啄著養殖氣泡底部琥珀色的膏狀物質。

小腦袋一點一點,吃得可開心了。

“在想什么呢?”林曾把養殖場送來的鳥籠搬起來,準備沖洗之后,放在角落。他看到江畫看得非常專注,順口問了一句。

“額,想起以前中學旁邊的燒烤攤的烤鵪鶉真好吃,以前晚自習回宿舍的時候,都會順路買兩三只,然后買一份冰冰涼涼的涼粉凍,真懷念。”江畫蹲在種植田旁,感慨說道。

“額,普通鵪鶉四十天出欄,這種飼養方式,大概只需要一個月,到時候我們把倉庫里的燒烤架和木炭搬出來,愛吃多少吃多少。話說,我的燒烤水平還算不錯。”林曾非常務實地說道。

“哈哈,那我們可得給它們準備營養豐富的食物。”江畫扶著膝蓋站起來,一起幫忙搬鳥籠。她沒有告訴林曾,她只是蹲在這里,懷念年少記憶中的味道。

記憶總是美味。

生活,就是每時每刻都在制造著記憶。

也許十年之后,江畫會笑瞇瞇地向道十年前的味道。

此時,他們的生活,便是心中最安定的美味。

時間流轉飛快,轉眼之間,距離東街九十號正式營業的日子,越來越近。

預定在公歷新年一月一日,東街九十號正式對外營業。

員工招聘,全部到位。

員工管理系統,到位。

各套城市農家小院的裝潢,全部完成。

奶果床,生長妥當。

各間餐廳,即可奉上美食。

美酒圖書館,酒水齊備。

電蓮子插座,布滿全樓。

一件一件的事宜,從潘若明的記事本中劃掉。

按照普通經營者的理念,如果不缺廣告費用的話,此時應該三百六十五度無死角全天候投放大量廣告,將東街九十號的活招牌打出去,吸引顧客紛涌而至。

但是,林曾沒有選擇這種正常的方法,盡管他并不缺錢。

潘若明也很難得沒有反對林曾這個看起來并不合理的選擇。

他們商議之后,決定在開業當天,邀請一些商業的合作伙伴,異度公司的老客戶,參加異度公司的開業酒會,并提供一個晚上的免費住宿。

這種開業方式,放在任何一個普通酒店上,都算是冷冷清清,悄無聲息了。

可是,放在東街九十號這棟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棟城市農莊的大樓身上,別說是林曾和潘若明,就算是大樓門口的執勤安保,也沒有一點兒擔心。

用設計組話嘮白啟明的一句話說:“以后的東街九十號,只煩惱客人太多,絕不會擔心無人光顧。”

與此同時,林曾在即將開業的前一周,終于完成了一種特殊植物空間的構建工作。

這種植物空間,并非來自任何林曾能夠構建的三種植物空間之一,而是他通過兌換大量和植物空間相關的資料,自己研究嘗試,最終煉制成型。

它被林曾命名為:數據樹。

好吧,雖然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是,這種通過植物健身房改良來的植物空間,是一種并不完善的半成品。

它沒有植物母嬰室的設施,也沒有植物健身房和植物回收站的能力,它的作用只有一個,幫助林曾管理東街九十號。


上一章  |  都市種子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