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文宗系統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靖正式出擊了(補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貞觀文宗系統 >>貞觀文宗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靖正式出擊了(補償)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靖正式出擊了(補償)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8日  作者:悟道娑婆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悟道娑婆 | 貞觀文宗系統 
276小說旗


蘇定方和羅彥的計策取得了奇效。不出幾天,就已經有數位突厥將領來投。這樣的好事讓李靖帳下諸將精神為之一振。來投的這些將領雖然在突厥中資格都不算太高,但至少計謀已經有了作用。

而接下來的收獲更是讓眾人喜出望外。

頡利的心腹康蘇密居然帶著前隋蕭皇后和其孫楊政道來投。

來的這三人身份可是相當重要。康蘇密作為突厥大將,帳下兵馬多達兩萬。這兩萬的數目可是不包含輜重隊伍的,康蘇密此來匆匆,加上有大唐保證他未來的生活,壓根就沒帶輜重。達到襄城的時候,可是把眾軍給緊張壞了。要不是康蘇密孤身入城和李靖商談,羅彥他們都以為是要來攻城了。

李靖這邊氣勢大漲,頡利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加上徐世績和柴紹薛萬徹等幾路不停地攻擊,頡利迫不得已,將牙帳搬到了陰山腳下。但凡是少數民族政權,都有這樣一個奇怪的事情,國都必然是定在自己民族和漢族的交界處。這是為了盡最大可能保證對漢民族的統轄。

歷史上北魏政權如此,突厥也是如此。當初頡利的牙帳正是安放在這樣一個地方,而如今被逼迫到撤回陰山,再向北,完全就是薛延陀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區了。由此可見頡利現在的狼狽。

當康蘇密帶人前來投誠的時候,羅彥驚訝地發現自己的任務完成度居然又提高了五分之一。這可是把羅彥給樂壞了,兵不血刃居然還能有這樣的成績。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加上羅彥也知道自己這段時間不可能出兵,這出謀劃策的熱情就越發高漲了。

李靖再一次升帳的時候,大軍已經前進到白道。踩著腳下被寒冷的天凍的如同堅鐵的土地,李靖大笑著對通漠道行軍總管徐世績說道:“咱們腳下這片土地,可是當初頡利放馬的地方。如今頡利不僅在這個地方被徐總管殺了個人仰馬翻,還被我等踩踏。哈哈,世事無常,大抵說的便是在說這樣的事情吧。”

能夠將頡利重創,徐世績也相當開心,見李靖當眾贊揚他的功績,暢快地笑著:“頡利狂妄自大又少有謀略,雖然帳下已經有不少精兵,但在他的手里,就像是那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他要是不滅亡才怪了。”

這兩人相互吹捧一番,李靖這才正色道:“我準備這幾日便帶人長途奔襲頡利牙帳,趁他立足未穩,一舉將其拿下。”

李靖的提議不可謂不誘人,徐世績這樣的將軍都稱贊道:“不錯,這確實是個絕佳的時機。要是把握好了,一舉殲滅頡利不成問題。”

兩位行軍大總管一個提議一個肯定,讓帳下這些將軍霎時激動起來。

不過,很快一個人的發言給這些將軍的頭上潑了一盆冷水。定襄道行軍副總管張公瑾出來,向李靖和徐世績一拜,挺直了身子反對道:“總管所言是否有些冒進了。前幾天我等才送唐儉尚書和安修仁將軍兩人作為使節前往突厥,這個時候出兵,豈不是要將他們兩人置于險地。何況此刻頡利已經求和,便是我等要休戰的時候,此時出戰,豈非要被人詬病言而無信。”

張公瑾的話說的句句在理。就是連羅彥也不得不承認,這件事情李靖做的確定有些冒進了。那安修仁也就罷了,只不過是一個將軍;可是唐儉乃是當朝檢校禮部尚書,多次出使突厥,對于大唐和突厥的關系緩和有巨大貢獻。

這樣的人要是被坑殺了,絕對要讓朝中不少重臣寒心。

羅彥自己雖然此時是武將,可將來還要從政的。要是此時不站出來替唐儉說句話,往后還怎么在朝堂立足。張公瑾說完眾將還在猶豫的時候,羅彥已經站了出來,向李靖和徐世績一拱手便開口道:“大帥三思,唐尚書畢竟是朝中重臣,我等如此行事,置其生死于不顧,必然會惹得滿朝文武詬病。即便到時候能夠將頡利擒殺,一舉覆滅突厥,非但無功,反而會招來禍患。”

只聽得李靖冷哼一聲:“突厥要是借此機會投向薛延陀,獲得了茍延殘喘的機會。來年等實力恢復,再回過頭來找我們的麻煩,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禍患。”

李靖的解釋并不能讓羅彥信服:“即便出兵,我等也可以遣人通告唐尚書和安將軍。二人身在突厥,也可以讓他們順道迷惑頡利一番,為何非要不宣而戰,平白讓他二人丟了性命。以突利可汗在突厥的關系網,未必不能讓他二人安全返回。”

但是李靖畢竟是行軍道的總管,軍事行動一切都是他說了算的。聽張公瑾和羅彥這么一說,不由冷哼一聲:“你等都是婦人之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而今滅突厥事大,保他兩個的性命事小。突厥反復無常,怎能輕信其求和。我想便是唐尚書自己,面臨這樣的選擇也會不惜自身吧。如今我就是要趁他倆在突厥可以迷惑頡利,讓他掉以輕心,才能出奇兵。”

見羅彥還要反駁,李靖斥責道:“好了,就這樣將事情定下來,你等不要再多說了。此行我等要取精兵奔襲突厥牙帳,羅彥,你的兵馬乃是陛下親選的精銳,不要讓我們失望。”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將羅彥拖下水,順道堵上他的嘴。

李靖已經做了決定,這職位的差距讓羅彥無法再做出任何的反駁。無可奈何地輕嘆一聲,羅彥也只好躬身一拜領命。

當一群人走出帳外的時候,張公瑾故意落在后頭等著羅彥過來。

“進之啊,今日還要感謝你出言相助。只是,沒想到大帥求勝心切,居然如此不顧同僚性命。唉,這幾天你要小心了,大帥用兵如神,但是也不會喜歡不聽自己號令的將領。接下來的大戰,怕是沒有你我什么事情了。我也就罷了,你畢竟身負陛下重托。要是有機會出兵,一定要抓住機會先賺些功勞。不然回去就很難交差了。”

張公瑾的提點讓羅彥心中一驚。李靖沒有這么小心眼吧。

不過轉念一想,說的也對。誰都不喜歡自己手下有不聽話的人存在。羅彥這樣反對李靖的意見,接下來的一戰,恐怕還真的不會讓他這一千人當什么突襲的主力了。萬一到時候羅彥婦人之仁了,那他的策略豈不是要失敗。

嘆口氣,羅彥勉強地笑笑,朝著張公瑾一拜,說道:“多謝總管提點。要是沒有你這番話,恐怕我還要樂滋滋地等著一直到戰爭結束呢。往后的日子里我盡可能在小戰役里頭爭取些功勞吧。不過,今日之事,要是再來一次,我還是要這樣做。”

張公瑾見羅彥接受了自己的好意,點點頭,小聲告訴他說:“我看你和突利可汗交情相當不錯,如果有可能,你且請他幫忙,讓他派人盡量保住唐尚書的性命。若是此番一戰平了突厥還則罷了,要是不能盡全功,往后還不一定能找到他這樣諳熟兩國關系的人呢。”

唐儉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歷兩朝,出使突厥十數次,參與和突厥的和談數次,甚至有著憑借外交辭令就讓頡利退兵的本事。唐儉對大唐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對這位老人羅彥也是敬仰的很,聽張公瑾這么一說,自然是點點頭,二話沒說答應了。

待張公瑾離去,羅彥回到自己帳中,就唐儉的事情寫了一封書信,吩咐快馬交給尚遠在云州的突利——來投后李世民就安排他在云州做了大將軍,雖然有名無實,但是待遇相當不錯,如今正和薛萬徹一起攻打突厥的東部地區呢。

做完這件事情,羅彥才開始思考自己的事情。

距離任務完成尚有七萬人數,要是依照張公瑾說的,接下來大戰自己肯定不能夠作為主力,那么這個任務肯定是要失敗的。

到底該怎么做呢?想了整整一夜,羅彥還是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貞觀文宗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