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五十九章 正兵合戰勇為先,金陵群丑搶功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明仙人 >>大明仙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正兵合戰勇為先,金陵群丑搶功忙

第五十九章 正兵合戰勇為先,金陵群丑搶功忙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4日  作者:隨云仙人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隨云仙人 | 大明仙人 


類別:武俠小說

作者:

書名:__

“倭夷慣為蝴蝶陣,臨陣以揮扇為號一人揮扇,眾皆舞刀而起,向空揮霍,我兵倉皇仰首,則從下砍來。無彈窗又為長蛇陣,前耀百腳旗,以次魚貫而行,最強為鋒,最強為殿,中皆勇怯相參。”

李衛公領軍日短,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可能去將一只軍隊脫胎換骨。但作為一名將領,至少他在短短的幾天里做到了令行禁止,賞罰嚴明,以及知己知彼。

李衛公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散盡了家中百年積累的萬貫家財,補齊了軍餉,又將家中侵占的田地分給了自己手下的士兵。

有恒產者有恒心,其實古代要帶出一支強兵,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厚待士卒,然后才能嚴明軍紀,勤加訓練。李衛公代替那個死去的窩囊指揮使做到了。所以士兵歸心,愿意隨著李衛公逆流而上,直面倭寇。

只有勝利,或者戰死。李衛公分下的田地才能真正的屬于他們!

李衛公是在買命,買倭寇的命,也買自己和麾下士卒的命。

古代人命何其之賤,衛所的士卒更是賤之又賤。李衛公做到了平日里士卒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然士卒也會回報一份忠心,一份奮不顧身的勇氣。

倭刀犀利,李衛公就給士卒全部換上厚背的重刀,倭寇無遠射之器,李衛公就在營中多備弓弩。在李衛公身先士卒之下,李衛公麾下的衛所軍隊從一開始接戰,就把倭寇和城墻上的大明官員驚得目瞪口呆。

陽春化雪,李衛公的軍陣猶如一波巨浪一般,無論倭寇如何兇悍,面對了奮不顧死,以命相拼,且倚靠戰陣的軍隊都不過跳梁小丑一般被拍死在了巨浪前進之路上。

一夫奮死,百夫莫當。李衛公的軍隊約戰越勇,幾個回合之后,尾隨追殺的小隊倭寇便無不死在了李衛公軍隊的戰靴之下。

士兵士氣大漲,信心爆棚。反而是倭寇有了一絲詫異之后,也不得不正視當面而來的這支大明江南衛所軍隊了。

倭寇不得不放棄了追殺金陵的百姓的行動,全軍迅速靠攏,全力接敵。

李衛公本就是為倭寇而來,而倭寇也有不得不戰的理由。且不說如此退走之后,這支軍隊會不會成為日后的麻煩,就是兩軍交戰,豈能是說退就能退的?

倭寇面對敢于直面的大明軍隊,總是習慣性的以日本流浪野武士為先鋒,充作刀刃,擺開蝴蝶陣,以技戰術上的優勢,首先破敵氣勢,讓敵軍先生出膽寒之意。

朱載墲就站在了李衛公的身邊,目睹了這一次讓他眾生難忘的戰斗。也讓城墻上下,無數金陵士紳和百姓難以置信的一場戰斗。

論起身體條件雙方半斤八兩,論起士氣,雙方同樣差不多。李衛公有主場之利,倭寇有武士為鋒。雙方從一開始基本上就是在以命換命。

戰斗的慘烈,讓城墻之上的大明官員以及百姓悚然色變。也讓朱載墲真正知道了,戰爭究竟是什么模樣。

雙方硬碰硬而已,沒有兵書上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浪漫,也沒有名將智士的奇兵突起,十面埋伏的豪情。

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李衛公現在擺出來的就是堂堂之陣,來與倭寇正面高下,并告訴身邊的朱載墲,什么叫正兵無謀,軍以勢勝。

兩軍接陣,總有勇敢者,當然也會有怯弱者。

李衛公讓心腹家丁拿起了長弓大刀,有任何敢于回頭者立斬不赦。

倭寇首領一看戰事陷入了膠著,自己從日本好容易帶出來的武士被快速消耗著,一邊心頭滴血,一邊也不得不組織起了督戰隊,有敢于逃跑的,也一樣立即取其項上人頭。

兩軍的前方同樣血流滿地,兩軍的后方也一樣不時有人頭掉落。

或許李衛公這邊的傷亡更多一些,但李衛公人數更多,而且不怕消耗。

但倭寇雖然占據了交換比的優勢,卻耗不起。一旦前面最精銳的武士被消耗殆盡之后,自己這邊就完了。而對方卻可能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哪怕沒有了今日部隊的銳利,但自己這邊武士死光了之后,又能比對方好多少?

倭寇首領猶豫了,害怕了。后悔當初不該在金陵城下久留的,一擊不中遠遁千里,就不會碰上對方這支硬骨頭。

戰場上殺聲震天,交戰的雙方都已經進入了歇斯底里的紅眼狀態,刀來劍往,你死我活。戰斗已經沒有的軍陣可言,敵我雙方都不是什么好暇以整的正規軍。倭寇習慣于游斗,李衛公這邊的士兵平日里戰陣之道也不過擺擺樣子而已。

但其中的慘烈,比起戰陣以對更有其甚。

“這,這使我大明的軍隊?”城墻之上,原本還忐忑不已,憂心忡忡的金陵士紳百姓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的這一幕。

原本的倭寇被傳得幾乎成了刀槍不入一般,如今卻和城外的那支衛所軍拼了個尸山血海,勢均力敵。

雖然不得不說,城外的這只軍隊的確了不起,但相差不會那么大吧!

無數人把懷疑的目光望向了城樓之上的各部官員,尤其是那些頂盔掛甲的武將!

“說到底,還是將官無能,只會喝兵血,帶頭逃。做將軍都跑了,士兵們怎么可能拼命?”老百姓里當然也有明眼人。

有人一語道破之后,這個評價立刻就在人群中擴散開來,引得所有人議論紛紛,各種聽來的傳聞和小道消息更像爆炸一般,引得無數人“嘆為觀止”。

原來不是士兵無能,而是將官不行,熊了一窩啊!

但武將們也委屈啊!這都是文官克們扣錢糧造成的,怎么能怪他們。

城樓之上的兵部官員和一群武將臉色都不怎么好看了。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以前還可以推說倭寇兇猛,士兵不堪戰。可如今城外的一切,就是活生生的打臉。

倭寇兇殘好斗,敢打敢拼或許有,但一般來說都是面對的著畏敵如虎的豆渣軍,如今眼看著平日里最勇猛的家伙,一個個戰死當場,要說其余的倭寇們沒有畏懼之心就太奇怪了。

當然明軍也一樣有,但前有田土誘惑,后有將軍督戰,至少這支明軍還是勉強扛下來了。

戰場之上,本就是此消彼長的一個過程,倭寇見明軍不好對付,自己這邊傷亡慘重自然士氣滑落。

李衛公從戰斗一開始,就死死盯住了戰場的沒一個變化,并不時小聲地位朱載墲解說一二。

“載墲,保護好自己,我們該行動了”李衛公看了看前方的勢態突然道。

“豎起將旗,隨本將沖鋒!”李衛公大聲一喝,一面巨大而鮮紅的將旗被高高舉起,李衛公寶劍前指,帶著親衛家丁緩緩加速,從戰場的中間直接切入,然后馬不停蹄地直沖倭寇中軍。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戰場之上,最能鼓舞本方士氣的無非就是斬將奪旗而已。如果說剛剛李衛公用的還是正兵為合的話,現在他自己身先士卒,帶著心腹家丁和少量騎兵直插我軍中軍本營,就是奇兵為勝的一招。

這在宋代之前,幾乎都是每一個武將必須點開的技能。但到了宋代之后,騎兵缺失,將領勇武不再。統帥自己帶頭沖鋒一錘定音的畫面幾乎就從中原消失了。

這是一場豪賭,不勝則死。如今的大明將領有幾個有這個勇氣。

少數能夠帶頭沖鋒的幾個將領卻全是一幫子莽夫,全然不懂得觀看戰場形勢,更是往往容易被人斬首成功之后,造成全軍潰散。

馬蹄陣陣,如湯潑雪。倭寇們被這么一沖,瞬間陣腳大亂,而明軍的士兵們看到了那面迎風飄舞的大旗,看到了自己的將主帶頭沖鋒,既然家財萬貫,生來富貴的將主都不怕死了。爛命一條的他們,又怕什么?

明軍士氣猛然上升,倭寇們立刻就被反卷了回去。

兵敗如山倒,這個根本就不是個人所能挽救的。戰場逃亡,只要一開始,就會止不住。對比之下,誰會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來換戰友的存活。自然是各憑本事誰跑的跟快而已了。

倭寇的督戰隊已經殺都殺不住逃跑的人群了。

“將軍,快走吧!大明的軍隊向我們這里沖來了。”一個倭寇頭目渾身是血地跑到了倭寇首領面前急忙道。

倭寇首領從戰場的突變中回過神來苦笑道:“逃?我們能逃到哪里去?”

“揚州,我們揚州還有軍隊,我們還有再起的本錢!”倭寇頭目回答道。

倭寇首領一言不發,只是冷冷地盯住了對方。倭寇頭目頓時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盡管依舊堅持這不敢后退半步,腦袋上卻已經開始流汗了。

“你帶著你手下的武士,從東邊走吧!我留下來斷后。戰敗之責,總要有人謝罪,這個罪人不是你,而是我啊!”倭寇首領一聲長嘆。抽出了手中的武士刀,帶著自己的小姓武士部隊頭也不回地沖向了戰場。

帥對帥,王對王。李衛公倒是對這個有勇氣在逆境之中還敢想自己正面迎來的倭寇首領正眼相看了。

但戰場就是戰場,容不得半點遲疑。李衛公一馬當先地帶領著家丁向著倭寇首領直掠過去。

戰場之上,有馬的總比沒馬的強,幫手多的總比沒幫手的強。校場比試,或許倭寇首領真的比李衛公強,畢竟李衛公從來都不是程咬金,秦瓊那種可以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猛將。但這一場帥對帥的結果,從李衛公親自帶隊沖鋒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城墻上轟然而起的歡呼聲,響徹天地。李衛公用劍尖高高挑起了倭寇首領的頭顱。

倭寇們這下是真的膽寒了,少數還在頑抗不休的倭寇也隨之魂喪膽寒,也開始加入了逃亡的大軍。

如今勝負已分,剩下的無非追亡逐北,和圍捕零星逃散的倭寇了。

金陵城門轟然打開,無數騎兵突然涌了出來。

城墻上剛剛還在歡呼的人群頓時一愣,歡呼之聲一下子就小了好多。但明白過來之后,連最后一點歡呼之聲都沒有了。

一場鬧劇活生生地上演了,就在成千上萬的金陵百姓面前,幾千騎兵勇猛地撲向了逃亡的倭寇,而兵部的使者也帶著原地待命的命令出現在了戰場之上。

金陵有無數官員需要這場功勞來推脫士紳百姓死難的責任,城墻上無數武官需要這場功勞來為自己升官發財增加砝碼。

官府的理由就是,剛剛無數人見證的李衛公下令殺害士紳百姓,需要給朝廷一個解釋。

很好的理由,無論李衛公和他手下的將士們信與不信,只要南京和北京的官員們認定,并且相信就可以了。

“你們敢!“剛剛拼死打敗了倭寇,殺紅了眼的將士可沒那么容易說話。一隊隊血染衣袍,刀鋒尤帶鮮血的將士對著兵部的使者怒目而視。

打倭寇的時候不見,這一見倭寇敗局一定,搶功就立馬出來了。

李衛公麾下的將士當然不干,紛紛放棄了倭寇不追,開始自動聚攏,將兵部派來的官員團團圍住,血紅的雙眼猶如要擇人而食一般。

“誤會誤會!”兵部來的使者不過一個六品小官,在誰都知道這趟差事討不了好的時候,也只有他才會這么倒霉,被侍郎大人點了差。

這一看大事不好,要被這幫子無知士兵當場殺了,可就真冤枉了。

“大人的功勞,有目共睹,誰也不能平白抹了去。只是上頭有令,希望大人前往城內走一遭,解釋一二就行了。大人可千萬不要讓下官為難啊!”

大明的文官什么時候多武官這么客氣了?

李衛公苦笑一聲,算是真的見識了大明和大唐的不同。蔚然一嘆之后,就決定給金陵栽一口鍋。

一口大大的鍋!

什么時候,他李衛公受過文官們這么大的委屈了。反正很快期限就要到了,提前一兩天又如何?

李衛公先是嚴令士兵們回營修整,并保證自己的諾言一定兌現。自己卻只帶了幾個親衛隨著兵部使者前往城內。

“載墲,今日一別,后會無期。以后記得做一個好皇帝,不能比老夫的陛下差啊!”李衛公沒有帶上朱載墲,反而悄悄地對他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之后,便決然而去。

“載墲,該回來了!”云端之上看了場好戲的了塵,大袖一揮。朱載墲便立刻在人群中神奇消失,但卻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半點。同時朱載墲在李衛公軍隊花名冊上的名字也一同被抹去。

當然,抹去的不但是花名冊上的名字,還有很多將士的記憶。就如同朱載墲從來沒有在軍營出現過一樣。

“師公!”朱載墲變回了小孩的樣子,很是憤慨不依地叫了一聲,了塵笑了笑,才不理睬朱載墲的小脾氣呢!

“李衛公要走了,你好好送送你老師吧!”了塵突然嘆了一口氣道。

朱載墲一愣,趕忙從云頭看了下去。

朱載墲正好看見了李衛公口吐鮮血,在千萬人的注視下跌下馬來的那一刻。

“啊!”朱載墲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巴。

“啊!“城墻上下,金陵內外,齊齊地一聲驚呼叫,恍若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金陵無數文官武將的迷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仙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