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罩補充的速度怎么也趕不上消耗的速度,就在了塵這邊岌岌可危的時候,了塵一咬牙,寸許長的元嬰竟然離體而出。
元嬰一出來,咿咿呀呀地亂叫了一通之后,幾道法印結出,幾道近乎無色透明的雷網向外擴張而出,濃濃地天劫氣息立刻驅散了周圍的紫火。
了塵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元嬰立刻歸位。讓元嬰長時間暴露在外,可不是好玩的。一不小心元嬰受到丁點傷害,可就是神魂之傷,不但影響日后成道,而且修補極難。
到好歹元嬰內的殘留的天劫氣息好歹把紫火驅散了。光罩沒有了紫火的燒蝕,很快回復了亮度。了塵現在可以在雷網上的天劫氣息消逝之前,隔岸觀火,欣賞一下玄虛子力扛天劫的英姿了。特別是原本自己身邊的紫火也飄向了另外一邊的時候。
但顯然了塵小看玄虛子了,玄虛子雖然沒有了塵作弊似地手段,卻有無窮似的寶貝。且不說玄虛子頭頂的那尊小鼎,光那個正在吸收紫火的的紫玉葫蘆就足夠讓了塵膛目結舌。況且玄虛子身上的法衣也不知道什么材料所制。竟然水火不侵。偶然幾點紫火燒透了玄虛子的小鼎防護,濺到了玄虛子的身上,也是旋起旋滅。
只見著玄虛子正一心對付著天劫紫火,卻仍舊猶如心有所感似的朝了塵望了過來。
了塵的身邊除了一道無色的雷網,竟然一點紫火也沒有。玄虛子一愣,分心之下,小鼎也終于抗不住姿色劫火的天威,被紫火沾染,一聲哀鳴之后,落入了地上的天劫紫火之中,化作了一道青煙。好在玄虛子身上還有法衣,抵抗了片刻之后,玄虛子也終于回過神來。在祭起了一道金黃色的量斗。
若不是知道不可能,了塵差點以為玄虛子手上拿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混元金斗”。
大凡量斗之內的法寶都是收納之器。這個也不例外。大團大團的紫火被吸進了金斗之內,配合著紫玉葫蘆,紫火竟然慢慢地削減,只是金斗上的金光也開始慢慢黯淡了下來。看看玄虛子的臉色也知道,玄虛子也是賠上了血本了。
無論這個金斗的法寶多么厲害,終究不是正品。了塵不知道金斗能抗多久,但只要這波天劫過去,紫火失去的天劫的加持,總會找到收服的辦法。
哪怕失去了紫火的威脅,了塵和玄虛子依舊只敢對峙,卻再也不敢劫云之下動手了。
除非他們想同歸于盡,因為天劫依舊還懸在他們頭頂呢!
劫云里紅云滾滾,濃濃地毀滅般的氣息,直撲而來。這次既不是火,也不是雷,而是風。
陰寒蝕骨,直透神魂的風。
若不是了塵元嬰早成,元神已經和丹田內的元嬰合為一體,恐怕還真不一定能抗得過這無形無色,無本無源甚至都分不清從那面吹來的劫風。
陰寒刺骨卻不傷*,專壞神魂。能吹得人神魂不穩,既然三魂七魄消散而亡,連輪回都不可能。
了塵哪怕元嬰早成,也依舊不敢怠慢半點。幾道符箓飛舞而出,化為道道符墻,將了塵圍在了中央。金色的光罩不敢消散半點。體內神光下沉,全神以注地保護著元嬰不要被劫風吹到半點。
天劫總算恢復正常的套路,雖然威力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是針對金丹圓滿,元嬰尚未大成的修士了。不會在送來什么跨越階級的天劫,讓人無從應對了。
天上劫云滾滾,風劫之后,水土二劫隨后而至。就在了塵度劫的時候,大明王朝似乎也在度過自己的重生之劫。
王陽明似乎一回到京師便成為了無數青年學子的偶像,一本討論天下興亡的著作《天演論》,在大明王朝的中心掀起的軒然大波,破口痛罵者有之,欲殺之而后快者有之。
王陽明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天下群情洶洶的風口浪尖。
因為王陽明從秦代開始一直講到偽朝元末。將歷代興衰直指了問題的核心——土地和人口,貧富和兼并。
王朝始建,往往多年征戰,人口十去其七。這個時候,土地充足,兼并不興。而且民心思安,當朝的開過君主無一不是馬上皇帝,深知民間疾苦,往往也會努力抑制兼并,所以往往這個時間會成為王朝的興盛期。
然后隨著人口的增長,財富的增加,王朝只要不出大問題,往往會迎來鼎盛之世。
但成也人口,敗也人口。當人口日眾,土地有限的承載到達極限的時候,民眾也往往因為天災*,失去土地,淪為佃戶流民。無數的豪強士紳兼并土地,而且不交賦稅,且朝廷的稅賦轉移到了小民頭上,更是使得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朝廷稅收的減少也會加大軍制的敗壞,使得朝廷無力也無錢去鎮壓流民的暴動。
到最后,王朝覆滅,天下大亂,直到迎來又一個循環。
王陽明此言一出,怎么能不把自己擺在了天下權貴的對立面?
大部分的讀書人一直可都是以正義自居,以王朝的維護者頂梁柱和老百姓的代言人自居。王陽明卻直指他們才是王朝衰亡,百姓受苦的源頭。這下可就真是捅了馬蜂窩了。
反對者眾多,包括很多讀書人。支持者少,大多都是比較年輕的士子和平民百姓。。
正德皇帝很偶然地知道這本書。一見之下就愛不釋手,更以世之大賢稱呼王陽明。討伐寧王時候的那一點小小芥蒂也很快煙消云散。
天下興亡原來并不都是因為昏君啊!底下的士紳權貴才是王朝衰亡的根本。怎么能不讓正德皇帝如聞天籟?他可是一直被下面罵成昏君的。
聽說正德皇帝得道了這本書之后,如獲至寶。很難得地自己翻起史書來了,還讓幾位閣老輪流給自己講史。
正德皇帝自以為看到了歷史的另外一面。于是特意宣召王陽陽進宮講課。
聽說君臣相談甚歡,直到三天后,才在群臣的進諫下,怏怏不舍地把王陽明放出了宮。
聽說,正德皇帝還有意讓王陽明作為自己太子的老師。
這什么地位?這是妥妥地明日閣老,首輔大臣。
可旨意還沒下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就突然引爆了京師。
太子突然身患怪病,太醫們素手無策。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正德皇帝便意外落水,掉進了荷花池內,一病不起。
宮廷里幾個剩余的權宦,包括剩余的七虎,立馬就被抓了起來,打入了死牢。
朝廷內外戒嚴,連云華都再也進出不了宮廷了。
更奇怪地是,一道圣旨責令云華前往玄光觀為皇上和太子祈福!
全天下都聞到了濃濃地陰謀味道。但誰也不敢說。
朝廷文武難得地站在了一起,表示全是意外,皇上的身體不過受了些寒氣了而已。
但一道將王陽明貶廣西柳州的的旨意,無異于坐實了民間的陰謀論。
王陽明尤為傷心,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機會,可以施展抱負,一改大明痼疾,卻突然被一場陰謀弄得雨打風吹去。
王陽明心喪若死地去見了自己的父親。宦海沉浮幾十載的前禮部尚書王華。
王華也老了。自己的兒子站在了天下士紳的對立面,他也承受了莫大的壓力。哪怕他早已不在官場。可那一封封的昔日同僚,故友的信件,無一不是在勸自己讓王陽明懸崖勒馬。
王華想起了自己兒子小時候那個奇怪的志向——成圣。
自己兒子或許真的找到了成圣的機會,解開王朝興替的死結。但自己兒子終究還是太嫩了。別說如今的皇帝,就是太宗也沒這個本事和天下既得利益者為敵。
除非太祖剛剛建立大明的那一會兒。但那個時候,王陽明敢說這句話嗎?
王華看著突然沒有了精氣神的兒子,老淚縱橫。這是他最值得驕傲的兒子啊!文武雙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卻沒想到突然就栽在這里。
“你的書,為父看過。但看到了問題,沒看到解決的辦法。你跟皇上提的建議是什么?”王華問道。
王陽明老實回答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王華聽到了王陽明的回答,登時一身冷汗。指著地上的王陽明道:“你,你,你.....“王華哪兒還不知道王陽明想干什么。
什么時候朝廷敢拿權貴官員開刀了?王陽明這是要向豪強士紳征稅,難道王陽明你就不知道,士紳免差免賦這是權貴士紳們最不可觸碰的根本所在嗎?
王華被王陽明刺激的暈了過去。等到醒來的時候,老淚縱橫。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王陽明何德何能,與天下為敵?
王華走了。官場之上,紛紛傳言是王陽明氣死了自己的父親。
一封封彈劾的奏章,一桶捅地污水潑向了王陽明。瞬間將王陽明從青年才俊,日后的士林領袖打成了不忠不孝的斯文敗類,忤逆之子。
王陽明連廣西的官兒都沒得做了。只能空頂著一個伯爵爵位扶官還鄉。若不是朝廷爵位丹書鐵卷,非謀反不得摘除。恐怕連爵位都不會給王陽明剩下。
云華深知宮廷險惡,幾次意欲求見太后,卻被內侍阻擋。
太后連云華都不見了!
但云華卻真的感覺到了其中的詭異陰寒。
阻擋自己的宦官宮女,從來都是在慈寧宮里沒見過的。
太后怎么會換掉自己幾十年親近的心腹,任用并不熟悉的人來打發自己。
云華一紙飛書,化作白鴿,撲騰著翅膀飛向了西南,飛向了蜀中的青城山。
“出家人,方外之人。你不該卷進這個漩渦里面去。紅塵俗世,與我們修道之人何干?”張天師攔在了云華的門外勸到。
“天師,我知道我不該插手凡俗之事。但太后就是我義母,皇上這么多年對我照拂有恩。哪怕卷入了塵俗之中,因果纏身。大道無望。我也要走這一遭!”云華說完,張天師嘆聲而退。
一道金光劃破夜空,直射紫禁城內。
可就在云華接近了紫禁城的時候,一道紫光將云華的遁影打斷。
“云華仙子,你欲闖宮不成?”一僧一道,出現在了紫禁城的城樓上大聲喊道。下面竟然全是密密麻麻的軍陣。一個個長槍勁弩,指向了空中的云華。
“云華仙子不知道,紫禁城饒是你道法通天,也是硬闖不得的吧!”那名道人嘴中笑道。眼神卻陰沉得可怕。
“你敢攔我?”云華不屑地笑道。
“云花仙子,道法有成,修為高深。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自然奈何你不得。但你不是你師父。你師傅西去十幾年,再無音訊。想必也難有回轉之日。今日事不可為,請云華仙子回轉如何?天下事,本就不是我等方外之人該參合的!”一名和尚上前說道。手中的木魚閃閃發光,顯然也不是什么平常人物。
“那你來試試看!”云華咬著銀牙道。
“呵呵,不用了!”僧人當然不敢靠近云華,卻和道人一唱一和,念起了古怪的經文。音符晦澀難聽,云華體內的靈氣突然一陣紊亂,經脈之中無數小蟲破殼而出,瞬間將云華體內的靈氣吞噬了個干干凈凈。
“你什么時候給我下的蠱毒?”云華一時心神大亂。也怪她這一段時間沒有仔細內視修煉,不然小小蠱蟲早就被發現了,豈會留到今日?
“這叫破靈蠱。專對付你們這等修道之人!”道人說完,取出一個攝魂鈴很有韻律地搖動了起來。僧人配合地敲起了木魚。
云華只覺得靈臺一陣蒙昧,接著眼睛一黑,便從半空中墜落了下來。
既然是陰謀,怎么會不防著玄光觀的幾位插手?
千里之外的明虛搖頭一嘆,對著身邊的玉衡子道:“從今日起,關閉山門,觀中弟子無事不得下山。你也來洞府中潛心修道吧!”明虛說完,卻是對京城中的事情不置一詞。
玉衡子不敢多言,躬身領命,匆匆地回去玄光觀內發布命令了。
昆吾山中,了塵也無心理會外物,天劫即將過去,一道道紫色雷霆鳴閃不休。很快心魔之劫將到。了塵突然運起桃木法劍,不顧雷劫臨身,在自己周圍劃下了一個圓圈。圓圈里全是一道道古怪的符號。
劫云散去,紫氣東來,了塵的元嬰早已出現在了頭頂,深深一吸,將紫氣吸入了口中。就待返回丹田之時,劍光襲來,一把金錢法劍也在此時,直取了塵頂上元嬰。
“咚!”地一聲撞擊聲響起,玄虛子的法劍無功而返。圓圈內的金光擋住了玄虛子的迅猛一擊。天空中陣陣靈雨滾滾而下,卻都朝著了塵而來。甚是狼狽地玄虛子顧不得遠處虎視眈眈神獸,手印急轉,誓要拿下了塵不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