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八十章 老將赴死征塵遠,明虛山中會狐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明仙人 >>大明仙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老將赴死征塵遠,明虛山中會狐仙

第八十章 老將赴死征塵遠,明虛山中會狐仙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6日  作者:隨云仙人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隨云仙人 | 大明仙人 
正文

“敵騎十萬,漫山遍野,如今離敦煌已經不足百里了。”素老將軍沉聲說道。

青陽子聽得臉色一陣大變,急忙小聲地問道:“那將軍為何隱瞞軍情,難道將軍還有其他打算?”

素老將軍聞言苦笑道:“我若是不隱瞞,說不定如今軍營內早已經沸反盈天了。敵軍勢大難敵,我若公開,恐怕軍心難安啊!”

“可敵人不日就要兵臨城下,將軍能拖得了幾時?”青陽子問道。

“我會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向嘉峪關求救的,卻不知我大明援兵還要等多久啊?”素老將軍嘆了一口氣道。

“那將軍是不是應該馬上向城內示警,與敦煌知府商議,抽調民壯上城協守,以拖待援啊?”青陽子問道。

“城內自有敦煌官府安排,此時老夫自會和知府商議。但守城最忌死守。敵軍千里奔襲而來,糧草未足,立足未穩,且人困馬乏。若能查明起糧草所在,必能大潰敵軍,保得敦煌城內無恙!”老將軍思付片刻之后咬牙道。

“可你只有三千兵馬,糧草重地必有重重護衛,一旦將軍事有不諧,比陷大軍圍困的死地,老將軍何必如此?”青陽子勸道。

“從你們給老夫軍營送來銘牌起,老夫就知道結局了。鳴沙山兩位仙人妙算無雙,怎會突然如此匆忙地送來這引接神牌?”素老將軍苦笑道。

“呃!”青陽子一陣語塞。其實了塵仙師突然發下如此法旨,的確也讓青陽子大吃一驚。能做到一方巨賈的,那個不是老謀深算的人物。其中深意不是沒有想到過,只是不敢妄論而已。只是沒想到會突然被人說穿罷了。

敦煌城內,一紙飛書讓敦煌知府差點栽倒在了地板上。好半響才一臉蒼白地將書信收好,強自定了定心神地吩咐左右道:“快,快請城內所有屬官立刻來知府衙門議事,快去!”

知府大人最后一句“快去”幾句是用吼的,待到左右連滾帶爬地離開,知府大人這才一屁股癱倒在了座椅上。

“生我所欲,義我所欲,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何其難也!只是守土有責,本官又能跑哪去啊?可憐這城中數萬黎民何辜啊!要遭此大禍,如今也只能希望朝廷兵馬能快點到啊!”知府有氣無力地一番嘀咕之后,才掙扎著爬起來,顫顫巍巍地給朝廷寫奏章和請援文書。寫著寫著竟然就淚流滿面了起來。

十萬敵軍,如今敦煌城內所有的百姓加起來都沒有那么多。要等朝廷集結大軍前來,恐怕敦煌早已成為一片廢墟了吧!

千古艱難唯一死,知府大人可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這么一天啊!

八百里急奏幾易其稿,才在一聲長嘆中蓋上了大印,火漆密封之后,驛卒才匆匆上路。一騎絕塵,直送京師。同時也點燃了大明西域之戰的烽火狼煙。

知府后衙內眾位官員團團就坐。一紙文書,幾經轉手,卻換來一片死寂。若非這嚴冬酷寒之下,連走都走不脫。幾萬百姓員逃嘉峪關,恐怕路上就要死一半。而且敵人輕騎而來,漫山遍野地更容易被人一鍋端。恐怕都有人建議棄城而走了。可而今之計除了死守,還能如何?

大明敦煌的各級衙門這次難得地高效了起來,招募丁壯,重聘敢死之士。家家戶戶都被動員了起來。守衛家園,護衛桑梓。一股悲壯之色充溢了整個城池,青陽子更是回到家中,一番安排之后,帶頭捐獻了全部身家,當著眾人的面許下厚賞,激勵百姓踴躍守城。

而大明官府于這兵臨城下之際,也對堪為城內隱患的天神寺廟異常嚴厲了起來。要么投降,要么大兵攻入之后,雞犬不留。絕不能讓這群心腹之患里應外合,致滿城漢家百姓蒙受屠戮之難。

天神寺內一片寂靜。伊瑪目帶著一群阿匍面面相覷。如今情況有喜有憂。喜得是天神的大軍終于要到了。憂的是恐怕等不到大軍來到敦煌城下,這城內的天神子民就要被屠戮一空了啊!

一個時辰之后,敦煌城內戰事又起,天神教徒們最終還是頑固地拒絕了官府的通牒,一番祈禱之后,所有信眾為了天神獻出了生命,也讓城內的守軍和官兵見識到了天神信徒那不可思議的狂熱。

“你們都將給我們陪葬,天神已經準備了火獄來招待你們這些無知而有罪的卡費勒。巴嘎爾將軍會為我們報仇的。你們得意不了多久的。”寺破在即,到處都是一片喊殺之聲,寺外的官兵蜂擁而入,鮮血浸滿了寺廟每一寸大理石板。大殿之內伊瑪目阿卜杜勒·嘎哈爾帶著一阿匍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火油干柴,大火之中傳來的是的狂笑和詛咒。讓人不禁汗毛倒豎,毛骨悚然。

所有人都心里沉甸甸的,若是來的那些敵軍也都如此,這敦煌城還守得下去嗎?

風吹戰旗馬蹄揚,素老將軍最終還是說服了敦煌的官員。因為老將軍的想法是唯一的勝利希望,也是全城百姓唯一的生機了。拼死一搏或許能希望奇跡發生,空守城內恐怕就是等死無疑了。城墻外,幾千人馬帶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絕塵而去,城樓上知府大人目送著遠去的煙塵,心情一片灰暗。

青陽子帶著一干弟子也毅然隨軍而去了,讓幾十里歪鳴沙山上穩坐釣魚臺的i兩位“神仙”大為欣慰。若連隨軍從容赴死的決心也沒有,又如何弘法傳道,又如何使得四方信服皈依呢?

敦煌莫高窟內,玄虛子和了塵正在洞窟內借著柔和的白光欣賞著滿窟的壁畫,玄虛子更是不斷挑揀翻看一卷卷經書吱吱贊嘆。

“道友可知這洞窟何人所建,何人所封?”了塵端詳著一副色彩華麗的飛天人的壁畫,問了問旁邊閱讀經文的玄虛子道。

“道友,你特意引我到此,恐怕早知道了吧!看這壁畫應該是五代之后的風格,且年代久遠經歷幾朝,因該是好幾代人共同的杰作。這西域之內,當年大唐的故土里面,恐怕只有于滇才有這個能力和虔誠完成如此杰作了吧!”玄虛子道。

了塵點了點頭,一聲長嘆道:“只可惜,如今西域佛門絕跡,天神之教恐怕容不得這座洞窟啊。這洞窟現世不知道還要多少年之后了?”

“你不準備將這洞府公諸于世?”玄虛子奇怪地問道。

“不準備公開了。洞窟前面就是你我的道觀,洞窟內卻供奉大群佛像,成何體統?”了塵笑著搖了搖頭道。

其實了塵哪兒是怕佛門搶了風頭啊!而是這批文物保存不易,現在公開之后,引人覬覦,反而不美。一切還是靜靜地呆在這山洞之內,留待后人吧!

無獨有偶!

敦煌城外大軍決死出征,小小山村里,太叔公也是抱著必死之心,天還沒亮就一個人悄悄地走出了家門,準備去尋找昔日狐仙大人的扶危救難或者慈悲諒解了。

如今都這么多年都過去了,當年不過中年的他如今卻已是垂垂老矣,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尋到昔日那只狐仙了啊!

然而原本準備悄悄地離開的太叔公走出村口的時候,卻意外發現村口竟然早已有一大群村民等候在此了。

“太叔公,俺們知道是俺們對不起您,您這么大一把年紀還要一個人進老林子。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們怎么良心得安啊!這山林里可是有猛獸的,而且山高水險的,不如您帶幾個娃娃跟您一起去吧!沿途也好有個照應。”為首的村民說完,將自己兒子推了一把,示意他自己說話。

“太太叔公,您就讓俺跟您一起進去吧!山林里可是有狼的。”年輕人說話結結巴巴,一張略帶稚氣地臉都漲紅了。

“不用了,我雖然老了,但還走得動路,山林難不倒我。而且如今這片山林子里哪兒還有狼啊!如今連兔子都快被抓絕了啊!”太叔公搖了搖頭拒絕道。

“太叔公,您帶上他們吧!您這一路我們實在不放心啊!”村民們推出了幾個年輕后生,少年們都是十幾歲地年紀,長得壯壯實實的,正在那里手足無措地望著他們太太叔公的臉色。

“真的不用了。”太叔公不知道村民是什么意思,依舊不改初衷。準備一個人上路。

“太叔公,你就帶上吧!我們給您老跪下了啊!”村民們說完就真的跪在了地上,拉都拉不起來了。

太叔公一臉為難,好半響才嘆了一口氣道:”我帶上就是,你們都起來吧!老頭子還沒死,不用這么早跪。”

太叔公說完,村民們這才站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著小話。目送著太叔公跟幾個小伙子走進了深山,才慢慢走回了家去。

“你們父母讓你們硬要跟來,是怕狐仙真的要全村雞犬不留,給你們求個穩當啊!可憐天下父母心,你們得記在心里。還有到了山林里,別輕舉亂動。惹怒了山中生靈,可就大事不妙了啊!”太叔公一邊走,一邊絮絮叨叨地對著身后幾個少年叮囑道。

小小庭院內,四季花開,暖若陽春。一只雪白的狐貍猶如一團雪白棉花似的躺在石桌上,一動也不動。明虛神君拉起狐貍那只被燙傷的爪子捏了捏,笑道:”小家伙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是該受受教訓了啊!只是不知道你父親可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你啊?如果他見到如今的你,也不知道那只大狐貍是該喜還是該愁啊?“

就在明虛神君對著暈迷不醒的云狐子自言自語的時候,山頭的迷霧之外,又有一只白色的狐貍正瞅著山頭迷霧舉棋不定,白狐貍看起來跟云狐子很像,只是尾巴尖上一撮黑毛份外顯眼。如今就在迷霧之外,進進退退,四面徘徊,似乎有點很為難的樣子。

”福生無量天尊!道友既然來了,為何久久徘徊而不入啊!“明虛神君突然對著外面大笑道。衣袖一揮,山頭上濃霧一陣翻滾,露出一條小徑來,直通庭院。

白狐貍一愣,突然就在地上打了一滾之后,變成了一個白發白眉的中年男子,一身道裝,對著山頭拱了拱手之后,才敢慢慢地向著山頭庭院走去。

庭院內,鮮花爛漫,蜂飛蝶舞。中年男子卻是無心觀賞,剛剛走進庭院之中,目光便被石桌上那團昏睡的雪白吸引了全部目光,連此間主人正笑盈盈地望著它都忽略了。

”福生無量天尊!未知道友法號?道友可是為云狐子而來?“明虛稽首笑問道。

”福生無量天尊!“聽到明虛的聲音,中年男子一陣尷尬地賠了一個笑臉,立刻稽首還禮道:“小狐白寧子拜見神君。”

“這里不論其他,如今這末世之中,想尋得幾個談玄論道的道友也是難得。貧道暫借此地,招待道友也算有緣。只是山野簡陋,原不過幻化而出,在道友面前倒是板門弄斧了啊!道友莫怪,莫怪!”明虛笑言道。

“神君嚴重了,小狐當不起,當不起。”白寧子連忙惶恐擺手道。

“呵呵,如此就見外了。天下道門是一家。倒是貧道慢待了。請坐請坐!”明虛伸手招呼了一聲,便隨手變出了一套茶具來,給對面滿滿地倒上了一杯之后,就靜待對方開口了。

“小狐本在山中修煉,突然感到一陣心緒起伏,感到有我青丘狐族的晚輩就在附近。于是這才循著血脈感應到了這里,不想竟然得遇神君,實在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白寧子拱了拱手道。

“貧道幾年前,適逢其會遇到幾個獵人打獵歸來,其中就有一只母白狐啾啾哀鳴不已,貧道見它腹部隆起,似有生孕,一時不忍,這才將它救下。只是母狐身心受創過大,產下這只小白狐之后便西去了。貧道將其葬在了湖北狐鳴谷內。道友若是有暇,可去探望一二。”說到這里,明虛明顯面色不好地道。

“那道友可知那白狐的名字?”白寧子一聽,臉色大變地問道。語含急切,連明虛明顯不對的口氣都顧不得了。

“不知道!”明虛搖了搖頭道。

白寧子一陣失望之色,拱了拱手道:”不知“

明虛擺了擺手道:“無妨!你盡可一試。”

白寧子這才將手指放在了眉心一點,取出了一滴鮮血來,直接往云狐子的額頭按去。

暈睡中的云狐子恍然不覺間,那一滴鮮血便順著白毛直接吸入了體內。微微起伏的胸腹間全無半點異樣。

老白狐臉色大變地一把將云狐子抓起,放在了眼前,左看右看,不知不覺間已是淚水滿眶。

“前塵不提,云狐子已經拜入玄光觀了塵真人門下。如今為坐下二弟子。修行的三清正法。暫時不會回到你族之中。你們也不便相認。你可愿意?”明虛似乎很不通人情地答道。

“多謝神君,小狐自然愿意,是小狐對不起它們母子倆,小狐又有何面目再見它啊!”白寧子一陣唏噓,起身就欲告辭。

明虛連忙阻攔道:“道友誤會了,只是云狐子從前有些嬌寵壞了,心性不定,歷練不足。貧道恐其終日懈怠,這才讓其吃些苦頭,也算應其狐生七劫。待它劫難之后,修行有成,貧道自然不會阻攔你們見面的。”

明虛說完又看了看石桌上的云狐子沉聲道:“不想云狐子突然覺醒了自身天賦,于山村之中,迷人六識,收人魂魄,猶如魔道。貧道對你們青丘一族了解不深。不知道道友可有解救之法?”

白寧子聞言一愣,立刻上前掀起云狐子的眼皮看了看道:“的確是我們白狐一族的天生幻術。只是怎么會有如此奇怪的變化,幻術而已,迷人感官,卻從不會吸人魂魄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仙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