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傻阿甘
更新:2016101003:03
字數:2553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月票對《》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寫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
張偉從來都是脫稿演講的,這次也不例外,他走上舞臺,拿起話筒,露出一絲笑容,開始發言,“尊敬的國王、王后和王室成員,女士們先生們:
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是要進行演講的,而我之前缺席了這個環節,在此對大家說聲抱歉,然后我決定把演講和這次致辭答謝合并在一起,而我演講的題目則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網)
科技史上有幾個著名的“預言”。
100多年前,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的老師菲利普·馮·約利教授曾忠告他,“物理學基本是一門已經完成了的科學”。
1899年,美國專利局局長斷言,“所有能夠發明的,都已經發明了”。
幾十年前,ibm董事長老沃森也曾預言,“全球計算機市場的規模是5臺”。
現在看來,這些預言非常可笑;但這些人都是那個時代本領域最杰出的人才。他們預言的失敗,不是因為短視,而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動力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測,人類創新的潛能更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科技也永無止境。
今天,我們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就了解到發生在地球另一端的新聞事件,可以隨時隨地和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進行通信交流、研討工作、召開會議,可以在家里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就連在兩年之前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反重力飛行車和智能機器人,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改變?毫無疑問,是科技。科技的加速發展,推動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巨變,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在我看來,科技的發展會越來越快,很多科技即將迎來爆發,我們則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劇變時代。
在計算機領域,強人工智能已經出現,智能地球正在實現,虛擬世界呼之欲出。
在先進材料和制造領域,我們已能夠從分子層面設計、智能化制造新材料。另外,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材料、光電子材料等都取得了突破。
在太空領域,我們也已經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開發月球即將成為現實,下一步則是殖民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的太空。
在能源領域,太陽能、頁巖氣、風能、氫能、無線輸電技術、核聚變等都取得了重大進展,而且由于我們可以開發月球,獲得月球上豐富的氦3,能源問題在未來幾千年內都不會是問題。
在生命科學領域,我們已經能夠讀出所有現存生物的基因密碼,正在摸索各基因組參與蛋白質合成的機理和過程,當我們完全讀懂了基因,將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隨心所欲地創造物種,人造物種將取代上帝創造的特種。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干上帝的事。
除此之外,還有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網絡、量子仿真、納米機器人、4d打印、封閉空間內的生態維持、反物質、暗物質、曲速引擎……
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的高科技產品被發明出來,每分每秒,都有無數的先進理論被提出或實現,所以我才會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因為我們將會見識到一項項偉大科技的誕生,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難以想象的變化。我可以斷言,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五年與世隔絕的生活,當你五年后從新回到人類社會中時,你會以為自己來到了一百年后的未來世界。
我想告訴各位,未來是屬于科學的時代,是屬于科學家的盛世,有志于科研的人,請不要猶豫,盡早投身這個領域。正如牛頓所言,他不過是在真理的大海邊上揀到了幾只漂亮的貝殼,真理及無數對人類極為寶貴的知識正在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大家只要投入這個領域,也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貝殼。
最后,我也效仿科學界的前輩,來做幾個預言吧。
第一個預言,宇宙中存在外星人,我們很可能在百年之內遇見外星人。
第二個預言,在五十年內,我們可以將壽命延長到五百歲。
多謝諸位。”
好吧,這兩個預言其實根本不算預言,因為張偉可以肯定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要不然就無法解釋大發明家系統的來歷,至于在百年之內遇見外星人,則是他給自己的目標。至于第二個預言,已經實現了一部分,只要注射了基因進化液,壽命就可以延長到一百五十歲,至于五百歲,也是他給自己的目標。
總的來說,這既是張偉給自己的目標,也是張偉給自己的壓力,像他這么愛面子的人,在公共場合把牛逼吹出去了,就一定會努力去實現,免得打自己的臉。
張偉話音剛落,藍廳之中便響起如潮水般的掌聲,而這時,正在往臺下走的張偉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腳步戛然而止,轉身返回臺上,拿起了話筒。
在場眾人愕然,這是什么節奏?
“各位。”
張偉頓了頓,繼續說道,“各位,不好意思,剛才有一件事忘了宣布,我已經研制出了治療癌癥的基因注射液,這種藥物很快就會進行臨床試驗。”
全場沉寂了數秒,下一刻,幾乎所有人都站起身來,用力的鼓掌,掌聲雷動,震徹全場。
有了能百分百治愈艾滋病的“未來1號基因注射液”在先,全場所有人都下意識的相信,張偉這次發明的治療癌癥的基因注射液也能夠完美治愈癌癥。
這可是癌癥啊,和艾滋病不同,每個人都有罹患癌癥的可能,現在,每年全球新發癌癥的病人達一千多萬,每年死于癌癥的病人超過700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在場就有不少人罹患癌癥,還有晚期患者,那種來自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讓他們體會到了“癌癥”這兩個字的可怕。尤其是到了晚期的時候,那種絕望的滋味,讓人無法承受。
可以說,只要治療癌癥的基因注射液確認有效,明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必須是、也只能是張偉。
“咦?”
這時候,有人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治療癌癥的基因注射液確認有效,那么張偉就攻克了艾滋病和癌癥,這兩項成就都足以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那么張偉就是自己在和自己競爭了諾貝爾獎了!這真是一件有意
熱門推薦:
網站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