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1025章一仆二主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5章一仆二主上

第1025章一仆二主上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9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正文


類別:穿越小說作者:話凄涼本章:

十七世紀,雖然西方世界冉冉升起,但世界的中心,仍然是在亞洲,而非西方。

此時世界上五大人口大國,有三個在亞洲,分別是明帝國、莫臥兒帝國,日本國,剩下兩個,一個奧斯曼帝國,大部分版圖都在亞洲,真正完全屬于西方的就只有法蘭西王國,另外西班牙在十七世紀后半頁,則跌落到第六的水平。

此時東方因為戰亂,明帝國的人口減少,莫臥兒占據第一人口大國的位置,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莫臥兒離大明比較遙遠,加上馬六甲被荷蘭人控制,明帝國暫時無法在莫臥兒尋找市場。

日本的人口,在十七世紀時已經接近兩千萬,長期盤踞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同法蘭西王國差不多,甩英國一條街。

雖說日本是個窮地方,資源匱乏,但是兩千萬的人口,足以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哪怕他們每個人一生只用明朝的棉布做一件衣服,那也是兩千萬件,能帶活大量的明朝作坊。

大明朝廷,很重視這次與德川幕府的通商談判。

理藩院的船員從南京碼頭直接上船,水師一個千戶官,大手一揮,喊道:“起錨,開船!”

甲板上的眾多官兵,收起了伸到碼頭的船梯,幾名水手走到船頭的絞盤前,一人推著一根車關棒,隨著他們的推動,鐵鏈緩緩上升,鏈子同船上的木頭摩擦著發出一陣陣的聲響。

水手是這幾年來興起的一個好活計,因為待遇好,比當佃戶種田要強上許多倍,所以很多失地的青壯都愿意從事這個行當,不過水手待遇好,要求便也高,船家和商會一般都會選擇身強體健之人,要是條件太差,想當也未必當得上。

出海是件危險得事情,不僅會遇見大風大浪,還會遇見海盜,沒個強壯的身體,多半會死在海上。

因此這水手也不是誰都能當,各個海商,各個船主最想要的人,還是從軍隊退下的立卒。

幾名身體健碩的水手,踩著沉穩的步子,推動著絞盤,不一會兒,一個巨大的三爪鐵錨便漏出水面。

船錨一起,福船失去控制,開始順著江水滑動,幾名士卒拿著竹竿往岸上一撐,福船離開么碼頭,順著江流東下,進入大海。

明軍光復江北之后,江防的重要性便降低下來,湖廣水師的規模被消減,抽調精銳組建東海水師,用來防守長江口,肅清海盜,打擊走私,保護貿易的順暢。

使團有兩艘福船,領隊的將領是徐俊勝,船和人都是從崇明的東海水師借調過來。

福船為了適合海上航行,所以都是尖底,吃水很深,沒有槳,全靠風力航行。

這時船被撐離碼頭,隨著水流慢慢滑到江心,徐俊勝站在船樓上,立時一揮手,“升帆!”

甲板上的士卒一起動手,開始升起主帆,眾人齊聲喊著號子,費力的拉動,寬闊的帆面如烏云般遮住陽光,甲板上光線一暗,頓時陰涼起來。

其實明朝仿造西夷的戰船上,已經有了比較輕便的布帆,但是因為西夷的操帆方式與明朝有些區別,所以還沒推廣開來,并且也不太適合福船,明朝的帆主要還是竹帆,帆布依靠竹肋支撐,而竹肋一多,自然沉重。

不過這種有竹肋的帆雖然重,但是也有各好處,就是他不易損壞,炮彈不容易一下就將帆布撕開,造成的洞會小一些。

不多時,船帆已經全部升起來,士卒們將帆索固定在甲板上的木樁上,船隊順著江水,借著風,速度立刻提了起來,岸邊騎士拍馬難追。

陸地絲綢之路逐漸衰落,海上絲綢之路興起,還是有原因的,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海運比路運強了太多。

長江上船只往來如梭,大小船只不停的從船隊身邊經過,有的滿載貨物,順著江流出海,有的則是在纖夫的拉扯下逆流而上。

長江兩岸號子聲此起彼伏,一搜兩千料的大海船,在四五百名纖夫的拉扯下,緩慢的前行,駛往南京的方向。

不一日,船隊便出了長江口,進入東海,遠處一望無際,海天相接。

在蔚藍的海面上,天空中海鳥飛過,遠處片片白帆駛向遠方。

福船的特點是兩頭高,中間低,船尾有三層船樓,如海上城樓。錢秉鐙站在船樓上,江風拂過,吹得他衣袍鼓動。

他不是頭次出海,之前出訪南洋各國,為他積累了出海的經驗,但是隨行的人員卻暗暗稱奇,不少人更是第一次見到大海,內心激動不已。

錢秉鐙見他們激動的模樣,卻笑了笑,鉆入船樓內,路程還遠,眼下還是保存精力為好,否則將難以熬過漫長的航行。

他第一次出海也這樣激動,可是當經歷過連續一個多月,周圍的景象全都一樣,而自身又被限制在一海船的有限空間內,剩下的便只是枯燥和寂寞。

使團出了長江口,遠處東海水師的巡邏戰船發現了他們,水師見了旗號后,護送著他們走了十多海里,然后對海面放了幾炮,為他們送行,便折返回去,繼續巡邏。

水師肩負著重任,他們除了要盤查大明的走私船只外,也要阻擋外國的船只進入長江,靠近沿海城市。

按照大明的規定,外國的船不能隨意進入大明的內河,也不可以隨便進入沿海,只能在廣州、泉州、寧波這些規定的通商口岸停泊和進行貿易,外國商人并不能隨意出入明朝。

船隊出了長江口,便往東北航行,一路順風順水,幾日后便到了琉球。

琉球位于日本與明朝之間,同明朝關系親密,其國中有黃、林等姓都是太祖時,遷入琉球,整個國家與明朝幾乎是同文同種。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琉球成為了中日貿易的中轉站,來往貿易的船只都要停泊補給,所以琉球十分富有。

這日,錢秉鐙在船樓內看書,他是朝廷大員,船上空間雖卻能獨占一間。

他正讀著有關日本國的一些記載,以及大明與日本往來的文獻資料,以便到了日本之后,能夠與幕府將軍更好的商談。

他這一看,對日本到是有了不少興趣,日本名義上的君主叫“天皇”,而實際的掌權者又是幕府將軍,將軍下面還有一堆割據大名,他甚至覺得眼下日本的局勢和大明很像,大明的皇帝也成了一個象征,朝廷大權由楚王掌握,地方上一樣有金聲桓、鄭成功這些半割據的勢力存在。

“錢大人,馬上就到琉球了!”錢秉鐙正看著一本日本書紀,徐俊勝忽然來到房間外,敲門說道。

錢秉鐙聽說到了琉球,將書合了起來,然后走出房間,同徐俊勝一起走上船樓,遠處一個大島,目力可見,但是看見是一回事,到又是一回事,船隊航行了大半個時辰,才來到里首港灣。

眾人從船樓上看去,港灣內還停泊著不少海船,除了東方的船只外,還有一艘掛荷蘭旗的商船停泊于此。

目光移向碼頭上,得到消息的尚質王已經領著大隊人馬,在碼頭恭候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