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432章三桅戰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2章三桅戰船

第432章三桅戰船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1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山之上,國有殤

荷蘭人之前主要活躍于臺灣,很少活動于粵海,廣東水師,包括王彥對荷蘭人都不是很了解。

施瑯原來是鄭氏千戶,而鄭氏與荷蘭人多有往來,所以算是見識過荷蘭人,對荷蘭人的戰力比較了解。

他聽了王彥的話,遂即解釋道:“回稟國公,若荷夷在陸地上,以廣南數萬精兵,滅之如以袖拂塵,輕而易舉也。然而荷夷所憑借卻是火炮快船,大明縱有十萬雄兵,也不能下海去抓他,而廣東水師的戰船,卻遠遠比不上荷夷,所以末將沒有必勝之心。”

明朝的水師船只,在海禁之后,噸位逐漸減少,明初的水師戰船,主力戰船為五千料左右,也就是兩千五百噸級以上,鄭和的寶船更是數萬料,有西方學者認為達到兩萬噸級,而到了明末,主力戰船則退化到不足千料,噸位不到四百噸級。

此時,西洋帆船中的主力戰艦,卻開始向千噸級邁進,王彥也看過一些關于西夷的奏本,但畢竟未曾親眼所見,所以不知道差距在哪里。

漢人稱華夏為中國,又以中國為天下,漢地之外,則稱為胡、虜、狄、夷、戎、蠻,而之所以這樣蔑稱,自然是因為漢文化和文明的先進和強大,只有先進才有資格蔑視落后,王彥作為士大夫,對于自身的文化和文明,自然存著強大的自信,他雖然認可西夷的一些優點,也有意吸收,但他內心還是蔑視西夷,所以皺眉問道:“荷夷的戰船,比水師的戰船好多少?”

施瑯一邊引著王彥,往營地而去,一邊說道:“國公,海戰之事,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荷夷之前與我大明也交過兩次手,之所以被大明擊敗,并非其船不堅,其器不利,蓋因為大明船多人眾,而荷夷人寡船少也。”

王彥點點頭,澎湖之役福建巡撫南居益以萬人打一千多荷夷,料羅灣鄭芝龍以一百五十艘戰艦,打荷夷及海盜船六十多艘,都是以多擊寡。

施瑯繼續說道:“末將在福建時,曾在閩海見識過荷夷戰船,其船長二十余丈、高數丈,兩層甲板,船旁各列大炮三十余門,共計六十多門,炮可射四五里,漁船被擊中立馬粉碎。而我水師戰船,最大者長不過十三丈,寬四丈,配炮三十門,大小、火炮只有荷夷的一半,且夷船身窄體長,而福船體寬,不利于乘風破浪,速度也有所不及,因此如果緊緊靠廣東水師,末將以為勝算不大。”

王彥停下腳步,有些吃驚道:“差距有這么大嗎?”

施瑯說道:“可能比末將說的還要嚴重一些,大海之上,一直是鄭氏的天下,朝廷之前對于廣東水師并不重視。現在的水師,還是國公入粵之后,才進行組建,船只多是從江南帶來的商船改造的戰船,水師的火炮,除了從澳門采購的一批之外,其他都是老炮,也不堪重用。”

談到這里,又回到老問題上來了,歸根結底,還是南明沒錢,以朝廷的財政,保證了陸師的供給,就沒有余財來發展水師。

廣東水師唯一的一次添加新炮、新船,還是王彥入楚之前,而這一年來,就再也沒有添加過一點新的家當。

想明白水師的難言之隱,王彥不禁嘆了口氣,“看來,朝廷決定開戰,是有點魯莽了。”

“國公,朝廷不是打算聯系葡萄牙人,一起對抗荷夷嗎?”旁邊一直沒插上話的俞方棋,見王彥有些失望,連忙說道,與施瑯的看法不同,他是極力主戰的。

王彥搖搖頭,“本督這次順道前往澳門,本來是想與葡萄牙商議對付荷夷之事,但聽施將軍的話,了解了廣東水師的實情,本督卻暫時不打算與葡萄牙聯合了。”

“這是為何?”

“昔宋金海上之盟,約定共同攻遼,金軍一路旗開得勝,而宋卻被遼國偏師擊敗,讓金人看到了宋軍的無能,遂至靖康之恥。”王彥看著俞方棋,解釋道:“在本督看來,葡萄牙與荷夷,都是一丘之貉,只是葡萄牙人比之荷夷要講規矩一點,所以朝廷才愿意與葡萄牙貿易。這次朝廷有意聯合,是想與廣東水師為主,葡萄牙人為輔,但如果水師自身不行,到時候讓葡萄牙人瞧出笑話,卻有許多隱患。”

俞方棋聽了微微一愣,施瑯卻抱拳道:“國公,其實廣東水師訓練已經到位,關鍵是船炮不精,末將聽聞鄭之龍之前曾仿制過何夷的三桅快船,無論大小,還是火炮配置與荷夷之船,都相差無幾。如果水師能有這種戰船,在配上精良的火炮,則不需要葡萄牙人,水師也能一戰。”

“哦?”王彥心里一喜問道:“只要有這種戰船,施將軍就有把握?”

“回稟國公,荷夷萬里而來,在東海和南海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船快炮精。我大明人力,遠非荷夷可比,只要有同樣的戰船火炮,加上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幾倍而攻之,哪有打不贏的道理。”

王彥有些明白過來,快船就像海上的騎兵,而荷夷的船,不僅快而且火炮眾多,可以說集合了輕騎的速度和重騎的威力,想象王彥對騎兵的可望,他不難看出水師對荷夷戰船的垂涎欲滴。

一時間,王彥對鄭氏仿制的荷夷戰船,提起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明朝的船只一點也不差,只是施行海禁之后,才逐漸衰落下來,相傳據《殊域周咨錄》記載,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檔案,包括海圖、寶船的資料,原存兵部,但明憲宗成化年間,有太監讓皇帝派人再下西洋,皇帝意動,隨讓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去查舊檔,但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卻說是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了起來。

也有說,劉大夏覺得三寶太監下西洋,耗費民財,于國家無利,將資料一并燒毀,具體的情況,已經不可考證,反正到此時,南明朝廷是沒有能力造出寶船。

王彥想著,要擊敗荷夷,那大明就得有比荷夷更大,更堅固的海船,不過隨著明朝造船技術的退化,不要說寶船,千噸級的都很難造出來。

王彥聽說鄭氏有與何夷一樣的大船,心里頓時一動,造不出更大的船沒有關系,同樣的船也可以,而以大明的人力、物力,荷夷有一艘,大明完全可以爆十艘出來,以十打一,哪有打不過的道理。

當然,要造船,王彥首先還是要有錢,有圖紙,有工匠。

“鄭國姓經歷閩中之變后,實力大損失,雖然從乘著清軍不備,從泉州、安平,搶了一批糧草物資,但也吸引的張存仁的注意,只能在金門固守,不敢輕動。”王彥說道:“朝廷這次新年開朝,喚他入朝述職,他卻只有奏本過來,可見情勢比較緊張,這次對付荷蘭人,本來不欲調他參戰,施將軍如此一說,本督卻要改變主意了。”

(大家中秋快樂。感謝yeye業的,感謝悅凍窩芯、秦松旺、云飄飄的。)

提交留言信息

更新緩慢

章節報錯

收錄小說

書名:*小說名稱

作者:*小說作者

:*網站

內容:

提交推薦票

提示信息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