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335章海內如今傳戰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5章海內如今傳戰斗

第335章海內如今傳戰斗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1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賬號:

密碼:

視覺設置:

微軟雅黑


“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益堪愁。”

這是崇禎十二年,柳如是驚聞,皇太極十萬眾攻濟南,山東巡撫宋學朱,濟南參政鄧謙,歷城縣令韓承宣,苦守十余日,最后城破殉國的消息后,所作的詩句。

如今時隔多年,王彥與清兵戰于湖廣,陳子龍與清兵戰于蘇州,萬元吉、李永茂、楊廷麟與清兵戰于贛南,荊王朱常巢與清兵戰于鄂北,賀珍、孫守法與清兵戰于陜南,魯王與清兵戰于浙東,此外沐天波與沙定洲戰于云南,曾英據守重慶謹防張獻忠襲擾西南。

華夏大地,已是處處烽火,正是“海內如今傳戰斗”,大明正統以堪憂。

在浙東大地上,魯王政權在面臨二十萬清兵之時,瞬間土崩瓦解,江數十萬眾,盡無一戰之力。

三月八日,清軍戰領紹興,魯王攜帶親信退往臺州,宮眷、世子由靖夷將軍毛有倫保護,但毛有倫卻改道蛟關,以便入海,為叛將張國柱截獲,不久送往杭州,后威脅魯王不成,皆被清廷斬殺。

方國安乃是魯王所拜的大將軍,總制浙東諸路兵馬,在他投降之后,新建伯王業泰、內閣大學士方逢年、謝三賓、宋之普,吏部尚書周祚、兵部尚書邵輔忠,刑部尚書蘇壯,太仆寺卿姜一洪等大小官員數十人跟著投清,武將中投清者亦有總兵十八員,副將不計其數。

興國公王之仁,在海上擊退了清兵沿海而進的水師,領著幾千兵馬回援紹興,見城上已經插滿了清軍的黃龍旗,大哭曰:“壞天下事者,方國安也。敵二十余萬盡數渡江,吾孤軍何以迎敵,今唯有一死也。”

王之仁欲拔劍自刎,但卻被部下阻攔,言:“舟山懸于海外,多鐸兵力雖盛,不能及也。將軍可領舟師入海,與舟山黃斌卿會師共舉,再圖恢復,豈可輕生耶!”

王之仁隨從其言,乘舟船百艘,攜帶大批輜重由蛟門航海到舟山,但他不知道的是黃斌卿忠于隆武朝廷,再他來舟山之前,自臺州入海欲入舟山暫避的魯王,已經被黃斌卿拒絕,最后南下前往福建。

唐魯之爭,浙東魯王政權對隆武朝廷懷有敵意,反之亦然,王之仁的船隊行至舟山,黃斌卿同樣不納,甚至發炮反攻之仁。

門戶之別,致使同室操戈,大明南都以陷,國失三二,卻仍然同姓向爭,此國之所以一敗再敗也。

王之仁前無安身之地,后有滿清追兵,心中大恨黃斌卿不義之舉,隨把其妻妾并兩子、幼女、諸孫等家屬九十三人集于大船之上,哭曰:“今大勢已去,前后無路,汝等為吾家人,陷于敵手,必受磨難,不如殉國,可呼?”

王之仁之妻聞語,哭拜曰:“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夫君之言,妾身豈敢不從耶!”

其子亦哭拜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今山河淪喪,臣子不能守土,理當殉國也。”

王之仁隨命人鑿穿船底,滿門盡沉于蛟門之外,他則面南而拜,將魯監國所賜之印信,投之大海,然后獨自前往松江。

王之仁未穿官衣,而是峨冠博帶著漢軍衣冠登岸,時松江百姓剃發易服已有半載,忽然見他身著故國一衣冠,頓時紛紛掩面而泣。

當地清兵將他鎖拿,不敢怠慢,立馬就轉送南京。

王之仁從容入見內院大學士洪承疇,自稱‘吾系前朝大帥,國亡當死,恐葬于鯨鯢,身死不明,后世青史無所征信,故來投見,欲死于明處耳!”

洪承疇起初還希望他回心轉意,以禮相待,婉言勸他剃發,但王之仁卻斷然拒絕,大罵洪承疇曰:“昔先帝設三壇祭汝,殆祭狗乎!爾背義忘恩,操戈入室,平夷我陵寢,焚毀我宗廟,若通天之罪,過劉整、張弘范遠矣。”

洪承疇羞愧滿面,無地自容,于是下令將他殺害。

清軍占據紹興后,分兵掃蕩浙東諸府,各地州縣先后被破,時大學士張國維守東陽,被清兵團團圍住,內無守軍,外無強援,他不愿清兵屠城,遂召小兒世鵬問其生死之態。

張國維有三子,長子張世鳳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殺死于錢塘江畔,另二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兒子張世鵬。

這時世鵬聞張國維問他愿不愿意殉國,臉上不禁漏出猶豫之色,張國維見此,立馬大怒,拿起桌上石硯擲擊,但沒有砸中。

世鵬泣對曰:“從容盡節,慷慨捐軀,兒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不忍棄之也”

張國維聞語,一聲長嘆,午夜,他穿戴衣冠,向母訣別,從容賦三章,又寫“忠孝不能兩全,身為大臣,誼在必死。”擲筆于地,付遺書于世鵬,投園池而死。

此外還有兵部尚書余煌,放民出城,而后投水死。大理寺少卿陳潛夫,與妻、妾自盡死。禮部尚書陳函輝追魯王到臺州,但魯王已經乘船入海,哭入云峰山中,賦絕命詞十首,自縊身死。

馬阮閹黨中,大學士朱大典據守金華,清貝勒博洛親自統率滿、漢八旗,四面攻打,朱大典死守二十于日,被清兵用紅衣大炮攻破,朱大典與家屬和親信,在火藥局,點燃火藥,轟然一聲中,壯烈成人。

朱大典在明季官場上,以貪婪著稱,然而當國破家亡之際,他卻破家紓難,其民族氣節勝偽君子多矣。

馬軟一黨中,馬士英飽受責罵,當然在他的手中,弘光與潞王先后被滅,他身為首輔大臣責無旁貸,但他在浙東兵敗之后,卻逃入四明山,削發為僧,被俘之后,亦沒有降清,而是英勇就義,卻實屬難能可貴。

馬阮一黨中的阮大鋮,與馬士英、朱大典比起來,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他在清兵攻占浙東之后,就頭降了清廷,只是他投降不到一個多月,便病死在同清兵一起進軍仙霞關的路上,卻著實讓人無語。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