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子、濤子等人興致勃勃,而后嬉笑著跑回了辦公室,他們要先去把手上的事情安排好,然后再去溪水溝邊。
李凡、蘇情、小丫頭三人繼續往村里走,到家之后,老爸、老媽、秦烈、蘇易霖都沒在家。
稍微休息了一會兒,三人重新走出院子,向著溪水溝邊走去。
路上,碰到秦烈、蘇易霖、鄭潔、梁生四人,也正在向溪水溝的方向走去。
之前,蘇情給秦烈打了電話,說要去溪水溝捉螃蟹,四老自然很興趣前去湊個熱鬧。
看到李凡,秦烈說道:“你小子的《西游記》電視劇倒的確還不錯,沒有讓人失望,片頭曲和片尾曲兩首曲子,也同樣不錯,像那么一回事兒。”
李凡嘿嘿笑道:“那是自然,我既然敢讓你們盡管期待便是,那自然是有絕對把握的。”
秦烈道:“少得意,現在只是開頭兩集還不錯,后面還能不能有這樣的水準?那還不好說。”
李凡哈哈一笑,他自然知道秦烈只是故意這樣說而已,并不是真的擔心后面的劇集水準有所下降。
過了片刻,鄭潔說道:“聽說你邀了不少人去溪水溝捉螃蟹,這么多人捉螃蟹容易,但要做出足夠這么多人吃的分量可不容易,你小子忙得過來嗎?”
李凡道:“到時候我們就在溪水溝邊野炊,大家一起動手,我只掌握關鍵步驟就可以了,做出來的螃蟹味道也不會差,我這么久沒回來,大家熱鬧一下。”
鄭潔點頭道:“這樣就可以了,在溪水溝邊搞野炊,聽起來感覺還不錯。”
秦烈、蘇易霖、梁生三人也表示,在溪水溝邊野炊,的確挺有意思。
一行人一路說說笑笑,到了溪水溝邊的時候,那一群熊孩子全都已經到了,有些還在岸上,有些卻是已經下到溪水溝里摸開了。
看到李凡到了,溪水溝里的熊孩子們,又全都爬上了岸,和岸上的熊孩子們一起,跑到李凡前面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溪水溝邊有經常來村子游玩的老游客認出了李凡,十分驚喜的李凡打著招呼,說道:“李莊主,你回來了。”
這聲音并不小,周圍的游客們自然也知道了,剛剛走過來的這個年輕人,赫然就是李凡。
他們十分興奮、激動,又有些緊張,紛紛和李凡打著招呼。
李凡笑著一一回應,并說他們準備在這里搞個野炊,將以螃蟹、魚作為主要食材,邀請有興趣的游客一起。
周圍的游客們聽后,無不驚喜不已,李凡親自邀請他們,那是何等的榮耀?他們哪里會拒絕,全都忙不迭的直點頭。
一些本來已經準備要走的人,肯定是不會走了。
會有現場的游客加入野炊隊伍,早在李凡的計劃當中,他已經讓附近的一家仙緣小筑,將需要用到的灶具,以及輔助食材送過來。
主要食材螃蟹和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人再多都不用擔心不夠吃的問題。
和游客們打完招呼,李凡對一群熊孩子說道:“好了,大家都聽好了,我們的摸螃蟹比試從現在開始,要參加比試的,就可以下去開始摸了,摸到最肥、最大的螃蟹者,我有獎勵。”
熊孩子們歡呼一聲,跑向溪水溝邊,他們早就已經迫不及待了。
小丫頭也興致勃勃的下到了溪水溝里,她要親自去摸螃蟹來吃。
周圍的游客聽到李凡對孩子們說的話,無不眼睛一亮,因為“獎勵”二字。
對于李凡的獎勵,他們顯然也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想說,他們能不能也去參加摸螃蟹的比試?
但要和一群小孩子去爭搶獎勵,他們又實在是說不出口。
當然,他們知道,即便他們說出口了,也幾乎不可能得到李凡的獎勵。
因為,比試摸螃蟹,他們還真不是那一群熊孩子的對手。
隨后,看一群熊孩子在溝里摸得好玩,一些游客還是忍不住的下去摸了,不是為了獎勵,只是覺得好玩。
李凡自己并沒有下去摸螃蟹,他準備去弄一些魚過來,溪水溝里也有魚,但溪水溝里的魚是土生土長的魚,雖然遠比市場上的魚好吃,但還是遠遠不能和堰塘里面的魚相比。
既然請大家野炊,李凡自然會準備最好的食材。
李凡對蘇情,還有秦烈、鄭潔幾人說道:“人有點多,不能只吃螃蟹,我去弄點魚來。”
幾人點點頭,讓李凡快去快回。
李凡離開溪水溝,他并沒有去堰塘里弄魚,而是直接在仙緣空間里,弄了幾十條鯉魚出來,每條魚差不多都是兩、三斤重。
找到一個大口袋,將魚裝進口袋,用手一掂量,差不多有一百來斤,應該夠了。
李凡提著一大袋子魚回到溪水溝的時候,峰子、濤子、李茹等農莊辦公室的人,已經來了。
峰子、濤子等男生,也下到了溪水溝里摸螃蟹,大大小小的螃蟹,一群人已經摸到兩、三百只了。
附近一家仙緣小筑的工作人員,也按照李凡的要求,搬來了需要用到的灶具,以及相關的輔助食材。
鯉魚可以直接火堆上烤,做螃蟹卻需要用到灶臺、灶具。
灶具現在有了,還差灶臺。
沒有灶臺?很簡單,直接就地制宜,在適合的地形上,壘幾個灶臺出來就可以了。
在李凡的指揮下,一眾沒有去摸螃蟹的游客,興致勃勃的開始壘灶臺,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其實頗有些技術含量。
灶臺壘好了,火力很大,沒有壘好的話,火力就不怎么樣。
火力不怎么樣的話,就會出現下面的火勢燒的很旺,上面鍋里的熱量卻很小的情況。
所以,每口灶臺李凡都會親自調整,確保火力足夠。
秦烈、蘇易霖、鄭潔、梁生、蘇情幾人,也饒有興致的自己壘了一個灶臺。
李凡看過之后,豎了豎大拇指,說道:“非常不錯。”
秦烈得意一笑,說道:“當然,這玩意兒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少弄,比你小子的經驗強多了。”
這倒也是,幾位老爺子的經驗,的確要比李凡豐富得多。
灶臺壘好了,李凡又讓眾人四處散開去尋找柴火。
眾人答應一聲,四處尋找柴火去了。
一會兒之后,抱著柴火回來的游客,卻明顯比之前離開的游客更多。
很明顯,有新的游客加入。
李凡對此,自然十分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