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民大明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流沙河收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小農民大明星 >>小農民大明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流沙河收徒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流沙河收徒


更新時間:2018年02月09日  作者:在鄉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在鄉下 | 小農民大明星 
(求推薦)

更新時間:20180209

孫悟空搖身一變,變作高翠蘭的模樣,坐在屋子里等那妖怪前來。

而過了不久之后,一陣狂風刮過,果然有一個妖怪駕霧而來,那妖怪生得丑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

孫悟空化作的高翠蘭,與那妖怪一番攀談之后,得知那妖怪住在福陵山云棧洞,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

而后又說她爹爹請了厲害的法師要來拿他,那妖怪卻說他有天罡數的變化,九齒的釘鈀,怕甚么法師?

高翠蘭又說她爹爹請的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

那妖怪聽了頓時就有些怕了,說那鬧天宮的弼馬溫,有些本事,恐怕弄不過他,低了名頭,而后便要走。

孫悟空見那妖怪要逃,當即現了原身,喝了一聲,“妖怪,哪里逃!”

那妖怪了見孫悟空現了原身,大驚之下,化風逃離了出去。

孫悟空也緊跟著追了出去,直追到福陵山云棧洞前。

孫悟空喝問那妖怪是哪里來的妖魔?為何會知道他的名號?

那妖怪照實說了,原來是他不是普通的妖怪,而是天上管理天河的天蓬元帥,只因在一次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喝醉了酒,扯住嫦娥的衣裳要其陪歇,這才被貶出天關,又因有罪投錯了豬胎,這才變作了這番模樣。

而后,孫悟空與那妖怪斗在一起,孫悟空使如意金箍棒,那妖怪使九齒釘耙,自二更時分,直斗到東方發白,那妖怪方才敗走,逃進洞里,閉門不出。

孫悟空回高老莊給唐僧說了那妖怪的來歷之后,再一次來到云棧洞外,打壞了那要妖怪的洞門。

兩人又打斗一陣之后,那妖怪氣急敗壞的說,他記得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住在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今天為何要到云棧洞來與他為難?

孫悟空聽后則將受觀音菩薩點化,保唐僧上西天取經的事說了一遍。

那妖怪聽后,慌忙將九齒釘耙一扔,讓孫悟空給他引見那取經人。

原來那妖怪也同樣是受了觀音菩薩點化,在此等候取經人,保取經人上西天取經,將功折罪,還得正果。

孫悟空聽后便將那妖怪綁了,帶到高老莊唐僧面前。

那妖怪見了唐僧,當即跪拜,口稱師父,說弟子失迎了。

唐僧疑惑之下,問清了緣由,而后大喜,當即收了那妖怪為徒,又因那妖怪受了菩薩戒行,不吃五葷三厭,唐僧為其取了個別名,叫做“八戒”。

那妖怪歡喜,從此之后便叫做豬八戒了。

高太公見那妖怪拜了師父,去邪歸正,也十分歡喜,當即擺了素食酒席款待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三人。

三人吃過酒席之后,辭別高太公,再次踏上西行之路。

而從此,隊伍里又多了豬八戒一人,一眾書迷們對此興奮不已,對后面的故事愈發的期待。

師徒三人繼續西行,行了一個月之后,過了烏斯藏界,在浮屠山遇到一位烏巢禪師。

豬八戒與這烏巢禪師相識,說這烏巢禪師曾經還有意讓他跟著他修行,只是他沒有去。

唐僧拜見了烏巢禪師,并向其詢問西天大雷音寺還有多遠?烏巢禪師回答說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只是路多虎豹難行,魔瘴難消。

隨后傳授了唐僧一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傳授完經文之后,烏巢禪師便要離去,唐僧見狀拉住烏巢禪師,又向起詢問西去的路程情況,烏巢禪師便留下了一篇預言偈子,而后化作金光,徑上烏巢而去。

隨后,師徒三人繼續西行,又到了一處叫做黃風嶺的地方,這里有一個叫做黃風怪的妖怪。

黃風怪一個手下小妖在巡山之時,發現了唐僧師徒幾人,使了一個調虎離山之計,將孫悟空、豬八戒二人引開,然后用一陣妖風將唐僧擄進了黃風洞。

孫悟空、豬八戒二人見師父被妖怪抓走,打上黃風洞,想要救出師父。

那黃風骨的本事倒也不小,與孫悟空斗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而后使出一陣狂風,刮得孫悟空雙眼難睜。

孫悟空的雙眼被那狂風刮得眼珠酸痛,眼淚汪汪,便與豬八戒一起去尋藥,得護教伽藍化作的一老者相助。

老者給了孫悟空治眼的藥,又告訴孫悟空那黃風怪刮的風叫做“三昧神風”,能吹天地暗,善刮鬼神愁,裂石崩崖惡,吹人命即休。

孫悟空治好了眼睛之后,變化為一只小飛蟲,飛進黃風洞打探情況,知道了黃風怪唯獨怕靈吉菩薩。

于是,孫悟空決定去向靈吉菩薩求助,只是不知靈吉菩薩現在在何處?幸得一太白金星化作的老者指引,請來了靈吉菩薩,收服了黃風怪,原來是靈山腳下一得道的老鼠。

救出了唐僧之后,師徒三人繼續上路西行,歷夏經秋之后,又到了一條足有八百里寬的大河,叫做流沙河。

河邊有一石碑,寫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一眾書迷們看到這里的時候,無不嘖嘖稱奇,這河也太特別了吧,連鵝毛、蘆花這樣的輕物,也要沉入水底,那就絕對不會有渡船之類的渡河工具了。

那么問題來了,唐僧要如何渡過這流沙河?

孫悟空、豬八戒二人,騰云駕霧也就過去了,但唐僧騰不了云,駕不了霧,也無法讓孫悟空、豬八戒二人背著飛過去。

因為唐僧肉身凡胎,兩人背在背上,重如泰山,根本背之不動。

況且唐僧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不能從空中飛過去。

那要如何才能渡河?一眾書迷們十分期待。

而就在師徒三人愁應當如何渡河時,那河中又鉆出一只妖怪,十分兇丑,一頭紅焰色的頭發呈蓬松狀,兩只眼睛大得猶如燈籠,臉上不黑不青呈藍靛色,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件領鵝黃氅,腰上束著一雙攢露白藤,項上則掛著由九顆骷髏串聯而成的項鏈,手持一把寶杖。

這妖怪也同樣不是普通的妖怪,之前是天上的卷簾大將,只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失手打破了玉玻璃,被貶下界到了流沙河。

豬八戒見那妖怪上岸,與那妖怪斗得難解難分,孫悟空見狀手癢之下,掄起如意金箍棒前去助陣,那妖怪見狀之后,逃回河底,不再出來。

之后,豬八戒下河去引那妖怪出來,孫悟空在岸邊等著,妄圖趁那妖怪離開水面之后將其降服。

只是來回斗了幾次之后,那妖怪總是能夠在最后關頭逃回河里,而且數次之后也學乖了,無論豬八戒如何引誘,也不肯再上岸,只在河沿邊上與豬八戒鬧吵。

妖怪難除,唐僧又無法渡河,孫悟空決定去南海找觀音菩薩求個方法。

見到觀音菩薩之后,觀音菩薩說那妖怪是天上的卷簾大將臨凡,也同樣是受了她的點化,在流沙河等待取經人。

還說那妖怪項上戴的九顆骷髏項鏈,能夠助唐僧渡流沙河。

于是,觀音菩薩給了一個葫蘆給惠岸行者,讓其和孫悟空一起回流沙河,助唐僧渡河。

孫悟空和惠岸行者回到流沙河,惠岸行者喚出那妖怪,點明了唐僧取經人的身份。

那妖怪這才知道,那和尚便是他一直在等待的取經人。

于是,妖怪上岸拜了唐僧為師,說他蒙菩薩教化,指河為姓,菩薩又給他取了法名,叫做沙悟凈。

唐僧大喜,取了戒刀,為沙悟凈落了發。

落發之后,沙悟凈先拜了唐僧,又拜了孫悟空和豬八戒,唐僧見其行禮,很有和尚家風,便又稱其為沙僧,也叫沙和尚。

而后,沙僧取下自己項上掛著的骷髏,用索子結作九宮,把菩薩的葫蘆放在當中,拋向流沙河面,化為一只葫蘆法船,漂浮于河面。

唐僧登上葫蘆法船,平安渡河,到了河對面的時候,惠岸行者收了葫蘆,沙僧的那九顆骷髏,則化作九股陰風,消失不見。

就這樣,唐僧不僅順利渡過了流沙河,還收了第四名徒弟沙僧。

從此之后,取經的隊伍算上小白龍,已經有了五人。


上一章  |  小農民大明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