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夜之城很殘酷,但用年收入分工就是比用血統分工更有吸引力,不然古雅典和文藝復興也不會被西方吹上天。
對于被血統控制的人而言,夜之城就是開化文明之地,哪怕窮人的日子慘兮兮的,大家也只認為他們沒本事,自己去了夜之城肯定能成為成功者。
賭徒在進賭場之前都認為自己會贏錢,夜之城就是個大賭場。在夜之城至少有上桌的資格,在其他的地方,上桌資格都被限制死了。
當然年收入的底層邏輯其實還是血統,因為生產資料是可以遺傳的。沒有生產資料的人再努力賺錢,也比不過有生產資料的人。生產資料不會無緣無故地轉移,通常都是父傳子。
或許有人可以撞大運,以下克上成功,那么不看血統只看收入的夜之城,他就有機會建立合法性。
大家無法改變血統,卻可以改變年收入,哪怕犯罪,只要能賺錢也是被人向往和尊重的。
至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從來不是夜之城的缺點,那是區分有本事和沒本事的人的標準,有本事的人就應該酒肉臭,沒本事的人就應該凍死骨。
朱門沒有解決社會問題的義務。
只有東大才會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君主做好君主的工作,臣子做好臣子的工作,父子也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東大要求君臣父子法先王,效法賢明的先人。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沒有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只是說大家要仁義禮智信,但盜亦有道,強盜也一樣仁義禮智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打臣子,臣子叛君主,父子相殘,一樣可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樣可以仁義禮智信。
這個時候孟子打了一個補丁,要求大家法先王,效法好人做好事,對不做好事的人可以取而代之。建立了標準,大家才能互相監督,才會對君父提出要求。
最開始提出的具體要求就是天人感應,就是皇帝要對天災負責,一個地方有天災就要出錢。于是皇帝有錢的時候就圣人出黃河清,皇帝沒錢就改朝換代。
說到底就是皇帝能從大家手里拿錢,并且把錢投入基建。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做到的,做不到就滾蛋。
既然皇帝有義務,自然也會對貴族提出要求,就‘大家一起出錢’和‘誰用誰出錢’做判斷。貴族如果一味強調‘誰用誰出錢’就可以被取代,也得承擔一部分‘大家一起出錢’的義務。
于是東大就要求朱門必須解決問題,路有凍死骨就是朱門的責任,就是判斷朱門有沒有合法性的標準。
但在其他地方,是沒有這個要求的,路有凍死骨那是凍死骨自己的責任,為什么要出現在凍死自己的地方?
就好像西方的消防員說:“如果你遇到危險,那不是消防員的問題,而是你的問題,你為什么出現在消防員無法救援的地方?”
這話沒毛病,朱門沒有義務去幫助凍死骨,凍死骨自己出現在會被凍死的地方,和朱門沒任何的關系。
那么有人要問了,凍死骨怎么才能獲得不凍死的地方?
去偷、去搶、去零元購,都可以。
那么又有人要問了,被搶、被偷、被騙的人怎么辦?
那是沒本事,就該被偷、被搶、被騙,就應該變成凍死骨。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就是基本的生存規則。
大家都是爭奪資源,控制資源的。誰爭奪不過、控制不了,那就是沒本事。能搶奪資源、控制資源就是有本事。
控制的資源越多,年收入越多,越是有本事。
但如果出現了饑荒、洪水、山火、地震、恐怖襲擊等事件的話,沒人會解決,因為大家的義務是控制資源,而不是拿出資源。
當然朱門之間也知道需要合作,朱門和朱門之間可以通過蘿莉島互相控制黑料,可以通過學生兄弟會互相了解,可以通過訓練體育運動學習配合,當然也可以直接參軍。
朱門如果要和普通人合作,就需要宗教了。
對于宗教倫理,有一些人是非常反對的,畢竟宗教對貴族也是有限制的,百姓被宗教組織起來,就對朱門產生了沖擊。
所以為了擊碎宗教倫理,貴族也是很努力。只是百姓的需求擺在這里,就算貴族再反對,百姓也需要抱團,宗教絕對不是最差的選擇。
搶奪資源,控制資源,也是宗教很擅長的。所以貴族要打擊宗教,因為這是同行。但總統就職的時候,又需要按著圣經發誓。因為圣經是可以對貴族進行一定的壓制。
議會是三控五,五控九的游戲,所以要壓制三,圣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很矛盾,貴族要壓制宗教,又要借用宗教平衡大家的關系。可以說是非常矛盾,但就是這樣,因為貴族是希望死道友不死貧道,但誰也不能保證不是‘死貧道不死道友’,每個人都想要搶奪資源,同時也是被搶奪的對象。
在搶奪別人的時候,嫌棄宗教礙事。在被搶奪的時候,就會希望宗教庇護。
所以占據搶奪優勢的貴族會拼命破壞宗教倫理,弱勢的一方就要用宗教保護自己。雙方不斷拉扯,不斷地對抗。
宗教也不是以血統傳承的,不看血統,看大家對教義的了解。所以宗教會辦學校,傳受教義。
當然宗教也沒有解決社會問題的義務,宗教的主要義務是讓更多人信教,而不是解決問題。任何問題都是上帝的考驗,不需要解決,只需要忍耐。
佛教則認為所有問題都是人心的糾結,只要放下,世界就是空的,都是夢幻泡影,放下對名利的貪念,放下對生老病死的恐懼,都是假的。
宗教也不會要求朱門解決問題。朱門在解決問題和宗教之間,宗教是一個更加合算的選擇,解決問題可真的太費錢了,難度也太大了。
解決問題需要先解決‘大家一起出錢’和‘誰用誰出錢’的矛盾,如果需要大家一起出錢,就需要解決信任問題,還要解決后續分配的問題,否則就是好事變壞事。
解決了這些問題,還要勒緊褲腰帶去干苦活累活,各種活都需要有人去干,真的是又苦又累,甚至這代人都享受到解決問題的紅利,得下一代人才能享受。
解決問題的過程很漫長,不是立刻就有紅利的。
要讓大家一起搶劫,搶了就有分紅利,大家前赴后繼。但如果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干活,那就太難了。
所以還是搶劫更方便,搶來就分了,搶不到就散伙,大家回去各過各的,等下一次就搶鄰居。搶不到敵人就搶鄰居,對他們來說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搶奪資源、控制資源就是他們的本事。解決問題則不是他們的義務。
“夜之城是天堂也是地獄,對于掌握資源的人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他們只需要享受就行了,并沒有辦法約束他們。但對沒有資源的人,死了也是自己活該,是自己無能,而不是別人的錯。大衛要不是撿到了軍用技術,還不如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為了搶奪資源和控制資源,可謂是孟母三遷。”杜蘭認為大衛的能力不如母親。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