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三百零八章 事務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八章 事務官

第三百零八章 事務官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9i_f/z_h4`/vzsphv定設立航海學院,負責培訓航海人才。任命原咸陽縣丞劉仁軌以水部員外郎的身份委派為航海學院院正。”李世民說。

在這個問題上,房玄齡和杜如晦沒有反對,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是李世民想要為打高句麗做準備。房玄齡不可能反對的,因為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山東一帶可是“掃地為兵”,基本上山東一帶的百姓大量被充實軍隊,然后甚至很多都是死在了戰場上。甚至,這些人士族也都有不少,有不少士族都擔任中層文武官員,死在高句麗的也是不少的。可以說整個太行山以東地區從士族到普通百姓對于高句麗都是有著不少仇恨的,高句麗幾乎是山東公敵。為了打高句麗做準備的事情,房玄齡不但不會阻止,反而會主動贊同。打高句麗如果房玄齡阻止了,那他以后如何去面對那些山東的父老鄉親?

至于杜如晦,這個組建航海學院杜如晦也就是一個態度——關我屁事。這個事情和杜如晦關系不大,航海學院主要是在航海方面做準備,至于那些什么關中地區的士族,跟他們幾乎沒有多少關系,雖然利益不大,可是卻也同樣沒有必要反對。反對組建,那可是損人又不利己,何必呢?

這樣航海學院在在不傷害到各家士族的利益的同時,可以很容易開始組建。不過這個航海學院的院正為劉仁軌,這個是時不凡推薦的。時不凡知道劉仁軌是目前時不凡所了解到的大唐唯一一個能夠擅長打海戰的人了,原先歷史上劉仁軌可是全中國第一個“抗日將領”,而且是通過一萬多水軍打敗了日本四萬多水軍,這樣才是真正的厲害。劉仁軌這個海戰當中以弱勝強,那也許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當然時不凡還是認為使用武器的是人,固然大唐造船技術更先進,武器也都更先進,不過沒有優秀的指揮能力也是無法發揮出來的。這個劉仁軌在水軍方面確實有著很大的優勢,時不凡推薦他擔任那也是一個選擇,讓他去教導水軍。

不過時不凡依然選擇了讓劉仁軌掛上一個水部員外郎的身份,這樣讓他算是有了“本官”,不至于地位尷尬。

“皇上,關于這個航海學院的博士和教授,我們去哪里去尋找呢?我們大唐目前好像沒有這些人啊?”房玄齡主動問。

時不凡主動跟房玄齡說:“房仆射,我已經建議皇上,將會采用事務官之職。以后我大唐一些特別偏門的,屬于專業性很強的科目,可以采用事務官之制來任職。而事務官是那些執行政令,負責執行各種有難度,并且需要很多專才的事務。比如說這次航海學院的教員,還有工部各種的土木工程的施工組織等等,我們朝廷可以設立事務官。事務官是長期而且穩定的任職,不參與日常朝廷的調動。而且事務官的升遷絕大部分只是升遷級別待遇,具體職位只是由具體情況安排,一般是負責執行各種重要事務之時才會臨時設立的。”

“今后我大唐將會分為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官負責綜合管理,而事務官負責具體執行。”

時不凡接下來主動介紹了這個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區別,不過時不凡這個事務官和后世西方所謂的“事務官“并非是一回事。這個事務官其實更多的類似于政府官方的“項目經理”,負責組織一個特別“項目”的領導,而一旦項目結束了那也都會進行解散隊伍,重新分配職責。而這種事務官職位是根據需求來確定的,平日里面只是會有相應級別和待遇,而不會有太多具體長期編制內的職務,需要做什么是根據需要臨時組建一個“項目組”,然后根據難度由這些事務官來進行領導。這些事務官大多數都是專業人才,執行的是一般的專業任務。

可是當時不凡這話出口,立馬引起了整個朝廷的炸鍋了。因為這個事務官制度簡直是在給那些社會底層的人員加入了朝廷有了幫助,雖然這個是事務官,可是那也是一個“官”啊!在唐朝官員是否入流,那可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一旦入流了那才是官,而過去雖然容許一部分書吏令史通過“流外入流內”的考試進入,可是這個錄取比例很低。而且目前大唐根本沒有各種事務官的說法,都是綜合管理的,都是要參加日常官職調動的職位。

唐朝雖然分為政務部門和事務部門,可是在具體人員調動方面卻并非是禁止互相調動的,相反們互相調動非常頻繁。在古代可沒有什么專業技術公務員的,都是綜合管理類的。時不凡這里單獨設立了這個類似于“專業技術公務員”的事務官,意味著以后那些掌握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走入官場,跟他們平起平坐了?

在這個時代對于那些專業技術人員是非常看不起的,可是一旦讓這些人也都加入到了關于這個群體當中,這樣對于那些本來讀書多年才能獲得官職的人是一種非常巨大的打擊。就好比他們本來最驕傲的東西,現在卻面臨被一個個本來自己看不起人超越,他們能不擔心嗎?

其實很多人也都是這樣,非常厭惡那些后來居上的。這些古代文人他們之所以反對那些掌握專業技術的人走入官場,其實是一種奇特的“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不用進行體力勞動,不用去學習那種專業技術,同樣不用為了謀生而努力。而且他們通過讀書認為自己獲得了天然高人一等的地位,那些古代文人有一種奇特的“優越感”,這樣也就是他們看不起勞動人民的原因。可是現在要讓這些勞動人民居然也都有機會當官,他們當然不干了。如果勞動人民也都有機會當官了,那么他們的優越感將會受到威脅。

“皇上,我認為不妥,官職乃是朝廷名器,豈可隨意授予別人?”房玄齡說。

不過時不凡同樣問:“我這個只是授予散官,好像朝廷并沒有規定散官的員額吧?”

時不凡故意混淆了散官和這種事務官的概念,在唐朝除了職官之外還有散官,勛官等等。散官和勛官只是一種代表了級別的人,這種文武官員都有,其實也就是代表了你的級別和地位。別說中國古代沒有軍銜,這完全是扯淡。只不過軍銜的名稱不是后世那種將校尉而已,是用古代的稱呼。一般絕大多數時候散官和職官是平行的,時不凡目前是六品的員外郎,而他除了員外郎的職官之外還有一個名為奉議郎的散官,不過這個職位很少有人提起而已,不過卻代表了他的級別。

當然有些時候散官和職官的等級并不是絕對對等的,有些時候是先把散官級別提升,然后等到職官出現空缺之后才會酌情安排。有些卻是因為各種原因不適合提升實際職位,所以先提升散官給他增加待遇。還有一些是為了表達對于這個職位的重視,比如說某個職位很重要,可是卻因為一些原因不適合直接提升那個職位的法定品級,在可操作框架之內特意“高配”一下。因為提升法定品級之后恐怕很難降低下去了,所以采用高配的手段,這樣可以規避法律風險。

所以在古代散官也就是一種官銜,地位等同于后世所謂的“處級科級”等等級別,這個只是代表了級別,只是享受相應的待遇,而實際權力還是跟他的實際官職有關。

“這個……”

饒是房玄齡聰明,也都被弄得迷糊了。他畢竟是古代人,以他的閱歷和見識根本無法判定這個事務官和散官的區別。

時不凡繼續偷換概念說:“房仆射,我想給予那些為了朝廷任職多年,積累了很多辦事經驗的官吏好一些的待遇,可是卻不安排長期實際職位,那這樣不行嗎?他們為了朝廷做了這么多年,積累了這么多的經驗,辦事能力比起那些新加入的生手熟練了很多,可是卻拿著和那些生疏的人一樣的待遇,這樣公平嗎?所以給予那些能力強,并且有多年年資的老吏一些優秀的待遇,授予低級的散官,這樣不是應該的?”

“而且授予了低級的散官,讓他們成為了事務官,他們的具體職位還是根據情節來安排。他們可以負責成為朝廷的某一個重要任務的項目領袖,負責帶領團隊執行某一個任務。而根據任務的難度和層次,可以讓不同等級的散官去具體帶隊執行。有了散官之位,那權威大增,這樣辦事也都更快。”

“何況明確事務官和政務官的區別,不但不會造成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和尸位素餐。而區分了這兩者區別,那以后綜合管理的職位繼續要嚴加選拔,通過科舉,門蔭還有流外入流內的手段選拔,必須要嚴加選拔。相反那些具體的事務官,可以讓朝廷屬下各種書吏自己選擇是否走這條路,如果愿意去拼搏的可以選擇流外入流內或者科舉,而如果選擇過安穩日子的,可以通過努力鍛煉辦事能力,并且提高年資經驗,這樣獲得散官之后可以有效的明確職責。”

“這樣可以避免了因事設官的弊病,反而能夠有效的減少機構臃腫官吏過多。”

房玄齡感覺好像時不凡這話倒也是有些道理,因為很多時候朝廷都有一種情況,那也就是“因事設官”,因為某些事情而設立了一個職位部門,結果后來想要裁撤也都難以裁撤了,因為那個部門內部的人已經成了一個利益群體,這樣他們會拼命阻止反對裁撤。

可是如果設立了這個散官,類似于項目經理一樣的散官,一切都是臨時組成一個“項目組”,而不用從另外的綜合管理崗位抽調官員前去負責,這樣事情完成之后裁撤,避免了法律制度上的風險。如果讓一個綜合管理的官員去負責,那一旦時間長了很容易形成一個新部門。而以古代那種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時代,這樣的問題更是突出,一旦設立了一個部門很難被裁撤。

而有了這種事務官之后,那需要的時候就組建項目組,如果項目完成了之后就馬上解散繼續去安排別的項目,這樣反而有利于利用人力,從法律上避免了很多尷尬事。所以想到了這里,房玄齡也都不反對了。

“皇上,既然這樣,那既然設立散官,如此散官只能夠獲得相應品級的俸祿,而不能獲得別的職分田了?”房玄齡說。

而杜如晦趕緊補充,說:“皇上,臣以為這種事務官品級,不適合超過七品,以七品作為接線,事務官一般不能夠超過七品,如何?”

“皇上,兩位仆射所言,確實合理,我附議!”時不凡說。

“老房老杜,你們這次可真的又是失策了。我故意混淆了散官和事務官的區別,并且混淆了綜合管理職位和辦事職位的區別。你們畢竟是古人,雖然聰明,可是卻并不清楚這里面的區別。我這么做,那完全是讓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有機會正式的走入官場。到時候,一旦大量的事務官走入了官場,侵吞了各種基層的‘執行權’,那你們這些高層的人,那也都會被弄得不上不下了。”時不凡想。

時不凡其實是故意混淆的,故意用所謂的散官來說事,這樣告訴朝廷各位大臣,讓他們誤以為這個事務官其實不過是給予一些待遇,并沒有具體的實權。可是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實權,可是并不代表沒有影響力。沒有實權,和沒有影響力,那是兩回事。也許一個著名學者,他沒有官職,可是他的學術水平得到了很多官員的重視,他的一句話足以改變國家政策走勢,這個也不是沒有的,這個也就是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比起官職的影響力,還要大很多。也許一般官員的影響力來源于官職,一旦失去了官職那什么用處都沒有。可是這種專業技術人才,一旦參與到了高層次部門當中,他們的影響力比起那些部門的鐘岑官員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次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再次失策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