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二百九十五章 欲滅高麗,先誅百濟(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欲滅高麗,先誅百濟(下)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欲滅高麗,先誅百濟(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李世民雖然有著古代絕大多數將領都有的毛病,那也就是輕視海戰,嚴重的忽略了海洋可以作為作戰的渠道。不過,當回到了陸地,那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就再次得到了很大的恢復,馬上感覺豁然開朗了。因為李世民看出來了,這個高句麗的國防政策明顯是畸形的,高句麗的國防政策明顯是重北輕南,因為高句麗主要面對的是中原王朝的侵擾,而高句麗在南方面對百濟和新羅的部隊反而是其次。高句麗的國防政策重視北方遼東地區的防御,可是在南方卻采用了外交政策作為國防的補充。

高句麗拉攏百濟,一起欺負新羅。這樣高句麗半島南方有百濟和新羅對打,這樣高句麗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如果大唐采用了先滅百濟,先用百濟作為跳板,然后朝著北方進攻,這樣頓時一切豁然開朗了。

“高句麗的重兵都在是防御北方的,他們在遼東部署了重兵,甚至長達百年的修筑各種工事,這樣我們軍隊想要進攻確實很難進攻,無法能快速進攻。一旦到了冬天,那這樣我們恐怕難免就要退兵,這樣一切前功盡棄。可是到了這里,到了這個半島,高句麗一直不重視南方的防御,這樣給了我們機會。半島這里距離高句麗的首都平壤距離非常近,可是高句麗重兵都負責防御遼東了,這里是一個嚴重的盲區,我們一旦占領了百濟,從百濟北伐,那很可能能夠攻破高句麗的首都平壤。”

“甚至,如果有了這個百濟作為跳板,那我們接下來也就大大的削弱他們的地利優勢,雖然我們未必會非常有利,可是高句麗同樣從非常有利變成了不那么有利了,這樣我們非常有好處。這樣我們到時候從高句麗南方出兵,高句麗必然要防御。可是我們同樣可以在北方出兵,這樣我們兩面夾擊他。這樣高句麗的人口和兵力劣勢將會徹底爆發,我們大唐兵多將廣,到時候我們可以從兩面夾擊,一面佯攻一面主攻。甚至,我們兩面主攻也都可以,我們大唐畢竟兵多將廣啊!高句麗兩線作戰,首尾不能相顧,這樣失敗必然成為了定局。”

李世民終于笑出聲了,他感覺這樣頓時豁然開朗了,因為按照時不凡的介紹,這個其實只是一個戰略草案,是從兩面夾擊高句麗,可是這個戰略方案,以李世民的想法來說,成功率很高很高。成功的繞過了高句麗重兵防御的遼東,甚至高句麗沒有太多士兵防御,各種防御工事也都不足。反而北方長達數百年的修建準備,這樣防御工事很厲害,根本不可能能夠輕易突破。一旦到了冬天,那難免就要退兵,前功盡棄。

可是這樣突破了慣性思維,一旦突破了傳統的陸戰思維,從這樣的大唐從本土通過水軍蛙跳到百濟,以百濟為跳板作為北伐高句麗的手段,那接下來一切豁然開朗了。這樣的作戰模式,之前李世民根本沒有想到過,真的是根本沒有想到過。如果不是時不凡提出,那李世民根本沒有太多的想法。

“時不凡,你果然是兵學大家啊!光是這一個奇謀,那真的是……真的是……朕都感覺有些不如你了!”李世民最后無奈的說。

時不凡趕緊謙虛的回答:“皇上,其實這個不過是你被過去的思維給束縛了。過去你一直都是在陸地上打仗,當然很可能無法突破這種線性的作戰方式。可是我是一個文官,是一個文人,反而沒有過去那種將領指揮打仗的習慣,自然是敢想敢做。我突破了這種從陸地進攻的做法,有了更強大的突破思維,這樣也許反而會更好。敢想別人之不敢想,這樣才是出奇制勝的手段。”

“對啊!看來,有些時候,外行反而更少受到束縛!”李世民點頭說。

時不凡其實知道很多管理學的一個經驗,那也就是不怕外行管理內行,反而就怕內行管理內行。這個是一些管理學上的經驗,一般人認為內行管理內行才是最好的,不過這個未必是如此。讓技術人員去管理技術人員,那很容易造成隧道視野。因為一個內行固然看起來是內行,可是他一直從事這個職業,他的所謂已經很嚴重的被束縛在了這方面,很難突破了。其實有些時候很多科學技術也就是外行的一句話,反而提醒了很多“內行”來促進發明了。別以為思維不重要,有些時候你干了幾十年,如果沒有一個觸發點醒的思維,那這樣你也無法有大發展。可是很多“內行”從事這個工作多年,他們的思維已經被嚴重的束縛了,這樣必然會造成思維陳腐,無法有效的創新。

同樣,如果讓內行管理內行,同樣會造成作為領導,對于自己的“專業”過于自信,當別人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往往會利用手里的管理權力強行封殺那些屬下的不同意見,這樣同樣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內行往往對于自己的專業水平過于的“自信”,這樣反而會容易扼殺那些屬下的新思維,讓很多新穎的科學觀點無法得到提出。這種事情,在很多國家的科研機構同樣出現過,當下屬提出了新穎的科學觀點,最后領導卻反對,利用權力壓制了下去。結果之后別的國家的科學家卻同樣提出了觀點,結果到手的榮譽就這么飛了。

相反一個外行,他本來固然不懂,可是他卻敢想,什么敢想。敢有突破思維,這樣對于創新反而有幫助。所以外行和內行管理各自有著各自的優點,不能夠徹底認為外行不能夠管理內行,其實他們同樣有著各自的優缺點,并非是一般人所吹噓的那樣必須要徹底內行管理內行。如果徹底內行管理內行,那這樣根本不是一個國家,反而是一個生產車間了。

“皇上,其實我中原一直以來都是陸軍思維,一直重視陸軍。其實很多時候,水軍完全可以有大用的。我也就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南北朝時期,為什么南朝一定要通過陸路北伐呢?其實南朝完全可以發揮自己南方人擅長水軍的優勢,直接組建水軍去北方沿海進行襲擾掠奪。甚至可以組建水軍陸戰隊,直接通過海洋登陸到北方沿海,這樣四面開花,打得北方疲于奔命。而水軍撤退卻很容易,北方很少有人擅長水戰,一旦撤退到了海面上,這樣北方的騎兵同樣是白搭。可惜一直以來都是重視陸軍,輕視水軍,這樣造成了南方一直沒有多大作為。”

李世民看著中國地圖,頓時雙目圓睜,甚至雙手發抖。如果按照時不凡所介紹的,當年南北朝時期如果真的按照時不凡的建議,重點發展水軍,然后去通過海洋去襲擾北方。而南方通過各種水網進行防御北方的進攻,那如果這樣的話鹿死誰手還是有未可知啊!甚至南方的部隊雖然未必強大,可是卻只要用對了戰術,揚長避短,重視水軍,那通過海洋可以一路上對北方到處登陸襲擾,讓北方疲于奔命。甚至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北伐,通過海路北伐,那取得的效果絕對是奇效。

甚至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可以直接到北方去奪取北方一個重要的沿海城市,這樣作為跳板可以打通南北的交通,讓北方政權兩線作戰。到時候疲于奔命,真的是要完蛋的了。

“狠,太狠了,這一招真的是解決了南弱北強的結果。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啊!”李世民驚呼。

時不凡微笑,這個南北朝時期南方輕視水軍,這樣是以自己的短處去迎戰北方的長處,這樣不輸才怪了!相反,為何明朝能以南統北?其實時不凡大概知道朱元璋北伐的時候,曾經通過大運河把大量軍隊運輸到了天津,接著直接進攻蒙古元大都,這樣蒙古皇帝逃跑,長城以南從此成了大明國土。而朱元璋能夠采用這種大運河北伐的策略,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地方,那也就是朱元璋重視水軍。朱元璋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保障了海運和河運可以快速運輸士兵往北方北伐。而蒙古人卻沒有足夠強大的水軍,他們自從滅亡了南宋之后,大量裁撤水軍,這樣反而造成了面對朱元璋通過水路調兵進攻毫無還手之力。

“皇上,通過海洋遠征也還有一個好處。那也就是節省運輸消耗,如果通過陸路運輸,那消耗奇大。可是如果通過海陸運輸,一艘船不過是幾個人,可是卻可以運輸超過陸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糧食,這樣糧食損耗降低了很多倍了。我們可以從蘇州一帶進行儲備糧食,然后通過江寧地區出海,一路上直接到達百濟,這樣損耗的糧食少了很多。甚至我們可以從中原通過大運河調集糧食,直接從長江黃河出海,直接走海陸通往半島,這樣后勤損耗的糧食少了很多倍,百姓負擔也都少了很多倍。所以走水路,有著無比巨大的優勢。”時不凡再次說道。

李世民最后難得苦笑說:“如果當隋煬帝有了這個辦法,恐怕大隋也都不會滅亡啊!甚至高句麗反手可滅,根本不用太多時間。幸好你晚出生了幾十年,不然哪里有我大唐啊!”

李世民連這話都說出來了,真的是認為時不凡這個方案,如果當隋煬帝有了這個方法,哪里還會造成國內大亂,高句麗早就滅了很多次了。不過李世民其實并不知道,時不凡不過是借鑒了當年他兒子李治滅高句麗的策略。

李治時期,吸取了隋煬帝和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的經驗,改變了方法。首先采用了襲擾的方法,讓高句麗無法正常生產。利用大唐兵多將廣國力深厚的優勢去欺負高句麗,這樣高句麗無法正常恢復生產。這個也就是大國欺負小國,大國的手指都比小國腰粗,大國去襲擾小國,大國幾乎不受到影響。可是小國就麻煩了,不得不疲于應付,最后無法正常發展。這種手段唐高宗李治給高句麗用過,甚至后來的中國,同樣用這一招給越南上眼藥,弄得越南發展緩慢,而中國卻正常反而更快速的發展。反正國與國之間哪里有公平的,持強凌弱才是根本啊!

李治最后同樣是采用了時不凡這個方案,先滅了百濟,然后把百濟的領土送給了新羅,最后大唐在北方進攻,新羅卻在南方同樣威脅高句麗。高句麗在大唐和新羅南北夾擊兩線作戰中疲于奔命,最后終于被滅亡了。其實唐高宗用的手段,其實也就是時不凡這個通過海陸滅了百濟,然后通過一支軍隊在南方牽制。到時候一路主攻一路佯攻,甚至可以隨時把主攻變成佯攻,把佯攻變成主攻。這個也就是大國的優勢所在,大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小國也就要疲于應付。

甚至如果舍得下血本,那兩面一起主攻也是可以的,到時候高句麗滅亡是必然的。這種手段簡直是太狠了,高句麗這種國家根本無法能夠有效應對,因為他們的國力只能夠支撐一方面的防御,無法支撐兩面防御。他們重視北方,自然輕視南方。可是面對從南方而來的唐軍,卻不得不給跪了。

“所以,如果想要從南方北伐高句麗,那必須要先獲得一個跳板,而這個跳板也就是百濟。我們滅了百濟之后,那高句麗的一切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頓時就幾乎不復存在,那高句麗不過被剝去了外殼的核桃,里面的肉我們想怎么吃怎么吃。所以總結起來也就是一句話,欲滅高麗,先誅百濟!如果百濟不滅,那我們中原也就幾乎沒有滅高句麗的可能。”時不凡說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