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二百七十七章 審計使張行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審計使張行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審計使張行成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正文

杜敬同把時不凡給恨死了,反正時不凡也不在意。(下_載_樓)因為時不凡知道自己已經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了。反正他得罪的人已經不少了,人在官場混,哪里有不得罪人的。如果徹底不得罪人,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反正杜淹已經是一直死老虎了,必死無疑,所以時不凡并不擔心杜淹的兒子杜敬同能夠做出什么玩意的業績。時不凡非常清楚,杜敬同在李世民心里面的地位遠不如自己,那他有什么好擔心的。何況杜淹這個老癟犢子可是到處得罪人,節操也是出了名的差,哪怕杜家的人都看不上他,甚至是仇恨他,所以連累了兒子是一定的。杜敬同成不了大器,時不凡絲毫不會擔心。

“皇上,我這次聽聞杜淹在給富平縣主簿張行成在提升過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引起了張行成的不滿。而我查看了張行成的履歷,發現他是一個非常精通于理財之人。我同樣身為精通于理財之人,所以我對于張行成非常的在意,特此希望皇上能夠予以重用。”時不凡主動推薦說。

時不凡去查閱了一下這個張行成的履歷,果然也是不錯的。從小是一個寒門出身,甚至是可以說得上是“受苦”,是寒門中的寒門了,比起時不凡的出身還低不少。不過不知道走了什么運氣,居然能夠跟著一個名師學習,算是有了不少的文化基礎。不過這個世界上雖然士族占據了主流,可是總會有一兩個運氣好的人有機會往上爬,這個是正常的。張行成后來一直努力讀書,后來在隋朝為官。接著成為了王世充的所謂鄭國度支尚書。那個時候的度支尚書地位也就是現在的戶部尚書,按照級別和當時杜淹在王世充手下是一樣的。

不過這個張行成來到了大唐這里,運氣卻不咋地。從戶部尚書直接一下子被貶低到了一個九品小官,后來通過科舉進入了大唐,成為了陳倉縣尉。這個張行成說來也巧合,居然是劉仁軌的前任,劉仁軌當時的陳倉縣尉也就是接任他的職位了。同一個位置,連續兩個人當了宰相,這個就好比后世某個縣公安局的局長連續兩任未來都當了國家領導人,這樣絕對是一個非常能吹的事情。張行成現在是富平縣主簿,這次本來借助東風應該可以回到長安任職的,可是這個杜淹居然索賄,這才發生了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

“杜淹索賄,是不是他當時和張行成有什么矛盾?”時不凡心里也都在猜疑,因為當時張行成和杜淹同樣在王世充手下為官,級別甚至都是一樣的,有矛盾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以杜淹那個節操奇差的人品,到處得罪人也有可能,說不定還是故意索賄,然后故意找理由卡他呢!

不過,李世民卻突然也都回答:“張行成,朕記得當年是王世充的度支尚書,也就是現在的戶部尚書,是嗎?”

“是的,張行成曾經在不少的位置上鍛煉過,甚至主要以財稅之類的崗位任職。從低級的計吏到高層的戶部尚書,那也都是在不少財稅崗位上任職過。而現在擔任富平縣主簿,同樣分管財稅一塊,所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財稅人才。所以臣提議讓他來長安負責財稅之事。”時不凡說。

時不凡推薦這個張行成,其實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張行成出身貧寒,甚至連時不凡都不如,是寒門中的寒門了。而這種人絕對是時不凡重要的潛在盟友,尤其是過去他曾經擔任過王世充的度支尚書,甚至后來在貞觀末期成為了大唐的宰相,那足以說明他不但有能力,還是很會做官。這種人出身階級和時不凡相同,甚至還要更低,并且它是劉仁軌的前任,劉仁軌都和時不凡交情不錯,這個張行成目前也是可以重用的。再加上時不凡當時制定了這個合作社模式,這個張行成身為富平縣主簿,那其實也是時不凡的合作社模式的受益者,是同樣是同一個圈子的人。這樣的情況之下時不凡如果再次舉薦他,這樣他肯定會跟時不凡有著巨大的好感,完全是可以結為“朋黨”的基礎。所以時不凡當然要推薦了,這種天然的潛在盟友,那不推薦干什么?必須要推薦,爭取把“潛在盟友”變成事實上的盟友,這樣才是自己進步的重要手段。

不過既然時不凡贊同,那作為“逢時必反”的陳康馬上說:“皇上,目前朝廷戶部沒有足夠的官職,如何能夠調動回來。”

“皇上,我有辦法,不如設立一個審計使的差遣,負責審計朝廷九卿五監的支出,以為朝廷節流,避免不必要的花費。”時不凡說。

時不凡這話,立馬讓李世民好像明白了什么,時不凡說的這個設立審計使的職位,其實是在侵吞刑部的職權。刑部下屬有一個部門叫做“比部”,是負責朝廷各部門審計的職責。可是時不凡這個時候居然要設立審計使,負責審計九卿五監的財務花費,這樣這個審計使其實是一個差遣,并非是正式官職。

李世民知道自己想要架空士族,那首先要逐步突破三省六部的官職體系,通過設立各種“差遣”等等令外之官來架空三省六部,這樣才是奪回皇權的最重要手段。李世民當時已經開始打算如此了,自從在大唐錢莊聯合會里面設立了錢監使,到后來的天下十道的采訪使,這個都是臨時差遣。現在設立一個審計使,那意味著開始把六部的職權逐步侵吞了。

陳康接著說:“皇上,不行,既然已經設立了比部,那何必要設立這個審計使呢?”

“呵呵,朕不過是臨時設立一個,不用多心!只是臨時差遣,不用多心啊!這次只是朕不太放心而已,希望讓審計使來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我大唐朝廷,容不下任何貪官污吏,所以還請必須要嚴查。”李世民笑呵呵說道。

時不凡明顯知道李世民這個笑容是非常奸詐的,他這個“臨時”到底要“臨時”到什么時候,這樣可就難說了。這個世界上太多“臨時”的官職最后逐步也都制度化了,反而成為了正式官職,這樣可想而知這個臨時完全是根據時局需要的。李世民知道通過設立各種差遣來侵吞各種六部職權,對于李世民有幫助。他這個不過是一個叫借口而已,可是一旦官職設立了,那想要裁撤也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

不過這次房玄齡倒也是沒有反對,他不認為一個負責審計的官職能夠有什么用,而且這個不過是一個臨時的差遣,房玄齡和杜如晦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臨時的差遣未來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房玄齡和杜如晦固然是聰明人,可是他們卻缺乏對于未來的預測。雖然時不凡不贊同認為古代人是傻子,可是同樣也都不會認為古代人是聰明過頭的神人。古代人他們也同樣只是人,不是神,無法預測到未來發展。甚至一個人能夠預測到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那已經是經天緯地的大才了,至于說預測一百多年之后的世界,那絕對是扯淡。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都明顯無法預測到其實在未來幾十年之后,各種差遣的“令外之官”已經侵吞了各種正式官職的權力,甚至到了安史之亂之后達到了巔峰,各種非在編的官職卻把那些正式官職都給吞并了,反而正式官職成了“加銜”。

很快,李世民下達了制書,設立了審計使一職,由張行成來負責擔任。這個審計使負責朝廷九卿五監各部門的審計事務,審計各種花費是否浪費。這樣讓九卿五監各種官員也都紛紛鴨梨山大,尤其是這種九卿五監的部門屬于事務部門,事務部門有太多油水了。也許政務部門權力大可是油水少,反而是事務部門雖然權力不大,可是掌握了執行權,油水還是不少的。這個從中有不少浪費的環節,甚至這些各種環節也都是貪污**的重災區。

時不凡絕對不會認為唐朝的官員就這么清廉,哪怕后世那么多監督體系都是這么多貪官污吏,何況是古代這種紙糊一樣的監督體系。也許中高層的官員有爵位,所以收入很高不用貪污**,可是在基層那些官員收入相對較低,又沒有爵位,這樣在這種紙糊一樣的監督體系之下,那他們不貪污**,這個時不凡絕對不信。

所以在場的九卿五監的官員一個個也都是臉色不太好,尤其是那些屁股上不干凈的家伙,臉色更是難看。誰知道這次審計使會不會是要掀起一次反貪風暴,他們也都猜測不清楚這個李世民到底是在搞什么。

不過其實他們不知道,他們是神經過敏了,李世民這次只是想要侵吞刑部下屬的比部的職權,并非是要真的搞一次反貪風暴。不過,事情也許也都不會有這么簡單的。

“皇上,既然審計使設立了,那自然不能夠就這么讓他來當這個光桿將軍啊!所以我建議不如從戶部和刑部各自抽調一些老于財務的稅吏去審計使下屬,甚至可以從基層稅吏直接抽調一批,這樣可以保證審計使的審計能夠開展。”時不凡說。

時不凡這話可說真的夠狠,直接要讓這個審計使變成了一個有實權的職位,并且是形成一個部門,而并非是過去那種只是一個人而已。這樣一旦有了直屬屬下,形成了一個部門,那想要裁撤也都很難了,幾乎不可能了。別以為裁撤一個部門是那么簡單的,因為裁撤一個部門下屬一大堆人員要進行安置。整個依附于這個部門體系的人都要想辦法解決,這個部門天然的也就是一個利益集團,如果裁撤了之后那他們可是要跟你拼命的。斷人前途猶如殺人父母,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那到時候可是天怒人怨,那才是麻煩的。所以時不凡要求抽調一批人,哪怕只是一些稅吏,那一旦形成了一個部門,以后想要裁撤阻力大很多了。這個部門的人天然會維護自己部門的利益,這個也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做法,時不凡要做的也就是把這個審計使給部門化。

李世民很快同意了,說:“好,以后這個審計使直接直屬于朕,聽命于朕。從京畿各縣抽調一些有經驗的稅吏過來任職。”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顯然感覺這個抽調稅吏的事情不太妥當。不過以房玄齡這個唐朝時期的見識,思維還是停留在唐朝初期,無法預測到未來的情況。他還是的下意識的把這個當做了一個臨時差遣,所以沒有開口反對了。何況他也只是把這個審計使當做了一個皇帝想要臨時的一個手段,并不會當真的。房玄齡還是有些天真,認為一旦事情結束了之后,審計使必然會被裁撤,自然不會繼續開口反對了。

別的士族官員同樣是如此,他們目前都無法預測到李世民和時不凡的計劃,通過設立這種令外之官來架空三省六部,那這樣對于士族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等他們真正反應過來之后,那個時候已經是無可奈何。

房玄齡雖然擅長于謀劃,杜如晦雖然擅長于決斷,可是這兩者必須要在足夠信息的支撐才能夠做到的。時不凡雖然自認為不如他們聰明,可是時不凡掌握的“信息”卻遠比他們多了無數倍。作為穿越者雖然未必比古代人聰明,不過在掌握的信息方面卻遠遠把古代人甩在了后面。房玄齡和杜如晦掌握的信息都遠比時不凡和李世民少很多,這樣他們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們做到有效的判斷了,等他們吃虧了之后才會真正意識到時不凡的坑人手段。未完待續。

txt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