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六十五章 經世濟用之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經世濟用之才

第六十五章 經世濟用之才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李世民看著時不凡后退離開的樣子,李世民還是第一次感覺時不凡這么咄咄逼人,不過當時不凡問了最后一句,問李世民對得起自己的天良本心嗎?李世民也都不由得想了想,然后他想起了自己從年幼到長大。甚至后來李唐起兵之后,他一路征戰過程當中殺敵無數。甚至殺人無數,別說是敵人的軍隊,哪怕是無辜的百姓也都被自己屬下的士兵殺死很多,搶掠了很多。而且他兵圍洛陽城的時候,洛陽城居然的百姓都被餓死了很多。甚至,后來他還兵變逼迫自己父親退位,囚禁了自己大哥。這個絕對是不孝不悌。

所以,想到了后面,李世民也都難免露出了苦笑說:“我如何對得起天良本心?可是,這個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

李世民也都開始對著上天問,不過顯然沒有人能夠給他一個答案。如果要說李世民殺了這么多人,甚至很多無辜百姓,可是這樣是他的錯嗎?好像也不全是,因為這個時代也就是這樣的規則,誰也都無法扭轉。扭轉一個時代的規則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李世民也都做不到,戰場上無辜百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說不傷害無辜百姓,其實任何諸侯都會盡量如此。可是他們自己是“文明人”,可是架不住那些底層士兵未必這么想。

所以這個時代的戰爭規則,或者說這個時代的戰爭規則并沒有那么文明。這個時代的人對于生命還是非常的漠視,真正讓人重視生命,敬畏生命,是在一千多年之后才有的事情。別看這個時代設立了所謂法律來保護生命,可是事實上這個時代對于生命的敬畏遠不如一千多年之后。別說是貴族,哪怕普通百姓也是如此。

如果這樣的罪責推到李世民頭上,是可以這么說,可是如果完全徹底怪罪于他,好像也不能這么做,因為全世界的將領幾乎都是如此。

“罷了,在這么想下去,那徒增煩惱罷了。還是以后好好做一個明君,多為百姓做些事情好了!”李世民苦笑道。

不同的人面對心中的愧疚,有不同的想法,而一個皇帝更是如此。如果一個皇帝做錯了事情,也許他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努力好好做事,多做一些好事多實行一些仁政來惠及百姓,這樣算是一種心理補償。當然也有一些君主反而會破罐子破摔,選擇繼續貪圖享樂,繼續當一個昏君好了,一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樣子。不同的君主有不同的想法,取決于他的人生經歷,這樣會產生兩個極端的后果。

李世民拿著這份時不凡給的文書,然后再次把自己的幾個重要謀士都給叫來了。李世民把這份時不凡的建議給了房玄齡他們這幾個謀士看了一下。

“你們認為這個錢莊的想法如何?”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看到了這份文書,不過看了看后面的署名,頓時驚訝這個居然是時不凡的署名。房玄齡有些猶豫,然后他不知道應該怎么形容這個錢莊的想法。因為最具體的原因也就是房玄齡摸不清楚李世民心里在想什么,因為時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兒,所以這種行為讓李世民非常不爽。可是現在居然有一份文件交給了李世民,現在李世民讓自己評價,他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想什么,所以不好評價。他并不清楚這個代表什么,是李世民原諒了時不凡了嗎?這個房玄齡不知道,他不知道如何評價。

不過,杜如晦卻果然有一個“斷”的本事,他倒是非常果斷的評價了。

“好,太好了!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居然還有這種方法,居然把一個‘錢’字分析到如此透徹。并且把花錢,如何花錢,如何會花錢,如何花好錢都寫的淋漓盡致。這個簡直是告訴了我們‘錢’的真諦,告訴了我們錢這個東西的本身的本質。而用好了錢,可以讓百姓恢復更快。而看了這個時不凡的建議,我這才知道存錢多對于朝廷未必是好事,反而會花錢,花好錢,這樣也許比會存錢更重要。而且他還是把那個錢莊后面的一堆的方法都給推演出來了數據。這樣如果按照他這個推論,用三兩年我大唐恢復的速度都足以達到過去的十年。甚至也許以后鼎盛越來越快,十幾年時間也許都能頂的上恢復四五十年甚至更多。如果三四十年的時候,也許都頂的上百多年了。這樣果然才是會花錢啊,把錢花到了重點,用對了地方那不但不是在浪費,反而是在創造更多的財富。所以,這個時不凡果然是大才,是經濟之才啊!”杜如晦回答。

李世民也都回答:“是的,是一個經世濟用之才啊!”

“經濟”這個詞并非是后世所創造,而古代也都有“經濟之才”的說法。可是古代這個經濟之才和后世的經濟人才不是一回事。古代的經濟之才是指那些有真是學問,能夠很好的執政,讓國家發展的大才。可是后世的經濟人才特指那些研究經濟或者是從事和經濟學有關的產業的人,后世的經濟人才范圍更窄小很多,古代的經濟之才卻反而是指非常有用,是頂級治國人才才有這個資格稱之為經濟之才的。

房玄齡看到了杜如晦這么說,也不好繼續裝蒜了,直接說:“太子,在治理民生方面,我自愧不如!”

房玄齡還是屬于鴨子嘴的,肉爛嘴不爛。他只是說在治理民生方面不如時不凡,可是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別的方面。他有意無意的告訴李世民,時不凡主要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可是治國并不全是治理民生。雖然民生是基礎,可是治國遠不只是民生,什么教育、軍事、外交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也都是治國要有的,不是一個民生也就能概括的。所以房玄齡這個其實也都有幾分偷換概念的嫌疑,他有意無意的專挑這個治理民生方面說事,故意的忽略了時不凡其他方面的本事,這樣證明自己老房只是在治理民生方面不如時不凡,可是別的方面房玄齡是不會承認自己不如時不凡的。

“既然這樣,可否重用?可否將來讓他進入政事堂?”李世民問道。

唐朝時期的宰相制度是委員制,凡是能夠進入政事堂都可以稱之為宰相了。而目前這個階段有資格進入政事堂商議時期的也就是三省長官和一些別的皇帝特許的人,所以李世民問能不能進入政事堂,那也就是問時不凡未來能不能夠當宰相了。

房玄齡聽了這話,馬上找借口說:“太子,不合適,畢竟這個時不凡曾經背叛過太子。而且,他并非是士族!”

房玄齡這個理由堂而皇之,如果是第一個理由也許還是正當的,可是第二個理由卻非常的荒唐。說時不凡并非是士族,也就不能夠當宰相。這個時代也就是士族的天下,別的寒門庶族剛剛開始崛起。雖然士族走了下坡路,可是他們那也是在鼎盛之后,剛剛開始下坡路,并非是下跌到了最低點。所以房玄齡一個時不凡不是士族,那理由說的義正言辭無比,好像天理也就是這么回事一樣。

不過房玄齡沒有注意到,李世民聽了這話,眼睛里面閃過了一絲絲精光。

“房玄齡,看來我是戳到了你的痛處了?我想要重用寒門,你果然也就提防了。你說到底還是山東士族的人,不希望寒門開始升遷。不過,我要用什么人,也是你一個臣子能隨便阻止的?而且,我巴不得弄出幾個寒門人才出來呢?既然這個時不凡就在眼前,那我不放扶持一下。”李世民想到。

有時候,身處在不同的身份和境遇之下,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都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結果。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當時李世民剛剛奪嫡完了之后的太子,而時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兒,那對于李世民來說是一個背叛,所以李世民非常不高興。

可是,現在房玄齡卻開始排擠寒門官員了,這樣讓李世民卻發現自己身份變了。李世民馬上就要當皇帝了,至于當皇帝并不意味著政治博弈也就開始結束了。也許之前幫助李世民奪嫡,那是屬于李世民手下的謀士和將領的“創業”階段,所以創業階段必然是很團結的。可是現在李世民兩天之后就要當皇帝,那大家正式的進入了“坐地分贓”的階段。可是這個“分贓”該怎么分,那也是有講究的。房玄齡代表了山東士族,杜如晦一定程度代表了關隴集團,這兩個是目前最大的門閥勢力。

所以他們幾乎已經預定了尚書省左右仆射著這兩個最重要的位置,而關隴集團和山東士族必然各自有一個位置。可惜關隴集團目前可選擇的人不少,一個也就是長孫無忌,另一個是杜如晦。不過長孫無忌是外戚,外戚干政可是非常要命的,所以李世民也都頗有些擔心。所以長孫無忌不可選,那能夠勝任的也就是杜如晦了。

可是,作為一個君王,尤其是一個目的是有所作為的君王,自然不希望被臣子掣肘。當時李淵不希望被自己兒子掣肘,現在李世民也都不希望被山東士族和關隴集團掣肘。

身份決定立場,李世民如果只一個等待奪嫡的皇子,那也許他非常渴望得到關隴集團和山東士族的幫助,所以他選擇和他們合作。可是,另一方面,一旦自己真的坐到了皇位上面,那他思想也都不同了。他反而認為關隴集團在掣肘他,讓他非常不爽快。所以現在李世民打算扶持寒門人才開始崛起,這個也就是為何后來科舉制越來越盛行,科舉制度越來越完善的緣故。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被士族掣肘,并且被那些士族控制,所以他們通過科舉選拔寒門庶族的人才,讓他們進入官場。

進入了官場之后,進入了政府這個“國家機器”,那他們肯定會為了爭奪“國家機器”而進行爭斗。而寒門庶族沒有龐大的家庭背景,不像是士族那樣身兼政閥、軍閥、學閥、財閥四位一體的龐大勢力。所以寒門遠比士族要好控制得多,所以李世民希望能夠通過寒門人才排擠士族。

“這個時不凡,還是可以重用的!”李世民想到。

如果說作為一個奪嫡的皇子,那對于李世民來說時不凡也就意味著背叛。可是現在作為皇帝來說,他也都希望扶持時不凡來讓他去和士族去開噴。所以,在這一刻,因為身份立場的不同,所以讓李世民看待時不凡這個人也都有了不同的看法。現在李世民的敵人潛在敵人是士族,已經不是自己大哥了。所以時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兒,那也都未必是不能夠接受的。

李建成再怎么樣也是屬于過去式的了,如果和一個已經被打敗的敵人糾纏那么多,那這樣李世民也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業績。所以現在李世民也都認為時不凡當時雖然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兒,可是對于目前的形勢已經改變了,不再是過去那個奪嫡的過程了。所以形勢改變了,那李世民的身份思維也都改變了,對于時不凡的看法也都改變了。尤其是面對房玄齡這個山東士族的代表,所以更是堅定了李世民要重用提升寒門地位,逐步用寒門來驅逐那些士族的想法。

從三國之后,其實無非是君主、士族、寒門之間相愛相殺的斗爭史。君主依靠士族上位,可是上位之后又要相仿設法限制士族。而士族依附于皇權,可是卻也都希望能夠掌握更大權力,甚至架空皇帝,然后利用國家機器來打擊壓制寒門。

至于寒門,上升的路途幾乎被阻塞,而他們勢力也都不太強大。九品中正制的選人制度之下,他們也都無法上升太高。當然,只有極少數的寒門走到高層。可是那時現象級,并非是能作為普世性的方式。

不過,南朝第一個寒門皇帝也就是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不過這個劉裕也都采用了打擊士族的策略,甚至抑制士族土地兼并,通過各種手段罷免殺死處置士族官員,兵對官員進行了考核,淘汰了不少所謂九品中正制下的孝廉和秀才,不過后來士族再次扶持了滅了這個劉宋。可以說這個是君主、士族、寒門相愛相殺的階段,直到唐朝結束都是如此。

李世民現在思維變了,所以他真正一屁股坐按到了這個皇位上,他不再認為士族是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是潛在的敵人,威脅皇權的敵人。所以,他打算重用寒門,額首先也就是要重用時不凡了。雖然時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兒,可是這個就目前這個局勢,再加上時不凡真的有如此“經濟之才”的情況之下,那也都未必是什么不可原諒的罪過,所以李世民也都有了想法,認為不是不可原諒的了。

李世民回到了寢宮,然后脫下了衣服。

“皇上,現在已經是秋季了,你看是否要準備一些秋裝你?秋季變得稍冷一些了,所以皇上是否要加一些衣服?”有內侍過來問道。

李世民想了想,突然有了一個想法。(www..)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