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49:嚇死太君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49:嚇死太君了

649:嚇死太君了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1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歷史軍事649:嚇死太君了

649:嚇死太君了

通過幾年時間的建設,中國的軍隊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常規的部隊向機械化部隊轉變的進程,雖然仍舊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但是就目前整個世界的陸軍而言,中國的軍隊機械化程度無疑是最高的。

目前派往日本的軍隊,全部是清一色的機械化軍隊,已經可以做到每一名士兵都可以乘坐車輛進行行軍。另外就是駐扎在西邊的那百萬大軍,也已經完成了機械化的轉變。

駐守在國內的部隊目前還只是半機械化,轉變成為機械化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按照最新的計劃,最遲兩年的時間內,全國所有的軍隊都將轉變為機械化軍隊,以中華帝國的工業能力而言,也完全有能力保證可以做到這一點。

而且他們也不必擔心戰后這些工廠會陷入沒有訂單的尷尬局面,畢竟中國有那么多的人口,對于機械的需求也是異常的大,所以等到戰后的時候,這些面對軍隊的企業完全可以轉變成為面對社會的企業,繼續為提高社會機械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現在中國境內的車輛工廠,已經可以做到年產各種車輛十五萬輛,這個數字可以說是統領整個全球。

但是放在中國來說,這個數字卻依舊不夠,這十五萬輛之中,其中有四萬輛左右是小汽車的產量,這個只是將中華牌小轎車的產量計算在內,并沒有計算福特工廠的產量,如果連帶著福特工廠的產量也計算進去的話,那么光是小汽車的年產量就達到了恐怖的十七萬輛。

畢竟隨著歐洲福特工廠的停工,美國福特工廠搬遷至北平,目前全世界的福特汽車也只有北平在生產。

其余的十一萬輛,有九萬兩是卡車,一萬輛是坦克,一萬輛是各種級別的裝甲偵察車。

而為了盡快的完成向機械化部隊轉變的過程,王思銳也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的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更是要求在未來一年內,國內至少要達到年產卡車二十萬臺,小汽車十萬臺,坦克三萬臺,裝甲車三萬臺的生產線的硬性指標。

對于中國來說,只要完成了這一硬性指標,那么暫且不管國外的戰爭最終會打成什么樣子,至少他們已經可以保證不敗的局面了。

在攻占了俄國大量領土之后,石油資源方面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任何的問題,而對于一個有工業能力,又不缺乏任何資源的國家而言,只要人心不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當然了,機械化部隊的建設是完成了,但目前限制中華帝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海軍的運力。

之前在進攻臺灣的時候,第四集團軍的重型裝備就沒有被運過去,隨后在臺灣戰役結束之前,第四集團軍的重型裝備這才開始通過陸路趕往山東等地,打算在那里等待登船前往日本。

而海軍的運力也有很大的問題,雖然可以保證同時投送十多萬的軍隊登陸作戰,但是對于車輛等機械化設備,一次性卻最多只能夠投放不足五百臺,而對于坦克那就更加悲劇了,一次性最多只能投放一個營的坦克。

車輛的運輸與步兵的運輸有很大的不同,說句不好聽的,運輸步兵,你就是找個劃槳式的木船,把他們固定在軍艦的兩側,然后讓士兵們穿上救生衣,你也能夠把步兵給運過去,再一個,軍艦什么的除了作戰同樣的也能夠承擔運輸步兵的任務的。

但是那些車輛卻不同,他們必須要使用專業的運輸船才可以,否則的話連上下船都是個大問題,連船都上不了,又何談運輸?

而中國方面雖然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無奈當時的工業能力有限,短時間內也制造不出來這種裝備,于是也就成了現在這幅局面。

本該乘坐著各種車輛行軍,作戰的士兵們,現在也只能徒步去完成任務,時間什么的自然要比正常多的多,危險性也同樣的瞬間驟增。

但是在進入到日本之后,想象中的激烈抵抗的情況倒是沒有發生,這反倒是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這完全跟之前了解到的情況不符合。

‘啪……’

尹佳等人的進攻,自然是被對面的日軍看在了眼中,盡管他們很不希望這個時候會遭遇到敵人的進攻,但卻沒有辦法,那只不過是個美好的期望罷了,敵人已經發現了他們,而且也已經做出了進攻的姿態。

這個時候,日軍也就只能希望他們能夠盡可能的多殺傷一些敵人了。

在雙方距離還有四五百米左右的時候,隱藏在樹枝內的日軍便搶先開起了火。火力并不密集,但是數量卻一點也不少,大約有四百來條槍左右的火力。

而因為早已有了準備,加上部隊又是以完整的進攻隊形來推進的,所以日軍第一輪的射擊所產生的效果卻并不怎么好,加上距離太遠,天氣條件等因素,第一輪射擊只有十幾名士兵倒霉的中彈,而且還全部沒有命中要害。

在這個距離上開槍,首先無法保證的就是命中率,其次,這也等于是為敵軍指明了他們的方向,同時也方便了后面的迫擊炮對他們進行攻擊。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新兵部隊,一般都不會選擇在這個距離上開槍的。而且以日本人的訓練風格,行事作風,至少到目前為止,尹佳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不淡定的日軍。

槍聲,為進攻的部隊帶來了傷亡,盡管并不大,但也還是讓所有人將戒備再一次的提高到了最高等級。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會去顧及自己的形象,或者是體力什么的了,在槍響的第一刻,所有人都臥倒在地,然后在泥濘的地面上,流暢的做著匍匐前進的動作。

恩,匍匐前進四百余米,這個選擇也的確夠蠢的了,但是為了減少傷亡,同時也是為了給后面的火力點提供更多的空間,他們只能這么干。

‘嘶嘶嘶……’

一個連,十挺08式通用機槍,在前面的部隊臥倒在地之后,瞬間便以最大的射速,將所有的子彈力所能及的送到那片并不大的范圍之內。

頃刻間,那被擺在最前方的一層樹枝樹葉,瞬間被打的七零八散,甚至能夠看到一個又一個的日軍中彈倒地。

雨勢越下越大,這種天氣情況并不利于迫擊炮的進攻,雨水灌入迫擊炮桶內,會給迫擊炮帶來一系列的不穩定性,而最糟糕的,無異于炸膛。

但是對于這種情況,迫擊炮手們自然也是做出了無數次的演練,在經過上千次的演練之后,他們終于是找出了一個適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使用迫擊炮的方法。

但是射速方面卻很是緩慢,平均一分鐘一門炮最多也就只能發射兩枚炮彈,而為了安全起見,也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有任何的大意,如果戰事不緊急的話,他們恨不能一分鐘只發射一顆炮彈,甚至是一顆炮彈也不打。

迫擊炮的上方,兩名士兵正拉扯著一副雨衣為迫擊炮遮擋雨水,下面兩名迫擊炮手正用干著的毛巾以及清理迫擊炮的設備,去清理迫擊炮管內的水漬。

大約半分鐘左右的功夫,炮管內的水澤被清理干凈,兩名士兵會意的將后面的一側壓低,最終放在迫擊炮的底座那里,另一首則是高高的舉起,雨衣傾斜的幅度與迫擊炮炮口傾斜的幅度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做完這一切之后,迫擊炮手接過了一顆剛剛被副炮手清理過的炮彈,從側面小心翼翼的將炮彈丟盡了炮管內。

‘嗵’的一聲,過后,一陣白色的煙霧仍然而起,這顆炮彈被順利的發射了出去。

如果換做是以往的話,這個時候應該是重新將一枚新的炮彈塞入炮管內繼續發射,充分的發揮出迫擊炮的射速優勢,來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

但是這一刻,炮手卻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繼續拿起了先前的那塊毛巾,塞入炮管內重新清理了一番,又是半分鐘過后,這才將一枚炮彈重新塞入了進去。

當然了,除了這種方式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在下雨天使用,不過那種方式太危險,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那種方式除非是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而現在的條件還完全沒有達到使用那種更危險的方式,首先他們有雨衣,其次敵人的攻擊火力并不強,并不需要他們一顆接著一顆的炮彈送過去。

而在通用機槍和迫擊炮的打擊下,對面的日軍瞬間被打的毫無脾氣,甚至連正在匍匐前進的步兵都沒有精力去阻擊他們。

十挺機槍,六門迫擊炮,這種強度的火力,對面的這幫日軍什么時候見識過?可以說,自從這邊的火力剛剛表現出來的時候,對面的日本人就已經被嚇懵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中國人的火力竟然會這么強,而在此之前,也從來沒有人跟他們說過中國人的火力配置。(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