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38:膽大的決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38:膽大的決定

638:膽大的決定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5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日本海軍就這么完了?”當接到消息之后,無論是蔣百里,還是游博泰,無一不是萬分震驚。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

這種模式下的海戰,他們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雖然航母戰斗群他們是知道的,對于航母的作戰方式他們也有過了解。

可是現在忽然間告訴他們,日本艦隊已經完蛋了,這個幸福來的太快,他們一時間甚至有些難以接受。不管怎么說,日本海軍的主力艦隊在此之前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損失。

數量減少一半,但那僅僅不過只是魚雷艇等小型艦艇,日本聯合海軍的大型主力戰艦才剛剛損失四分之一左右的數量,而現在日本海軍的戰艦,那可都是一頂一的大艦,少則三四千噸,多則上萬噸的戰列艦。

平日里即便是將中華帝國的海軍全部都給拉過去,也不敢保證能夠在一天之內就干掉他們,可是現在,按照航母戰斗群那邊傳來的消息,六月四日上午九點二十分抵達戰斗區域,九點二十二分正式展開攻擊,十點三十分,僅僅只用了六十八分鐘的時間,一支由將近三十艘主力戰艦組成的艦隊便宣告覆滅。

或許用覆滅這個詞稍微有些不太恰當,三十多艘日軍主力戰艦被被擊沉了將近一半,剩余的軍艦則是負傷逃竄。

目前第二波攻擊梯隊正在追擊那些負傷逃竄的日本艦隊,至于最后能夠擴大多少戰果,目前還不得而知。

第三波攻擊梯隊并沒有派出去,因為西側的偵察機也回來匯報,在西側大約兩百公里左右的位置,發現了日軍的另一個海軍艦隊,規模大約有二十余艘主力戰艦。

所以,原本制定的第三波攻擊梯隊并沒有被派去攻擊東側的敵軍艦隊,而是臨時改派攻擊西側的敵軍艦隊。

而偵察機則不停的繼續觀察,主要是觀測日軍的軍艦最終駛向哪里,為方便航空兵在解決完目前的戰情之后,可以繼續去攻擊那些停靠在船塢等待著修復的日軍軍艦。

“偵察機繼續追蹤敵海軍艦隊,另外通知第一戰斗轟炸機大隊,接下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以擊潰為主,暫時不要擊沉太多的日軍軍艦,特別是那些大型的戰列艦,巡洋艦。”鄧浩洪直接下令道。

航母戰斗群的威力他早就有所了解,畢竟身位航母戰斗群司令官,他不可能對自己手下的部隊戰斗力都不清楚,而在歷次的演習當中,該有的震驚,鄧浩洪早就已經有過了。

而航母戰斗群的作戰宗旨便是拒敵于千里之外,早在了解了航母戰斗群的作用之后,鄧浩洪便深深的喜歡上了這種新式裝備。

這種戰斗對于海軍來說實在是太輕松了,而且也可以不用去刻意的擔心己方的航速等問題,甚至只需要下達一項命令,然后將航空兵派出去,接著航母上的指揮官就可以喝著茶,曬著太陽,吹著海風靜靜的等待勝利的消息傳來了。

“太大膽了……”蔣百里看過電報,暗暗的搖了搖頭。

這個方案的確是太過于大膽了一些,航空兵在明明有能力擊沉所有的日軍軍艦的時候,卻偏偏放走了大量的日本海軍軍艦,雖然鄧浩洪沒有明說,可蔣百里好歹也是在參謀界混了那么久的老油條了,什么樣的想法能瞞得過他?

現如今帝國海軍正在迅速的擴張著,人員方面的儲備液比較的充足,這一點還要感謝之前的練兵計劃,即練一帶一,只要有足夠的裝備,現有部隊的規模瞬間就能夠擴充一倍,而在接下來的一年內,人員儲備也將會隨之增加一倍。

這樣的好處在于,無論什么時候,都不可能會缺少人員,因為海軍軍艦的建造周期大多在幾個月到兩年之間,在這段時間里,也足夠他們去熟悉各自的軍艦,然后再用一定的時間去形成戰斗力。

可即便如此,軍艦的數量也依舊無法滿足海軍現在的需求,海軍那邊為了能夠盡快的培養更多的人才,更是別出心裁的搞出了一套全新的培訓方案。

而通過這種方案培訓出來的海軍士兵,其戰斗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證,往往一名新兵在上艦之后一年之內,便會擁有即戰能力。

對于步兵來說,這個時間周期有些長,但是對于海軍來說,這個時間已經是相當的短了,不可能比這個更短。

而這個方案就是分為兩步走,第一步是招募有文化的青年人才進入海軍學校進行文化理論的學習,在那里經過半年的速成學習之后,這批學員將會被分配到各個軍艦上進行服役,也就是后面的那個帶一。

每次服役的時間為兩個月,兩個月后,會調換另外一批新人上艦學習,而這些調下來的士兵則重新回到軍校去總結自己的問題,經過兩個月之后,則繼續回到軍艦上去學習。

一般情況下,等他們完成這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新艦基本上也就下發下來了,接下來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熟悉新艦的情況,盡快的讓戰艦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

但是通過這種模式,卻造成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即培養新人的速度過快,而能夠上艦的士兵卻又很少,主要是因為軍艦的數量根本不足以安排下所有的新兵。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海軍軍校里只有成績排名靠前,在上一次登艦表現靠前的人,才能夠按照規定繼續上艦學習,并且優先分配服役。

可即便是如此,海軍軍校那邊目前也囤積了不少的優秀士兵,其中光是完成了兩次登艦實習的新兵就有差不多四千人之多。完成一次登艦學習的也有六千多人,而那些還沒有來得及登艦的,則有近萬人之多。

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海軍部那邊充分的學習了流水線的生產模式經驗,在海軍這邊也同樣的實行了流水線式的培養,即炮手只學習炮手理論,也就是一門炮需要多少個人來負責,這幾個人就只學習這一門炮的相關知識,你是搞后勤的,那就只學習搞后勤,你是損管的,那就只學習損管。

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枯燥無聊的,用長達一年的時間去學習如何開炮,如何調整角度,如何測算定位,這又怎會不無聊?

對于士兵來說,這似乎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但是對于軍隊來說,卻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一個崗位的優秀不算什么,可是一艘軍艦上所有的崗位上都是優秀的士兵呢?那么當這一艘軍艦在完成磨合之后,它的戰斗力又將會是多少?

海軍采取這樣的模式,造成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那就是軍艦不足的問題,即便海軍造船廠已經日夜不停的開工建造,可是其建造速度也依舊無法滿足海軍的需求。

于是,鄧浩洪的這個命令,在蔣百里看來那可就算是司馬昭之心了。

他這是想讓陸軍幫助他們俘獲那些受傷的日軍軍艦,雖然跟現代化的中國軍艦相比,日軍軍艦的航速過慢,艦炮威力不足,裝甲偏薄,各種指標都不太讓人滿意。

可是誰讓現在中國海軍沒有那么多軍艦呢?而為了保證岸防,海軍又不得不留下大量的軍艦在本土進行防御,如果能夠繳獲日本的這幾十艘戰艦的話,即削弱了日本海軍的勢力,又增強了中國海軍的戰斗力。

到時候用這些日軍軍艦去替代守衛本土的海軍軍艦,再配合著岸基飛機的保護,基本上可以保證本土近海區域內是無敵的。

而海軍的力量得到了釋放,再加上源源不斷的服役的新艦,恐怕要不了幾年的時間,中國海軍就有能力橫行全世界。在航母戰斗群的庇護之下,英國海軍又算什么?

戰列艦的炮火威力的確是很猛,但是在面對戰機轟炸的時候,他那龐大的體型也是保證航彈準確命中的最大因素。

戰列艦為什么會退出歷史的舞臺?還不是因為飛機的出現,改變了巨艦大炮的時代?王思銳正是想利用航空母艦戰斗群,去取代那些巨艦大炮,用航母去開辟一個新的時代,一個由中華帝國引領的新時代。

當然,如果能夠俘獲日本海軍軍艦的話,那么對于日本的士氣也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這對于中華帝國征服日本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同樣的,這也會激起中國民間的士氣,使的在接下來的戰爭當中,會逐漸的出現更多的有利于中華帝國一方的現象。

“還真是虎父無犬子啊。”蔣百里再次嘆氣道。

這個計劃雖然膽大,可一旦讓他完成了這個計劃,很有可能將會直接縮短這場戰爭的時間,接下來,只要陸軍能夠在陸地上打幾場大勝仗,恨恨的搓一搓日本人的銳氣,這場戰爭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對于日本人的性格,蔣百里作為留日學生可是很清楚的,日本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賭徒,只要你能夠一次又一次的贏了他們,毫無懸念的贏了他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服從,反之則亦然。

本書來自/book/html/37/37074/index.html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