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36:航母VS戰列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36:航母VS戰列艦

636:航母VS戰列艦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5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636:航母VS戰列艦

636:航母VS戰列艦

中國人的航空兵出現在這里,這對于日本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日本6軍懼怕航空兵,海軍同樣的也很懼怕航空兵,甚至比起步兵來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地面上的步兵好歹目標單位小,如果實在是沒辦法了,可以直接往樹林里一鉆,除非中國人去摧毀整片樹林,否則就一定會有人活下來。

可是海軍就不同了,海軍艦船的移動度相對較慢,在海面上也沒有任何的掩體可以給他們庇護,大量的黑色煙霧,更像是為航空兵提供了定位導航一般,使敵人有可能會在幾十公里以外的區域就現他們。

日本6海兩軍的確是不合,但那并不代表著兩軍都希望對方倒血霉,雖然大多數軍人都是這么想的,但是作為日軍當中的高層人物,乃木希典可是不會有這種錯誤的想法的。

事實上,但凡是有點軍事頭腦的人,都不會因為海6兩軍的不合而希望日本海軍倒霉的。因為海軍一旦完蛋,日本6軍也就真的完蛋了。

屆時中國人將有能力憑借著微薄的海軍力量去封鎖整個日本,日本秘密的獲得了美國人的軍援那又如何?一旦被中國人封鎖,除非美國與日本撕破臉面,否則日本依舊要被打回原形。

所以,海軍的存在雖然未必會給整個戰局帶來什么太大的改變,但是一旦沒有了海軍,這場戰局必將變的更壞。只要有海軍在,中國人的軍艦就必須要用來保護他們的補給運輸線,不然登6日本的6軍必將會陷入困境。

但是中國人有了飛機,日本的軍艦可是沒有任何的防空功能的,事實上現在世界各國的軍艦都沒有防空功能,除了中華帝國那個奇葩而已。

不過現在再去想一想,中國人的這個想法似乎是早就已經形成了,否則的話,當初他們為什么會在軍艦上安裝那么多的小口徑火炮?不,或者應該說是防空火炮。

乃木希典想到了一切的可能性,唯獨沒有想到,中國人的飛機竟然會是從軍艦上起飛的,而且還是那種他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航空母艦。他更加沒有想到,戰機的起飛地點與作戰地點也僅僅只有不足四十公里。

乃木希典也更加沒有想到,在他想到要提醒海軍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現了日本人的海軍艦隊,并且已經做出了應對。

數十架飛機在航空母艦上進行了補給之后,迅的改變了航向,直接瘋狂的撲向了日本海軍艦隊那里,一副要在日本海軍抵達戰場之前就干掉他們的姿態。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而這一仗也讓海軍艦隊的官兵們郁悶不已,早就接到了日本海軍即將來襲的消息,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擼開了膀子的想要大干一場,可是從天亮等到天黑,理論上早就應該出現的日本海軍,卻始終沒有任何的蹤影。

不要跟我說什么迷航,要是在自家門口都能迷路,日本海軍也就真的可以去買塊豆腐集體撞死了。

第一戰斗轟炸機大隊的大隊長張勇因為之前的失誤導致了整整兩千6戰隊士兵的陣亡,所以這一戰張勇并沒有急著去攻擊日本人的海軍艦隊,而是將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副手,張勇則是繼續帶領著其余的五架戰機攻擊日本人的防線。

天空上,海面上,戰機動機的嗡鳴聲久久的傳遞著,其實這些噪音傳遞的距離并不遠。(并不知道老式螺旋槳飛機的噪音有多大,但是綜合現在的情況來判斷,一架飛機從頭頂上路過,噪音最多也就不到半分鐘,所以給出的這個說法。)

偵察機在不斷的來回的飛行著,并且隨著日本海軍艦隊的方向調整著方向,只要日本海軍進行了轉向,他也會相應的做出跟蹤,并且為后續的攻擊編隊提供指引。

這是為了防止攻擊編隊在抵達目標區域后找不到目標,另一個,在這個距離上,戰機的燃油也并不算特別的充足。

為了趕時間,戰機一路上幾乎就是以最快的度進行的飛行,所以原本兩百多公里的航程,基本上已經減到了不足兩百公里,加上戰斗的時候更加費油,所以實際上他們的燃油也并不算充足,如果日軍沒有轉向,那么還是足夠用的。

如果日軍進行了轉向,戰機抵達原本的區域沒有找到目標,再去尋找目標,然后趕過去,到時候進入戰場之后也不會有太多的燃油可以投入戰斗。

飛機投入實戰,的確為戰爭帶來了全新的變化,但是現階段的飛機作用還是相當有限的,或者說,現階段的飛機還暫時沒有開山立派的能力,光是這一個短腿的特效,就會把人給拖死。

不過對于飛機的能力,中華帝國這邊可是深信不疑的,他們不僅僅要為飛機開山立派,并且還為飛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雖然在后世看來這并不算什么,但是放在現在,那絕對是前的,劃時代的作品。

比如各種類型的艦載機,因為還在航母上起飛,所以起飛距離必須要短,這也就意味著戰機起飛時的度必須要快,戰機的重量必須要盡可能的減輕。同樣的為了符合這兩點,也就只能犧牲飛機的航程以及載重量這兩點。

所以這種飛機用于6基的時候,威力就顯得稍微有些不足。所以他們也開出了6基版本,兩者其實大差不差,就是體型上的差距。

而6基飛機往往具有更加全面的性能,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攻擊力更強。

事實上,王思銳對于空軍的具體方案也并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一個大體的概念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中華帝國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完整空軍框架的國家,也是目前的唯一一個,盡管可能不是那么的完整,但至少比起其他國家來說,至少也算是提前了一二十年的展概念。

上午九點二十分,十一個編隊,六十六架戰斗轟炸機組成的攻擊梯隊抵達了戰場區域,日本海軍并沒有進行轉向,他們甚至都沒有能夠現跟在他們身前的偵察機的蹤跡。

不過這個倒不是日本海軍的瞭望兵在偷懶,而是因為偵察機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偵察機不需要貼近距離的去觀察日本艦隊都干了些什么,這對于偵察機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只需要待在可以看到艦隊的位置就可以了。

而這個看到,往往指的是艦隊上空的黑色煙霧,只要視線中能夠看到煙霧,那就證明敵軍在自己的偵察范圍之內,若是煙霧消失了,那么就需要進行搜索。

在編隊抵達的時候,偵察機與攻擊編隊進行了簡短的交接,偵察機在這里待的時間也不短了,燃料什么的基本上也已經到了臨界線,在編隊抵達之前,偵察機進行了一次貼近偵察,確定了目標的數量沒有出現偏差,將這一消息傳遞給攻擊梯隊之后,偵察機便調整了方向,朝著航母所在的位置飛去。

緊接著,第一個攻擊梯次,由三個攻擊小編隊,十八架戰斗轟炸機組成。

第一波的攻擊由第一戰斗轟炸機編隊副隊長叢飛中校負責指揮,叢飛也是先期的航校教員之一,后來與張勇一同被調入海軍航空兵,并且擔任第一戰斗轟炸機編隊的副隊長一職。

叢飛也是個具有豐富經驗的老牌飛行員,雖然沒有真正的參加過實戰,但是在平時的訓練當中,倒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利用炸彈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時候,叢飛的記錄是百分之四十的命中率。

面對移動靶的時候這個命中率必然會有所下降,但是不要忘了,他們攻擊的目標可是軍艦,軍艦的側面才是最厚的地方,上層甲板反而算是他們最薄弱的地方,航空炸彈自上而下,很有可能直接砸穿軍艦的甲板。

即便無法砸穿,航彈巨大的爆炸力,以及對地面目標巨大的殺傷力,也能夠使這艘軍艦死傷一片。

而且還有一點,軍艦的鍋爐是沒有辦法做任何裝甲的,特別是上面的煙囪,如果運氣好的話,只需要一枚五十公斤級的航彈,順著煙囪扔進去,無論這艘軍艦是多大的重量,都可以直接宣告完蛋,鍋爐爆炸的后果可是很嚴重的。

叢飛帶領著第一個攻擊梯次迅的調整了位置,為三個不同的編隊劃分了各自的任務,然后順著下方日軍軍艦移動的方向便猛撲了下去。

戰斗轟炸機的俯沖性能并不好,但這個時候又必須要進行俯沖,而且也只有進行俯沖,才能夠最有可能的砸穿敵方軍艦的上層甲板,才有可能擊中他們的彈藥庫,擊中軍艦的內部。

叢飛所負責的小隊,他們的對手是兩艘戰列艦,而另外的兩個小隊,一個是自由攻擊,另一個是跟在叢飛的身后進行補刀,而到了這里,叢飛的戰術目的也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優先干掉敵方的主力戰列艦,其余的小軍艦即便是突破了過去,影響也不大,海軍軍艦會解決他們的。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