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航空兵怎么攻擊那里了?”航空兵的動作,忽然間引起了第二波登陸梯隊的注意,原本安靜的有些嚇人的海面上,忽然間爆發出一陣陣的躁動,陸戰四零一團團長黃海緊緊的皺著眉頭,指著前方戰斗轟炸機攻擊的位置大喊道。
作為上校團長,黃海原本不應出現在攻擊梯隊之內的,即使職責所在,按照常理的話,他最快也只能出現在第三,或者第四梯隊。
雖然第二梯隊當中只有一半是四零一團的部隊,剩下的一大半早就隨著第一批登陸部隊登陸了上去。
但是黃海覺得自己雖然沒有能夠出現在第一梯隊內,但自己手下的將士都在前兩個梯隊內,他作為團長,理應為全團表率,即使無法出現在第一梯隊內,至少也要出現在第二梯隊內,跟隨著后續的部隊一同登陸。
這個時候,什么的軍官保護條例之類的通通的被黃海給拋到了腦后,在他看來,軍官保護條例那只是在平時用的,現在這種特殊情況之下,四零一團已經折損過半,如果他這個團長仍舊沒有出現在前線,那么四零一團很有可能將會出現潰敗,這是士氣上的潰敗。
而這種潰敗一旦出現,后果不堪設想,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之后的登陸部隊,從而導致整場登陸的失敗。
關于這場登陸計劃的一些問題,黃海已經沒有心思再去考慮誰對誰錯了,他只想盡快的跟隨著部隊進行登陸,然后帶領著殘余的部隊殺上日軍的陣地,然后狠狠的殺光每一個日本人,為死去的戰士報仇雪恨。
然而,上級給出的命令卻是等待命令,這讓黃海渾身有力而無處使,只能趴在登陸艇的前方,拿著望遠鏡一遍又一遍的掃著前方陣地的情況。
“團座,那里會不會是一座弧形陣地?航空兵現在轟炸的是不是日軍部署在沙灘背后的隱蔽陣地?”參謀長也緊緊的皺著眉頭,與團長黃海的憤怒不同的是,身為參謀長,他必須要保持腦袋的冷靜,即使全團損失過半,他也必須要保持冷靜。
“弧形陣地?”黃海猛然一愣,渾身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猛的打了個冷戰。
如果真的是弧形陣地的話,那可就真的糟糕了,登陸的時候本就沒有什么掩體可以借助,光是對付身前的敵人就足夠吃力的了,而且大多數情況都只能依靠人命去堆積,如果再出現弧形陣地的話,被敵人前后夾擊。
別人怎么樣黃海倒是不清楚,但如果將守軍換做是他們四零一團的話,黃海有絕對的把握守住這里,并且讓敵人來多少死多少。前提是彈藥管夠。
一座并不高的綠色山峰遮擋住了眾人的視線,另一側稍遠一些的地方倒是能夠隱約的看到日軍的立體陣地,現在那道陣地上基本已經被炸的四分五裂,模樣慘烈。
從望遠鏡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座山峰與后面的陣地似乎并不處于同一條水平線上,隱約的感覺到有些錯落的感覺。
而且日軍的立體陣地又是從山峰遮擋的地方開始消失的,這也就是說,日軍的立體陣地并不是到山峰那里就結束的,而是一直延綿到后面更遠的地方。
那么,弧形陣地是有很大可能性存在的。
‘砰……’
黃海一腳狠狠的踢在登陸艇的門踏板上,滿臉憤怒的怒吼道:“他媽的,上面那幫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弧形陣地這么重要的情況為什么沒有通報給我們?為什么就要選擇在這里進行登陸?日本四面環海,那幫吃干飯的就找不到其他的登陸場地嗎?操……”
其實黃海還真的冤枉了上級,關于這座弧形陣地,上級早在制定登陸計劃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之所以沒有通報,那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上級并不認為這里能夠被日軍部署陣地。
亦或者說,身為搶灘登陸總指揮,蔣百里并沒有能夠拿到最完整的情報。
最初的情報是由地面情報人員進行搜集的,這些情報有一些是精準的,也有一些是模糊的,畢竟條件有限,不可能什么情報都能弄到那么準確的。加上日軍提前在這里進行了戒嚴,并且嚴禁任何人出入,遷走了大量的平民,只留下青壯勞動力,諜報人員光是將情報送出來就花費了不小的代價,所以哪還有精力去挨個的進行探查?
再一個,弧形陣地的彎回部分,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很重要,但實際上的用處卻并不大,上面甚至連路都沒有,到處都是陡峭的崖壁,就是采藥人一般也不敢輕易的涉足,更不要說拿著武器裝備,并且還要在那里作戰的日本人了。
所以,這份情報在上交到司令部的時候,下面的參謀官選擇性的忽略了這個問題,并且認為那里不可能有日軍,而且那里也很不適合作戰。
因為下面的參謀官已經給出了答案,蔣百里在看過了下面的參謀給出的評論之后,也選擇性的放棄了那里,因為手中還有大量的工作去做,蔣百里也根本沒有時間去逐一的推敲,他的工作就是接手下面參謀們完成的半成品,然后想辦法將他們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計劃。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弧形陣地在事先給出的情報中是提到過的,并且在開會的時候也稍微的提了一下,并沒有著重介紹。然后下面的師長也就自然認為那里沒有必要,所以也就沒有將弧形陣地傳達給下面的作戰部隊,然后就造成了現在的這幅結果。
不過還好,所幸的是,在第二批登陸部隊接到命令出發之前,航空兵已經提前的發現了那里的異常,被所有人都給忽略的地方,日本人恰恰在那里部署了兵力。
不幸的是,第一批登陸的部隊現在情況不明,甚至有可能已經全軍覆沒,也有可能還在苦苦的支撐著,等待著后續的援軍到來。
可是援軍就在距離他們不遠處,但卻因為沒有命令,要配合航空兵的轟炸,所以遲遲沒有能夠等到登陸的命令。
總體上來說,這次的登陸戰斗的計劃還是有很多漏洞的,甚至整個計劃根本就經不起仔細的推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蔣百里領銜的搶灘登陸作戰總指揮部,到目前為止算是漏洞百出,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團座,上級命令!”通訊兵不停的守候在電臺旁邊,在等待了一二十分鐘之后,終于是等到了上級的進攻命令,亟不可待的將命令遞交到了黃海的手中。
‘我軍發現日本海軍,航空兵以前去阻擊,第二次空襲之后,登陸部隊發起總攻,會有一個編隊六架飛機始終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注意引導,避讓,注意你部后方。如有必要,可以登陸艇作為掩體。’
黃海收起了那道進攻的命令,然后迅速的對著身旁的通訊兵做出手勢,緊接著,通訊兵將身子探出登陸艇,朝著四周的登陸艇比劃著,然后越來越多的登陸艇做出了同樣的手勢,直到所有的登陸艇都接到了命令為止。
而另一邊,黃海身上的壓力也是與之驟增,前面的消息對于他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盡管有航空兵大范圍的轟炸,盡可能的為他們掃清了障礙,但是航空兵不可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完全安全的登陸場地,這場仗最終還是要由他們自己去打的。
而另一個壞消息就是,日本海軍出現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登陸部隊必須盡快的擊敗灘頭上的日軍,為后續的部隊開辟出一個安全的登陸場地,讓更多的部隊,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登陸。
而航空兵到底能否阻擋的住日本海軍的速度,這個目前誰也不知道,反正轉頭看去,護航的海軍艦隊正在進行著戰斗編隊。(護航編隊和戰斗編隊是不一樣的,護航編隊的要點是合理的布局,一艘軍艦護送幾艘不等的船只,并且軍艦的位置要位于陣眼,必要時需要用軍艦去阻擋敵方炮彈、魚雷等攻擊手段,避免被保護船只損失過大,這是一種重守輕攻的陣型。戰斗編隊是相對攻守平衡,且偏向于進攻。)
關于日本海軍來了的消息,黃海并沒有告訴大家,這樣只會讓他們更加緊張,肩上的擔子更重,這種壓力理應由軍官們來承擔。
天上的飛機編隊已經明顯的減少了不少,原本幾分鐘就能夠飛過去一波,現在差不多五六分鐘才能見到一波,而且這個時間也越來越長,黃海知道,接下來,他們可能需要等待一二十分鐘才能夠等來一波飛機的支援。
不過空中支援黃海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地面上的進攻,陸戰隊缺乏重型武器,這也注定了他們并不善于進行攻堅戰,但是現在的戰斗卻明顯的已經變成了一場攻堅戰,他必須要想辦法去克服這個問題。
只希望航空兵能夠盡可能的干掉更多的日軍火力點吧,特別是弧形陣地后方的那里,否則的話,第二批登陸部隊有可能會跟第一批登陸部隊一樣。
本書來自/book/html/37/3707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