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568:砸的日軍頭暈眼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568:砸的日軍頭暈眼花

568:砸的日軍頭暈眼花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1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正文

熱門小說:

一顆顆155毫米重炮炮彈像是不要錢似的瘋狂的砸在了日軍的陣地上,三十二門155毫米重炮,開始對正面范圍以內的日軍戰壕進行地毯式的轟炸,每一個位置,只要命中區域,便會立即調整方向,朝著下一個目標區域射擊。火然文`

三七一師的步兵炮則是被集中了起來,因為炮彈威力無法跟重炮相比,所以他們并沒有被安排齊射任務,而是對重炮轟炸過的地方進行定點轟炸。

每兩門火炮形成一個戰斗小組,負責一段四百米長的區域,也就是重炮營的一個轟炸目標,但凡是看到沒目標內有人群移動的,就會由這兩門火炮不停的進行轟炸。

一般有經驗的老兵都知道,炮兵在轟炸過一個地方之后,是絕對不會重新將炮口調轉回來的,而即便是調轉回來了,那么下一顆炮彈也絕對不會落入上一顆炮彈的彈坑內的。所以,理論上來說,只要你能夠躲在炮彈的彈坑內,那么基本上也就保證了你是絕對安全的。

日本人一點也不傻,僅僅只是75毫米的步兵炮就足以讓他們難受的了,現如今又來了155毫米的重炮,而且還是齊射,對一個目標區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155毫米的火炮在海軍那里根本不算什么,海軍戰艦想要稍微有點戰斗力的,都必須要配備203毫米的高倍口徑炮,但是對于陸軍來說,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就算是重炮了。

重炮是什么?

重炮是戰略性武器,而能被稱之為戰略性武器的家伙,難道會是紙老虎嗎?

在第二輪射擊之后,躲在陣地內的日軍便反應了過來,首先是即將被轟炸的那一區域內的日軍,這些人通過戰壕悄悄的轉移到了剛剛被轟炸過的區域,而看著那些區域內日軍的慘狀,不少人都嚇的有些腿軟。

然而緊接著第三輪齊射便砸在了他們原先待的地方,表面上看起來跟這里沒有太大的差別,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那里大部分日軍都跑到了這里,所以,剛剛那一輪射擊,也只有少數跑的慢的日軍遭了殃。

雖說日軍跑的足夠快,但是這一幕也仍舊是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震撼。

重炮,這到底是個什么概念?日軍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在他們的步兵當中,連步兵炮都不是常備武器,只有那幾個老牌師團才勉強的配備了少量的步兵炮,三十六師團是后來才組建的,目前連步槍都沒有能夠做到人手一支。

是的,日本因為中華帝國的封鎖,加上歐洲列強不肯給他們太多的資源,在朝鮮的敗退,以及將大量的資源用于海軍等等因素,所以日本陸軍的發展要比歷史上更慢了一些。

除此之外,因為海外戰事接連失敗,日本陸軍元氣大傷,加上中華帝國的咄咄逼人,所以日本方面不得不加緊對陸軍進行了擴軍,同時削減了海軍的經費,希望以此來迅速的補充日本陸軍的實力。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日本政府傾盡全力在短期內制造出了一批武器裝備,并且優先裝備給了部署在臺灣的六個師團,以及部署在九州的那些陸軍,結果沒想到其中的三個師團直接折戟大海,另外三個師團也在臺灣被打成了狗。

留在日本國內的陸軍目前主要的任務是訓練,然后慢慢的等著裝備,如果一切都能按照計劃進行下去的話,軍隊剛剛訓練好,武器差不多也就能夠跟上了。

但是誰他娘的知道,中華帝國沒有在九州島登陸,而是選擇在北海道進行登陸,一南一北,天壤之別。

三十六師團的裝備部署情況并不算好,但也不算最差,他們的武器裝備率只有一半,但是在從弘前出發的時候,沿途從其他師團手中接收了不少的裝備,勉強的裝備了八成的步槍。

對于一支連步槍都是個問題的部隊,你跟他談重炮?

躲過了重炮的攻擊,還沒等那些日軍緩上一口氣,75毫米步兵炮的炮彈便又一次的砸了下來。倒霉的日軍瞬間被炸飛了幾個人,不過好在步兵炮只有兩門,即便是失去了防炮洞的日軍,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但就這么躲在戰壕里被動的等著步兵炮去轟,即便一次性無法造成太大的傷亡,時間長了他們這些人也活不下幾個的,幸存日軍的眼神中開始出現了迷茫的表情,這打的是什么仗?這是在打仗嗎?

半個小時的轟炸,讓黃建斌很是滿意,如果沒有重炮營幫忙的話,就憑著他們的那些75步兵炮也不知道要轟到什么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嘖嘖,到底是重炮營,效果就是不一樣。”黃建斌很是滿意的說著,重炮營的轟炸還在繼續,半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們一共打了十輪的攻擊,平均三分鐘一輪,共轟炸了長度四公里的防線。

至于效果如何,表面上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實際上還需要時間去驗證,但是那些75步兵炮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射速要比重炮更加恐怖,幾乎每一分鐘就會有兩顆炮彈落在一段四百米長的防線上,即便是日軍躲過了重炮的攻擊,可是躲在失去了防御能力的戰壕內,也無法躲過步兵炮的攻擊。

這種感覺的確很爽,很容易讓人上癮,自己連一兵一卒都不用出,扔過去千把顆炮彈就能夠解決大量的敵人,這樣的戰爭誰不想打?只可惜海軍運力有限,不然的話直接調一個炮兵師(炮兵只保留155,105兩種口徑重炮,75炮下發到營級部隊當支援型火力)過來,兩個小時就能解決戰斗,保準小日本傷亡過半。

“命令三五七團,三五八團,從缺口處發起攻擊,然后橫向攻擊,其余部隊正面攻擊,盡可能的消滅敵軍。各部要掌握好分寸,不要打的太過了。”黃建斌命令道。

要想將函館打造成北海道戰場絞肉機,這戰斗就不能結束的太快,也不能打的太猛,萬一把日本人給嚇到了,他們不敢過來了又該怎么辦?

三十六師團大量的兵力都在戰壕內,炮兵轟一會兒步兵沖,步兵打一會兒就撤退,這樣的戰術看起來很是兒戲,甚至是拿士兵的性命去做一些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決定。

可實際上這卻是再給日本人抵抗下去的信心,中華帝國的強大,早已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而日本人也知道他們絕對不是同等數量中華帝國陸軍的對手,那么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撤退,該怎么辦才能不引起日軍的懷疑呢?

放眼目前的情況,唯有以彈藥不足這個理由才更加能夠迷惑日本人的視線。

日本需要橫渡大海過來,中國人同樣也要橫渡大海過來,而且距離也比日本人更遠,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中國人的彈藥理應比日本人更少才是。

隨著命令下達,以三五七團為尖兵,朝著那被轟炸成一片廢墟的四公里防線沖了上去,三五八團緊隨其后,兩個團的兵力一前一后形成了呼應。而其余的部隊則是朝著正面陣地沖了過去,躲在戰壕內的日軍這個時候也開始反應了過來,紛紛爬出了戰壕,進入陣地打算防御作戰。

戰場上炮聲隆隆,步兵沖鋒,并不意味著炮兵就要停止攻擊,此時的重炮雖然已經暫停了齊射,但是他們卻以單炮為單位,將目標鎖定在了日軍的火力點,但凡是能夠看到有機槍出現的地方,一顆重炮炮彈或者75炮彈就會砸過去。

運氣好的,一炮就能夠干掉對方,運氣不好的也就只能偏離目標,繼續徒增步兵的傷亡了。但是迫擊炮在這個時候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迫擊炮定點清除機槍火力點的能力要遠超任何一種火炮,特別是前方有步兵探路,他們可以將炮位前移到五六百米距離的時候,訓練有素的迫擊炮手更是得心應手,基本上能夠做到三顆炮彈干掉一座火力點,手感好的更是能夠一顆炮彈就解決問題。

那些還沒來得及被重炮光臨的防線,此時的抵抗強度是最大的,但是論火力密集程度的話,卻遠遠的無法跟中華帝國相比,加上重炮,步兵炮,迫擊炮,三種火炮不停的攻擊,這讓日本人始終無法放開手腳的去進行防御作戰。

而那段被轟炸的不像樣的四公里防線,基本上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只有零零散散的日軍還在抵抗,但是那些抵抗卻根本無法阻擋三五七團的沖鋒,沒有任何重火力,僅僅依靠著手中的步槍,且四公里長度不足一千人的防線上,又如何能夠抵擋的住三千多人的沖鋒?

三五七團很快的便沖破了那道防線,不過他們卻并沒有急著向兩側進攻,而是等后面的三五八團跟上來之后,才一個向左一個向右的攻了過去。

原本還能夠專心防御正前方敵軍的日軍,忽然間卻要面臨著兩面夾擊之勢,如果僅僅只是地形上的劣勢也就算了,可他娘的霰彈槍,自動步槍,手榴彈這種戰壕戰利器胡亂的一通猛砸,瞬間將日軍砸的頭暈眼花的,根本不知道該怎么抵抗。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