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561:蔡鍔的新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561:蔡鍔的新計劃

561:蔡鍔的新計劃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9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561:蔡鍔的新計劃

然而在日本方面剛剛得知中國已經在北海道登陸的消息的時候,第二批一個旅的部隊已經抵達了北海道的江差町碼頭,這只是一座小小的碼頭,平日里最多也就是跑幾艘運煤船只,港口的容納量很小,甚至十余艘運兵艦都無法同時入內。

所以只能一次性的讓七艘運兵艦進入港口,然后將上面的步兵和物資卸下,同時則從另外一個通道進行補給燃煤,北海道本就是日本產煤的集中地,加上江差町碼頭又有煤炭倉庫,所以則是本著原地補給的想法去做的。

反正又不用他們自己出錢出力去找煤,在這里補給了之后反而還能為開戰軍費節省一些,何樂而不為?

但是補給的數量也不可能有太多,每艘進港的船只也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補給時間,不過好在這些燃煤什么的,都被陸戰隊抓的日本壯丁給運到了棧橋附近,一個半小時的補給,大約也能夠讓一艘船跑上二三百海里的距離。

而從這里回去之后,他們將會有一夜的休整時間,同時也是補給的時間。基本上兩天的航行休整一夜,然后繼續如此循環。

上海,中華帝國駐上海軍營區內。

在這個營區內,隱藏著一個并不屬于上海駐軍的機關單位,而這座機關單位的人群卻又是極為龐大的,全員下來,除去護衛的兵力以外,光是辦公人員就有兩千余人。

規模之大,實屬罕見,甚至是超過了兩年前中俄戰爭司令部的規模。而這個機關單位,則正是中華帝國駐日軍隊司令部的所在地。因為前期部隊還沒有在日本開辟出一塊相對完整的區域,所以司令部被暫時的安置在了上海。

但是讓人疑惑的是,司令部在上海,但是上海的部隊卻沒有一支是駐日部隊的戰斗序列,甚至除了上海駐軍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機動兵力。

大隱隱于市,駐日軍隊的司令部被安排在上海,也確實是迷惑了不少人的視線。

而此次司令部規模之大,也并非是沒有任何的原因的,首先,在高層指揮將領方面就要比中俄戰爭時期更多,這次并沒有被劃分為某個集團軍,也并沒有將軍級單位匯總成一個集團軍的編制。

但是在其內部,基本上兩到三個軍會被整編成一個戰隊,類似于集團軍的編制,但這個編制卻并非固定的,司令部會根據部隊位置,任務等因素來隨時調整戰隊編制,戰隊長官則是由三個軍中的一個軍長來擔任。

此次對日作戰戰斗序列中一共編有七個戰隊,二十一個軍,全部兵力共一百一十余萬人,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編制,之后還會有部隊被陸續不斷的整編進來,按照中京的作戰方針,駐日軍隊一直會被增加至至少六十個軍,三百萬人才會有可能停止繼續擴編,具體的還要看戰場的情況。

而單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出,中京對于日本方面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對俄國的重視程度。

要知道,中俄戰爭中,中華帝國在巔峰時期也不過才出兵一百四十余萬人,而一個小小的日本,光是在計劃上就準備了三百萬兵力,而且還是要在一年半以內將這三百萬人全部投入日本戰場。

除此之外,已經晉升為老牌部隊的裝甲第一零一師,一零二師以及新組建的裝甲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四個裝甲師也將登陸日本作戰,而一零一師的兩個先鋒連因為戰術的改變,目前已經登陸了琉球,至于后續是否會繼續增兵琉球,還要看戰場的情況變化來決定,但是其余的部隊,可是全部用于日本本土的。

除了六個裝甲師,共2160臺坦克(每師360臺)以外,帝國的另外一個新型兵種也被劃分到了駐日軍隊的戰斗序列當中,就是從未在戰場上出現過,也從未正式的在世界上展現過自己的空軍部隊。

此時歐洲戰場的飛機大多數還只是用于偵察,掛載炸彈去轟炸地方目標的行為才剛剛開始,距離空軍成型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而專業用于各種空戰的飛機更是少之更少。

而中華帝國的空軍卻已經成型,空軍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總共擁有各式飛機五百余架,其中教練機五十架,配備了一挺12.7毫米通用機槍的巡邏機九十架,其實這個基本上已經類似于戰斗機了。

考慮到現實情況的因素,短期內空軍并沒有對手,所以戰斗機也就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但是也要預防萬一,畢竟戰場上可是什么事情都能發生的。

所以,空軍研究所那邊倒是另辟捷徑,雖說放棄了戰斗機的研制,但是卻研究出了戰斗轟炸機,說白了就是在戰斗機下面掛上一顆五十公斤的炸彈,掛上炸彈就是轟炸機,扔掉炸彈就是戰斗機,性能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放在目前這個環境中,影響并不大。

戰斗轟炸機有兩百一十五架,是目前中華帝國空軍的主力機型。而余下的一百一十架飛機則是純正的轟炸機,可攜帶一枚兩百公斤炸彈,或一枚一百公斤炸彈以及兩枚五十公斤炸彈,亦或者兩枚一百公斤炸彈或四枚五十公斤炸彈。

人員設計全部為兩人,主駕駛負責前方的戰斗以及炸彈的投放,后面的人負責觀察和后向機槍的操控。

除了五十架教練機以外,兩百一十五架戰斗轟炸機,有一百二十架被劃歸到了駐日軍隊,轟炸機則是全部劃了過來,偵察機則是劃了四十架過來。所以,現在的駐日軍隊中,除了擁有已經到手的一百一十余萬陸軍(包含三個炮兵軍),陸戰隊兵力以外,還有2160臺坦克,數百臺裝甲偵察車,還有兩百七十架各式飛機。

除了在裝備方面革新較大以外,人員方面的革新力度也比較迅猛,通過這幾年的積累,一些參謀學院畢業的參謀們也漸漸的積累了一些作戰經驗,所以在這兩千余人的辦公人員當中,不僅僅只是包含了陸,海,空三軍的協調人員,還有大約八百名參謀。

他們被劃分到各個崗位進行著不同的分工,而大量的參謀加入司令部,這也就意味著,無論前線的哪一支部隊,無論在什么時候聯系的司令部,司令部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做出相對正確的指示。

而作為曹錕的御用參謀,蔡鍔如今也是官運亨通,在駐日軍隊司令部組建之后,蔡鍔則是被任命為了司令部副總參謀長。別看他只是個副職,但是在以前的那些資歷之下,蔡鍔在司令部的話語權還是很重的。

況且誰都知道,作為皇帝欽點的參謀人選,駐日軍隊參謀長這個職位早晚都是蔡鍔的,現在之所以在他上面還安排了個參謀長,其實就是因為蔡鍔資歷不夠,如果一切都能夠按照預計的發展下去的話,最多兩年,蔡鍔便能夠正式的接任參謀長,而他的軍銜,屆時也將至少會是中將,甚至不排除晉升上將的可能性。

蔡鍔膽大,但是卻很心細,總是能夠第一時間內找出問題的關鍵,并且拿出最佳的辦法來。

而8日晚,當接到第二批一個旅的軍隊成功登陸北海道的消息之后,蔡鍔的心思也開始活躍了起來。

于是,蔡鍔顧不上吃午飯,將之前的作戰計劃拿了出來,進行了小幅度的修改過后,便直接提交到了總司令曹錕那里。

而曹錕看著蔡鍔的這個新計劃,不禁有些震驚,同樣的也有些后怕的感覺。

計劃還是那個老計劃,但是中間卻經過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也正是這些變化,卻是能夠將日本置之死地,甚至得不到后生。

但是,這個計劃也并非沒有漏洞。

“在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我軍被拖在日本戰場,我們該怎么辦?”曹錕一臉嚴謹的問道,這并不是唬人的話,而是真實有可能存在的情況。

滅國戰,他們必然將會遭到日本的全民抵制,即便有內鬼幫忙,他們遇到的抵抗也不會小,而一旦帝國吃不消這種傷亡,或者預定期限內沒有達到預定的要求,那么他們將會從主動變為被動,甚至有可能會深陷日本戰場,想拔身出來都不可能。

“想過,解決的辦法就是,在一年內投入三百萬部隊,兩年內投入至少五百萬部隊,我們以一比五的比例去進行這場戰爭,日本人即便是發動全民戰爭,我們只要保證有五百萬的部隊,那么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日本將會失去所有的補給工業,到時候他們將會連子彈都造不出,也沒有人會賣給他們。”蔡鍔正經的說著。

這個計劃或許并不會被實現,但這個卻是最有可能在短期內結束戰爭的方案,就看上面到底批不批了,當然了,即便不批也不是不能夠理解的,畢竟憑空多出了兩百萬軍隊,對于帝國的后勤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一旦后勤出現了問題,那倒霉的可就是前線的五百萬軍隊了。(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