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540:蔣參謀長的登陸方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540:蔣參謀長的登陸方案

540:蔣參謀長的登陸方案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9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聯系我們:

歡迎光臨祝您閱讀愉快!


1910年4月30日,日本聯合艦隊戰敗后的第三天,廣東,汕尾,這座并不起眼的小鎮內,悄然無息的出現了一支數千人規模的軍隊,這支軍隊進入小鎮后便直撲港口,而那里有著昨晚剛剛進港休整的十幾艘船。

在天亮之前,數千人的軍隊悄然無息的登上了這十幾艘貨船,少的差不多裝了五六百人,多一些的則裝載近千人。

平均下來每艘船裝載了七八百名士兵,而十幾艘船,運力便是近萬人。拂曉之際,一些早早的便起床來到碼頭,等待著打零工的當地百姓剛一進入碼頭,便看到昨天晚上才進港的那十幾艘貨船正在離開,不由的暗暗搖頭無奈的感嘆著,原來人家只是停留一夜,不然的話,今天干上一天差不多又能賺上差不多兩三毛錢,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到九塊錢,如果遇到著急的貨物,價格會更高,在當地也逐漸的形成了市場,有一套完整的價格體系,誰也不會吃虧。

貨船在離崗之后開始組隊,然后朝著正東方向緩慢的駛去,航速不快,大約只有十節左右,現在的貨船基本上都是這個速度,而且跟日本人那邊的貨船差不太多,基本上都是木質結構,只是表面上看來就不怎么結實。

大約兩個小時后,貨船早已駛出了大陸架,在這里的海面上,由兩艘高速護衛艦,兩艘驅逐艦以及一艘巡洋艦組成的艦隊正在這里靜靜的等候著他們,兩者會師之后,巡洋艦上放下了一艘小艇,然后跑到一艘貨船旁邊,將上面的幾人接到了巡洋艦上,然后艦隊開始繼續朝著東部行駛。

“盧旅長,蔣參謀長,時間緊迫,客套的話咱們就不多說了,說說接下來你們陸軍需要我們海軍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吧。”濟遠巡洋艦艦長呂伯韜朝著二人敬了個軍禮,直接切入正題道。

濟遠艦身上也是帶著各種各樣的傷痕,來到福建之后,基本上沒有怎么停留,只是在福州稍稍的補充了下補給,對一些損壞的副炮進行了簡單的更換,用了一天的時間,然后便組成新的艦隊出海執行任務。

呂伯韜被任命為分艦隊的司令,負責統一指揮五艘軍艦對運兵艦進行保護,以及登陸支援等任務,這一次他們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由先前海戰的主角,變成了登陸戰的配角。

盧旅長全名盧全,1902年參軍,曾參加過解放戰爭解放山西,解放湖北,以及解放四川戰役,后來參加過朝鮮戰爭,參加過中俄戰爭,去年八月份的時候從俄國調回國內,在遼東半島進行為期八個月的整訓,整訓過后,被任命為陸戰隊第二軍二零四師一旅準將旅長,等于是被晉升了一級。

而1904年從日本回國參軍的蔣百里,當初進入了陸軍學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學習,原本他們那一期的學制為兩年,但是蔣百里,蔡鍔以及張孝準這三人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是佼佼者,軍事理論早已超出了同班同學,所以在半年期考核過后,三人便被批準提前畢業,并進入軍隊進行服役。

其中蔡鍔被分到了第一集團軍,目前是帝國陸軍上將曹錕的得力助手,隸屬于第一集團軍,軍銜準將。而蔣百里則是被分配到了第四集團軍,因為第四集團軍負責的帝國南部并沒有什么大規模的戰爭,所以他的晉升稍稍的有些緩慢,一直到帝國決定組建陸戰隊的時候,蔣百里才得以晉升為上校,并且被任命為第四集團軍參謀副長,兼任陸戰隊第二軍參謀長。

而張孝準則是被分配到了第三集團軍,這是個最悲催的家伙,因為其他兩人一個能夠經常接觸戰爭,另一個偶爾的也能夠接觸到,唯獨張孝準卻只能窩在國內進行練兵整訓部隊,但是有失便有得,張孝準雖然沒有經歷過什么戰爭的洗練,但是他的軍銜晉升的卻是最快的一個。

而根本的原因是,由他負責訓練出來的新兵部隊,被抽調到前線之后,很快就能夠發揮出戰斗力,雖然還不足前線主力部隊的一半,但是對于新兵來說,那已經足夠好了,而且由張孝準負責訓練的部隊,在參戰后的半年內,百分之八十的軍隊都成為了主力部隊。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孝準反而是第一個被晉升為將軍的人,目前任職第三集團軍作訓主任,在第三集團軍開赴前線的時候,他也跟著一同前往了前線,并且積累了一定的作戰經驗,據傳皇帝有將張孝準任命為帝國陸軍指揮學院的院長的打算。

而這三個人也成為了當屆學生的楷模,并且被后來進入軍校的學生們當作偶像來看待。

“好,那就來簡單的說一下,我們的計劃是在臺南與高雄之間的地方進行登陸,根據前期的情報調查顯示,這一代的防御力量并不大,目前日本陸軍主要兵力已經全部被我們吸引到了嘉義至新竹一代,但是對于這里日軍也并沒有放棄,他們抓捕了大量的臺灣當地百姓參與防事的修建,并且強征了不少的臺灣人加入軍隊,根據目前的情報顯示,這一代大約駐守著一個聯隊的日軍,以及大約三千臺灣軍。

防御力量主要以日軍為主,在登陸場的后方,有兩座炮臺,但是位于平原之處,加上日本近幾年狀況不佳,所以岸防炮這里只有兩到四門大約200以上口徑岸炮,這些岸炮希望海軍能夠盡早的解決掉,另外就是盡可能的提供壓制火力,幫助部隊登陸。因為我們在登陸之后需要在那里駐守至少四十八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在登陸的時候陣亡太多,會很難完成任務的。”盧全說道。

這套登陸方案是由蔣百里設計的,甚至此戰的整個登陸方案全部出自蔣百里之手,在他的設想中,此戰將會開辟兩個登陸場,一個就是臺南與高雄之間的這座登陸場,這里是必須要成功的,而且這里也將會是陸戰隊第二零四師的登陸場,第一旅只不過是個先頭部隊而已。

然后,二零四師的任務就是守住這里,擴大登陸場范圍,為后續的陸軍部隊提供一個安全的登陸場地,等到陸軍在這里登陸了至少兩個師的部隊之后,那么他們的作戰任務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當然,這個只是理論上的完成,事實上在臺灣日軍沒有被消滅完之前,登陸臺灣的部隊壓根就不存在完成任務這一說。

在兩個陸軍師成功登陸之后,二零四師將會由主攻的身份轉變為輔助,主攻的任務將會交給新登陸的兩個陸軍師,雖然陸戰隊也屬于陸軍,但是他們最近八個月的訓練重點在于登陸,陸戰只是簡單的練習一下而已。

除了這里之外,另一處登陸場暫時未定,那里會由第二軍的二零五師,二零六師,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同時登陸,當然,兩個不同的登陸場全部都是佯攻,就是吸引日軍注意力的。然后由二零七師在臺中進行登陸,之所以說登陸場不定,那是因為真的不定,具體的地點,需要根據目標區域內的防御兵力來決定的,總之就是這三個師只要有一個師確定了防御兵力不足,那么這個方向就會轉變為主攻方向,一旦確定登陸成功,其他的兩個陸戰師將會全部從這里登陸,然后開辟登陸場,掩護陸軍登陸。

聲東擊西,南北呼應,這就是蔣百里設計的登陸方案,看起來有些矛盾,但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卻又完全相同的方案,事實上一點也不矛盾。

“沒問題,只要對方火炮敢露頭,我們就會迅速的干掉他們。”呂伯韜點了點頭,雖然對付岸炮很難,但是日本人因為是臨時趕出來的陣地,所以防御能力肯定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雖然戰列艦不在這里,但是巡洋艦上可是配備了五門203毫米主炮的,對付日本人的岸炮不還是手到擒來?

隨后,幾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大約三個小時之后,兩人這才通過軍艦的無線電系統跟運兵艦那邊進行了聯絡,并且將各部隊的長官喊了過來,逐一的分配任務,等任務分完之后,時間差不多也已經到了下午兩三點鐘,然后所有人都返回了各自的船只,然后開始強制性的休息。

接下來在登陸之后,他們有可能在兩天,甚至三天內都無法休息,雖然在海上休息并不怎么舒適,但好歹現在還是安全的,是可以靜下心來休息的,怎么說也要比登陸以后休息要強的多。

編隊就這么靜悄悄的朝著臺灣行駛著,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已經被擊敗,原本支援臺灣的三個師團也折損在了琉球港外,現在軍艦已經返回了日本本土,生還的日本陸軍則被迫的留在了琉球,且毫無戰斗力,所以臺灣的日軍非但沒有得到加強,反而失去了海防。他們期盼已久的海軍并沒有出現,而直到現在,駐臺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還不知道聯合艦隊已經戰敗,而他的陸軍也已經沉戟大海的消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