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89:傻子才去歐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89:傻子才去歐洲

489:傻子才去歐洲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選擇:

正文

“嘖嘖,英國人還真是好算計!”聽到英國人的提議之后,王思銳不由的被英國人的決定給氣的笑了出來。

不過還真別說,英國人其實還是很天真的,竟然會邀請中華帝國派出遠征軍駐兵巴爾干半島,不得不承認,這一提議的確打動了王思銳,但是,這絕不是中國出兵巴爾干半島的理由。而且王思銳也絕對不會貿然的派兵到歐洲去。

只是,英國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盤?關于這個問題,還是要捋清楚的。

作為世界老大,英國人有著他們的驕傲,也有著他們的辦事風格,任何一件事情,絕對不會是沒有任何目的的,而且王思銳也絕對不相信英國會沒有辦法去制止巴爾干半島,而決定要將中華帝國給算計進去。

“出兵巴爾干半島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利益,反而會將我們拖入他們的節奏當中。”楊士琦在一旁暗暗的分析道,關于英國人的具體打算,楊士琦并不知道,但是他卻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去分析這件事情值不值得他們去做,但是很顯然,楊士琦分析的結果是根本不值得他們這么去做,而且原因也有很多,甚至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哦?說說看!”王思銳點了點頭道。

“其一,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無法直接對駐扎在巴爾干半島的駐軍提供支援,我們甚至無法保證他們的補給,可以說,一旦派兵進駐巴爾干半島,這支駐軍將會成為一支孤軍。而且會占據我們大量的軍費,一旦英國人卡死運河,后果不堪設想。

其二,進入歐洲,其實我們已經做到了,而且在俄國,我們所受到的阻力將更小,得到支援的力度也將更大,完全沒有必要去巴爾干半島趟那潭渾水。

其三,英國人居心叵測,一旦我們接受英國人的邀請,派出遠征軍進駐巴爾干半島,那么德國方面會怎么想?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會怎么想?雖然我國并沒有簽署同盟協議,但是也沒有必要成為協約國的一桿槍,這么做,只會讓我們與同盟國之間產生巨大的裂痕,而最后,除非是我們不參加戰爭,或者以一國之力對抗全世界,否則的話,就只能加入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

但是加入協約國的話,我們還有何利可圖?這世界上可占據的殖民地,英國人占走了一大半,法國人也占據了不少,美國人是后來居上,一旦加入協約國,到時候我們就只能去搶同盟國的殖民地,可是在亞洲,同盟國有殖民地嗎?

加入了協約國,我們有的只是履行盟友的義務,從而獲得那微薄的利益,但是最終我們想要進入歐洲大陸,可能性其實也并不大,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加入協約國?去遵守那狗屁的限制我們發展的協約呢?

當然了,如果非要加入協約國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英國人必須要出讓一部分殖民地給我們,否則,憑什么讓我們去為了他們跟同盟國拼個你死我活?況且,短期內我國的戰略重心也不在歐洲,完全沒必要搭理他們,找個機會直接挑起歐洲的戰爭就行了。”楊士琦說出了三點理由。每一個理由聽起來都是那么的無可挑剔。

“不錯,英國人的確沒安什么好心,他們這么做的原因無非就是想將我們拉到他們這一方,但是很顯然,老大這個位置做的時間久了,總以為自己一揮手,其他人就會跟著他一起走,卻渾然沒有意識到,他只給了別人義務,卻沒有給人利益。”王士珍也很認可楊士琦的理由。

中華帝國未來的戰略是已經制定好了的,而且所有人也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著,完全沒有必要去因為英國人的原因而打亂自己的計劃。

歐洲的戰局最終會怎樣,王思銳一點也不關心,只要他們打的你死我活就行了,然后看誰快不行了,趕緊上去奶一口,讓他們繼續打,從而可以讓中華帝國從中得利。

但那個只是長久的戰略,近期的戰略則是將重心放在了亞洲,一個國家的能耐有多大?稱霸全球?好像是可以,但是自己的大本營一定要打好基礎,亞洲就是中華帝國的大本營,只有在將亞洲整合成一塊拳頭之后,才能夠去操心其他的地區。

“英國人之所以這么積極,我估計是他們對我們這次籌集的戰爭債券有什么想法。”楊士琦忽然想到一種可能,雖然還不確定,但也還是說了出來。

邀請中華帝國駐軍巴爾干半島,這樣的確會消耗掉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但是卻遠遠無法消耗掉整個三十億,那么如果再支援一下俄國,西藏勢力和日本呢?如果這些地方同時對中華帝國發難,那么中華帝國只能全力的去應付。

俄國雖然敗的很慘,但是俄國人的元氣還在,這次的勝利,主要是借助了俄國人自身準備不足,指揮失誤,加上自身的裝備優良等方面,而俄國人還沒有進行戰爭動員,其實他們也沒機會進行戰爭動員,所以,未來防止俄國人反撲,也將是中華帝國的又一重任。

而這次的三十個億,其中十個億的預算是要給俄國方面的,這其中包括了一百萬的步兵,十個師的裝甲部隊,以及一個航空團。剩下的十個億則是留在國內進行擴軍備戰,同樣需要擴充一百萬的步兵,十個師的裝甲部隊,以及盡可能更多的航空部隊。

等于是用二十億的資金,讓皇家陸軍的總兵力達到五百五十萬,剩余的十個億,其中一個億劃分給了海軍,五個億為國內基礎建設,四個億為教育建設。

也就是說,當這三十個億花光的時候,這些計劃也就全部完成了,屆時中華帝國將有能力發起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預計是一年的時間。

如果派兵到巴爾干半島,那么這些軍費該從哪里抽出來?軍事方面肯定是不行的,那是國家的戰略決定,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那么唯一可以抽錢出來的,也只有基建方面和教育方面。

當然了,籌集了三十個億,并不意味著手里真的就只有三十個億,今年印制的兩個億還沒有投入市場,加上手里的余錢,所以一共能夠動用的資金大約在三十三個億左右。

當然,王思銳手里還有將近十五個億的美元,換算過來也是二十個億的帝國幣,但是這筆錢除去已經被投資的資金以外,剩下的大約十個億資金已經被王思銳轉移到了巴西,這筆錢并不干別的,就是在就是在南美地區瘋狂的買地,購買各種礦產等資源。

“那就拒絕英國人的邀請,然后按照我們的計劃繼續進行,等到兩條國道修成之后,立即開始修建其他的道路,這次咱們資金充足,暫時先修建省會與省會之間的道路。”王思銳直接決定道。

當下修路并不像后世那樣,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出錢去買,國家沒有那么多錢,但是這些路也必須要修,那么怎么辦呢?就用最簡單的方法,一切國有化或者合資,即修路所需要的材料,全部以國家或者合資的形式建廠投資,如果是國有工廠,則刨除一切的利潤,說白了也就是沒有利潤,由國家撥款購買設備,發放工人工資,工廠只需要埋頭苦干就行了,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拉走就是。

如果是合資,那就更簡單了,雙方共同出資,按照產量國家給予合資人一定的補償,工資由國家發放,等到工程完成之后,在按照正常的市場去運作。

但是這種模式只存在于理論上,國家不傻,沒必要這個時候去給別人太多的利益,本身自己的錢就不多。

所以這種形式基本上只會在后期出現,也就是工程完工之后,如果國家想自營也可以,不想自營的就轉讓出去讓私人經營。

而修路工人則是各地的百姓,他們負責出工,政府管飯,并且按照工時發放少量的工資,雖然比不上上班工作,也比不上打零工,但是現在沒有工作的人也還有不少,修路的活他們也是很情愿干的。

“對了,汽車的銷量怎么樣了?”王思銳忽然想起了汽車,現如今能夠直接投入市場的,也只有汽車,建筑材料大多數都被用于修路,水泥在市面上根本就買不到,這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還算可以吧,小汽車一共預售八百九十一臺,每臺利潤四百元,共獲取利潤35.64萬元,卡車一共售出二百七十臺,每臺利潤四千元,共獲取利潤108萬元,預計汽車行業今年的利潤差不多會在一千萬左右。”王士珍開口匯總道,別問王士珍的信心是怎么來的,因為143.64萬的利潤只是預售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成果。

小汽車的銷量高,但是利潤低,再加上生產工藝的改進,使得生產成本不斷的降低。

而卡車的利潤高,主要原因是因為卡車的生產已經具備了規模,當初造價高的時候,還只是軍用,現在造價就跟小汽車一樣,人員有經驗了,熟練了,造價自然也就下降了,但是卡車卻沒打算做成廉價產品,甚至小汽車接下來也打算做中高端品牌,道路好了,百姓手里有錢了,汽車的銷量自然會猛增,這是毫無疑問的。

Ps:感謝和諧毛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