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70:上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70:上鉤

470:上鉤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看小說就來6毛()

位置:歷史軍事


中田郡英說的很有道理,中華帝國的強大,就連此時的沙俄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就連陸上強國德國都需要去跟中華帝國進行相關的合作,就連英法美等國都需要想盡了辦法的去阻撓他們,去給她們設置各種各樣的攔路障礙。

那么自己推翻沙俄之后,組建的新國家,能夠是中華帝國的對手嗎?如果他們推翻了沙俄,在前線又無所作為的話,那么前線的沙俄軍隊一定會無心戀戰,現在是有沙俄在后面鎮壓著,那些士兵即便明知不敵,也不敢輕易的后撤或是逃跑,一旦沙俄這個卡在前線部隊脖子上的枷鎖消失了,他們還能夠控制住那些部隊嗎?

一旦前線的部隊放棄了抵抗,一心只顧著要逃命,那么對于俄國來說才是災難的到來,中華帝國可以輕而易舉的推進,不費一槍一彈的就可以占領更多的領土,那時,或許要不了半年的時間,他們就會打到莫斯科了吧?

該死的西伯利亞鐵路,如果沒有這條鐵路,那么中華帝國的推進速度絕對不會這么快,而現在,中華帝國完全就是依靠著這條俄國人花費了巨資修建的鐵路去跟俄國人作戰的。

而俄軍為了能夠確保自己的物資不受影響,所以他們也不敢對鐵路進行大肆的破壞,更有些地方,甚至在失守的時候,部隊都來不及去破壞鐵路在離開。

如果沒有這條鐵路,漫長的補給線就能耗死中國人,可是現在有了這條鐵路,俄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卻即將耗死他們自己,說來也真是諷刺。

可這是自己答應日本人的關鍵嗎?如果這樣的話,推翻沙俄給俄國帶來的影響,或許還不如暫時不去推翻他們,至少可以保證前線始終都在作戰。而一旦答應了日本人這個條件,那么對于布爾什維克來說,結局將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

要么被人民稱之為臥薪嘗膽,要么就成為那個賣國賊的喪家之犬。

該死的,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列寧的心中來回不斷的左右搖擺著,這個抉擇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難了,無論做出哪個選擇,都會帶來無比嚴重的影響,無論哪一個,列寧都無法輕易的做出決定。

許久之后,列寧從內心的掙扎中擺脫了出來,抬起頭看著中田郡英,說道:“中田先生,這不是一個容易決定的事情,我需要與其他人共同商議過后才能夠給您答復。”

“可以!”中田郡英點了點頭,同意了列寧的請求,但是也并沒有給列寧太多時間的打算,“三天,三天之內希望你能夠給我答復,這件事情無論成與不成,三天后我都將返回日本。”

列寧點了點頭,三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足夠他們討論出個結果來了,唯一遺憾的就是,可能在某些方面想的不是那么的周全。

離開了這座小房子之后,列寧將自己緊緊的包裹著,迅速的鉆進了人流之中,七拐八繞之后,來到了郊外的一座小農場內,不久之后,另外三名男子也緊跟著進入了小農場。

看到這三人回來,列寧緊提著的心也終于是放了下來,總算是松了口氣。

這三人正是列寧安排在暗處負責保護自己的人,同樣的,他們也要負責幫助列寧解決那些跟蹤他的人,一般情況下,只要這三人能夠安全的回來,基本上也就意味著列寧并沒有被跟蹤。

而在列寧離開之后,中田郡英也撕去了偽裝,一番喬裝打扮之后,將一封信塞入了口袋,走到大街上,找到了接頭的人之后,將那封信悄悄的塞給了對方,然后在街上購買了一些食物和酒水,這才心滿意足的返回了居住的旅館。

不過,列寧永遠也不會想到,先前他的預感全部都是真的,中田郡英的確是給列寧挖了個坑,而且還是個超級巨大的坑,一旦列寧進入了這個坑中,那么就再也沒有跳出來的機會。

而所謂的中田郡英也根本就不是日本人,而是曾經留學日本,并擔任間諜的中國人黃一濤,這一切,都是中華帝國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而做出的一個陰謀。

至于為什么要把中華帝國自己也給算計進去,因為逼真,只有這樣,才能夠騙過所有人,讓日本人啞口無言,讓日本人來幫助中國人背下這個黑鍋,同樣的,也在列強的心中扎上一根刺,要讓他們知道,日本人其實還是很有野心的,遙想扶持日本人,最好先提前想好了再決定。

來到小農場之后,確認了自己是安全的,列寧走到了密道的入口處,悄悄的進入到了密室中,此時密室里有幾人正在工作著,但是列寧卻沒有見到他最想見到的人。

“馬爾托夫同志呢?他去哪里了?”列寧緊皺著眉頭問道,自己離開之前,馬爾托夫還在這里,這才半天不到的時間,馬爾托夫就離開了?

“列寧同志,在您走后不久,我們接到了普列漢諾夫同志的命令,要求我們派人到日內瓦參與關于推翻沙俄行動計劃會議,馬爾托夫同志給您留下了一封信。”一名男子拿著一封信走到了列寧身旁,將信件交給列寧。

列寧有些無語,但最終還是接過了這封信,普列漢諾夫是勞動解放社的締造者,也是俄國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黨派,成立于1883年,1895年,列寧在日內瓦會見了普列漢諾夫,決定了雙方合二為一,組成了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后來又演變成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1903年7月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普列漢諾夫當選為大會主席團主席,列寧為副主席。

此次關于推翻沙俄政權的行動,是經過多方論證過后而提起的,信中馬爾托夫告訴了列寧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他們的糧餉以及裝備問題的,而且召開會議的時間就在明天晚上,馬爾托夫如果等列寧回來以后再走的話,根本就來不及,所以只能留下這封信匆匆的前往日內瓦。

而馬爾托夫是列寧的老友兼同學,兩人是多年的關系,而兩人實際上在1903年的第二次黨代會上就因為馬爾托夫帶頭反對列寧的主張而分道揚鑣,但是在一些大的方向上面,雙方也還是保持著一些合作的,這次本來是馬爾托夫他們要在一起商議軍火的問題,沒想到普列漢諾夫倒是先把人給叫走了。

不過,因為這件事情,也讓列寧心中隱隱的有了股怒火,馬爾托夫是孟什維克的代表人物,而列寧卻是布爾什維克的代表人物,兩者屬于兩股不同的勢力,普列漢諾夫為什么要到自己這里去講馬爾托夫喊去開會?卻偏偏沒有通知自己?

而列寧心中也很清楚,因為自己的建黨方針與大多數人的意見相違背,他們無法接受列寧的思想主義,認為列寧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是新的羅伯斯庇爾,而兩者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列寧主張嚴格審查入黨人員的背景,即政審,而馬爾托夫等人卻認為他們不應這樣對待申請入黨的成員,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應該是來者不拒,從不拒絕任何人,以此來彰顯他們的包容,尊敬。

“該死的,竟然敢明目張膽的背著我開會,豈有此理。”列寧憤怒的將手中的信件丟掉,此時憤怒已經無法來形容他的狀態。

既然你們都要背著我,那又能怎樣?你們能夠拿到軍火嗎?能夠得到經費嗎?現在撇開了我,等到推翻沙俄之后,我列寧的實力才是最強的,到時候你們不是照樣要跟在我的身后?

推翻沙俄,論功行賞的時候看的可不是誰都資歷深,誰的人脈廣的,而是按照在推翻沙俄的時候,各自所建立的功勞來計算的。再說,列寧的人脈其實也并不差,只是他們拉攏了大多數的中立派而已,只要列寧表現的足夠強勢,這些中立派會很容易的投到列寧這一方的,對于列寧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

想到這里,列寧的心中也是稍稍平靜了一些,旋即找到了一張紙筆,迅速的寫下了一封信,沒有人知道信件中的內容是什么?

列寧直接將這封信交給了一名自己的心腹,并且低聲的叮囑了幾句,隨后,心腹悄悄的離開了小農場,列寧在跟剩下的人交代了一番之后,也獨自帶著剩余的兩名心腹中的一名離開了這座小農場。

從現在開始,列寧必須要時時刻刻的隱藏起來,而這座小農場已經被馬爾托夫知道了,而且也知道了密室的入口,對于列寧來說,那里其實已經不安全了,他必須要離開那里,在新的地方等待著對方的回應。

列寧從來都不是個喜歡被動的人,之前的時候,列寧覺得自己不能做那種事情,需要與其他人商量過后在共同承擔這個責任,至少這樣的話,列寧不會一個人被推出去頂槍,但是現在,列寧已經決定了,他自己頂槍又能如何?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別人愛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所謂。未完待續。找本站請搜索“6毛”或輸入網址: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