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24:兩個戰場的不同局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24:兩個戰場的不同局面

424:兩個戰場的不同局面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6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貝爾卡,原本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小鎮,如果沒有鐵路經過,和這里設置了一座車站的話,甚至這里都不會有人來居住,河流,成為了阻擋這里唯一的障礙。

但是俄國遠東地區的情況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想要在這里找到一座規模稍微大一些的城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俄國的遠東,也更是充分的向人們展示了什么叫做地廣人稀。

如果非要拿一個地方來對比一下的話,或許只有中國的西北部的戈壁灘能夠跟他們拼上一拼了,但兩者的地理環境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一處是不適合人類居住,另一處卻各個方面都很合適。

但是不管怎樣,在短短的半個月內,貝爾卡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的規模被瞬間擴充了數倍,人數也由先前的數百人,暴增至一萬多人,但是很遺憾,這一萬多人并不是普通的居民,而是中華帝國的軍隊。

他們利用四周的一切,在貝爾卡四周布置了大量的陣地,在沒有任何補給的前提下,他們竟然在這里守了半個月的時間,甚至還擊退了數次敵人的進攻,更加喪心病狂的是,在貝爾卡的四周,更是聚集了不下三萬名俄軍,但是小鎮,卻依舊沒有被攻破的跡象。

因為俄軍封鎖了外圍的一切,所以勒夫也并不想去冒險,這一次,他將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去評測這場戰爭。

根據資料顯示,小鎮中一共有三個步兵團,將近一萬人的兵力,另外還有一個坦克營的八十四臺坦克。他來這里主要是考察坦克在防守作戰中的作用,雖然距離戰場有些遠,很多東西勒夫都看不清楚,甚至看不到,但是這卻并不影響勒夫的判斷。

畢竟四周還有很多的無人地帶,勒夫甚至可以隨心隨意的轉移到任何一個他認為合適的地方去進行觀戰,哪怕遠一些也無所謂,他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步驟以及最終的結果就可以了。

在兵力方面,中華帝國并不占優,但是在火力方面,他們卻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俄國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派了三萬多人過來,而且還有不少的騎兵,但是最重要的炮兵卻始終沒有見到影子。

而這種規模的戰斗中竟然沒有出現炮兵的身影,這也讓勒夫倍感疑惑,但是卻沒有辦法,因為他沒有門路去得知一些內情。

遠在貝爾卡的部隊也接到了前線司令部的總攻命令,他們這里雖然距離主戰場還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但是為了防止這里的俄軍突然支援博爾賈戰場,所以,他們也要想辦法吸引俄軍的進攻,盡可能的讓他們的兵力全部困在這里。

而俄軍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將近十天的時間了,三萬多俄軍卻始終無法打通貝爾卡,而貝爾卡的地理位置又極其重要,一天拿不下貝爾卡,那么鐵路就一天無法通車,博爾賈那邊雖然囤積了大量的物資,但也經不住九萬部隊那巨大的消耗,所以,博爾賈那邊的物資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了。

如果半個月內仍舊無法打通貝爾卡的話,博爾賈的俄軍將會面臨著斷糧的危險,而同時,在這場戰爭中,俄軍也將會更加的被動。

昨天戰斗了一整天的時間,俄軍在損失了近千人之后,只能被迫的停止了攻擊,損失巨大,但進展卻是一點也沒有,泥濘的道路,根本就不適合步兵進攻,就是騎兵在這里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至于用火車直接沖過去,這一招他們不是沒有試過,但是火車還沒有沖過去,就遭到了十幾臺坦克的阻擊,一輛火車就這么直接被摧毀在了軌道上,連帶著上面的數千名士兵,也被守候在那里的坦克擊斃了數百名。

而這一招失敗之后,俄軍想要再用這一招已經不可能了,除非他們直接將這列壞掉的火車頂過去,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朱寬猛烈的抽了口煙,隨后將煙屁股扔在了地上,根本懶得去踩滅,泥濘的地面早已將煙頭熄滅。

在坦克履帶上清理了一下靴子上的泥土,朱寬這才鉆進了坦克內,指揮著駕駛員安山啟動了坦克,開始了新一天的作戰。

他們雖然沒有接到新的物資補給,但是在剛過來的時候卻是攜帶了不少的物資,加上第二批兩個團支援過來的時候,也攜帶了足夠他們使用的物資,所以,暫時來說,他們并不缺少物資。

但是卻不得不說,這仗打的真的很無聊,很沒有意思。

對面的俄軍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而坦克也不敢沖的太猛,以免被俄軍包圍起來,然后再用炸藥什么的將坦克給摧毀。

所以,每一次的攻擊都是前進到幾百米的距離,然后用坦克炮,用同軸機槍去攻擊俄軍,剛開始的時候效果還算不錯,可是到了后面,長了記性的俄軍越來越賊,這也導致了他們的戰果一天不如一天,但是戰爭還在繼續,雙方誰也不敢停下來。

朱寬指揮著坦克如同以往那樣不慌不忙的推進著,準備和前幾天用同樣的計劃消耗掉這一天就算了。

雖然接到了進攻的命令,但是說實話,就他們這里的情況,實在是不適合進攻,畢竟是以防守為主,所有的工事什么的都是現成的,部隊攻出去顯然是不劃算的,再說了,他們的物資也無法支撐他們主動的攻出去。

所以,貝爾卡守軍長官的命令是,由坦克營負責主攻,然后吸引俄軍攻擊他們的防線,以這種相對被動的方式來拖延住俄軍。

同時,整個偵察連也被放了出去,他們在四周去觀察俄軍的動態,一旦俄軍有支援博爾賈的跡象,坦克營將會立即出擊阻截他們。

一個營八十四臺坦克,經過半個月不停的作戰,如今還有八十二臺坦克可以正常的使用,而那無法作戰的兩臺坦克,則是因為一些小故障被迫拋錨,因為沒有零部件可以更換。

雖然如果不更換的話也可以繼續作戰,但是誰也不敢保證坦克會不會在戰場上拋錨,所以坦克營這邊也就不敢大意。

這樣的故障率其實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打了這么久,也才有兩臺坦克出現了一些小故障,而且還是因為人的原因而導致他們被迫的拋錨。

而因為工業水平的原因,其實現在的野豬式坦克更像是后世的蘇式坦克,因為很多零部件都很毛糙,所以也就造就了坦克的適應性很強,不會因為某一個零部件出現了問題就直接出現故障。

而德國的坦克卻恰恰相反,因為德國人的固執,加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這固然使他們的坦克在性能方面超出敵軍一大半,但問題也是同樣的,稍微有一丁點的問題,坦克就不得不進行維修,否則的話將有可能直接拋錨,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整臺坦克發生大面積的故障。

在見到坦克過來之后,俄軍似乎已經適應了這種日子,一個個的直接跳進了戰壕內,只留下了幾名觀察哨,任由坦克去攻擊。

零零散散的射擊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八十二臺坦克也是自覺無趣的選擇了撤退,俄軍太他媽精明了,根本就不跟坦克有任何的正面對抗,而坦克營因為擔心沖入俄軍陣地之后會遭到圍攻,所以也不敢沖過去,雙方就這么僵持了下去。

坦克的作用雖然很大,但是在沒有步兵配合的情況下,就像是現在,他們也只能束手無策。甚至,哪怕只有一個營的步兵去配合著坦克營,他們就有把握撕開俄軍的陣地,甚至直接擊潰正面的俄軍。

但是沒辦法,誰讓貝爾卡的長官是步兵團團長?而那位團長的戰術思想也有些保守,不求擊潰這里的俄軍,只要將他們拖死在這里,不讓他們去支援博爾賈就行了。

指揮官的觀念老舊,造成了現如今這幅尷尬的局面。

而坦克營營長也不止一次的找過指揮官,但每一次都被駁回了意見,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于是,他們又混過了一天,俄軍并沒有支援博爾賈的跡象,也沒有進攻貝爾卡的跡象,但是俄軍也很清楚,他們已經沒有時間繼續拖下去了,他們必須要想辦法去解決貝爾卡的敵人。

于是,在坦克營撤退之后,俄軍制訂了一套新的進攻計劃,他們打算在夜間借助著黑暗的幫助,突襲貝爾卡,雖然傷亡會很大,但是比白天進攻還是會減少很多傷亡的。

只不過在俄軍做出決定,并且還沒有執行決定的時候,前方的博爾賈戰場,卻發生了驚天的巨變。

在兩百多臺坦克的帶領下,十多萬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瘋狂的涌向了九萬俄軍,而最前方的一個坦克營猶如一把尖刀似的,在戰場上毫無忌禪的橫沖直撞,直接沖破了一道又一道的俄軍防線。

而還未等俄軍反應過來,后方的坦步第二攻擊梯隊便已經抵達戰場,繼續擴大了第一波坦克攻擊部隊建立的優勢,緊接著,大量的步兵順著缺口迅速的擴大戰果。

就這樣,由點帶面,再加上兩百多臺坦克不停的沖撞著一道又一道的防線,僅僅半天的功夫,俄軍便丟掉了一半的防線,傷亡更是慘重的無話可說。(。)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