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17:拿技術來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17:拿技術來換

417:拿技術來換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2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一臺坦克從計劃設計到真正的定型生產,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代工業還遠沒有達到可以毫無壓力的去生產坦克的地步。

甚至大多數國家,連汽車都無法生產,而目前整個世界上,唯一擁有先進技術的也只有美國的福特工廠,但福特工廠制造的是商用車,是輕型化的汽車,跟坦克遠遠的沾不上邊。

當然,若是說沒有一丁點關系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E型車就是裝甲偵察車的前身,裝甲偵察車就是根據尚未定型的E型車進行改造的。

但是考慮到裝甲偵察車需要安裝厚重的裝甲以及武器,所以在發動機以及承重軸承和底盤等方面做出了改進,若是有足夠的時間,通過長時間的實驗,美國人還是能夠一點點的改變這種技術難度的。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那些復雜而又漫無頭腦的實驗,而且,即便試驗成功了又能怎樣?根據E型車改裝過來的,只能是裝甲偵察車,而不是真正的坦克,他們需要的是坦克,是能夠抵擋中華帝國的野豬式坦克的坦克,而不是那些只能欺負步兵的偵察車。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不透風的褲子,額,是墻。

中華帝國有汽車工業嗎?有,但那卻是福特工廠投資興建的,雖然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國家機器的,美國政府很輕易的就了解到了一些關鍵問題。

比如,亨利福特在早些年的時候曾經到過中華帝國,并且在那里待了幾年的時間,然后才回到的美國,創建的福特工廠,再往后,又回到中華帝國去投資中國工廠。

表面上的資料顯示,亨利福特是看中了中華帝國的廉價人工成本,但是美國人卻很清楚,位于中華帝國的那座福特工廠,才是世界上第一座福特工廠,而美國的這座工廠,其實很多方面都是照著中華帝國的那做工廠照搬回來的,甚至很多研究方面的工作,都是在中華帝國那邊完成的。

這也讓美國政府不得不將目光轉移到了亨利福特的身上,甚至在美國高層認為,或許,中華帝國目前服役的野豬式坦克的設計工作,就有亨利福特的身影。

他們很憤怒,憤怒亨利福特作為美國人,竟然會去幫助中華帝國設計那些先進的坦克,并且找到了亨利福特,隱晦的提出了這件事情。

當然了,亨利福特一點也不傻,他才不會承認這件事情呢,不過對于先投資的中國工廠這件事情,福特還是很光棍的直接承認了下來。

而對于美國政府的詢問,亨利福特的回應是,中華帝國皇帝王思銳找到了他,并且愿意支付給他不菲的薪水,提供足夠的資金用于實驗研究,作為交換條件,亨利福特需要免費授權給中華帝國在中國境內建立福特工廠,并且可以不出任何費用的使用研究成果,但僅限于中華帝國境內,除了中華帝國境內以外,其余的市場歸亨利福特自己所有。

至于他們提出的坦克,亨利福特則是直接否定,但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的懷疑,或是暗中搗鬼,亨利福特只是透漏出他在研究的時候,帶的那些學生曾經問過他一些奇怪的問題,然后亨利福特將裝甲偵察車的一些特點講了出來。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至于其他的,亨利福特是絕對不會再多說一句的,況且,他也真的不知道。

裝甲偵察車亨利福特的確是全面參與了,但是后面的野豬式坦克,亨利福特可是一點也沒有參與,那些完全由他的中國學生負責設計研究的。而當時亨利福特的主要精力在于卡車的研究上面。

而為了保全自己,加上事先與王思銳約定好的計劃,亨利福特將部分裝甲偵察車的數據告訴了美國政府,并且保證,可以讓工廠試著進行改造,但因為沒有具體的數據以及參數,所以他不敢保證什么時候能夠研究成功。

至此,美國政府只好暫時作罷,但暗中對于亨利福特的監控卻是一點也沒有放松,他們才不會相信亨利福特真的跟中華帝國沒有一點關系呢,說不定坦克就是亨利福特設計出來的。但是亨利福特不承認,這讓美國政府很懊惱,而亨利福特在美國又擁有一定的地位,這也使得美國政府無法采取高層施壓這種方式去逼迫他。

而美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加上他們料定了亨利福特手中有關于坦克的相關技術,而且也有備用的計劃讓福特拿出這些技術,所以他們并不怎么著急,在中國那邊,美國人做的最多的就是情報收集,他們要掌握各國對于坦克談判的進展,掌握各方勢力的真實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會采取強制的手段去逼迫亨利福特,或者利用關系去王思銳那里買一些技術。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讓這些稱霸了這么多年的列強到中華帝國來購買技術,這種事情傳出去多多少少的還是有些丟臉的。

要知道,早在幾年以前,他們還能隨意的欺負中華帝國的,但是這幾年以來,中華帝國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快到讓列強都無法適應。

而不少的人也開始出現了后悔,早知道會是這個樣子,當年還不如聯合清政府打壓王思銳。當然了,更讓他們后悔的是,當時明明已經動了手,可是卻被王思銳以替身的方式解決了麻煩,而取而代之的,是近乎喪心病狂的報復。

中京,一座很普通的院子里,這里只是一位普通公務員的家,但是今日,這里卻是迎來了兩位不一般的客人。

為了躲避外界的視線,王士珍便將德國駐華大使穆默約到了這里,而且還是在夜間,這戶人家也全部到隔壁鄰居家去串門了,對于王士珍與穆默兩人的到來,誰也不知情。

而整間院子里也只有四個人,其中的兩個是各自身邊的翻譯。

王士珍也不清楚王思銳為什么會一口咬定,五年內德國人一定會挑起歐洲的戰爭,但是根據最近德國人的表現,以及之前德國人在暗中做的一些準備,王士珍也是越來越肯定王思銳的判斷了。

一個正常的國家,需要大量的鋼鐵,這個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現在國家想要發展,就得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而德國本土的鐵礦少之又少,在世界上又沒有什么殖民地,他們的資源要比英法等國少的多,在中華帝國秘密的煉鋼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德國人支援的武器生產線卻要求抽成,而抽成的還不是錢,而是生產好的武器裝備,甚至為了滿足德國人的要求,在山東的工廠中,有一座兵工廠就是按照德國人的要求在生產的。(中華帝國使用的毛瑟步槍是改進版本,更適合東亞人使用。)

因為先前有過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也有不少方面的技術與資源之間的交換,所以穆默很清楚中國人并不甘心落后,所以他們一定會挑起亞洲的戰爭,以此來改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而德國人的心思也差不多一樣,但是在穆默看來,中國人的意圖是明顯的,特別是在中日朝鮮戰爭過后,中國人的想法幾乎沒有任何的掩飾,而德國人在這方面卻掩飾的很好,當然了,這也取決于雙方之間的環境因素,德國人是不得不掩飾,一旦讓英法知道了,德國人在歐洲的日子還會好過嗎?

所以,剛一見面,穆默也并沒有繞彎,直接提出了想要購買坦克技術的請求,德國人本就不大會玩兒那些彎彎曲曲的套路,加上一根筋的屬性,配合著與中華帝國之間還算可以的關系,所以也就覺得直接提出來也沒有什么。

而王士珍沒有拒絕,這讓穆默心中很是高興,一旦得到了坦克的技術,以德國人的工業能力,最多一年的時間,他們就能夠開始生產坦克這種鋼鐵怪獸,而不到兩年,他們就有能力去挑戰整個歐洲的權威。

但是讓穆默沒有想到的是,王士珍卻提出了中華帝國只會以技術交換的方式來做這筆交易,而德國人若是想拿到坦克的技術的話,那就必須用火炮的技術以及工業母機來作為交換。

對于這個條件,穆默就他娘的感到有些尷尬了。

火炮的技術倒是可以考慮,反正中國人自己也能造,就是技術落后一些而已,德國給他們一套技術也無傷大雅。

但是工業母機就讓人蛋疼了,工業母機并不是單獨一個設備的名稱,而這個世界上也從沒有人見過工業母機的樣子,它只是一個懵懂的概念,即工業的自升級能力,機床的水平這兩個大項。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但是總結一下的話,就是說,這是一整套用于生產高精度機床等設備的機器,如果有優秀的高級人才,就可以通過這套設備源源不斷的生產出更先進的設備,同時也能夠對這套設備進行改造,使其適應更嚴酷的歷史挑戰。

這玩意兒目前德國也有一些,除了已經投入使用的三套以外,還有兩套作為備用,拿出來倒也無妨,但問題是,那工業母機這種大家伙去換坦克技術,明顯的吃虧吃大發了啊,這等于是中國人拿了個雞蛋換走了德國人的母雞。

PS:感謝坂本竜馬、大軍2016、魚中的雨的月票支持,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