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11:俄國的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11:俄國的夜

411:俄國的夜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1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李運昌與曹錕也算是老熟人了,上一次,兩人合作的時候還是在朝鮮,只不過當時李運昌卻是腦子忽然犯渾,然后就落的一個悲慘的下場,而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磨練之后,李運昌顯然是老實了許多。

當然了,這也跟李運昌現在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全軍一共就三個裝甲師,而裝甲師的優勢就是速度,而目前推行的就是快速推進,所以,只要在合理的規則之內,李運昌幾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不用擔心會違反命令。

這不,在接到曹錕的命令之后,李運昌立即派出了一個營的坦克部隊,與一個連的裝甲偵察部隊,同時還有一個步兵團,一行數千人,數百臺坦克裝甲卡車,浩浩蕩蕩的朝著博爾賈的后方跑去。

這一次,他們的任務是切斷博爾賈與后方的聯絡,至于怎么切斷,很簡單,炸斷鐵路就行了。只要確保后面的火車開不進來就可以了,就是這么簡單。

‘轟隆隆……’

坦克那巨大的轟鳴聲,遠遠的都能夠聽到,但是他們卻并不在意敵人是否會聽到他們的聲音,前方的裝甲偵察車已經放出去了幾公里遠,如果有敵人的話,他們會提早發出警告,所以,這是一場猶入無人之境的戰斗。

但是關于炸斷哪一段的鐵路,這個可就有些難了,首先,只炸一段是不行的,這樣俄軍修復起來根本沒什么難度。

其次,炸的位置距離博爾賈太近也不行,這樣他們也有機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將物資運進去,但是太遠的話,又有些孤軍的感覺。

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座名叫貝爾卡的小鎮作為目標,切斷貝爾卡小鎮西北方的鐵路,然后一路東進,攻占鐵路沿線的三座小鎮,并且摧毀儲存在那里的俄軍物資。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有沒有俄軍的物資,但那里畢竟距離博爾賈太近了,用軍事眼光去看的話,這幾座小鎮或多或少的都要儲存一些物資的,以防萬一。

而在完成任務之后,他們也不用回歸部隊,而是就近找地方藏起來,然后時不時的出去溜上一圈,如果發現俄國人正在修復鐵路,則出擊干上一干,拖延一下時間。

如果是在幾天前,那么或許還會有些困難,冰天雪地之下,想要藏起來并不容易,地面上的痕跡很難清除掉。

但是現在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因為最近兩天氣溫在不斷的上升,地面上的積雪已經開始出現了融化,雖然在夜間會凍成冰,但是積雪終歸是在融化的。

泥濘的道路,對于機械化部隊來說影響并不大,無非就是難走一些,但是對于俄軍來說,影響卻是致命的。

一旦鐵路被切斷,若是先前不通過鐵路的話,需要一天才能走完的路程,那么現在就至少需要兩天,甚至是三天才能走完。

而俄國的道路也并不完善,在西伯利亞鐵路修建完成之前,從莫斯科調一支部隊到遠東地區,中間光是行軍,就需要用上半年的時間,而這還是部隊的速度,若是普通人那就可想而知了。

遠處的小鎮中,炊煙冉冉升起,俄國居民躲在屋內取暖,似乎是在感嘆,這該死的冬天終于要過去了,他們終于可以不用每天呆在屋內了。

但是卻沒人注意到,在距離他們幾公里之外的地方,一支軍隊正在迅速的通過,俄國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戰爭已經來臨,或許,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十年以前,他們還認為俄國是那個強大的俄國,而華夏人,依舊是那個弱小的華夏人,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朝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讓整個世界都恐懼的中華帝國。

而中華帝國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早已經超越了他們這些自詡為世界列強的一等公民。

或許是借助了天氣的幫助,一整天的時間,在偵察車的帶領下,部隊繞過了一座座的小鎮,在俄國境內推進了近百公里的距離,但是卻沒有遇見一個俄國人。

而在俄國,你幾乎看不到任何的村莊,甚至在這里根本就沒有村莊這一回事,往往幾十戶人家聚集在一起,然后就形成了一座小鎮,像那種單獨居住在一處地方的百姓,在這里是見不到的。

博爾賈是這附近百十里之內最大的城市,但那里的人口也只有一萬多人,在鐵路修通之前,那里甚至只有幾千人,地廣人稀,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對于部隊而言,最喜歡的就是在這種地方行軍,最不喜歡的也是在這種地方行軍,如果在夏天的話,俄軍可以很輕易的借助地形拜托他們的追擊,甚至在一個你想不到的地方忽然竄出來攻擊你。

總之,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么要來俄國戰爭?就算是他們打下了俄國,又有什么用?這里的土地,難道比國內還富庶嗎?反正他們是不敢相信,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冬天,幾乎沒有夏天,薄衫甚至都穿不了幾天。

朱寬坐在坦克內,閉著眼睛休息著,身后的孫兵更是自由的不像話,吊兒郎當的,根本就不像是個軍人,嘴中叼著一顆煙,美美的抽著,甚至忘記了坦克內部是禁煙的。

而炮塔上方的蓋子,也被孫兵打開了,煙氣從那里離開坦克內部,可即便如此,整個坦克里也還是被他搞的煙霧繚繞的。

安山一手駕駛著坦克,一邊吃著壓縮餅干,這是一種最新式的行軍口糧,聽說里面添加了一些蔬菜和人體必需的鹽,反正安山是沒看到蔬菜在哪里,從頭吃到尾更是連一片疏菜葉子也沒見到,倒是咸咸的,吃起來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也比干啃饅頭要好吃了不少。

唯一不爽的是,這壓縮餅干實在是太干了,吃上兩口就需要喝一口水,更他媽要命的是,吃上一半的時候,肚子里竟然就不餓了。

而一包壓縮餅干里面裝有兩塊,基本上每次只需要吃一塊就差不多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種食物有些不太頂餓,一頓兩塊吃不完,吃一塊的話又頂不到點,所以行軍的時候,大家是餓了就拿出來吃,勉強一點的話,一天兩包也就夠用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新鮮一些,現在簡直吃的想吐,吃進肚子里之后,喝上一口水,甚至能夠感受到你的胃部正在一點點的膨脹起來。

但卻又不得不承認,壓縮餅干這種東西,的確是豐富了前線部隊的食物,總比天天啃饅頭要好。

外面的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部隊也停止了前進,前面的偵察車折返了回來,告訴大家,今天差不多走了八十公里左右,今晚就在這附近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出發,確保十點鐘以前能夠趕到地方。

要問來到俄國的皇家陸軍最怕什么?答案肯定是最怕過夜,這里的夜晚,要比白天冷上差不多十度,甚至更多,而且他們也沒有什么太好的保暖措施,白天的時候因為不斷的活動,所以還不覺得冷,可是到了夜晚,很多人就堅持不住了。

即便是能夠生火,也是一面熱一面冷,剛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適應這里的環境而感冒。

后來倒是想了個辦法,就是盡可能的多生一些火,盡可能的將四周都點滿,然后人躺在中間小火堆的縫隙里,這樣可以保證四周都是熱的。

但不管怎么想辦法,還是沒有在軍營里舒服,甚至,不少人都在懷念著行軍帳篷,雖然那也并不保暖,但起碼能夠隔絕一些外面的冷空氣。

但事實是,在國內訓練的時候,他們還能帶著一些帳篷,可真到了戰爭中,軍隊的后勤補給優先保障的是食物,是軍火,根本沒有空余的地方去運上幾萬頂帳篷,而且他們打仗的時候也沒地方帶這些帳篷。

所以,電視里看到那些行軍打仗的時候還帶著大量帳篷的現代戰爭片,那完全就是扯淡,就是在二十一世紀,后勤保障能力那么強大的年代,都不敢保證每一名戰士都能夠睡在帳篷里,頂多就是一人發個睡袋,自己背著自己的,睡完之后疊起來在自己攜帶。

戰爭的時候,甚至是演習的時候,大多數士兵只能選擇露宿,這是一種常態。

部隊繼續朝著無人區走了一段路,等天徹底的黑下來之后,這才停止了前進,步兵開始下車,四處尋找著柴火等物資,這么冷的天,晚上不點火的話,他們是熬不過去的。

往無人區走,就是防止火光被遠處看到,但是點那么大一片火,想不被看到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夜里的火堆,并不會點的太大。而大多數人,都只能睡在車上,最多也就是想辦法將車子擋的嚴實一些,盡可能的阻擋外面的冷空氣。

部隊只點了很少的火堆,而且主要是用來燒水,讓每個人可以喝上一口熱水,然后每個車發一些炭火,放在車里,盡可能的讓車廂溫暖一些。而車斗的上面,也被士兵用松樹葉子或者其他的木材遮擋了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