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07:三個基干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07:三個基干軍?

407:三個基干軍?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目錄:

作者:末日游俠

類別:歷史軍事

“俄軍找到了我們的弱點,這一仗怎么打?我建議,取消在博爾賈進行決戰的計劃,命令部隊推進至博爾賈外圍防線十公里處,明天拂曉之前,對博爾賈發起攻擊,天亮之前,務必要拿下敵軍的炮兵陣地,為后續的部隊掃清一切障礙。”拿著偵察部隊傳回來的情報,黃建斌立即著急了起來。

“老黃,不要這么急,事情還沒到想象中的那么壞。”李運昌微笑著擺了擺手,似乎一點也不擔心俄軍的火炮。

“不著急?我說你的心怎么這么大呢?咱們是新軍,第一次上戰場,做決定之前,更要以穩妥為主,你不要總是覺得咱們是裝甲部隊,無論是攻擊力還是防御力都比步兵強很多就不把敵人放在眼里,實話說,現在你摸到裝甲部隊的脾氣了嗎?你就敢拍著胸腹保證,這么做,你能確保敵人的火炮無法擊中我們的坦克嗎?”黃建斌急了起來,不由的加重了語氣,對著李運昌高聲道。

看著李運昌一副不痛不癢的表情,黃建斌恨不能上前咬他一口,這貨怎么就這么掘呢?難道是屬驢的嗎?

“老李,你就聽我一言,這一仗咱們打的穩妥一點,找個合適的機會再去跟俄軍進行決戰。再說了,這里的地形根本就不適合決戰,咱們的坦克團根本就展不開,而且到處都是丘陵,坐在坦克里說不定連一公里以外的情況都看不到,難道你想讓坦克剛剛爬上一座小土坡,就直接被一炮干掉嗎?”黃建斌繼續勸說道。

“老黃,還是那句話,現在進行決戰,優勢全部都在咱們這邊,決戰進行的越晚,對我們就越是不利,你想想,如果等我們攻到赤塔在跟敵人進行決戰,那么我們的后勤運輸線就需要多跑將近四百公里。

沒錯,火車可以直接開到赤塔,可你能保證我們攻過去之后,能夠徹底的消滅所有的敵人嗎?如果俄國人趁著我們主力不在,破壞了鐵路沿線又該怎么辦?到時候我們的物資送不上去,部隊卻正在進行決戰,需要大量的物資,那時候會出現什么情況?

老黃,咱們這是在敵人境內,身邊到處都是敵人,說不準到時候不用那些俄軍的漏網之魚出面,這附近的百姓就能去把鐵路給刨掉,難道每發一列車,咱們就在前面安排一隊工兵等著搶修鐵路嗎?

如果走陸路的話,咱們的運力夠用嗎?別的不說,恐怕只是保證咱們一零三師就很困難,更不要說還有八個師的步兵了,到時候又怎么辦?

我知道這件事情上你是站在咱們一零三師的位置去考慮的,但我們若是想打的更久一些,取得更大的戰果,就不得不將那八個師也考慮進來。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將散落的俄軍聚集在一起,然后集中消滅。

現在俄軍在這里部署的部隊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情報預計,誰也不知道俄國人到底布置了多少的軍隊,我們已經很被動了,難道還要更加被動嗎?”李運昌苦心的解釋著他為什么一定要在博爾賈進行決戰的目的。

說到底,還是后勤能力的不足,如果他們有足夠的卡車可以用來保障后勤物資,那么李運昌會這么著急嗎?到時候無非就是多建立幾個后勤基地,多派一些部隊駐守那里就可以了。

火車不行,大不了多費點時間用卡車去運輸,反正卡車多的用不完,隨便怎么著都行,你能去刨鐵路,有本事你也過來把所有的道路都給刨了。

但是現在他們沒有這個條件,以一零三師的輜重能力,最多也就只能保證四百公里以內部隊作戰不受影響,超過四百公里,那就一切都不好說了。

至于步兵,這個距離更近,步兵需要每隔二百公里就建立一座后勤基地,當然了,并不是說后勤基地同時開放,而是當步兵超出后勤基地二百七十公里左右的時候,那么后勤基地就要前移二百公里。

雖然看起來很麻煩,但這樣可以確保輜重隊從后勤基地出發之后,兩天之內就能夠將物資送到部隊手中。如果時間再久一些,萬一路上在出現一些什么問題,那么前線的部隊就等著彈盡糧絕吧。

當然,如果卡車的數量增加一倍,甚至二分之一的話,裝甲師甚至能夠確保六百公里以內作戰不受影響,步兵也能夠確保四百公里。

但是這一切的問題都在于,他們并沒有足夠的卡車,所以,后勤是拖累部隊快速推進最主要的原因。

王思銳想要發起一場閃電戰,如果用短期來看的話,那么他已經成功了,短短兩天的時間,部隊就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即將打到博爾賈。

但是從長期來看的話,他是失敗的,因為拿下博爾賈之后,他就必須要停下來等補給,而補給距離太遠嗎?一點也不遠,就在一百多公里以外的滿洲里,除了火車運輸以外,他們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所以說,這的確是一場閃電戰,但卻是一場畸形的閃電戰。

以目前的工業體系,還不足以支撐王思銳打上一場完美的閃電戰,更不可能引起整個世界的潮流。

“好,既然你說的有道理,那我問你,俄國人的那些炮兵你打算怎么辦?根據現在匯報上來的情況,俄國人在博爾賈附近共布置了五座炮兵陣地,最大的一座炮兵陣地有至少上百門火炮,這些炮兵陣地的火炮加起來差不多有將近三百門,比咱們的坦克還要多,不給個合理的方案,這場決戰你別想打。”黃建斌氣呼呼的說道,他是說不過李運昌,雖然他很理解李運昌的想法,但那并不適合現在。

“三百門?”李運昌猛地一驚,疑惑道。

“你以為是三十門呢?”黃建斌顯的氣有些不打一處來,感情你連對方的情況都不問就一拍大腿決定了?有你這么指揮的嗎?

“將近三百門火炮,如果加上之前被我們摧毀的那幾十門火炮,也就是三百多門火炮,按照俄軍現在的編制,一個炮兵師有118門火炮,而這里如果真的有這么多火炮的話,那么一定是三個炮兵師的全部火炮。

俄軍一個基干軍也就只有一個炮兵師,難道這里有三個基干軍?按照一個步兵師有一萬五千人來計算,那么一個基干軍就有將近六萬人左右(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32個連,一個炮兵師14個連),總共十八萬人的俄軍在這里?”李運昌疑惑道。

俄軍的炮兵師是不會單獨行動的,炮兵師在哪里,他們整個軍就在哪里,而炮兵師永遠在整個軍的最后方,雖然炮兵師也會拆開使用,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當作集群炮兵來使用的。

“我倒是覺得俄國人可能加強了這邊的炮兵部隊,三個基干軍,那可是比遠東軍還要多的部隊了。”黃建斌有些質疑道,他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卻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如果俄國人在這里部署了三個基干軍,那么代表著什么?就是用腳去想,也能猜到俄國人的意圖。

“不,俄國人的編制是混亂的,就是每一個師的人數都有可能相差幾千,這里可能的確有三個基干軍,但是總人數應該不會有十八萬,應該在十到十五萬之間。”李運昌確定道。

“我怎么總覺得不太可能呢?俄國人把兵力都調到了這邊,北邊怎么辦?”

“基干軍,是隸屬于沙俄中央政府的直屬軍隊,如果前線的情報沒有出錯的話,那么我可以肯定,這里的確有三個基干軍的兵力,他們是屬于沙俄中央政府,而我們所熟知的俄國遠東軍,其實是一個基干軍加上地方軍共同組成的,而據我所知,俄國人現在好像只有十二個基干軍(1905年編成時是六個基干軍,劇情需要,加上發展了這么多年,與法國人送給沙俄的情報,適當合理的增加一些。)。”李運昌因為被關在北平和中京兩地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而那段時間里,李運昌看了不少關于俄國的資料。

黃建斌則一直都在部隊里,幾乎沒有渠道去關注這些資料,所以目前軍內有很多將領都不太清楚俄軍的編制意味著什么。甚至不知道俄軍每一個師之間,都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可能你遇到的是一個一萬人的步兵師,但是下一次,你就有可能遇見一個一萬五千人甚至更多人的俄軍師。

當然了,李運昌的猜測也并不是全部正確的,至少,三個基干軍的猜測是錯誤的,實際上這里只有兩個基干軍的編制外加西伯利亞軍的部分部隊,但是卻將地區內所有的火炮都集中了起來,所以也就造成了這種假象。

但其實影響并不大,總人數方面李運昌還是猜對了。

十多萬人,加上近三百門火炮,這的確不是他一個一零三師能夠對抗的,即便李運昌信心再怎么強,他也不敢這么膨脹。

“命令部隊,明天休整一天,同時將我們的分析告訴司令部,申請調集一個炮兵師過來支援。”不過,李運昌卻依舊沒有打消在博爾賈進行決戰的想法。(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